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艺术学国际学生人才培养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营造良好的来华留学环境,增强“一带一路”等各国国际学生教育与国家战略的融合度,增强核心竞争力,增强艺术类国际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实践水平,扩大艺术视域,加快艺术学国际学生培养的提质增效,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化内涵式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国际学生;艺术学;人才培养
国际学生学历教育历来是“留学中国”极其重要部分。当前中国已明确了来华留学教育提质增效的工作重心,并于2015年3月正式启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工作,从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条件、教育培养、管理服务、办学成效等方面对高校的来华留学教育进行质量评估。这是一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推动高校来华留学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的举措。随即国际学生教学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显著,但由于各门类学科的差异性,特别是国家将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充分体现了我国对艺术学科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加快了艺术学科教育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进程。现国家公布的艺术学下设五个一级学科,33种专业。这大大吸引了来自各国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随着申请来中国学习的国际学生数量、国别的增多,使得原有传统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与国际学生的学业背景存在差距,其原因主要是国际学生其各自的文化背景与其接受的教育体制,特别是在艺术教育、培养模式上与中国不同。在来华留学发展以质量为先的方针下,既使中外学生在平等一致的教学资源下,以相同的教学管理和考试考核制度,又能考虑到国际学生的风俗习惯、语言和文化等存在的差异,以合理、公平、审慎为原则,探索国际学生艺术教育的培养,建立有效的教学辅导体系,向国际学生提供学业帮扶。助推国际学生不仅了解中国国情文化,融入学校和社会,把中国故事、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中国模式融入整个培养过程中。因此研究国际学生艺术学科的教育培养,首先从我国艺术类国际学生的培养现状分析,有以下主要三个问题:
一、国际学生的专业汉语能力薄弱
来华学生在入读专业前都通过了教育部以及中国各高校对其汉语水平能力的测试,进入专业学习后,与中国同学同堂听课、考试,渐渐出现了不适。这主要是国际学生的汉语普遍是在申请中国专业学习前经过一至两年的强化汉语学习,虽掌握了一定的汉语基本交流能力、阅读和简单写作,但与母语是汉语的中国同学比较,在写作和学术性的阅读方面存在着很大差距。另外学习艺术类各专业,虽然实践课程相对通过肢体动作可接受,但也存在着许多专业性互动,且至少有40%的理论课程,第一年课程对国际学生而言,往往就出现了对课程学习的困难。
二、高层次国际学生的培养模式单一
现今艺术类来华高层次学生越来越多,特别是来自“一带一路”及非洲国家,他们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而现有的教学模式一是缺少专业方面的社会实践的参与,二是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条件,三是高层次国际学生汉语能力的局限。因此既不能很好在学术层面上提升更高,且毕业后很难满足其国家对艺术人才应用的需求。
三、国际学生的“文化休克”现象
当国际学生来到一个完全不同于自己本土文化的一种新异的文化生活环境,以有限的汉语能力,学习各艺术专业的新技能、新思潮、新方法,国际学生往往会出现“文化休克”的现象。因为,许多国际学生带着宏伟的梦想,希望通过在中国完成学业返回其本国能够在教书育人、艺术创作,或从事公共管理、参与政府部门等工作方面为本国艺术发展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但是初来乍到的“文化休克”,为学习和生活带来障碍,达不到来华学习的预期成效。因此,结合国际学生人才培养和发展特点,许多中国高校根据相应层次和专业的教学标准和规范,制定了明确、适用的国际学生专业培养方案。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学生,作为艺术院校,首先思考目前专业教学的方式是否最佳?其次,应对今天的艺术界复杂性,在全球化及市场导向之下,艺术院校该如何培养优秀且富有创新的毕业生?以笔者长期从事艺术类国际学生的培养工作出发,探讨以下三个方面。
(一)建设“特色”的课程
当前艺术类学历国际学生大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非洲一些国家,当地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社会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均不同,人才需求也不同。在国际学生专业培养方案探索上,要遵循国家战略发展,透过艺术教育的培养策略,可以有效达到国际学生对中国艺术的深度认识。因而,当前国际学生的艺术教育首要任务,深化认同,即培养对中国艺术具有认同感的国际人才,并能进一步将中国艺术传播得更远。根据现有的教学资源和能力,对一些学科加以整合,有计划、有目的地突出重点,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同时,加大针对性、实用性、前瞻性强的课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非洲本土化的艺术人才培养,强化基本技能学习与注重艺术实践,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对于以音乐、美术审美为核心,注重个性发展,知识跨界,使每一个国际学生的艺术潜能得到开发;对于有特殊才能的国际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空间,满足其发展需要。针对艺术类国际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特点,确立以“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三要素为目标的国际学生培养方案。按照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的趋同授课为主体,除了设置学科基础、专业方向模块等课程,还另外设计中国国情教育等多种课程模块,如《新生导入》课程模块,内含中国法律法规教育、医疗保险与健康教育、校史教育、国际学生手册导读、签证居留住宿管理、图书馆资源应用、学分制导读等模块的设计,既避免文化休克现象的发生,又可快速增加国际学生对中国的认知。同时依托在教育、文化、科技、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围绕中国问题,设计《发现中国》课程群,利用课堂、线上线下以及讲座多形式的教学形式,增强国际学生对当代中国的深入了解,构建特色的有热度、有广度、有深度的课程群。建设课程要以发扬中国传统艺术为特色,内容丰富,并研修艺术教育法及相关法规作为强化艺术与其它学科的互动效应。艺术类国际学生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要体现知识的“跨界”与研究的“纵横”。造就一批通才、“杂家”或专家、“工匠”的国际艺术人才,同样要从“横向”和“纵向”努力,特别在毕业设计和毕业演出,既凸显国际学生本国或本地区的特性,又展示培养的共性。
(二)破解“融合”的难题
大学是学派荟萃的场所,学者与学者之间的思想碰撞,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探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争奇斗艳,无不营造出一种难能可贵的学术气氛。以国际学生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为契机,促进更有效的国际学生课程体系建设,破解“融合”之难题。破解“融合”的难题,一是汉语言与专业之间学习的壁垒。首先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融汉语言技能教学和专业教学,使“语言-专业-应用”相互贯通,以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等为原则,在一年级以艺术类的基础课程群为主,并在专业基础学习之初,引入艺术汉语课程;其次,强调多样性文化的融合,艺术不分国界,各个国家的语言虽不同,但是艺术是相通的。就像音乐,无论是哪个国家的音乐,不同国家的人们在听了之后都能够感受到音乐所带给他们的内容和情感,不同的旋律都在向人们表达着不同的意境,音乐带给人们的审美感受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土著的舞蹈,还是中国的书法,或者阿拉伯的艺术等等,都是人类世界宝库中的重要部分,它成为美国艺术教育中的一部分。可借鉴美国艺术课程在建设上将多民族的传统、民俗、宗教、性别、种族等特征,以及各艺术形式所体现共性和个性的特征问题,通过一定的课程配置相融合,使得多民族、多元文化作为一种财富利用起来。破解“融合”之难题二,首先要转变单向思维观,树立多元思维观。相较于中国学生,国际学生普遍是宽进严出,从其自身学习动机和心理因素出发,制定趋同管理与帮扶的人性化教学体制,从而展现中国高校对外教育的人文关怀,为发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做出成效。其次,中外学生同堂听课和考试,利于对国际学生的趋同化管理。但由于汉语言的水平受限,国际学生在理论课程考核、毕业论文写作等环节,凸显困难。因此,对于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增加对国际学生小论文写作的课程,亦步亦趋练习,毕业论文结合自己的毕业创作或演出来完成。这种适当放宽要求并不是有些社会舆论所反映的毕业要求“形同虚设”,反之,是更为人性化的措施。最后,以学促教,强调多样性文化的融合,培养一批能够适应新模式的专业国际学生教师队伍。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创建融合培养模式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让教师突破现有瓶颈,创立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学科课程体系的建立,促进教师间研究领域虽不同,但相互关联,培养一批复合型国际化师资队伍。以教学方法的自由性和灵活性特征,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三)探索“创新”的路径
当今中外学生已不满足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更倾向课堂内外的自由讨论,尤其热衷在工作室、琴房、练功房、道路上和咖啡馆里,在那里总能看到三五成群的学生们在津津乐道探讨着,仿佛这就是另一种学习和生活方式,他们绝不会以为只有教室才是学习知识的唯一场所。人与人的心灵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碰撞使探索得以深化,各种发现得以检验而更加完善。因此以艺术类国际学生的艺术课程,在旧体制之外,需要推动各类新的主张涌现,追求变革,建设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提质增效的推动力,探索创新的路径是驱动教学向高质量发展的重任。首先,确立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播与当代艺术的教育创新培养为宗旨,要用易懂的语言、可接受的方式,提升国际学生对艺术的思考和创作的能力。如透过严谨的绘画系列课程群,国际学生在画室中通过教授的指导和互相探讨,不断实践和熟悉绘画的创作过程,藉以鼓励学生创作出拥有强烈自我风格的创新作品。他们一旦精熟各种素材,就可发展自己的艺术观点,并且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的技能。其次,艺术学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和综合性特征,以及艺术课程类别的多样性特征,促使教学方法的自由性和灵活性。如设计不同主题激发国际学生寻求有影响力的同行业人士的对话可能,享受不受教学大纲限制的学习以及专业之间的紧密互动。另外,博物馆等场所成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媒介。如,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在全美艺术院校中综合排名第一,其中多个专业位于全美首列,例如陶艺、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等。作为全美聚集艺术家最多的罗德岛,其本身的人文艺术气氛浓盛,博物馆众多,如罗德岛设计学院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艺廊博物馆等,其中艺术博物馆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从中国古代雕塑到法国印象派绘画再到当代艺术,来自世界各地近10万的艺术作品,一应俱全,让学生们受益匪浅。另外,罗德岛设计学院还增设劳伦斯埃德娜自然实验室,它收集超过8万个活标本和自然历史中的对象,以自然实验室作为纽带,汇集艺术、科学和其他领域的研究,为师生的实践学习和设计的方式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些值得我们借鉴,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更贴近教育的核心本质。最后,艺术类国际学生的各专业除了实践课程外,还有大量的理论课程学习。理论的温度来源于现实的课堂。鉴于国际学生汉语言及理论研究能力有限,设立资源和写作中心,以提供广泛的艺术资源,设计一个探究、启发和研究的场域,建立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有温度且灵活互动的教学方式,通过他们的观察、感受、体会和思考,提供同侪辅导和持续支持学生在学术写作、论文等方面的需求。探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施性的新型教学模式,以错位发展特色取胜的创新路径。作为一所学校,如何更快、更好的拥抱世界的多样化,让教育响应全球化的大势,紧跟时代的步伐,拥抱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一些重大革新。国际学生来华学习,正是给予了我们发展的动力,以此契机,推动全球化的校园网络、建设科学化的教师团队、开展创新性的课程设计、发掘潜能的个性化教学,以及扎根本土的理念,引领教育的变革。未来的中国,一定会向全世界递出“留学中国”这张闪亮的名片,也必将因此更具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高师宁等译.(英)纽曼:《大学的理念》[M].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21.
作者:奚协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