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公共艺术教育实施德育目标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艺术教育,又被称为“美育”,与德育有着一定的相通性,因此,在艺术教育的视域下审视德育的创新探索,有利于促进艺术教育目标和德育目标的联动,挖掘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和价值,改进高校德育教学的方法和路径,进而更立体、更全面地实现高职院校的德育教学目标。由袁斌编著的《艺术教育视域中德育创新探索》(2015年4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一书是现代思政教育领域中重要的德育研究成果,它总结了艺术教育中德育创新发展的现状、成绩和经验,分板块、分层次地促进了德育创新探索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为提升高校德育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该书共包括八篇:第一篇是理论探索篇,围绕艺术教育视域下德育工作开展的现状推进了德育创新理论的思考、探索和整合,突出了德育创新理论的实效性和实践性;第二篇是课堂教学篇,从思政教育教学的角度探讨了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和科研模式;第三篇是实践育人篇,列举了云南昭通、云南艺术学院支教等活动案例、分析了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践发展;第四篇是校园文化篇,着重强调了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丰富了大学生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文化内涵;第五篇是网络教育篇,紧密联系网络时代的背景,有效探讨了网络语境下大学生信仰教育、思政教育的发展路径;第六篇是管理服务创新篇,论述了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各项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策略与方法;第七篇是党团建设篇,阐明了高校党团建设工作的开展模式,以及如何通过党团建设促进大学生德育的有效开展;第八篇是队伍建设篇,从艺术教育视域下的德育研究、德育教学和德育工作实施等角度出发,推进高校德育人才的队伍建设,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储备更多优质的人力资源。总的来说,在艺术教育视域下审视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与创新,有助于开拓德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研究视野,推动艺术教育在德育教学体系中的实践应用,进而构建多元化的大学生德育实践体系,为德育工作的实施落实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在高职德育的理论创新、教研探索和实践实施方面,我国当前的德育工作始终面临着目标笼统、理论性过强、缺乏现实指导性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专家学者和教学实践者对高职德育工作的进一步探索,我国逐步在德育目标的分层设置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广泛吸收艺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等在高职德育中的重要作用,让高职教育的德育目标更加清晰化、多元化和可操作化。其中,艺术教育本身就是美的教育,与道德教育有着天然的关联,在高职艺术教育中实施德育目标,建构起以高职公共艺术教育为主体的德育教学体系,既符合艺术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也较好地补充和拓展了高职德育目标的建设体系,是当下德育工作开展中一条较为有效的创新路径。具体来说,高职公共艺术教育是现行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美的事物和价值,并最终指向道德教育,塑造更符合主流审美和主流思想文化导向的美好人格。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高职的公共艺术教育可以充分与高职德育工作进行创新融合,将艺术文化教学和艺术文化活动引进到德育工作的开展中。要想在高职公共艺术教育中更有效地实施德育目标,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教育教学体系应当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保证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顺利开展,明确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教学模式,让高职公共艺术教育保持在较高的质量水平之上,获得高职学生的关注与欢迎;第二,在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教育教学体系中融入德育工作的教学出发点、教学方向和教学功能,让高职公共艺术教育兼顾德育工作的实施目标,进而利用高职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完成相应的德育目标。
二、公共艺术教育对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
公共艺术教育和德育工作的融合创新是当下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创新板块,有着较强的实践性价值。具体来说,高职公共艺术教育对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职公共艺术教育有利于高职学生艺术修养和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发展,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高职公共艺术教育中,高职学生能够在审美知识、审美能力、审美体验、审美取向等方面获得积极的发展,逐步建构起兼具主流化和个性化的审美思想体系。换言之,高职公共艺术教育能够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自身的艺术取向、精神世界和言行举止形成良好的规范和指导,塑造合乎社会审美规范和个性审美取向的健康人格,让高职学生成为一个内在美、外在美、语言美和行为美兼具的人,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第二,高职公共艺术教育有利于高职学生道德审美体系的健全与完善,促进“美育”与“德育”的协同发展。在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具体实施中,艺术教育除了美育的教学目标与任务之外,还可以进一步承担起德育的教学目标与任务,让学生在艺术体验之外,进一步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恶观,什么是荣辱观,继而不断构建学生的道德自觉,塑造学生健康有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如此,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既涉及自然世界的艺术审美,也涉及人类社会的历史、社会演变,通过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教学,高职院校及教师能够潜移默化地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自然、了解历史和了解社会,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当下自然与社会的建设发展当中。第三,高职公共艺术教育有利于拓展高职德育工作开展的学科边界,为高职德育跨学科的融合、协作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开拓高职德育工作开展的多元渠道。为了有效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效率、质量和影响力,高职院校和教师还应当以公共艺术教育为实验,不断拓展高职德育工作开展的学科边界,促进德育工作开展的跨学科协作,研究并整合多元化的德育工作策略与方法,让高职德育工作的开展获得现代化、创新化和多元化的发展。
三、艺术教育视域下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策略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美育和德育正在成为不可分割的两大教育板块,它们的协同发展能够对学生审美、人格和品德的培养,以及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起到积极有效的影响作用,具体来说,艺术教育视域下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策略应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提高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水平,选用有艺术价值、思想价值和道德教育价值的优质教育内容,让学生在艺术的鉴赏、创作、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美的力量和价值,有效塑造健康积极的艺术观和审美观,进而影响学生的是非观、荣辱观、道德观、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发展。高职公共艺术教育实施德育目标的教育教学体系始终应当以艺术教育为基础阵地,充分提升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价值和形式创新度,吸引高职学生的关注与体验,让公共艺术教育对高职学生产生更加有效且深远的影响,从而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审美示范,让学生在艺术鉴赏、艺术创作和教学活动中切实地感受到艺术之美,形成健康、积极、高雅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第二,促进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艺术文化活动开展,构建立体化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体系,让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艺术活动中有效接受艺术教育和德育工作的正确导向,使得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目标更加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高职公共艺术教育中德育目标的实施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教育教学中,还应当立体化和动态化地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包括校园艺术文化宣传、校园艺术文化活动、学校电视台、校园网络平台等,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充分引入健康积极的艺术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与体验中有效接受高职艺术教育和德育工作的文化导向,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第三,强化高职公共艺术教育实施德育目标的目的性,加强艺术教育和德育之间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让艺术教育的德育化实践逐渐成为常态化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让学生在接触艺术世界的时候,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其德育的功能和价值,从而实现学生德育工作开展的广泛性和有效性。在高职公共艺术教育中,高职院校及教师往往会注意艺术教育的教学本位,尽量不脱离艺术形式来进行道德教育,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避免简单粗暴且过于枯燥的道德说教,让艺术教育和德育之间的联系更加自然、鲜活。但值得注意的是,艺术教育和德育虽然有着本质上的关联性,但是要想在高职公共艺术教育中更好地践行德育目标,教师应当强化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目的性,人为地加强艺术教育和德育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更高效地把握二者之间的补充和转化关系,进而在艺术审美教育中自然而然地过渡到道德教育中,切实提高公共艺术教育中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高职公共艺术教育实施德育目标的教育教学体系应当高度重视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教学之间的关系,并从公共艺术的课堂教育教学、课外艺术活动开展和艺术教育的德育化建设等几个角度有序促进公共艺术教育中德育目标的实施与实现,科学长效地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实现高职院校美育与德育的协同创新发展。
作者:李瑶钿 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