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艺术教育问题审视及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学校艺术教育问题审视及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问题审视及策略

摘要:当前,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滞后,学校课程表中安排的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被语文、数学、英语挤占,农村中小学生没有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这种现状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深入探讨农村艺术教育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和改革评价机制、引进和培训专业教师等改革建议,旨在从根本上扭转农村学校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农村学校;艺术教育;问题;建议

艺术教育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2014年教育部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1]然而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教育教学观念相对落后、教育发展不均衡等因素,艺术教育发展十分缓慢。

一、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艺术教育被淡化

管理者和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和认识上的狭隘,盲目追求“升学率”,致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艺术熏陶,缺少审美思维与创新能力。农村学生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和高考的影响大都偏科,将统考科目作为“主课”,艺术课程自然成了“副课”,出现了教师无心教、学生不愿学的现象,有的学生在艺术课上“调皮、捣蛋”甚至“逃课”。我国早已倡导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但在高考这一“指挥棒”的作用下,中小学教学目标仍然以高考为中心。学校虽然开设美术、音乐等艺术课程,但已没有实际上的教学效果。

2.家长对艺术教育认识不足

农村家长一方面受经济条件的制约,缺乏对艺术教育的投入,大多数家长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在艺术教育上投资,他们只关心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科目的成绩。另一方面,农村家长大都知识面窄、文化水平低、思想封闭、观念陈旧,加上长期受高考和升学考试的压力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农村孩子根本就没有资本和天赋搞艺术,认为自己子女根本不是“艺术家”的料,音乐、美术课开不开、上不上、学不学都无关紧要。

3.教学设备简陋,经费投入少

农村教育的发展远远跟不上经济的发展速度,农村中小学校普遍缺乏舞蹈室、音乐室、美术室等教学设施,艺术教学设备的配置相对较低,学校也没有专门的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只能靠修修补补凑个数。农村孩子家中大都没有音乐器材,美术课也只是买一些低成本的彩笔,更谈不上专用纸张与各类画笔。

4.艺术教育教师短缺,老龄化现象严重

农村地区受交通条件、生活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和影响,艺术教师相对缺乏,且水平较低。作者所在的农村地区,大多数小学学生少、规模小,6个年级,100多个学生,10多个教师,而且教师年龄偏大。究其原因:一是这些教师大都是转正了的本地民办教师和中专师范生,已有二三十年的教龄;二是近年新分配到农村的“三支一扶”或者特岗教师较少,工作一、二年后要么考试进城,要么考公务员,剩下的又是原来的教师;三是在同一区域、同一学历下,教师地位和收入较低。教师的年龄结构出现了断层,农村学校的教师大都担任一、二门“主课”,其他课程被当作附属课程安排,在这种情况下艺术教育就显得十分尴尬。再加上农村地区教师流动性大,没有优秀教师作引导,农村学生也就失去了艺术教育发展的根基。

5.学校对学业成绩和艺术教师的考核评定存在偏颇

由于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学校对艺术类课程的考核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形成专门的艺术教师考核制度,艺术类课程被忽视,不被家长和学校重视。没有拔尖的统考成绩,教师就不能晋升职称、评优选先。有的教师为了职称争夺名次,只能舍去艺术课程,一心抓统考科目,课程表中安排的艺术课程时间大都被主课挤占了。这种考核评价方式挫伤了艺术教师的工作热情,阻碍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家长只重学习成绩,不注重学生综合艺术素质的培养,扼杀了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与热情。

二、加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农村艺术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顺应时代需求,制定针对性强、易于操作的方案和措施,培养具有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淀人才资源[2]。

1.要转变观念,确立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学校的指导思想必须紧跟教育发展步伐。教育主管部门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督促各中小学开齐、开足课程,促使学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增设艺术课程,形成特色教育。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不定期召开各类艺术活动。只有教育部门重视了,教师、学生、家长才能端正对艺术教育的认识。

2.加大对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加强设备的管理与使用

要加大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设备与设施的投入,改善教学条件,为艺术教育提供硬件保证,以满足农村中小学日常艺术课程的开展需求。要加强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充分利用这些艺术设备,为农村孩子走入艺术殿堂奠定物质基础。

3.引进专业的艺术教育工作者

农村地区交通不便,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导致一些才艺出众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流失,留下的大多是身兼数职的老弱教师。因此,必须引进高校艺术专业毕业生充实于农村艺术教师队伍之中,在工资待遇、住房条件、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倾斜,使他们安心工作,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培养出具有正确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学生。

4.加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队伍建设

艺术培训可以激活教师的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学校还要引领艺术教师积极投入到艺术教育科研中[3],培养艺术教育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总结艺术教育经验,树立艺术教育典型,表彰优秀艺术教师,从精神上鼓励他们,让艺术教师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聘用社会文化艺术团体专业人士、民间艺人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充实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

5.学校要制定与艺术教师相适应的激励机制与考核方案

学校要建立艺术教师发展与成长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制定与艺术教师相适应的年度考核方案。学校要提高艺术教师在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绩效工资等方面的优先地位,树立“不低人一等”“不以成绩论英雄”的观念和艺术教育者的尊严,只有这样才能稳定艺术教师队伍。同时,建立多渠道评估体系,形成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教学方式,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与教师教学的考评内容,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的改革发展。

6.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与网络资源

让远程教育资源与网络资源走进课堂,走近学生。“一师一优课”在线课堂中的视频可直接拿来播放、回看、点播,指导学生学习。互加美丽乡村网络课堂模式是提高成绩的一种方法,它为农村孩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使教育资源共享成为现实,点亮了农村艺术课堂。作者所在的农村小学1—6年级美术课就以夏加儿美术为主,三至六年级书法以快乐书法为主,一、二年级可增加韵律舞蹈、酷思熊阅读及彩虹花晨读课,收到了一定效果。这种“双师”课堂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了名师的魅力,拉近学生与名师的距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农村教师只起到助教的作用,给不懂艺术的教师带来了益处。优秀的网络资源课程可弥补教师自身的艺术不足,使农村孩子也能唱出快乐的音符、舞出欢快的韵律、绘出美妙的图画,使他们感受到艺术的快乐,收获艺术的希望,奠定艺术的基础。

7.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求知、探索、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古今中外,凡是事业有成就的人物,无不和他们对所从事工作的兴趣分不开。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爱好和兴趣,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艺术内容,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多种条件、设置多种情景,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艺术兴趣是学生学习艺术的驱动器,只要学生有了艺术兴趣,自然就会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并留意关于艺术的所有事情,兴趣使人产生希望,学生自然也就喜欢艺术课了。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成立绘画、书法、民乐、合唱、舞蹈、剪纸、鼓号、腰鼓、摄影等兴趣小组,动员全体学生参与。还应根据不同的情景、不同的艺术、不同的要求、不同类型的学生,激发他们对不同艺术的兴趣。

8.开发地方特色艺术课程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学校要根据当地民俗文化,开发地方特色艺术课程,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使师生充分展示艺术才华。学校要丰富校园文化、拓展学生艺术视野,定期开展各类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在各种展览与艺术活动中,使家长、社会逐步认可艺术教育。学校还要组建各种艺术活动小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小结

艺术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把金钥匙,拓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综合艺术技能显得尤为重要。艺术可以塑造完善人格,使学生的心灵与情感受到熏陶和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情趣与审美理想,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与鉴赏能力。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学生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的作用,起到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作用。动听的旋律、优美的舞姿、飘逸的书法、绝妙的绘画能引起学生思想、情感、理想、追求的变化,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世界观。

参考文献:

[1]王乃梅.农村小学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8(18):31.

[2]张艳.农村艺术教育现状探析及对策[J].山西农经,2018(12):107.

[3]张海燕.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中学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2):73—74.

作者:张永忠 单位:甘肃省凉州区永昌镇张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