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弹奏心理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内容摘要】通常来说,我国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弹奏水平的影响因素包括熟练程度、演奏技巧以及艺术表达能力等方面。熟练程度和演奏技巧这部分外在能力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不断学习逐步提高,而艺术表达能力这部分内在能力需要演奏者在弹奏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不被紧张或其他心理因素所影响,从而发挥正常演奏水平。
【关键词】音乐教育;钢琴弹奏;心理探究
对于学习钢琴的学生而言,良好的心理状态无疑能使钢琴演奏获得自我能力可控范围内的最佳演奏效果。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就是演奏心理,它是在演奏过程中所产生的认识活动。例如,想象、紧张、热情、气息调整等。教师通常会这样评价学生的弹奏效果:某学生在技术方面不错,且手指较灵活,但表达能力欠缺。相反,某学生技术与手指灵活度较弱,但表达能力还可以。这里所说的“能力”,主要指的是音乐的表达能力,在平时的练习和学习实践中长时间积累而来,但能否将积累的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完美地表达出来,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很可能从事钢琴方面的教学工作。那么,在本科学习阶段,教师需要从哪些方面建立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呢?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剖析。
一、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育的特点
对钢琴教育而言,它是集技巧、知识、技术几个方面于一体的一门课程。钢琴教育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基本知识与技巧,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音乐素养。从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教育的角度来说,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所以,音乐教育专业有着较高的教学目标,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要求与教学实践要求,教学内容也较为复杂。另外,从该专业学生的角度来说,学习钢琴需要一个漫长的阶段,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基本技术与知识,并具备持久学习钢琴的耐心与热情,在学习时还要培养音乐表现能力、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教育实践能力以及音乐理解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上述是关于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育的一些特点,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和教师,应对其了解并加以重视。
二、良好的钢琴弹奏心理需要正确的视谱习惯
学生从视谱阶段到练习阶段,再到登台演奏,在各个钢琴实践的环节中,一个一直活跃的因素就是“心理操作技能”。实际上,学生在弹奏钢琴时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例如,弹奏一首曲子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弹得断断续续,甚至无法接下去,而有些学生则可以将整首曲子流畅地弹奏完成。对于前者,不但无法满足演奏的基本要求,音乐也无法通过演奏得以表现出来,更别说是具有创造性的演奏了。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和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对于心理控制能力不断进行训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时常会说:视谱时,脑子需要走在音乐的前面,说的就是这一问题。如果音乐信息读取不及时、产生干扰,就会使弹奏出来的音乐出现中断或是不连贯的情况。长此以往,这种演奏习惯一经形成,就难以改变,会导致演奏过程中的阻碍。这里所说的音乐信息并不单指音符,还包含音符中的全部标记,例如,休止符、强弱记号、力度记号、表情术语等。实际上这与人们日常说话相同,在说话时,首先脑中要想到说话的内容,才能够组成通畅的句子表达出来。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忽视休止符,它的作用不仅是起到停顿几拍的效果,还是作为一种无声音符存在于音乐之中。可以借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唯美诗句,表达休止符对于音乐整体表现的重要性。演奏者需要在心理上提前做好充分准备,要充分理解作曲家的写作目的,并联系前后乐句展开想象力,将每个休止符完美地诠释。实际上,人们在说话的过程中,也不可能连续不断地一直说下去,是需要时间思考和呼吸的,这个道理对于音乐同样适用。休止符中所涵盖的内容很多。第一,通过短暂的停顿之后蓄积出更大的音乐爆发力。例如,在格林卡的《夜莺》尾声部分,有几个带延长记号的休止符,这种尾声的处理方式,能够将演奏者强烈的表现欲望显示出来,从而带给听众完美的效果。第二,短暂的停顿具有推动音乐的作用。例如,我国钢琴曲《北风吹》的主题部分,是描写喜儿的一段音乐,中间的八分休止符用作哭腔,将喜儿哭诉以盼爹爹早日归家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演奏者必备的心理条件
(一)需要适应环境与多实践练习
学生在琴房练习的环境与表演时所处的环境大不相同,乐器和环境都会有较大改变。因此,学生在开始演出之前,要去演出场地对环境进行适应。例如,钢琴的大小、音色、摆放的位置,以及演出场地的灯光等。通常将这个过程称为“彩排”或者“过台”。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钢琴的特点,并适应手感,防止在演出中因对乐器的不适应导致演奏效果不佳的情况出现。过台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心理因素的过程,如果学生内心平静、坚强,舞台经验丰富,那么演出的成功率就会大幅提升。如果学生过于激动、怯场,舞台经验不足,则说明学生在舞台上的精神压力过大,害怕因为弹奏失误导致演出效果不佳,这种想法会使学生的心理更加恐惧。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与有经验的同学多交流,也可组织参加多种钢琴教学或演奏的观摩活动。在日常课程中,需要进行适应性练习,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在实践中,学生要尽可能地克服由于环境改变而出现的心理压力,注意调节情绪,尽快适应环境。笔者简述几种实用方法,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酌情应用。第一,自我控制法。要达到四周空无一物的状态,除去一切杂念,尽量积攒积极的情绪能量,使全身心进入到弹奏状态中。第二,深呼吸法。在开始弹奏之前,首先进行深呼吸,以保持稳定的状态,放松心情,用沉着、冷静的心态开始演奏。第三,画面转移法。在开始演奏前,脑海中想象之前演奏成功的场景,进而把这种场景以及当时的感受转移到即将进入的场景中。可以联想曾经在屏幕上或是现场看到的优秀演奏家的表演,将其中演奏成功的感觉用于自身,从而为即将到来的演奏增加信心。灯光也是过台时学生需要尽快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的演出场地有不一样的灯光布置。一般专业音乐厅的灯光都比较柔和,演奏起来比较舒适,容易适应。而歌舞晚会类型临时搭建的舞台,往往灯光较强,色彩也非常丰富。如果过台时对灯光有不适应的情况,可以找灯光师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调整。如果正式演出时还是对灯光不适应或者临时出现灯光异常,可以采取闭眼演奏和深呼吸的方法进行调整。
(二)需要有极强的演奏热情与自信心
演奏者是否可以顺利完成钢琴的演奏,主要在于其是否具有热情和自信。由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琴起步比较晚,手指基本已定型,因此在学琴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困难,导致因技法不足而缺乏自信,最终影响演奏。在进行钢琴表演时,舞台上也经常发生“抛锚”的事故,这对于演出者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打击。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演奏者心理状态不佳。因此,在演出开始之前首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将背熟的乐谱不断向前延展,思维不能停顿,并使身体产生适度的兴奋状态,从而为演奏做铺垫。其次,不管是在练习时还是表演时,都要时刻保持热情的状态,不然就会丧失表演的信心和欲望。最后,如果演奏效果不佳,在结束之后要对本场演出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总结,将不足之处找出,并加以分析,进而改进,为下次演出积累经验。一定要保持和延续演奏的热情与自信心,持之以恒定会取得最佳演出效果。
(三)避免急于求成
一些学生学琴时间不长,但又想在短期内获得较大提升,这就容易出现急于求成的心理。钢琴的学习需要学习者循序渐进地提升技法与能力,盲目的囫囵吞枣只会欲速则不达。只有由浅入深地学习钢琴演奏技艺,并不断积累与磨练,同时遵循钢琴学习的规律,才能够更好地提升钢琴演奏能力。反之,则可能一事无成,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四)需要消除干扰和具有应变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着各种“杂念”,在钢琴演奏中亦是如此。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应正确认识与对待这一问题。例如,学生在比赛时在意名次、在考试时在意分数等,这些杂念会使演出效果受到影响。当然,产生这些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人的思维有限,多些精力思考音乐就会少些杂念。若杂念过多,又对自己抱以过高的期望,就会产生较多的顾虑,导致处理音乐的效率降低,影响演奏效果。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了解这些“杂念”出现的原因,切忌过于注重结果,应对学生多加鼓励,培养其良好的演奏心理。但是,即便准备工作做得再到位,在弹奏时也可能会有意外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弹奏者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提升应变能力需要演奏者具有丰富的演奏经验。例如,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可能会暂时忘记某一部分内容,假若演奏经验不足,则很有可能演奏中断,最终影响演奏效果。如果经验丰富的演奏者,就会很灵活地弥补遗忘内容带来的尴尬,使弹奏出来的曲子具有完整连贯性。
(五)需要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演奏钢琴对乐感有一定的要求,但也不能仅仅依赖乐感来完成演奏,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并用逻辑思维来控制与组织自身的演奏。例如,有些学生在练习时不注重方法的运用,弹奏速度远超出自身能力范围,导致弹奏不连贯。或者只要出现不满意之处就停顿,使得练习不完整。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需要慢慢练习,一小节或一小段地练习,从而使音乐连贯起来。另外,有些学生在练习时无法集中注意力,不多做思考,长此以往思维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散,弹奏的曲子比较缺乏思想内涵。因此,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需要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对于演奏时的良好状态要长期保持下去。
(六)注重弹奏速度
演奏者需要把控好作品的速度,学生容易受心理因素或外界因素的干扰,弹奏作品时速度不稳定。有的学生越弹越快,有的学生弹奏需要快速跑动的段落时手指发僵提不起速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心理状态。若出现紧张情绪,则会造成肌肉紧张,导致演奏者手指不灵活,影响弹奏速度。第二,弹奏能力。如果弹奏者在之前就养成了错误的弹奏习惯,如手型不规范、乱用指法、坐姿不对等,这些不好的习惯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弹奏能力。也许平时练习时会比较顺畅,但遇到正式演奏的场合,随着情绪的波动手指会不听使唤,因此影响弹奏速度。第三,外界的干扰。个别学生平时练习演奏得很好,但正式演出时容易受到现场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如观众的咳嗽声、鼓掌声,甚至空调声,这些都会使学生的演奏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针对以上问题,学生在演奏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弹奏习惯,把平时的每次练习想象成有众多观众的现场演奏,有意识地锻炼排除干扰的心理能力,并加强舞台实践。此外,对于作品中渐快、渐慢或速度有变化的段落应加强练习。
(七)克服心理障碍
每次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心理状态是不一样的,可能会随着演出形式而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例如,比赛和考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赛与考试的抽签顺序对很多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直接的影响。当面对这种考验时,演奏者应树立自信心,将心理障碍转变为挑战,欣然接受,将被动化为主动。同时要肯定自己,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在成功后应抱有成就感,而非解脱心理。很多时候学生面对考验会产生害怕心理,而对于挑战则是兴奋心理,这两者虽说在生理反应上存在类似之处,但本质上却大不相同。前者是负面情绪,会影响正常发挥,而后者则是正面情绪,会让人产生正能量,从而努力战胜困难。不管在何种环境下,演奏者只有克服心理障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才能使演奏的成功率大幅提升。
四、演奏中的失误处理方法
在演奏时,学生最害怕的情况就是弹奏错误。因为演奏经验不足,加上演奏过程中的应变能力欠缺,常常会因一些小的失误酿成严重的后果。笔者认为,任何演奏者在演奏时都可能出现失误,就算职业演奏家在演奏时也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失误。因此,从演奏者的角度来说,要尽量避免错误发生,同时还要学会将大错误转化为小错误,将小错误转化为零错误。面对演奏中出现的失误,笔者主要有以下三点对策。第一,在演奏时发生失误,首先要了解它是否会给作品完整性带来影响,演奏者本身意识到的失误是否高于观众所感受的,如果没有,就不必太过在意这个失误,避免因小失大。第二,在演奏过程中,即便发生失误也不要紧张,无论大小失误,都应从全局着想,不能仅关注眼前的失误而影响后续的演奏。此时要集中注意力,即便产生焦灼的情绪,也要保持冷静,给观众带来完整的体验,这也是演奏者必须具备的修养。第三,演奏结束后,要及时对自己的表现给予评价。对于出现失误的原因要认真分析和总结,防止下次再发生类似的失误。还要了解此次失误是在练习时就存在的,还是演奏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记录失误,反复练习。另外,还要对演奏的长处进行总结,如对音乐的处理、心态的调整等,做得较好的地方要继续保持,通过每次演出累积经验,使钢琴演奏越来越纯熟。
五、结语
音乐教育专业同其他专业并无二致,同样需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修养,这些都能够在演奏过程中体现出来。若想将音乐作品弹奏得惟妙惟肖,不仅需要演奏者具有较好的修养和高超的技艺,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钢琴演奏心理。演奏者应在钢琴演奏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受紧张、害怕等负面情绪的影响,这是演奏成功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能使学生在钢琴演出中发挥真实水平,对其长远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良好的心理素养会直接影响毕业之后的教学,或是影响到很多青少年钢琴学习者。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钢琴演奏的习惯、能力、技巧,以及音乐理论修养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还要用心观察学生演奏和练习时的心理状态,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可以组织学生多观摩学习、参加艺术实践,指导学生阅读一些有助于提升自信心的书籍和论文等,从而使学生既具备一定的演奏能力,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促使学生在钢琴的学习和演奏中全方位发展,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佳丽,张慧.钢琴演奏中紧张心理因素的分析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2).
[2]蔡晓琳.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钢琴演奏紧张心理的初步探索[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
[3]成勇.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对钢琴演奏的影响[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2(21).
作者:毛羽 单位:四川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