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音乐教育问题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为促进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有效性的提升,推进其教学改革的开展,探讨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作用,分析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推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改革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音乐教育;素质教育;高职院校
音乐教育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随着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其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也逐渐突显出来。因此,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有必要对职业院校学生音乐教育进行相应改革,以提升音乐教育的实效性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就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1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作用
1.1提高大学生德育品质
音乐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品质的塑造和培养。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肯定音乐对德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指出:“对于身体用体育,对于心灵用音乐。”可以看出,音乐教育是现实生活与灵魂沟通的途径,使人积极保持思想的纯洁性、身心的健康性和品格的高尚性。接受音乐教育能帮助高职院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
1.2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
正如“音乐教育和教学的一切,归根到底应当以审美体验为最高任务和主要内容。音乐是以精神陶冶为最高目的的艺术,以审美体验为主要内容。”[1]音乐教育所具有的审美教育功能是其他教学所无法替代的,对提高高职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构建以专业性和职业性为主要内容。迫于就业压力,长期的专业学习不免让高职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通过开展音乐教育,可以带领高职学生感受音乐、品鉴音乐,体会音乐之美。
1.3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课多、技能培训任务重,再加上学生交流机会少,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产生孤僻、冷漠甚至畸形心理,如果得不到有效疏导,必然会对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影响。音乐艺术以其优美的旋律、动感的节奏以及丰富的韵律,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理体验。国内很多高职院校都采用音乐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大量的音乐教育实践也表明,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产生正向的激励作用。通过针对性开展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目的[2]。
2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学定位有偏差
从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以来,音乐教育作为美育、德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逐步走进高职院校课堂。但据笔者走访发现,在高职音乐教育中,还存在着对音乐教育认识不到位、定位有偏差的问题。由于主管部门认识不清,尚没有把音乐教育提高到与其他素质教育同等的地位,音乐教育可有可无。很多高职院校领导认为,只要做好专业课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就业率就够了。在这种观念影响下,高职院校对音乐教学场地、器材等投入不足,高职院校师生也不重视音乐课程。学生没有把音乐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而只是把音乐课作为混学分的手段,这使得音乐教育的目的很难实现。
2.2教学设施与师资力量欠缺
高职院校对音乐教育的定位直接影响音乐教学设施的配置和师资力量的配备。一般而言,高职院校开设音乐课程,必须拥有相应的教学设施和师资。教学设施作为音乐教学的基础条件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表现在教学工具缺乏、教学条件落后等,不能保障音乐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3]。加之许多高职院校音乐教师非音乐专业出身,或者即使有音乐背景,但受限于教学设施条件落后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边缘化,他们的教育技能无法施展。师资匮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硬伤。随着高职院校生源不断增加,音乐教学资源匮乏、资金投入不足、教学设施设备条件落后,严重限制了高职音乐教育的开展。
2.3音乐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不规范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音乐课程以选修课为主,高职院校本身也没有把音乐选修课作为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基本素质的重要内容,因此对音乐课的要求不高,对音乐课的安排和评价不够重视,致使音乐教学效果很差。教育部对高职院校音乐教材没做统一规定,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使用正规教材,而是由音乐教师根据自己的意愿选用多媒体课件或相关教学资料。教材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课程设置随意,不能适应音乐教学的需要。
2.4音乐教学模式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性强的技术型人才。因而,在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然而实际上,很多高职院校在音乐教育中,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研究出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基本照搬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忽略了高职院校本身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学生的音乐水平高低不一,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有效的方法,探索采用分类教学模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
3推进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对策
3.1转变音乐教育理念,加强音乐教育保障
音乐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美育、德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特殊作用,大力推动音乐教育发展是强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这已成为教育界的普遍共识。然而,在高职院校,还存在对音乐教育认识不够、定位不清等问题。各高职院校要从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高度,加大对音乐教育的保障力度,完善教学设施,增添相应教学设备,并建造必要的音乐教学场地,保证音乐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尤其是要多提供一些供学生用于音乐实践的教学资源。此外,要引进优质音乐师资,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促进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快速发展。
3.2规范音乐课程设置,完善教学内容
规范课程设置是高职院校进行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但是改革不能盲目,要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目标和学生自身特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把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组合。要以学生实际情况和职业要求为导向,重点突出高职音乐教育特色,并配备专业实力强的音乐教师。完善课程结构,适当增加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音乐内容,比如流行音乐、西洋音乐等,将不同音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开设音乐理论、音乐赏析、音乐表演、音乐实践等课程,使学生能在掌握理论的同时,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学生音乐素质。
3.3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兴趣
显然,传统“一刀切”“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今的教学要求。对此,高职院校必须改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音乐教师要丰富教学手段,采用“探究式”和“互动式”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自编、自导各种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高职院校社团的作用,开展多样式的音乐实践活动,以此吸引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同时,根据学生音乐水平差异,鼓励学生结对帮扶,创造性开展“互助式教学”,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此外,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利用其生动的画面、声音等,让学生领略音乐的创作背景、内涵等,体会音乐的艺术魅力。
3.4科学构建教学模式,促进人才培养
科学有效的音乐教学模式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水平的关键。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的优秀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音乐实践的教学模式,使音乐教学科学化、合理化。这需要学校加大投入,邀请知名音乐家进行实地讲学、演出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改革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模式,要围绕提高学生音乐素质这个根本展开,探索实行“分层教学”和“分步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除此之外,教师要根据年级不同,按照由易到难的思路,实行“分步教学”,逐层、逐步开展音乐教学,为学生开启一扇多彩的音乐艺术之窗。
参考文献:
[1]范晓君,王朝霞.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2]周艳霞.高职院校音乐剧鉴赏课教学与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1.
[3]陈玉丹.音乐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魏敏 单位:兰州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