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创建研究(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音乐教育创建研究(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音乐教育创建研究(3篇)

第一篇:高校音乐教育质量观创建

[摘要]

大众化时代下的质量观亦走向特色化与多元化,由于办学主体、培养目标以及需求的多元化,使得音乐院校必须确立多元化的质量观,而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各音乐院校在办学过程中所追求的质量是不同的。

[关键词]

音乐教育质量观;多元化;主动创新

质量,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其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与数量相对,是人们对事物内在属性的量度判断。而教育质量,根据《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1]“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质量观,当人们选择了作为质量的载体之后,再赋予质量一定的评价标准,就表明了某种质量观,所以质量观包含了对于质量和质量标准的所有观点。[2]由于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研究主题,是教育的生命线。一直以来,学者们对高等教育质量观在不同视角下的诸多研究扩展了我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但在对质量观的探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高等教育质量体现了人们对高等教育本质的认识,是达到其预定目的观和价值观的反映。[3]《世界高等教育宣言》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各种教学与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学人员、学生、设施、设备、共同体服务和学术环境等。”著名教育家张楚廷先生曾经说过,“考察高等教育质量,不能仅凭人才培养质量,而应综合、整体地分析高等教育是否促进了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是否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受教育需求,是否有利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等”。这个说法对定义高等教育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质量观,还是一个价值观层面的问题,也就是说从不同的哲学层面和价值取向上看都会是有所不同的。同时,质量观还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概念,由于质量观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大众时代则主要是反映知识与能力的类型差异。因此高等教育的质量观不仅需要是多元的、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多样性与统一性、工具性与价值性、结果与过程、现在与未来之间寻求平衡点,这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要求和现实需求。[4]由于大众教育并不排斥精英教育,相反更需要精英教育。因此在大众化时代下的当下,迫切需要建立多元化质量观,提倡和发展多层次、多标准的多元化质量观,以适应社会不同层面的需要,需要多种价值追求都得以实现。在大众化时代,由于顾客(即受教育者、用人单位和社会)在人才需求上的多样性决定了高等教育质量和质量标准的多样性,因此,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观最终是由人才标准的多样性和层次以及顾客对教育质量需求的多样性决定的。[5]当前,由于高等教育质量呈现出的是“多元化”“多层面”的,因此也反映了高等教育对社会的“多元化”“多层面”诸多责任。在清楚地认识到高等教育质量发展出现的种种困境和问题后,再不断完善、丰富教育质量理论体系,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健康发展。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并以更宽阔的视野,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提升世界高等教育的质量。

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分类标准,可将我国高等音乐院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地方应用性普通本科音乐院校,它们培养的是服务第一线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以及各级文艺技术人才;第二类是综合型院校,它们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理论基础的不同层次的音乐教师、音乐编辑、音乐人;第三类是少量的综合型、研究型专业音乐院校,它们体现出较高的专业性以及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音乐表演、音乐创作和学术性研究人才。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音乐院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学校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来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标准和模式,它们之间的教育质量不具有可比性。提升地方应用型音乐院校的“服务”意识———社会质量观地方普通本科音乐院校,这里主要指的是含有本科音乐专业的各地市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目前,由于全国地市级普通本科音乐院校的高校有近300所,如果每年每所院校招收人数平均按100人来计,那么目前该类高等音乐院校在校生已达10万之众。如此众多的音乐专业人才,应及时、尽早地提升其为地方社会文化、经济“服务”的意识。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我国众多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音乐院校强调进一步拓宽学生的优势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培养,借鉴国外对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我国各地区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在强调学生应用能力和技术转换能力的训练、培养之时,进一步使其成为大众化音乐教育的主力军。力图打造一批为地方文化发展与一定经济建设培养实际应用型艺术人才,这也许就是地方“服务型”院校的科学定位。地方应用型音乐院校是我国培养服务者的主阵地,对其不能按照综合型或研究型音乐院校的标准,不能要求这些音乐院校去引领音乐教育和文化创新的方向。同时,这些音乐院校在创建之初就应明确为地方社会文化和经济建设服务,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多元性高等音乐教育需求而服务。因其办学内容、就业状况和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地方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应立足本地区,努力培养一批适应市场、适应行业、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实用型音乐人才,也是衡量我国地方应用型普通音乐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只有这样多元化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加快综合型音乐院校的“创新”意识———教学质量观综合型音乐院校,指的是各省市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此外还有一些综合大学和理工农林类院校的艺术学院,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等。由于该类高校在国内基本都是以其他学科为特色,在一味追求学科的“全”与“大”的情况下,因此音乐专业于近些年才落户这些高校。因此,依托优势学科和优势专业,迫切需要加快综合型音乐院校的“创新意识”。目前,各音乐院校在办学层次和专业设置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存在办学类型趋同的现象,导致人才市场供需失衡等问题,从而影响了高校音乐教育质量。因此建设创新型高等音乐教育质量观,鼓励音乐学科与该校其他一些成熟学科进行一定的交叉教学与跨专业、跨学科研究,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培养模式,这是一种创新,因为创新是这类高校音乐专业学科办学质量的基本特征。因为创新就要求这些高校要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各自高校根据自身条件尝试音乐社会学、音乐传播学、音乐生物学、音乐工程学、音乐园艺学等音乐分支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努力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从而提高就业率、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充分享有这些高校在其他成熟学科、特色专业已有的基础和高度上,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办出特色,是学校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正如潘懋元教授所说,每一类型的高等学校,都可以办出自己的特色,成为国内(省内)知名、国际(国内)有影响的名校。树立研究型音乐院校的“引领”意识———学术质量观业界俗称九大音乐学院、七所综合艺术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等即为我国研究型音乐院校范畴。研究型应是高等音乐院校的主体,由于拥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一批高水平教师队伍,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具有引领意识。研究型音乐院校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来开展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地培养高级专业音乐人才。研究型音乐院校的办学主要应体现在引领专业音乐文化发展方向上,着力于培养社会精英的专业音乐教育,其质量主要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需求的意愿由自身来协调和掌控。其质量意味着高水平,不必考虑其职业性如何,应与综合型和应用型区分开来。在综合型、应用型高等音乐院校进行“高扩招”之际,也就意味着其将承担大众化和职业化的相应任务。但大众化时代更需要精英,研究型音乐院校应当奉行“少而精”原则,继续保持并不断发展自己的特色,坚守专业性和学术性为第一要旨,为国家打造一批人数“少而精”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创新型人才。

综上所述,每种类型的音乐院校,各有其培养目标、发展方向,各有不同的质量要求。在专业研究型音乐院校阶段,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是专业精而深、知识宽而厚。而地方应用型本科音乐院校,应着力于人才培养类型的多样化,更侧重于职业技能的掌握,自我衡量质量的标准是“适销对路”,只要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其教育质量就是高的;对于处于研究型大学和地方应用型音乐院校之间的综合型音乐院校,其质量标准是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又要有一定的应用能力,既能较快适应社会,又有发展后劲。被公认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美国,其高等教育多年来就一直奉行多样化的质量教育观。在美国既有世界学术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也有小到社区学校和远程教育,由于美国深受实用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为满足日益变化的社会市场,形成了多样性与多元性,这样不仅加快了高教大众化步伐,同时也使大众化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同样,英国在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时,用传统的大学学术标准统一要求、规范所有高等学校的人才规格和质量标准,把精英教育的质量标准简单地扩大为大众化教育标准,导致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速度缓慢。[6]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没有高等教育质量的多样化,就不可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众化时代下的质量观亦走向特色化与多元化,由于办学主体、培养目标以及需求的多元化,使得音乐院校必须确立多元化的质量观,而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各音乐院校在办学过程中所追求的质量是不同的。高等音乐教育质量不仅要适应未来社会,而且要引导、改造未来社会。高等音乐教育质量观在符合创新性的质量观阶段,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因此,当前大力加强各音乐院校制度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合理地分类定位,树立多样化、多元化人才观,努力构建高等音乐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至关紧要。

作者:王欣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8.

[2]郑家茂,张胤.适应与发展建构多维视角下的当代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观[J].中国大学教学:2008(6).

[3]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1):6—11.

[4]闫广芬.近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质量观研究述评[J].高校教育管理,2009(1).

[5]耿秋兰.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评述[J].经营管理者,2009(14).

[6]张来斌.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新质量观[J].中国地质教育,2008(12)

第二篇:高校音乐教育实践与理论

《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一书是刘沛老师从事音乐教育多年的研究总结,该书的撰写为音乐院校的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更加明确的教育方向,也为音乐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科知识总结和练习的方法。该书内容覆盖面较广,可以作为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参考资料,也可以作为音乐专业研究人员的基本教材。对于音乐教学人员以及音乐爱好者而言,该书能够在音乐研究和学习方面提供必要的研究方法,开拓学习视野,扩大音乐艺术知识范围。与音乐学院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的是,高师音乐的教学目的是培养音乐领域的教育人才,要保证这种教育人才的质量,就一定要对其实施精英式的教育,这也是高师音乐系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师音乐系的教学仅仅是在音乐理论和音乐技术方面进行讲解,与教学目标有一定的差距,课时的分配也是较为有限的,在这样的环境下谈院校的师范性,颇显不足。

从长远的角度出发,音乐的教学工作一定要有专业的高级教师作为教学资源,并且要打破“主修”科目和“副修”科目之间的隔阂,使之成为一个均衡的教学体系。在音乐教学的长期实践中,专业类的音乐系学习观念会极大地消减师范教学的先进性,仅仅通过几门课程来进行专业选择,这会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进而导致学生整体素质的降低。《全国普通高校音乐学(师范)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明确要求:高师音乐系的专业只有一个,即音乐教育,这种单一专业存在的基础就是其能够在教学课程中得到很好的创建和发展。因此,音乐教育必须有所创新。在音乐系的课程发展历史中,高师音乐教育工作的改革不断地向前发展,《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一书对高师音乐教学工作的课程作了大致划分,并对各种课程的功能、优势以及特点进行了概括,这样就为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作了定位。该书强调课程的分类既要统一,又要各具特色。要依据学科中的主流特点进行分科设置,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内部的逻辑十分严谨,在分科中,可以达到互补的效果。所以,即使有其他学科的排斥,依然能够在分科课程的学习中收到扩大视野的效果。将音乐史与同时期的音乐赏析相结合,或者在学习民族音乐概论的同时与中国音乐史相结合,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但是,音乐学习结合性的科目依然较少,所以,在音乐教育专业中,依然存在着学科之间内容割裂的现象,学生很少能够自觉地将学科知识与表演性、欣赏性课程的内容融为一体。在很早以前,“连带学习”的概念就已出现,并且逐渐演变成“附属学习”,但是无论是哪种学习方式,都是让学生跨越有意学习和无意学习的知识界限。联合学习的实践使学生在相关的表演性曲目训练时,能够很好地掌握作品、史论、技术等核心教学内容的意义。这种思维过程,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在知识内容以及技术掌握上的融合程度,达到统一教学、分科设置的最终目的,即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理论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经验积累,并让实践的经验更好地支持理论教学,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也符合音乐知识、技能学习的规律。音乐学科的教学要能够与学生的学习经验及活动课程相结合,使知行统一。《美国大百科全书》一书中曾说:音乐学科的教学意义是其他教学课程设计所不能够取代的,其学科课程有着其本位的意义,一些进步的教育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在于过分地扩大了学生所能够接触的直接经验,并且对于相关课程的活动内容也不能够科学地进行评判。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课程的教学中,音乐教师要以冷静、客观的态度进行教学,并且要处理好主修课程和辅修课程之间的关系,达到相互结合、相辅相成。

笔者在江西省艺术规划课题青年项目“江西道教科仪音乐文化民族性研究”(立项编号:YG2015110)中,从《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一书得到启示,学科课程科目本位的价值不必再次进行论证,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名称以及教学结构就是这种价值的充分展示。而科目本位的学科课程是经验累积的结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学生能够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其他活动课程经验为补充进行结合性学习,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达到知识和经验的平衡,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达到知和行的统一。

作者:华磊 单位: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

第三篇:高校大学生音乐理论基础与实践

人文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各高校对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但是,招生模式的多元化使学生对音乐的诉求产生了变化,真正适合大学生实际发展的音乐基础知识与实践的教材还较缺乏,优质的音乐教材成为当今大学生人文艺术素养教学的迫切需求。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音乐理论基础与实践》是由高雁南主编的一本面向广大非音乐专业读者的音乐教材,该书不仅是广大青年的自学教材,也是大学生了解音乐知识的金钥匙。从内容、结构、目的三个方面分析,该书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首先,该书体例新颖,内容全面,涵盖了基本的音乐理论和音乐技法。随着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升,传统的音乐教材已经不适应学生的发展,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大部分音乐教材过于注重理论性和专业性,导致一部分大学生音乐爱好者不能从教材中吸取适合自己的养分。《大学生音乐理论基础与实践》一书克服了传统教材的弊端,突出了现代教材的可读性和应用性,是一部体例新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符合当代大学生实际发展需求的教材。该书内容全面,既有丰富的音乐基础知识,又有专业的音乐技能技巧,在音乐理论的阐释上,立足于零基础的非专业大学生,着重介绍了音、音高、音值等基础理论;在音乐技能的介绍上,注重适用性和实用性,无论是乐器演奏还是合唱指挥,都进行了具体细致的专门讲解。总之,该书内容充实,全面系统,丰富实用,涉及广泛,从概括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真正满足了大学生对音乐知识和人文知识的需求,对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其次,该书结构合理,布局清晰,提高了音乐教材的阅读效果。为建立音乐教学的理论体系,梳理音乐技能技法框架,该书对相应知识进行了科学的编排,全书逻辑清晰,有利于读者阅读和学习。该书分为两个篇章,共四个章节,第一章为音乐理论基础篇,介绍了音乐的基础知识,包括音、音高、音的强弱、音程与和弦、旋律;第二章到第四章为音乐技能技巧篇,介绍了歌曲的演唱,包括歌曲演唱的基本知识、歌唱技巧、歌曲演唱的艺术表现、歌曲演唱方法、技能训练;乐器演奏的基本技法,依次介绍了钢琴、电子琴、吉他、古筝四种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合唱与指挥等活动,包括合唱发声训练、合唱指挥姿势和基本规律、合唱的排练与组织。各章节遵循了循序渐进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原则,使音乐知识的介绍更加有条理、有步骤,更全面、系统,构建了较完整的音乐理论框架和技巧技法体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音乐知识。

再次,该书目的明确,注重应用,能切实提高高校大学生艺术素质。该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明确了此书的教材属性和研究目的,在内容编排上力求增强大学生的音乐应用技能。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书中的每个章节设有学习目标和学习脉络,同时还将理论精讲、课堂练习、技能训练等环节贯穿其中,以乐曲为载体,难度适中、易于理解、图文并茂,书中配有大量曲例,并且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性、时代感、潮流感的曲例,其中不乏古今中外的名曲,可帮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可见,该书十分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对指导学生有效开展第二课堂具有一定意义。章节后面的总结练习和综合技能实训题,对于提升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也具有积极的作用,既能提高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又能在技能技巧层面提升音乐能力,切实提高了高校学生的艺术素质。

总之,《大学生音乐理论基础与实践》一书作为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规划教材,给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该书摒弃了深奥枯燥的音乐理论讲解,将着眼点放在了音乐应用上,在内容编排上注重选材的通俗性、典型性、实践性、趣味性,案例和文字图片资料丰富具体,结构布局合理清晰,对提高广大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和运用音乐技法技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对于开展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有效指导了学生的第二课堂,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音乐素质拓展课和乐器技法课的教材使用,也可供广大音乐爱好者作为指导书籍自学音乐知识和技能,是一本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专业教材。

作者:朱毅 单位:四川大学音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