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应用(4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应用(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应用(4篇)

第一篇:小学音乐教育奥尔夫教学法应用

【摘要】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小学音乐教育面临突破与创新。奥尔夫教学法作为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凭借其自身独特的教学方法、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先进的教学思想,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次研究将奥尔夫教学法具体应用到小学音乐教育当中,探索突破与创新途径。

【关键词】

小学音乐;奥尔夫教学;突破;创新

前言

音乐教育作为构成我国小学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塑造学生的审美个性作用显著,也是践行全面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但从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具体实践状况来看,小学音乐教育依旧处于一种固化的模式下,无法适应现代教育要求。而奥尔夫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对小学音乐教育突破与创新具有积极作用,其优势与应用价值较高。

一、小学音乐教育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应用讲究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一切从学生的角度作为出发点,进而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实践,这一点符合新课程标准对于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顺应教育体系改革的发展步伐;其二,奥尔夫教学法主张并强调营造一种欢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很好地被体现。同样,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从多层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感官体验,更好的展现出他们的学习效率与学习热情,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其三,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存在,也不可忽视教师所能够发挥出的辅助作用。奥尔夫教学法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让传统音乐教学解脱出来,在突破与创新中绽放音乐教育的魅力与价值。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融入,有助于提升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全新音乐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共同进步,为现代音乐教学奠定坚实基础[1]。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小学音乐教育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已经得以明确,其具体的应用策略则需要结合教学实践来具体尝试与突破创新。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如下:

(一)音画结合培养学生兴趣

奥尔夫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其根本是以学生为核心,做到充分了解学生并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显然所能够发挥出的教育价值将被无限放大。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对于抽象知识点与艺术内涵的理解不够全面,反而对于一些形象、具体的内容兴趣较大,关注度也更高。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学生这一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便捷性做好音乐与画面的有效融合,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上课之前利用多媒体播放《白雪公主》等类型动画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音乐为不同的动画进行配乐,结合故事情节做好音乐的搭配,加深学生对于音乐及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的理解,让小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当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这种方式,充分将音乐的内涵与具体动画融合在一起,以“看”带动“听”,以“听”理解“看”,最终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游戏教学增强学生参与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应用,强调在游戏中学习,从而让音乐教学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换言之,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当中,在游戏中学习,消除负面心理与情绪才是小学音乐教学的理想状态,而奥尔夫教学法的游戏教学则能够最大限度上增强学生参与度。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游戏教学过程中,前期的准备阶段应该规划好游戏内容,做好对音乐知识点的拆分与分层设置,降低难度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逐步去掌握。例如,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节奏方面的练习,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其次对各节奏进行联系,最后可以采取传统“击鼓传花”的方式深度拓展[2]。这样循序渐进的音乐教学模式,既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也能够在根本上提升学生对于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故事教学加深学生理解

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有一个故事,都是由创作者根据特定历史与情境展开。小学音乐教学中则可以充分运用故事教学的方式做好引导,取代传统“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奥尔夫教学法倡导的故事教学,对小学音乐教学是一次全新的突破。但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与理解能力有限,在故事的选择与易读性方面教师需要做好衡量,保证发挥出故事教学的优势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游击队歌》时,就可以应用故事教学的方式,讲解在抗日战争当中众多游击队英雄的光辉事迹,如“地道战”、“地雷战”及“放牛郎王二小”等故事与英雄人物,让学生加深对《游击队歌》内涵的理解,更容易从歌词当中联想到当时的历史背景,领略歌曲背后深刻的内涵[3]。奥尔夫教学法当中故事教学方式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教学内容的内涵与背景,从而拓展对音乐的理解,为今后接受音乐与养成审美个性奠定基础。

(四)主动参与强化学生感受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多元化与综合性,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从歌唱教学、节奏教学及舞蹈教学三个层面入手,在实践尝试当中让学生参与其中。歌唱教学方面,音乐作为一门有声艺术,语言则是歌曲的基础与核心,学生通过演唱能够将歌曲魅力与感染力表现出来。如《歌唱祖国》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通过合唱的方式感受这首歌曲当中的磅礴气势,表现出对于祖国的无限热爱与向往;节奏教学方面,节奏教学是音乐教学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如在欣赏《我们新疆好地方》乐曲时,教师则可以结合民族歌曲强烈的节奏感,对学生展开节奏强化训练;舞蹈教学方面,作为音乐教学关键组成部分,舞蹈教学更适应小学生好动天性,结合作品编制舞蹈,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全新感悟与理解。

作者:邱健新 单位:龙岗区育贤小学

参考文献

[1]吴一波.奥尔夫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育问题的突破[J].中国教育学刊,2016,(05):85-88.

[2]伍婷婷.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管窥[J].四川戏剧,2014,(12):190-192.

[3]李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小学课堂中的运用[J].音乐时空,2014,(19):95-96

第二篇: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实践

【摘要】

体验属于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头脑印象,同时也是对于现实世界亲自感受的过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验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审美方面的能力,对于调整学生学习方法方面也十分有利。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的认识和实践,旨在给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

教学方式必须要与学生思维情绪密切的结合起来,才可以真正发挥其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作用,通过在小学音乐中运用体验教学,能够引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认同程度。在对歌曲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不断渗透体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给学生不断研究音乐以及知识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下面将进一步分析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认识及实践。

一、小学音乐进行体验学习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音乐艺术审美和能力

音乐这门课程具有极强的艺术性,由于自身艺术实践特点,必须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以及创新能力,达到这个目标的有效方法就是利用提升学生心理情感方面的体验,引起学生对于艺术方面的需求,进而内化和升华,组成独具特色的审美观点以及较强的创新性。详细的说,学生通过体验学习,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且开放的环境,使其尽情的体会音乐,采取多种音乐活动以及模式,生动形象的展示教学的内容,感受音乐的魅力,通过不断的鉴赏与学习形成独特的审美观点,推动审美和思维以及创新各方面的提升。

(二)教育回归理性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教育方法,归回学生主体,把学生由之前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的接受。采取激发指引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基于新的形式,将学生当作主体的体验学习运用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这是教育理性回归本质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

二、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具体实践策略

(一)创设情境

情境体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要求与学生思维情感密切结合起来,才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其有效性。在具体实施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制造一个良好的情境,这样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不断提升学生的认同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于学生不断研究音乐知识提供相应的帮助。例如,教师在教大海这首歌曲的过程中,并不是全部的学生都看过大海,所以,想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完全理解这首歌曲,教师就应该其脑海当中建立大海的形象。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收集和大海相关的图片或者是视频,在上课的时候使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们观看,这样能够强化学生脑海中对于大海的印象,对于学生学习歌曲十分有利。

(二)情感感受学习

情感功能针对音乐学习来讲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音乐可以对于学生情感带来一定的刺激,通过音乐自身的魅力打动学生。因此,学生一定要主动的参加到音乐学习中去,观察并体会音乐,用心体会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最终准确的掌握音乐基础和常规知识。在上课过程中可以采取让学生上台表演的方式,使学生加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教师在教小小读书郎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先要求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和真实情况,讲述自己在上学途中不畏惧困难的事情,感受这首歌曲所传达的主要内涵,让学生对这首歌曲生成的情感感受,传播出积极的能量。

(三)使用器乐体验增强学生音乐艺术能力

将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导入器乐体验,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达到教和学二者结合的目的。器乐独特的艺术性对于学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在使用乐器的过程中制造的艺术情境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体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利用乐器实施教学,既能够强化学生音乐艺术能力,并且对于学生构成自主的审美观念也十分有力,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

(四)积极引导内化升华

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使教育需求内化变成个体行为,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必须要进行有效的引导,采取表演音乐剧和音乐会以及小游戏的方法增加学生对于音乐了解和喜爱的程度。利用多种丰富的形式潜在的对于学生造成影响,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新的知识,经过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实现抽象的内化生化,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小学音乐教育的体验学习,是引发学生音乐艺术热情的关键策略,同时也是教育本质回归的根本条件。针对这种情况,小学音乐教育必须要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开展体验式的教育,不断加强学生音乐素质,让学生各项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五)创新体验学习

针对小学生年龄的特点,应该使用音乐会这种体验学习方法。具体的讲,就是教师在引进新课程的时候,可以开展有关节奏和识谱这种类型的小游戏,增加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能够完全理解歌曲,进而增加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信心,让学生们尽情的想象,实施简单的歌曲创作。之后要求学生自己创作编写歌曲,进行表演,最后教师针对学生表演的情况实施具体的评价,巧妙的说明学生的缺点,进而不断帮助学生提升音乐审美以及创新方面的能力。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认识与实践的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小学音乐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验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审美方面的能力,对于调整学生学习方法方面也十分有利。通过创设情境,情感感受学习,使用器乐体验增强学生音乐艺术能力,积极引导内化升华,创新体验学习等方式,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进而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作者:何婵 单位: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沈甸.有关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的认识与实践分析[J].考试与评价,2016,(07):154.

[2]胡美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08):11-12.

[3]李䶮.“严肃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06):13-14.

[4]张乐意.从音乐审美心理角度对45篇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案例的分析报告[D].中央音乐学院,2015,(03):25-26

第三篇: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摘要】

在乡村地区由于音乐教育的配置较低、师资力量相对较短缺以及列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等而致使乡村小学音乐教育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发展形势。本文对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多方面所存在的现状进行了相关研究,并针对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

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研究;发展建议

引言

我国音乐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在农村教育中属于较薄弱的部分。如今素质教育的地位不断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问题是:占全国总校生75%的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非常令人担忧,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目的

近几年来,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相关问题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对其所进行的研究界面较广,层次也较深,因此在有关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国目前推崇的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占有较重要的地位。而农村学生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音乐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音乐教育是引领学生发现美的过程,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是推进乡村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加大力度发展乡村音乐教育,让农村孩子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关键。

l.培养自信心

在乡村音乐的教学中可以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不敢唱歌,或者唱歌时有气无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音乐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交流的手段。长期以来,音乐治疗作为自闭症儿童的一种治疗方式,效果非常显著。

2.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

我们能够通过重视乡村小学音乐教育来增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素质发展程度,通过合唱表演提高孩子们的团队精神,也端正了他们对于未来的积极态度。

三、乡村小学音乐教育开课现状研究

通过本人所在的实习学校以及对周围学校的调查了解,对于开课率的调查情况基本如下,在课程安排上出现有名无实的情况。虽然有的小学的课程表均是根据教学大纲上的要求来对音乐课进行了安排,但是在实际音乐课程教授的过程中,每周两节音乐课的小学属于多数;甚至还出现个别小学将高年级的音乐课缩减到每周只上1节;即使是这样,还是会出现音乐课被挤占或者是改为其它课程,至此,音乐课的开课率就呈现较低的比例。

四、乡村小学音乐师资力量以及办学规模现状分析

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师资力量以及其办学规模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该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我们便对音乐师资力量以及学校办学规模的发展现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

(一)音乐师资力量分析

从音乐师资力量的现状来分析,由于音乐教师资源短缺,所以导致乡村中小学任教的音乐教师部分是“兼职”老师;有的甚至已经出现年龄都偏大或是面临退休的老教师等,其无论是在综合技能、理论水平还是音乐素养等诸多方面在整体素质上呈现偏低的现状,至此对于音乐的相关教育教学工作就显得很无力;而学历较高、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音乐教师也不愿去乡村小县等小学去任教。

(二)办学规模现状分析

就目前乡村小学办学规模的现状而言,大部分学校的办学规模情况有以下几种:一是学校的规模较小,绝大部分乡村学校的教学班级在人数上都呈劣势;二是学校在交通方面不便利,自然条件较为艰苦。这就导致我们在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以及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具体过程中,对于专业音乐教师的聘请与相关教学设备的配置以及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实施等诸多方面出现一定的困难。

五、加强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建议

(一)提高音乐教育在社会上的重视度

音乐教育可以说在当今学校教育中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其他教育无可替代的优势,它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陶冶思想情操,给予人们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的信心,其在培养与塑造人的性情方面是有着较为显著的意义的。也正是如此,全社会都应给予小学音乐教育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地方各级相关教育管理部门,要做到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对于“主科”和“副科”之间的关系要做到正确的处理,全方位的提高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不断增强师资水平与力量建设

在加强师资水平与力量建设这一方面,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利用自身优势来吸引各地高素质、高水平的音乐教学专业人才能够到乡村中小学工作;另一方面是要做到彻底性的解决乡村小学在音乐教育师资不足上所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将全国各地音乐院校在招生数量等多方面不断的扩大化;或是能够动员优秀毕业生在毕业之后能够到乡村去工作以及发展;而乡村学校也可以到地方音乐院校去聘请优秀的音乐专业教师等人员到乡村小学来开展音乐教师专业知识素养培训,进一步切实的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师在专业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六、结论

经过对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的一番调查之后,对于乡村小学音乐教育所存在的诸多现状与问题都有了相关的了解,并针对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对本文的调查研究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形势可谓不容乐观,而乡村小学音乐教育又属于素质教育实施与发展的范畴,这就难免使得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亟需进一步改革,使其能够对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发展显示出积极的作用。对于乡村小学音乐教育必须要重视起来,这不仅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张海鹏 单位: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三里岗小学

参考文献

[1]吴利铭.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音乐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音乐时空,2014,(07):192.

[2]熊勇.浅谈小学音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才智,2014,(04):190.

第四篇:中小学音乐教育校校衔接研究

【摘要】

教育制度近年来不断向前推进,高师院校只有在教育制度推进的背景下大力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与地方中小学合作办学,才能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模式。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高师音乐教育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学生难以在毕业后尽快融入音乐教学中,这从本质上说是高师院校与地方中小学音乐教育校校衔接模式的失败。高师院校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师范性,就要提高音乐学生的教育实践经验,与中小学建立起衔接机制。只有双方加强合作,才能不断完善教育制度。

前言

音乐专业的师范生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很难接触到教师的实践工作,甚至部分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没有实践经验,因此音乐专业师范在将来工作中难以面对复杂的工作之中,在职业能力上还有很多欠缺。这是因为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虽对理论知识有很多了解,却没有足够应对教学的经验。很多地方中小学不愿意接收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的学生来校实习,这些学校认为实习生没有经验与教学能力,很可能会拖慢教学进度甚至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这就让音乐专业的师范生即使有实践的意愿,也缺乏实践的平台,严重导致学生实践经验不足,导致双方之间的脱节。

一、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相互衔接的意义

只有改善当前制度下高师院校和中小学的联系,才能完善音乐专业师范生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中小学引进更加优秀的教师。高师院校的发展需要联合中小学,中小学的教学平台能给音乐师范生很大的实践空间。同时,中小学要加强教学质量,改进教师的综合素质,就要和高师院校进行联系,强化教师的理论能力和专业素养。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师范院校的学生向中小学的优秀教师学习经验,同时也能够让中小学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好的理论指导。其次,高师院校在教育过程中需要不断为后续的师资力量做好准备,加强高师与中小学之间的联系可以不断完善师范生和中小学之间的联系,使毕业生在融入社会后更快地进入到教师岗位中,形成互惠互利的模式,谋求双方的共同发展,促进我国教育体制的转型。

二、高师院校与地方中小学音乐教育衔接策略

(一)优化高师院校音乐课程设置

高师院校在培养音乐师范生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音乐能力的培养。音乐专业的学生会开设固定的音乐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目的是加强师范生的自身知识储备,为将来的教育工作打下牢固基础。但现阶段对师范生开设的音乐课程相对较少,使得学生在选课过程中没有选择余地。因此当代的师范院校应该不断提高音乐教育课程的数量,并在课程设置中创造与中小学沟通交流的平台。定期让我国优秀的音乐教师举办公开课,让师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音乐教育的情况,促进师范生的综合素养。

(二)完善高师院校与中小学之间的衔接

中小学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专业的技能和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教师的思想已经不能跟上时代步伐。这就要求中小学加强和师范院校的合作,不断从师范院校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促进双方发展。高师院校可以把中小学作为学生实习基地,加强学生的实践,让师范生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体验教学的技能和运用专业知识,不断改进自身的素养。地方中小学也可以派遣有经验的教师进入高师院校,让教师传授给学生经验,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校了解到最新的教学动向,还能改进教师的教学能力,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融入社会,还能够使音乐教师了解到最新的教学理论,帮助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通过共赢的合作模式的建立,能有效促进师范生的就业,还能完善教师的理论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双方院校在合作的过程中,也加强了双方学生与教师的能力,为实现将来的长久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防范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高原现象的出现

很多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长期教学的过程中,会出现职业高原的现象。这一现象是教师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后很容易产生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感受到自身能力不足,认为教学内容力不从心,感到自己的精力不足以应对教学目标;②教师的工作热情渐渐丧失,提不起教学的兴趣,感到教学是一种应付的工作。职业高原在教师中出现,会严重影响自身的发生和学生的培养,是教学过程需要尽力避免的。为了预防这一现象,中小学需要加强与高师院校的联系,不断引入新鲜的血液,让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活力影响到音乐教师,帮助音乐教师提高教学热情。很多教师在出现高原现象时候,通常是由于其自身专业理论的缺乏。加强高师院校和中小学的合作,让音乐教师不定期到院校中听取专业知识的教育,也让师范生融入到中小学,形成良性的互动模式,激活教师对教育的热情,同时帮助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结束语

随着课程的改革和完善,高师院校和中小学也需要不断完善教育模式,加强双方的合作,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共赢。但当前我国高师院校师范生往往在毕业后难以融入教学中,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师范生缺乏实践经验。这就要加强双方合作模式,谋取共赢的合作机制。

作者:白如雪 单位:集宁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宋丽娟.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现状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J].北方音乐,2015,(07).

[2]付莉.高师音乐教学改革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方音乐,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