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音乐教育论文(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利用音乐课本,启发学生的幻想能力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与生俱来的,活泼好动的天性,激起了他们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心。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掌握学生心理是上好课的首要前提。而小学的音乐课本,创作背景就是一个很好的利用材料。在这些背景中,有的是一个小故事,有的是一段花絮,还有部分歌曲采用民间神话。在学生们开始学习以前,如果把这些知识介绍给学生们,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音乐兴趣,还可以为学生的幻想提供一个自由的空间。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五月五赛龙会》一课时,我就把作曲的创作背景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们,我告诉学生们五月初五是什么日子,端午节是怎么来的,这一天都有什么风俗习惯,并为他们介绍了赛龙舟这个活动。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不知不觉中,我就把他们带进了热烈的比赛氛围之中,让他们自己去想象,去感受。这样,学生们既学习了关于作品的文化知识,又从音乐中感受到了快乐。学生的幻想就像一个美丽的万花筒,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它为学生打开了智慧的窗户,带着学生的心愿飞向了未来世界。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书中的资料,为学生空白的心灵增光填色,营造出热情高涨、积极向上的阳光课堂。
二、通过诵读歌词,培养学生的幻想能力
歌词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篇文学性极强的文字。在小学音乐课本里,一般歌曲的歌词都非常生动优美,还有的歌词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学生们在学唱歌曲之前,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用心去分析、体会歌词,不仅可以使学生识记歌词,还可以在歌词的帮助下,把学生引入想象的空间。在这样的基础上,学会的歌曲,学生会很容易理解这首歌的意境,体会歌曲的情感,展开音乐的想象。比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春到沂河》时,我就让学生反复朗读歌词,让学生通过歌词展开丰富的想象,去感受春天的意境。学生们读得很美,很认真,春天似乎真地出现在了他们的眼睛里,他们的心里。歌词里黄鹂鸟的叫声,为我们展现了春天来临时,人们欢快、活泼的心情。在教唱的时候,我再次引导学生体会歌词中所包含的意思,让他们从歌词中感悟春天的欢快场景。这堂课,学生们表现得非常活跃,争先恐后地发言。一首优美的歌曲,歌词好比是一首诗,不仅为学生们的演唱提供了直观的形象,还能够丰富学生们的想象力。有的歌词中还为学生们讲述了故事,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朗读歌词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发音、音色的过程,为正确地演唱做好基础。单纯的朗读也可能太枯燥、无味,教师也可以进行一些有趣的设计,增强朗读歌词的趣味性,这样效果会更好。
三、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幻想能力
在音乐课上,教师要根据课程需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通过提示、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引发情感的变化。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来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能够将声音、动画、图片、文字等表现手段融为一体,音乐中的抽象语言能够通过具体的情境表达出来,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学效果会更好。比如教学五年级上册《飞驰的雄鹰》一课,我先为学生播放了一遍歌曲,让学生们随着乐曲的高低起伏,去想象鹰击长空的矫健雄姿,并进行提问:你们心中的鹰是什么样的?学生们立刻进入思考的状态,有时还会跟同学讨论几句。总之,气氛很活跃。当我问他们的时候,学生们回答得非常积极。然后我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组雄鹰的图片,图片中的鹰身姿各异,矫健有力,从中让他们感受鹰的顽强、不屈不挠。最后,当学生们对鹰有了认识以后,再去学这首歌,印象就更深刻了。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歌曲,还学会了鹰的品质。一个有创意的教学情境,能够挖掘学生的最大潜力。学生会通过不断地思考、想象,增强自己的创造意识。而他们在创造的过程中,又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其实,在音乐课堂中,还有很多创设情境的方法,教师们要悉心钻研,充分发挥环境在课堂上的作用,想办法为学生创设各种有意思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心里喜欢音乐,在音乐的世界里尽情遨游,从而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力,提高音乐的教学效果。
四、总结
总之,音乐是幻想的艺术,没有了幻想的音乐就如一潭死水,没有半丝涟漪。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会展开丰富的想象,会获得美的享受与心情的愉悦。幻想会让音符跳跃,会让音乐的魅力真正展现出来。教师要在音乐世界中做好引导,以更加亲近的姿态真切地观察童心,为学生插上幻想的翅膀,营造更加富有魅力的小学音乐课堂。
作者:孙强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城南实验小学
第二篇:小学音乐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可行路径研究
一、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音乐自古就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一,音乐不仅能够愉悦身心,还能传递高尚精神品质和丰富的情感,陶冶个人情操,提高一个人的艺术修养。同时,音乐对于学生智力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美妙的旋律和特定的节奏对于大脑开发有着神秘的作用。研究证明,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能够拥有超高的智商在于其对大脑的开发使用比一般人高很多,而爱因斯坦热爱小提琴喜欢音乐,这对其智力开发的影响不容忽视。小学音乐教育的主体是小学生,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容易受外界价值观影响。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上的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工作,音乐以其亲切性和深刻内涵自然成为小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旋律易于感染人心,帮助记忆,音乐教育不但能够引导学生思想情感,对于知识的记忆来说也是一种创新学习方法,比如汉语拼音字母表和写字笔顺歌。
二、小学音乐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评价一个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音乐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有重要贡献和发挥空间。校园广播音乐能够营造一个有着自身特色的校园氛围,对于学生来说,校园歌声是校园记忆的重要内容,熟悉的校园音乐往往也是引发校园生活回忆的直接因素。学生是校园文化的建设的主体,音乐教育对学生思想精神的熏陶和才艺上的培养将成倍返回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上来。音乐课对于学生音乐审美上的提升和对具备音乐天赋人才的发现,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改善学校学生精神面貌,本身是对校园文化的有益建设。定期举办音乐活动不但能够调剂枯燥的学习生活,也为学生才艺施展提供良好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而活动本身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同时音乐方面人才的培养和团队的建立,参与文艺演出和相关竞赛对于提升学校知名度,树立良好校园形象,也是音乐教育对于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中心的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突出贡献。
三、小学音乐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行路径
1.营造良好音乐氛围。
学校广播在早上课前、课间、午休、放学后等不同时间段播放适合的音乐,帮助学生调节精神和情绪,实现身心愉悦、劳逸结合,形成美好的校园音乐记忆。如早上播放清越醒神的歌曲迎接来校师生,用优美的旋律为师生带来愉悦心情,开启一天的工作和学习;早课间播放轻快的歌曲,调动学生积极性;午餐和午休则用舒缓的音乐帮助师生放松休息;放学后则播放柔和、宁静的音乐,为疲倦一天的师生带来慰藉,释放身心压力。在实际运用中,一定要注意认真挑选音乐,不可随意为之,否则适得其反,带来不良影响。
2.重视音乐课堂。
绝大多数小学生对音乐的认识是有限的,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讲解音乐常识,带领体会音乐营造的意境,学会欣赏音乐艺术价值,提升学生音乐修养是小学生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目前,很多学校对音乐课的重视度仍然很低,对音乐课的应教授内容不予重视,教材老旧,教学内容单薄,形式单一,主要以教唱歌曲为主,不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对提高学生音乐修养意识较差。同时,在教唱歌曲的时候,对歌曲不加选择,完全不顾是否适合小学生传唱,很容易误导小学生,使之不但没有受到音乐的良好熏陶反而误入歧途。对此,学校必须重视小学生音乐课程的教学设计,严格检查审核。对于流行音乐要引入积极有益的,避免不合时宜的歌曲流传校园,要慎重对待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在培养小学生音乐认知上要划分阶段,低年级以引领入门,培养兴趣为主;高年级开设音乐鉴赏课,赏析古今中外名曲,开阔眼界,领略不同风格音乐的艺术魅力,提升音乐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力。
3.发掘音乐人才。
音乐人才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培养音乐人才是多样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善于发现学生天赋,善加引导,培养专业人才也是学校的重要使命。小学音乐教育发掘学生身上的音乐细胞,培养音乐人才,组建学校自己的音乐团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学校自身音乐人才和音乐团队的水准高低也是学校校园建设水平高低的体现。学校在鼓励学生热爱音乐和宣传招募的过程中,也充分发挥了音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号召凝聚作用。
4.举办音乐活动。
学校定期举办音乐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自己独特的音乐感受和音乐带来的成就感。以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形式。音乐活动的开展可以假借艺术节和节日文艺会演,也可以效仿中国好声音创办音乐栏目来实现。同时也要加强与其他学校之间的音乐交流和音乐教育的社会实践。将音乐延伸到校外,将校园文化建设拓展到校外,利用外界资源以音乐为媒介建设校园文化和传播校园文化,打造学校品牌,扩大学校社会影响。
四、总结
小学音乐教育有益于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智力开发,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助力,事实证明通过小学音乐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是切实可行且方法多样的,学校应当重视小学音乐教育,积极试验并且不断探索新方法新路径,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作者:吴燕雅 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第三篇:小学音乐教育趣味教学研究
1.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要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接受学习变为探索学习,让他们能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感情。
2.什么是小学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是一种艺术的教育、美的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真的教育甚至善的教育,而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的主旨就是美化生活,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健康,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
3.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整个教育事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音乐教育也同样得到了发展,不过虽然音乐教育发展的很快,可其中也不乏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就以江苏省作为例子来进行分析。
3.1教材层面江苏省的小学都采用的是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也就是俗称的苏少版。但是这版教材不是特别适用于小学的音乐教学,如小学二年级第一单元《春来了》中,这一单元中要学唱的歌曲有《报春》、《春晓》、《春天的小河》,还要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能正确演唱歌曲《报春》;感受乐曲《杜鹃圆舞曲》三拍子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乐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难点是:认识并掌握顿音记号的作用与唱法;感受乐曲《杜鹃圆舞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鉴赏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对音乐的类型也不懂,像乐曲《杜鹃圆舞曲》,小学生根本就不明白圆舞曲是什么意思,甚至连很多大人都不明白圆舞曲和其它乐曲有什么区别,这样小学生根本就做不到去听辨乐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3.2音乐教育的非艺术化的倾向现在的小学音乐教育没有很好地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一些教师往往把教会学生掌握音乐教材上的知识技能看作是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本身,认为小学音乐教育主要是为高一级专业音乐学院输送专业后备人才,因而培养音乐特长生是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还有一些教师则是把音乐教育看作是学生休闲娱乐,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种点缀,是学校其他方面教育的附属品。
3.3音乐教育的专业化倾向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专业化、成人化的倾向。总体上讲,现行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及据此编写的多种版本的音乐教材,无论在内容上、体例上,还是在要求上,受专业音乐艺术院校的相关影响比较深,内容与要求追求全面、系统,难度偏大,不仅超出小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也超出小学生在音乐方面发展的需要,许多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非专业音乐人员不需要、也不可能运用的;而在体例安排上,各类音乐知识往往成条块分割状态,没能够很好地将它们融合在一起,使它们以完整的音乐形象而不是以相互分离的知识点呈现在学生面前,致使学生接触到的往往只是一些孤立的知识点而不是真正的音乐。同时,教材编排过分强调自身严密的逻辑体系及时序安排,封闭单一,太死板,不够活泼,没有给教师和学生留下多少创造的余地,与音乐学科本身的创造性格严重不符。
4.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做到趣味教学
4.1把生活情趣引入教学中学生缺乏动力学习主要是因为没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进行小学音乐教育主要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体会什么是“美”,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趣味教学的方式,趣味教学适用于小学每个阶段的学生的。例如在江苏省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学习《报春》这首歌时,教师可以把一些报春的动物、花或者其它事物的图片以及影像资料给学生们观看。
4.2把儿童游戏引入课堂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特别的活泼好动,他们非常喜欢玩游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音乐的兴趣,可以在完成课堂导入之后,马上进入正题,准确、简洁的完成这一次课堂需要讲授的基础的音乐知识,然后就开始现场演示舞蹈或者试唱歌曲,当学生初步掌握动作要领或者歌唱技巧后,教师就可以缓解一下学生学习的紧张情绪,从“任务”教学跳到游戏教学,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学转到游戏。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能够长时间的保持学习的兴趣,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在选择游戏时,可以根据当天所学习的内容来决定,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游戏,在游戏中复习本次课堂所学习的内容。
4.3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融合在艺术教育中,舞蹈和音乐是相辅相成的。音乐教师应该要把二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从优美的、富有感情的舞蹈动作中,表现歌曲的歌词内容。特别是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运用舞蹈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五年级下册的《瑶族舞曲》,可让学生观看瑶族舞蹈的视频,并跟着视频学习舞蹈,学生们边唱边跳,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活跃了课堂气氛。
4.4从学生自身的表演中品味乐趣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课堂上参加表演的同学总是个别的尖子生,参与的学生很少,大多数学生经常是处于静止状态,只是听别人唱,看别人演。这样,就不能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而且,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充分调动。因此,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加入到表演的行列中,让学生在自身表演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感受、品味学习音乐的无穷乐趣,发展他们的智慧,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5.结论
总之,小学音乐教育任重而道远,只有让学生能够开心的学习音乐、对音乐感兴趣、了解音乐才是小学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
作者:杨国华 单位:江苏泰州市兴化安丰中心小学
第四篇:小学音乐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创造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问题
1.教师只关注参加音乐特长训练的孩子
当今社会,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甚至更小的时候就让其参加一些特长训练班,例如舞蹈、音乐、书法等。只因为有些孩子已经单独参加和音乐相关的训练,导致孩子在音乐方面的素养比较高。因此,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进行创造教学的时候,此类孩子往往最容易得到老师的特殊关注,他们可以很快跟着教师上课的步伐,能够让老师非常显著地看到自己在应用创造教学这种方式而产生出来的明显效果,久而久之,使得这种现象变得越来越极端,教师慢慢忽略了对其他在音乐方面接触较少的孩子,导致这些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越来越少,有关音乐方面的失落感越来越强烈,甚至会出现对音乐抵触、厌烦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2.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太高
小学音乐课堂上应用创造教学的目标很简单,并没有想要做出多么大的成就,仅仅是在学生学习音乐的同时能够将创新精神培养起来,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提高学习的兴趣而已,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音乐本身就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而有些教师应用创造教学的同时并没有考虑小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水平,给学生设定过高的目标,导致音乐教学的作用发挥不出来,让学生讨厌学习音乐课程。
3.教师对音乐资源的利用欠佳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进行创造性教学一定不能脱离音乐教材,老师也应该对教材加以合理地利用取舍,不能单单凭借自己的思维进行创造教学。目前音乐课都会配有相关的教科书,很多音乐老师在进行创造教学的时候仅仅是参考教学资料,并没有对教科书进行深究,只会重复利用教材,只会让教学越来越单调。
二、创造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问题解决对策
1.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
目前越来越多的小学老师都意识到音乐创造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还是不能避免出现应用不到位情况的出现,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本身的音乐技能就不强。因而要解决小学音乐中运用创造教学不到位的情况,首先就必须对音乐教师进行音乐技能方面的培训,可以是基本的音乐相关理论知识,也可以是有关乐器的演奏技巧方面等。总之,只有把教师本身的技术水平提高上来,他们才能非常自如地将创造教学的模式在音乐课堂中加以应用。
2.将创造教学模式正确应用
所谓在音乐课堂中正确应用创造教学模式,主要是说教师制订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保证创造教学的整体化,并确保合理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等。由于音乐创造性教学模式针对的是整体学生,而不是针对某个或者是某一类学生,因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生的整体为目标,不偏不向,态度保持中立。还可以通过一些类似于学生互助小组的形式,让音乐素养高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一起进行音乐课程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形成学习型的课堂气氛。在教学果冻的过程中,老师制订的教学目标一定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保证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不可过空、过大,过于乏味。并且在教学活动进行的时候,老师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结合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的多媒体辅助工具来展开教学,给学生创造学习的相关情境,让他们自主学习,将创造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起来。此外,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拥有的知识还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这样才能将合理的资源得以运用,真正能够让学生从中受益。
三、总结
通过实践最终证明,在小学音乐的教学活动中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并非易事,教师更应该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并给予一定程度的尊重,为他们营造更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和体验音乐给予人类的感受,并能够在这种感受中积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和智力开发。
作者:苏佩芝 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外国语实验小学
第五篇: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作用探究
1.引言
全面高素质人才的发展需要,使得音乐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在不断地提高。小学是素质教育的初始阶段,小学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基础。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提高小学音乐教育课程的有效性成为重要问题。作为与音乐密不可分的舞蹈,舞蹈律动在加强音乐自身情感和内部蕴含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把舞蹈律动运用到小学音乐课程教育上,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在这一教学氛围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得以不断提高。舞蹈律动不仅能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育效率,而且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2.舞蹈律动的概念
舞蹈律动是指在音乐的伴奏下身体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运动以完成舞蹈内容表演。音乐与舞动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乐记•乐象篇》就有记载:“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在音乐教育中,光是训练学生的发音技巧和音乐的聆听是不够的,需要通过舞蹈律动增强音乐的情感表达力。
3.舞蹈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3.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课程教育中,教师只是进行单向性的知识教授,讲解音乐发展历史、歌曲创造背景,播放歌曲,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永远单一不变而又枯燥的教学方式,会不断消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激情,让学生对音乐学习麻木、机械。应该怎样改变这点,实现新课程改革的课堂目标呢?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是小学生的特点,小学生因为刚刚离开家庭,正式走向学校学习,在新的环境和新世界的展开下,求知欲变得更加旺盛。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舞蹈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正好满足小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又渴望求知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的肢体舞动,加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一闪一闪亮晶晶》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根据歌曲进行舞动律动,在歌词一闪一闪亮晶晶时让学生伸张和握紧手掌、满天都是小星星(伸出手指按数数的方式虚指天空)……通过对这些舞蹈的律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学习的快乐。
3.2减轻学生学习疲劳
目前,因为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学习压力不断向低年龄段的学生扩展,小学生的学习任务不断增多,这让学生们在长时间的学习时感到疲劳和厌倦。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应用劳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讲解乐和发音技巧,还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疲惫时,切入到歌曲鉴赏的学习,根据实际情况播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并带领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身体律动,让学生从身体和精神上感到轻松和愉快,减轻学生在学习上的疲倦。运用这些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减轻学习疲倦、恢复精神状态,而且能够保持心情舒畅和学习激情,有利于后面教学的展开。
3.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新课程改革目的是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高素质人才,其核心就是要求从教材和价值观转变出发,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不仅掌握音乐教学的基础知识,更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内在人文关怀和情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如何将想象力和创造力贯彻到音乐课程教育中,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教师进行积极主动的自我引导和鼓励引导。自我引导是指在音乐教学时,通过对情景和音乐的设计,让学生用舞蹈或者肢体表现音乐,从而开发学生的对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学习歌曲《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时,可以让学生们思考怎么用舞蹈的方式表达这一首歌,之后让同学上台表演,再通过对同学们设计的舞蹈动作进行歌曲和乐理的讲解,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更可以深入了解课堂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鼓励引导的方式是因为人们在聆听歌曲时有时会不自觉地跟随音乐律动。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对于学生不自觉的律动行为表现,应该对其进行表扬和鼓励,鼓励学生创作一些有意义的律动,或者让他们根据对音乐的理解编排一些舞蹈律动,让他们在感受自身创造的律动时,了解音乐的魅力,得到更好的音乐教学感受。
3.4培养多才多艺的人才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多才多艺的人生不是一天就可以造就的,这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小学音乐教育是最早的才艺教育,因为不管是学习演唱歌曲还是与之相对的舞蹈律动,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学习艺术才艺。每次的音乐教学都是一次积累和锻炼,长此以往,自然会爱上歌唱和舞蹈,拥有这方面的才艺。
4.结语
在舞蹈界流传这样一种说法:“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把舞蹈律动引入到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改革中,是势在必成的。舞蹈律动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它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学习疲劳、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舞蹈律动对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作用是重大的,值得推广。
作者:邢伟 单位: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民族实验小学
第六篇: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探究
一、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基本问题
1.传统的教学理念。
目前,我国多地小学仍存在重视文化课程,而忽视艺术课程,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综合发展特别不利。小学是素质教育的开端,除了是“三观”养成的萌芽阶段,也是音乐思维形成的最佳时期,若在这个阶段错了音乐的培养,则以后需要更多的努力来进行培养。小学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不具有相对独立性,或被纳入德育范畴,或被纳入智育范畴,音乐教学缺少艺术特点,音乐目标中强调政治性、思想性,智育性,而音乐教育本质的内容—审美教育却摆在了次要的位置,音乐课堂缺少音乐。常常将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和语文、数学的教育目标等同,其实则不同,语文、数学的教学目标是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一定的问题,而音乐则不同,小学的音乐教育则是以普及为目的,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一般都忽略了学生的创新、理解、审美和表现能力等,盲目追求专业艺术院校的形象,最重要的是忽略了音乐教育中“育人”功能。另外,传统的教学都是以教师“教”为主,而忽略了学生的“学”,特别是在音乐教育方面,学生的“学”极为重要。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的越具体,学生做的就越完美,而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考能力恰恰没有得到应用的发挥。长期以来造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不教的就不会,做不到变通。
2.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小学音乐教育方面的教师力量相对就比较薄弱,有些年纪偏大,甚至在乐理知识方面掌握的都不扎实。特别在农村或偏远山区,有的是语文老教师兼职音乐教师,缺少专业性教师,这都给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未来,所以对他们培养与发展极为重要,我们必须要对他们负责,音乐教育的发展以艺术培养为主,能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意识,使小学生具有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必须加强专业音乐教师的引进,可以从师范类的大学引进音乐方面的学生,他们不仅具有专业的音乐知识,而经过了大学师范思维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授课能力。同时应该多组织小学音乐教师出去进修,学习新的讲课理念,提升自我理论水平和实际指导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小学音乐改革的手段
1.创新音乐教学形式。
情景式教学是目前颇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可使学生身临其境,感觉自己就身在其中,这样就可以增加学生的创新性和想象力。如儿歌《王二小放牛》,授课时可使学生身临其境,感觉自己成为了小放牛郎,这时可让学生放开自己的想象力,让他们设想当时的情景,同时可进行服装打扮,使学生的表演能力也一起发展。其中多媒体是情景式教学的一个重要保障,通过多媒体的声、像、色的综合运用,能再现音乐活动内容情景,从而使学生的想象力迸发。目前来看,有很多学校在多媒体方面的投入不到位,这与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区域差异有很大的关系,国家、省教育部和社会应加大此方面的投入。教师和学生应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而学生处于从属的承担者,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权威性无可置疑,学生不能也不允许对教师提出任何异议,只能接受教师的所传授的。时间长了就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性,老师和学生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而学生学习音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会显著提高。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应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价体系。各个教师可以相互听课,进行打分,找出授课教师的优点和缺点,做到共同提高;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打分,提出不足以进行改正。
2.创新音乐教学方法。
音乐能直接作用于人脑,感知法就是运用感觉器官,通过倾听、律动、制作等方式去感受音乐及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体验构成音乐的要素,领悟音乐的情感。除了感知法,还有即兴法,即兴法就是一个人禁锢的放纵,是最原始的,没有添加任何元素的想法。给学生一些敲击乐器,让他们听到任何音乐的时候,都会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创造一些动作,把自己想的都说出来。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挥,无论在任何领域,只要他们利用自己的创造性去想象,这都会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三、总结
总之,想提高小学音乐的教育质量,不仅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而且要求教师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面对音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沉着思考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鞠迎春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口前镇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