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当下音乐教育,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在这里,我们必须认识一个名词“音乐社会学”,所谓音乐社会学就是音乐与社会的关系,这种关系指的是除了如音乐的历史背景、曲式结构、创作风格等音乐本身的内容,而是指音乐本身的社会意义,研究人类如何、为何、以何种方式用音乐去创造与改变社会音乐艺术环境,从而用音乐社会学的角度去探索音乐教育的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音乐社会学的观点给我们提供了对于音乐的一种新的想象空间,同时也给我们为未来音乐教育与社会价值观相互影响提供了可行性。音乐社会学概念的成立就为我们音乐教育目的提供了两个内容,那就是音乐素养与音乐能力,不具备音乐素养的人就无法了解音乐的美,无法体会音乐的艺术内涵,也就谈不上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音乐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培养人人都具备音乐的基本素养,所谓音乐素养反之不同程度、不同品味、不同类型、不同种族、不同年龄所具备的音乐基本能力,对于古典音乐、民族音乐以及现代流行音乐的区别,人的一生与音乐艺术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它是人心灵深处最自然的一种感情表达,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素养,音乐除了表现在个人之外,也是社会文明的代表,因为音乐具有极高的美学与娱乐价值,为日常不可或缺的娱乐与休闲活动,可以增进社会的和谐;其次,音乐可以启发人对美学的感受能力,是促进社会艺术发展的原动力,音乐是一个文明社会的象征,并代表不同民族文化的符号;最后,重视音乐素养并乐于参加社会音乐实践活动,可以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可以凝聚个宗族的民族信仰,具有规范人的道德,教育人民遵纪守法。
音乐能力是指人学习音乐的能力以及在音乐的学习上达到了何种程度,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其多元智能理论中阐述了在人的学习音乐的“能力”与“天资”,并将其分为“音乐性向”和“音乐成就”,音乐性向指的是个人表现在音乐上的潜能与天赋的特殊能力的倾向,也就是说个人对于学习音乐所具有的潜在能力,它可以经过音乐训练将其特殊才能发挥到比较高的层次;音乐成就指的是个人在经过一段时间音乐学习后在音乐的学习态度、理解程度、欣赏能力以及音乐技巧中所达到的程度。在多元社会形态下的音乐教育必然是一种多元化的综合教学,涵盖了人们的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包括了艺术素养、生活品味以及人文素养的教育内涵,它的目的在于是人人都有学习并参与音乐艺术活动的机会。音乐教育除了满足个人的求知欲,启发个人的艺术潜能之外,同时具有休闲、娱乐、传承与发扬民族优良文化的功效,其多元化的社会教育价值具体可总结以下六点:
一、音乐教育可以满足人们艺术素养的基本要求,我国古代孔子就提出“礼、乐、射、御、书、数”的教育理念,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提出国民不分贵贱、不分层次,人人都有学习音乐的权利,从而用来提高整个国民素质。
二、音乐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技术训练的可能,任何一位音乐家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经过长期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得来的,是对音乐专业技术不断的学习训练提高创新修炼而成。
三、音乐教育有益于人类的身心健康,使年轻人发现与了解世界,并能丰富自己的人生,人类任何能够流传至今并被人热爱的音乐作品都是展现人类对于世界与自身认识的一个过程,学习与聆听这些音乐作品为年轻人了解世界与丰富自己人生阅历提供了一本很好的教科书,
四、音乐教育能够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释放自身压力。当我们聆听并沉浸在一首美妙的乐曲或与演奏(唱)家产生共鸣而兴奋不已时,这是受到音乐的感化,同时是一种音乐的教化,只因为拥有了这个聆听的过程,所以我们的身心是放松的、忘我的。
五、音乐教育能够提升社会文化水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人的一生除了良好的“智商”外,“情商”对于人的成长与生活往往更加重要,谁都不愿意和一位性格孤僻的人去相处,而音乐素养的培养对于人的性格养成十分重要。
六、音乐的实践功能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无论从作曲家的创作,排练、演出等的活动都是社会实践活动,都需要实实在在的人去参加,当一个社会群体为了追求同一个审美目标而相聚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由此可见,因为我们的教学已经脱离了社会,所以要想在当近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增加学生们对于学习音乐的兴趣,必须与当今的社会联系在一起,重视音乐教育的社会性,在教育的问题上我们喜欢“因材施教”一词,但是在当今高校教育中的“才”已经随着我国教育方针的改变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的是让更多的学生们认识到什么真正的音乐,其次的任务就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音乐随着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的变化,当今的音乐不再是仅仅限制在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而我们更多接触到的是流行音乐、商业音乐、电影音乐、广告音乐以及电脑网络游戏音乐,音乐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商场音乐、餐厅音乐、工厂车间里的音乐,还有专门供患者康复的医疗音乐等等,可以说音乐的概念在当今已经被深深的社会化了,而我们传统的音乐教育还是在停留在音乐的“文学化”、“美术化”的知识性层面上,强调音乐的历史年代、创作风格、音乐的曲式以及和声的认知程度上,这样的教学只会让学生产生厌恶感,最终把他们骨子里本来具有的音乐创作能力所禁锢。
作者:尹辉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