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与中职音乐教学的融合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流行音乐与中职音乐教学的融合,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流行音乐与中职音乐教学的融合

一、中职学生排斥传统音乐学习的原因分析

(一)中职学生音乐基础不够扎实

一个人的基础决定了他做事情的热情和动力,一位家境殷实、月收入高的中产阶级,肯定比一位还在为温饱而努力的农民,更有动力去学习和充电。同样大部分中职学生由于中考的分数普遍不高,从小接受音乐的教育也不足,在进一步学习音乐过程中可能碰到比其他人更多的麻烦和困难。因此,首先应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作品,让他们找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二)缺乏贴近中职学生的实用性音乐课本

现使用的中职音乐教材普遍存在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例如,我们曾经用过苏州教育出版社印发的《大学音乐基础教程》,这套课本主要面向经过高考录取的大学音乐新生,难度较高,很多学生反映使用起来非常的不适应,在阅读过程中普遍感到吃力,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另一套音乐理论读本,又太过于偏重乐理的讲解和介绍,更无法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因此,通过编制针对性的教材,或者在现有课程设置里面加入流行音乐的内容和元素,相信能够解决教学内容适应性差和趣味性不足的问题。

(三)学生的叛逆心理和价值观

不管是曾经的80后还是现在的90后,年轻人在18岁左右由于刚刚接触这个社会,每个人看到的都是属于自己的不同的那一面,因此每个人的想法和个性都是异彩纷呈、多元化的。如果用课本教条的方式来约束和规范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他们就会有本能的抗拒和排斥。而传统教材的内容多以古典音乐和近代严肃音乐为主,和他们的生活背景相差巨大,因此学生会觉得很难接受。

二、在中职音乐教育中添加流行音乐元素的方法

(一)面对潮流、深挖内涵

流行音乐对于年轻人来说,已经是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几乎没有什么人不会哼唱几首流行歌曲,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更是如此。然而,大部分学生都只停留在喜欢听的层面,却无法深入研究和学习流行音乐的原理和精华。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讲解流行音乐的发源、历史,让他们对音乐创作的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将一些健康向上,催人上进、代表中华传统文化并具有积极人生观的流行音乐代表作品引入课堂。例如,笔者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王力宏的《龙的传人》,从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讲起,通过对歌词的解析,让学生充分领略到国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笔者还给学生对比了这首歌的原唱版本与王力宏版本的区别,告诉学生如何在音乐中添加中国风的元素,让歌曲听起来更具有古香古色的传统韵味。最后,笔者还让学生在班上学习弹奏这首歌曲,并组织学生进行演唱,通过技巧的指导和思想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流行音乐有更深刻的认识,能够具有自主辨识能力,面对层出不穷的流行乐坛,懂得如何挑选良莠,提高分辨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重视流行歌曲,提高学生演唱能力

传统音乐和交响乐都是以乐器为主的演奏,到了近代,随着歌剧的发展,才出现了以演唱为主导的音乐形态。上个世纪才出现的流行音乐,更是把人声的表演从幕后推到了台前,众所周知,流行音乐主要是歌手通过声音的演绎来表达歌曲的内涵,而乐器伴奏则是次要的位置。我们可以巧妙地借助这种背景,通过流行歌曲来教导学生学习基础的声乐知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发现,大部分的中职学生只能演唱10首以下的流行歌曲,而能够演唱20首以上的学生寥寥可数,其中很多人只是懂得如何按照旋律进行哼唱,但却无法完整地将歌曲进行演绎。而在流行歌曲演唱的过程中,能将平常所学到的声乐理论、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发声技巧贯穿其中的学生只是极为少数的。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教导学生演唱王菲《水调歌头》等适合发生声练习的流行歌曲,让学生对流行通俗唱法有融汇贯通的充分理解和体会。同时,还可以在流行歌曲的演唱中引入对唱、和声、重唱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多方位的歌曲演绎模式和技巧。

(三)结合热点,给音乐教学赋予时代背景

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的研究表明,相比较课本上的内容,人们总是对新鲜的事物、身边的事物更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流行音乐引入当今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汶川大地震的期间,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当时的文艺圈赈灾歌曲选集;同样,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期间,教师给学生反复排练《北京欢迎你》、《我和你》等优秀奥运歌曲;而随着人大和政协两会的召开,教师可以找来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成龙为两会录制的新歌《国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当今时代的热点、社会的热点在哪里。这样一来,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又能跟进时代的步伐,接受主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能保持不与社会脱节。

(四)通过类比,活用现有教材

现在的中职音乐教材都是以传统的古典音乐理论和内容为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低。即便如此,我们也无法全面否定课本。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可以通过教师自身的发挥和智慧,引入相关联的流行音乐进行对比,让学生增加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同样讲授到节奏的这一章节的时候,教程里面用的传统的古典乐器作为案例,而笔者就开创性地和学生讲授美国黑人音乐的节奏布鲁斯(Bruce)风格,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一下子能够被吸引住。在乐器演奏过程中也是如此,我们在讲解钢琴的双连音的时候,发现学生非常难理解课本中的案例,教师就找到了周杰伦的《双截棍》作为示范,现场弹奏并让学生参与讨论,很快学生们的热情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另外,笔者还改变了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比如,在讲完某一部分的乐理知识后,向学生提问:“今天所说的音乐技巧,在流行音乐中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大家可以想一想,具体哪位歌星的歌曲经常出现类似的用法呢?”通过以上方法,我们既完整而有效地继承了课本的传统和精华,又通过联系实际,为教学环节引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和理念

(一)流行音乐的发展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可否认,流行音乐经过多年的发展,不断地吸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优秀经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背景下,一味地排斥流行音乐,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傲慢与偏见。只有积极地调整观念,不断提升音乐欣赏水平,拓宽音乐欣赏的门类,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节奏和步伐。如果我们能够设身处地的听取学生的心声,吸收最新的时尚和潮流,我们就不会对学生们的狂热感到意外。俗话说得好“强拧的瓜不甜”,一味地反对和制止倒不如积极地引导,只有解放思想,放开心态,和年轻人一起充分地吸收并接受流行音乐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我们才能懂得哪些作品值得学习、哪些作品是粗制滥造的,应该有选择性地进行取舍。在潜移默化的欣赏过程中让他们懂得鉴别流行音乐的优劣,懂得哪些可以借鉴、哪些应批判地接受。

(二)加强中职音乐课外活动的探索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很多时候,艺术的成就不仅仅依靠教师的传授和教导,相反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进行研究和探索是教学中更为重要的环节,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功夫在课外”的含义。因此,在中职音乐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各种课外活动的形式,对流行音乐的相关教育进行补充和强化。通过组织新生歌唱比赛、校际学生联谊汇演、学校艺术节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多种课外活动,开辟第二课堂。根据行为科学的理论,一个人的行为如果受到公开的鼓励和赞扬,他的努力就会得到肯定并会坚持下去。因此,积极组织学生各种文艺演出和比赛,并对参加活动的选手进行认真而细致的辅导,通过比赛的方式,给他们的学习施加压力,让他们有明确的目标感,这样能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同时各种歌曲演唱比赛中,通过各路人马的技艺切磋,可以让学生明确地认识到自身声乐知识的弱点,以便及时补上。

四、结语

流行音乐的长足发展说明了时代的进步和人类思想的变迁,与其逆流而行,倒不如跟紧潮流的步伐,教导学生从流行音乐宝库里面学习其精华、弃其糟粕。相信通过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是可以在传统艺术和流行音乐之间找到彼此的平衡点,为提高教学水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李中华 单位:福建屏南职业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