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音乐学专业作曲课程改革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随着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改革,对音乐学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提出更高要求,明确该课程教学要通过教学改革的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促使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全面提高。基于此,文章先对高校音乐学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合理对策,以期更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提升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效率。
关键词:高校;音乐学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学生认知音乐本体能力的培养,需要全面对高校音乐学专业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而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作为音乐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尤其需要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作曲理论奠定良好基础,提升高校音乐学在创造性人才方面的培养质量。
一高校音乐学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现状
第一,音乐学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不足。相关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尚未将和声、复调与配器教学相融合,而且在音乐课程编排方面,过于以课本知识为主,对学生进行单一的音乐类别教学,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将其他几类音乐基础课教学内容融入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中。这对有效拓展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良好思路和创新能力带来不利影响,导致其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构建的过于单一,制约和阻碍学生了解更多知识内容和其他学科内容。第二,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方式依然以传统为主,缺乏对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现象。通常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传授枯燥乏味的作曲技术理论知识点,未能结合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尤其在运用多种多样曲谱和案例方面存在不足,不利于实现对学生良好创造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导致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这种以注重培养学生作曲方面四部和声创作能力的方式,也会制约学生对如何去变奏等等操作知识的了解,影响学生的创新发展。第三,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要合理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对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从目前情况来看,高校音乐学专业在整合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存在不足,很多学校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理论知识的课时数占据总课时数的比例较多,在作曲技术理论课程选修课方面开设较少,以及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缺乏力度。这使很多学生通常都是以理论知识和课本知识学习为主,难以了解更多与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有关的其他技术知识和选修知识内容,对丰富学生学习知识面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带来不利影响。为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和矛盾,就必须加强对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具有良好的创作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实践能力,从而促使高校音乐学专业培养出更多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专业人才。第四,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在课程评价方面过于单一,缺少多元化的教育评价。通常是通过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期末考试成绩情况为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过于片面化,不利于更好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影响其评价定位的准确性。第五,结合网络发展趋势,构建信息化的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平台至关重要。从当前情况来看,高校音乐学专业在构建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平台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教学方式过于局限,不利于学生了解更多课堂和教材以外的作曲理论知识,影响学生音乐视野的进一步拓展,影响学生在音乐信息化方面素养的发展,导致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构建完善的教学平台至关重要,能够辅助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学习提高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效果,推动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高校音乐学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构建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需要结合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现状,打破以往“课程本位倾向”的教学局限性,构建完善的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可通过开设多种交叉课程的方式,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各项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理论知识联系实践能力,解决以往注重学生理论知识教学、忽略作曲技术技能学习的现状。在构建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时,一方面,学校和教师可以采用开设限定选修课的方式,充分将音乐学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与其他学科专业之间进行有机结合,比如声乐表演、器乐表演、钢琴表演等,给予学生更多自主运用作曲技术理论知识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另一方面,还需要采用固定地点、固定时间设立咨询课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课下对所不理解的知识和问题进行咨询。通过专业教师进行有效指导,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增强,弥补学生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知识学习方面的不足,充分发挥教师教育教学引导者和协助者的作用。
(二)改进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注重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学习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坚持对学生作曲和编写伴奏能力共同培养的原则,创新传统课程教学方式。结合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教师在教学艺术歌曲、民族风歌曲等相关知识时,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对这些歌曲进行欣赏,然后结合不同歌曲的风格特点和创作手法进行讲解,开阔学生学习的视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其次,教师也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音乐文献分析法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各种音乐风格进行欣赏和学习,从而促使学生音乐鉴赏和作曲能力得到提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另外,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文艺表演、小型音乐剧活动的方式,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内容进行自我编曲和音乐欣赏,让学生主动将所学知识与实践内容有机结合,不断拓宽学生音乐学习的途径,提升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有效性。
(三)合理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仅靠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是不够的,要转变以往课程教学各自为政的局面,促进各个学科与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之间的有效渗透和结合,使其构建成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丰富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例如,可以在维持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适当渗透相关知识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潜能。比如,在和声分析中,教师可以为学生适当融入典型的单二部、单三部等曲式分析内容,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和声的结构功能,实现对学生良好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在选择曲式教学的相关曲子时,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选取变和弦的谱例,不断对学生和声学习知识面进行拓宽,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通过这种融合和渗透的课程内容整合方式,有利于对以往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
(四)创新理论课教学评价方式。合理更新理论课程教学评价方式,转变以往以学生课业完成情况和期末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元化地评价和标准定位,让学生对自身的综合能力有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例如,学校和教师可以采用将学生出勤、课堂状态、作业完成情况、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的综合考评标准,时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增强学生对课程的正确认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动机。在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期间,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主评价、教师评价、组员互评的方式,定期对学生出勤、课堂表现情况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在自我评价和多元化评价方式中,找到所学习存在的不足和缺点,这种方式也能加强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和交流,帮助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
(五)加强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为更好推动音乐学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的创新发展,就必须结合学生的自身学习需求,构建网络教学平台,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学习。比如,教师可以与学生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共同创建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平台,向学生分享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以及相关音乐作品,引导学生随时随地的接受知识,打破以往课程教学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知识的现状。而且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也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教师从多角度了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有效形成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
三结语
如果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理念和方法上,这将对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构建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并通过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不断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作者:王晔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