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中国民间音乐浩如烟海,有着十分鲜明的特色,其在整个世界文化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多元文化迅猛发展,我国民间音乐不可避免受到巨大的冲击,其中很多优秀的内容面临失传。文章指出,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民间音乐教学,让更多大学生认清民间音乐的内涵,在不断吸取优秀民间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获得音乐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千百年来流传在我国各个民族的聚集地,与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民间的影响力颇为深广。民间音乐包含了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以及民间歌舞音乐等,而且有着非常丰富的功能,将其在高校音乐中进行渗透,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还能够提升大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民间音乐功能概述

(一)社会功能

民间音乐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比如人们熟悉的劳动号子,有利于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缓解劳动的疲劳,产生一种劳动凝聚力;又如一些民族在重大节日时,会进行一些歌舞活动,例如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等,这些民间音乐文化活动在娱乐的同时又为团体带来了凝聚力。第二,民间音乐可以展现生活,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可以让人感到诙谐幽默、轻松活泼。以《龙船调》为例,由民歌《种瓜调》改编而成,由一男一女进行表演,女的扮演要过河去亲戚家拜年的小姑娘,而男的则扮演艄公。演唱半说半唱、有问有答,歌词非常富有情趣,不仅有划船的节奏感,而且在演唱的过程中还伴有舞蹈动作,有着非常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和谐的格调,寓示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龙船调》开头有着非常明显的山歌味,给人一种在生活中远距离打招呼的感觉;之后的短句则有划船的节奏感,加上舞蹈,令人感到轻松活泼;最后一段音乐,不仅有划船过程中劳动号子的音乐形象,还有唱山歌的形象。一首短短的民歌,既可以展现非常丰富的生活内容,还可以给人戏剧性的享受[1]。

(二)娱乐功能

从汉代开始,民间音乐都体现出了娱乐功能,主要以百戏的形式表现出来。百戏不仅包含了歌与乐,还有舞蹈、杂乐、武术、杂技、幻术、魔术等方面,很受群众的喜爱。有娱乐功能的民间音乐还有说唱艺术,例如道情、货郎儿、戏曲艺术、变文、陶真等。这类民间音乐具有一定的草根性、亲和力。广大群众容易理解,从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另外,还有伴有舞蹈的民间音乐,例如云南民歌《采茶调》,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当地劳动人民的业余生活。

(三)实用功能

民间音乐的实用功能指的是音乐有着明确的目的性,比如民间祭祀、红白喜事等所涉及的音乐。具有一定实用功能的民间音乐还有民间歌曲,以摇儿歌为例,这是广大妇女在哄孩子睡觉时常哼的曲调,大部分的歌词都是虚词,曲调则是反复多次循环,声音慢慢变弱直到孩子睡着。比如《暧姑乖》,现在很多广州人都会唱[2]。

(四)抒情功能

抒情功能指的是人们借音乐抒发自己的情感,例如《走西口》,充分表达了一位新婚妻子对丈夫的不舍以及对当时生活的不满;又如《沂蒙山小调》则抒发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再如《我随红军闹革命》,表现了广大老百姓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之情。人们通过民间音乐表达自己的感情,传播正能量,不仅能够构建健康的心境,而且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并帮助人们缓解生活之中遇到困难所产生的不满、压抑、紧张等情绪。

二、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形式

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音乐教育都非常注重民间音乐的应用,并对学校所在地以及周边区域的民间音乐资源进行了挖掘、分析、整理,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民间音乐。其主要利用形式有三种:第一,高校组织学生走出学校,与当地民间音乐进行交流,从而学习、了解民间音乐的内涵;并把这些资源带回学校,通过教材编写、教学活动开展的方式,让民间音乐素材能够在学校内部得以有效推广。第二,邀请优秀民间音乐表演者、民间音乐文化研究者到学校进行表演、开展讲座,从而对民间音乐在高校的教学进行指导,为学生全面介绍民间音乐的功能、背景、乐器演奏的技巧,并为师生提供民间音乐交流、实践的平台,从而对优秀民间音乐进行吸收与借鉴,实现雅俗共享之目标。第三,全面开展民间音乐实践活动,主要以民间音乐为主题进行相关演出,从而增强学生对民间音乐的认知[3]。

三、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建议

(一)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授课模式

民间音乐内容与形式精彩纷呈,其以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在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以及保持我国独有的审美特性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在融入民间音乐时,要经过筛选,将其精髓进行展现,方能够达到有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就要求高校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对授课模式进行创新,将民间音乐融入课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开设民间音乐鉴赏课,引起学生对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视,并感受民间音乐独有的魅力,要求学生能够对民间音乐进行鉴赏评价,讲出对民间音乐的感受,从而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第二,邀请民族音乐家、民族文化学者等来学校开设讲座,对民间音乐的实用功能进行讲解。很多民间歌曲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劝解、长辈对孩子的嘱托,又或者是人们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看法,以及生活常识、婚姻观、人生观等。讲座以民歌的功能为切入点,有利于拉近学生与民歌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其对民歌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组建教材编写小组,完善民间音乐教材编写

中国民间音乐源远流长,其内容与形式非常丰富,既包含歌舞、歌曲、器乐,也有很多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以及丰富的题材。因此,如果没有对应的教材进行教学,那么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可谓是无据可依。在对这类教材进行编写时,要从文化背景入手,全面挖掘优秀的民间音乐资源,不仅要注重内容的专业性、审美性,还要确保音乐作品的政治性、思想性,要遵循以下五大原则,对民间音乐教材进行合理编写。第一,全面性。要善于从多种渠道挖掘民间音乐资源,进行分类整理,筛选出优秀的资源,为教材编写提供素材支持。第二,民族性。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民间音乐都有自身的特色,全部融入教材之中难度很大,应当以“精品战略”为导向,筛选最有特色的民间音乐,并将其与现代审美观念进行充分融合。第三,艺术性。在对教材进行编写时,每一个环节都应当做好筛选,力求从中提炼出有艺术感染力、渗透力,尤其是一些积极向上的内容,从而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正能量以及艺术熏陶。第四,普众性。所选择的民间音乐内容应该通俗易懂,符合大众审美需求,这样有利于学生接受。第五,体验性。编入到教材之中的民间音乐,要最大限度保持其传统表现形式,不仅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还能够让学生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从而加强学生对民间音乐的认识与理解。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打造多元化课堂

高校音乐教育综合性、实践性较强,涵盖各个方面,包括中国音乐史、器乐、民俗学、歌舞等。但是从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重西方,轻民间”的现象普遍存在,加之现在学生钟爱流行音乐,对民间音乐鲜有兴趣,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这类音乐产生了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在进行民间音乐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资源的挖掘、优化、深入;另一方面,必须对学生的心理需求、认知特点进行准确把握,以先进的教学手段打造多元化课堂,从而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云南民歌《采茶调》由多位优秀艺术家演唱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这些艺术家的演唱视频,让学生仔细欣赏、观察之后进行对比,并鼓励学生对各位艺术家的唱法进行总结,指出其中的不足与优势。在民间音乐教学中,还可以开展实践活动,让男生与女生进行对唱,让整个课堂充满趣味。例如,引导学生欣赏经典民间歌曲壮族嘹歌时,先要求学生对壮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背景进行了解,再通过视频、音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壮族民间音乐嘹歌的多种曲调,并对嘹歌的特点进行总结,从而感受嘹歌独有的魅力以及壮族人民的性格特征。

(四)组织多元化民间音乐活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有着很强的凝聚力,通过组织多元化民间音乐活动,将民间音乐文化与校园文化进行融合,并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独有的音乐体系,这样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可以大力支持民间音乐社团的组建,并在一些特定的日子开展大学生艺术节,将民间音乐设置为一个独立单元,进行乐器、演唱、歌舞等比赛。以这种方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全校师生都能够感受到民间音乐、民俗文化的内涵与影响力[4]。另外,学校还要重视教师团队的建设。在对民间音乐进行教学、传承的过程中,教师团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部门、学校方面应为教师培训及自我提升提供资金与平台方面的保障,鼓励在职音乐教师积极参与相关培训,组织教师下乡采风,全面、深入接触民间音乐文化,从而提升教师对民间音乐的感知力,并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还应当坚持记录点滴感悟,对教学进行深入反思,从而积累更多优秀经验,为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樊文华.民间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评鉴,2018(23):114-115,148.

[2]尤翠云,孙志国.有灵魂的语气词——《龙船调》歌词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2(8):69-71.

[3]吴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黄河之声,2018(19):62-63.

[4]金忆灵.论民间音乐的功能[J].黄河之声,2018(20):63

作者: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