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师范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分组教学模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钢琴课是师范音乐教育专业中的一门核心课程,是音乐教育的基础。针对传统钢琴教学模式的弊端,探索、构建分组教学模式符合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本文对分组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课堂操作程序及教学体会进行了分析、探讨。
众所周知,钢琴在师范音乐教育专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一门核心课程,是音乐教育的基础。根据师范学校培养目标的特点,教师要上好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遇到的问题很多,如教材的选择、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安排、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进等等。其中,确定一种科学、合理、恰当的并较为稳定的课堂教学模式,上靠理论指导,下通实践操作,对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完成师范钢琴教学任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笔者经过多年来的探索、研究与实践,构建师范钢琴分组教学模式并成为我校钢琴课堂教学中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
一、构建钢琴分组教学模式的理论思考
钢琴教学是以技能经验传授为主要特征,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而又极富个性的学科。传统的钢琴教学都是以“一对一”个别课教学模式进行的。其最大的优点是:因材施教,教师能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加以个性化的指导。因此个别课是适合音乐院校培养专业演奏人才的教学模式。而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中小学音乐教师,不是钢琴演奏家。长期以来师范院校沿袭专业院校的这种教学模式是偏离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传统钢琴“一对一”教学模式,对于师范钢琴教学带来明显不足:第一,师范性弱化,在钢琴教学中盲目地过分强调基本功和技巧,忽视对实际应用能力地培养与训练,也忽视了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第二,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双方地角色固定不变,教师是当然的知识传授者,学生永远是知识的接受者,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第三,师范学校学生多,教师少,一名教师要教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程度不同的学生,这种个别课教学就难以适应繁重的师范钢琴教学要求,因而苦于上课时间又短,导致教师三言两语,一带而过,学生往往对知识模棱两可,似懂非懂,长期以往,就必然影响了教学效率和质量。针对师范这种个别课教学模式的缺点和不足,近年来,师范钢琴教学都在不断进行探索,力求以突破单一的“一对一”教学模式,从钢琴教学的结构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及教学管理上进行改革,探索师范钢琴教学的新路子,以适应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根据我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生源情况及教学时限、教学任务的要求,从实际出发,设法合理地利用师资和课时,在钢琴教学中逐渐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钢琴分组教学模式。钢琴分组教学模式是在乔治.雅各布斯“共同学习”原理启发下,根据师范钢琴教学特点的某些内容产生而来。研究表明:一个人创造性的发挥和发展需要两个心理条件:一是“心里安全”即个体没有受到任何威胁和压力,始终处于和谐、宽松的氛围中;二是“心理自由”,即个体没有受到限制,自由自在地参与无拘无束地创造。而传统教学模式是单一的“注入式”教学,具有较强的师徒关系色彩,教学中往往容易表现出一种陈旧僵化的封闭关系,其严重压抑和阻碍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个性发展、积极进取地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友好相处的协调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而在钢琴教学中,采用分组教学的格局,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容易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和条件。师范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师范的钢琴教学是为学生提供从教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而不以培养专业演奏人才为目的。“师范性与实用性”是一个主导原则,因而,钢琴分组教学模式以“师范”为本,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出发,充分顾及师范生的专业起点及程度,对基本技术仔细分类,择其要用之;多做移调练习,尽快熟悉键盘;以常用音型为线索,掌握简易钢琴伴奏写法;注重重奏及四手联弹;熟悉与工作实际关系密切的作品及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提供与创造实践机会,使其所学致用。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永远是主导者,任何先进的教辅手段都不能完全替代教师应起的作用”。因此钢琴分组教学以培养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贯彻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地讲,学生默默聆受”。因此,在钢琴分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课堂上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加以探讨,引导学生在小组上通过对比的方法,认识错误的原因,并通过教师教、学生之间互相听、相互帮助来共同解决问题,并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钢琴分组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师范生的个性差异、弹奏的不同程度、不同能力及不同学习态度来合理分组,按钢琴学习中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点到面、有简到繁地进行教学。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相结合还具体落实到教材的选择、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从而有的放矢地教学,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二、钢琴分组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我校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入校时相互间的专业水平差异较大,故在分组中必须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层次性原则,即按学生的现有程度和接受能力,进行有层次地合理分组;二是灵活性原则,即定期根据不同小组内学生的发展变化,把已分小组进行个别调整,使进步较快和相对接受能力较差或者学习不刻苦的学生合理流动,以保证分层教学。根据我校的课时安排(平均2人每周一课时),一般分成三个组别:入学前未学过钢琴的学生,6人一组,每周连上两课时;有一定程度或基础较好的学生按相同进度,2人一组,每周一课时;弹奏程度较深的学生,按相同程度,3人一组,每周连上两课时。1.检查评议。即通常所说的汇课,包含“汇报检验”和“深入理性加工”两方面的内涵。先由学生通过弹奏,向教师和同学汇报自己上周的作业完成情况,接受教师、同学的检验,接着得到教师、同学在弹奏技巧和音乐处理方面的指导与矫正,使所弹曲目得到深度的理性加工。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对推动学习进程具有决定性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汇报者轮流向教师和小组成员汇报,检验者是教师和全体小组成员。课堂上教师要求小组成员认真听辨,积极思考,分析判断,针对汇报者的弹奏情况,各抒己见,加以评论;对于技术和音乐处理上的问题,可共同探讨,互相学习帮助,最终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在其中起到“穿针引线”和“画龙点睛”的作用。汇报使教师基本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及存在的问题,便可根据教学计划,自然地进入课堂教学的下一环节。2.揭示新课题。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创设课题情境,来引导出新课题内容。一般来说,可通过教师的演奏,或放乐曲视频或录音等手段让学生以一种欣赏的状态进入“认知准备”阶段。这时教师精彩的范奏,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认知加工的积极性和效率。在教师的教学示范中,学生感受到乐曲好听,非常想学,但有些技术内容不知如何弹奏,感受到一定难度,导致课堂教学进入第三环节。3.初步感知。这时,教师再次范奏全曲或某段落,并提出问题,加以分析、阐述,要求学生听出、看懂新技术内容,是如何弹奏的,音乐是如何表现的。这样,使学生对新课题有“形象化”认识;然后,当堂请学生上琴试奏新技术问题,对新曲目的重点和难点有初步感受;最后,教师对全曲进行技术上和音乐上的简要介绍,使学生在认知方面达到初步感性加工的目的。由于在课堂上学生对新曲目仅仅处于初步加工的水平,因此,在课后,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不断加工,使课堂上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等待下节课的更深入理性加工。这些新课题内容也就是本周的钢琴作业。4.综合评价。即师生对本课作概括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地巩固。这一环节包含“评价”和“激励”两个方面。通过学生的汇课核对新课题感性加工的情况,教师给每位学生打平时成绩,作为综合考评学生钢琴学习成绩的重要依据。“激励”指在评价的情感方面注意多用鼓励,从积极方面给与学生肯定,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胜任感,产生良好的自我形象,从而形成较强的学习动力。
三、钢琴分组教学模式的教学体会
1.分组教学模式符合师范培养目标,使学生总体水平、音乐素质、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明显提高。由于分组采用师生共同点评、协同学习的方式教学,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辨析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小组中同学之间互相为声乐曲目伴奏、练习重奏及四手联弹曲目,培养学生相互配合协作的精神;另外,分组上课有弹、有听、有想、有问、有答,即调节课堂节奏,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了独立思维,在共性中发展个性的机会,也解除了学生的身心紧张情绪,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2.分组教学模式突破旧的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由教师灌输型改变为师生共同学习;同时还推动了钢琴教师学科知识更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丰富了钢琴教学理论。3.分组教学模式极大地解放了教学生产力,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分组教学一位教师面对多位学生,做到共性知识集中讲解,必备的技术集体练习,一人授课,众人受益,避免了许多不必要地重复教学环节,有效节省教学时间,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钢琴分组教学模式是多年来在教学中摸索总结出来的,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并非唯一的教学模式,只是比较适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班级里钢琴弹奏突出的学生,适当加入个别课教学无疑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如在讲授钢琴的构造、性能、原理及历史、初级钢琴教学法等内容时,可采用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课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因此,在整体的师范钢琴教学改革中,应注意使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教学模式相结合,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时代高素质的音乐基础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司徒璧春陈朗秋.钢琴教学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
[2]乔治.雅各布斯(美).共同学习的原理与技巧[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2.
作者:万桂芬 单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