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创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创新

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教育工作达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在普通高校开设音乐公共课程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结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素质教育,以及能够和其他学科科目相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劳逸结合。国家对于高校教育事业应当重视起来,并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指导方案,对高效公共音乐课发展有着促进作用,本文主要讨论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创新研究。

关键词:公共音乐课程;教育系统;创新

现阶段我国已经把公共音乐教育课程正式列入到普通高校教学计划当中,明确指出开展公共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对高校学生进行艺术培养和熏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品质。这种教育模式已成为一个国家教育事业质量高低的评判,所以高校积极创新开展公共音乐课程,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并与其他教育互相渗透,互相吸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

一、高校公共音乐课开展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思想观念较为浓厚的国家,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制度一直处于封建模式,传统的课程和学习方式一直流传至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发挥自己思想观念,教师采用大满贯教学方式,在课上很少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课堂气氛乏味无趣,导致学习学习兴趣的降低。所开展课程主要分为国学、数学、思想教育等学科,学生的学习生活一直处于紧张无聊的状态。在这种教育背景下,我国学习外国先进教育方式,引进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去改变现代普通高校教育现状。由于我国公共音乐素质教育起步较晚,所以目前我国高校公共音乐课程仍旧处于一个发展中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音乐教学体系,也缺少专业的教学指导,所以出现每个普通高校所开设的音乐课程不同,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科目,该课程不仅需要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在实际教育工作当中教师不需要扮演一个严厉的角色,其主要工作是为了更好引导学生对音乐课程的认识和了解。在颁布施行一系列要求之后,我国一些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已经开始尝试把公共音乐课列入到学生学习计划当中,近几年起来我国超过三分之二的高校已经开设了公共音乐课程,并且上课效率和上课时间的分配比例也不断上升。目前各个高校仍在持续不断的分析公共音乐课程教育情况,总结实际教学经验,并不断进行创新改革,致力于探究适应新时展潮流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体系。

二、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存在的问题

在明确开设公共音乐教育课程之后,我国大部分普通高校遵循国家标准严格执行,但是在实际教育工作当中仍旧存在相当大的问题。由于我国的社会性质,想要在短期改变传统教育人士的思想观念和教育制度还存在较大的困难。在这些实质性问题当中,教师资源的缺乏,技术设备的落后,音乐课程教学制度的不完善都是较为严重的问题,所以高校管理人员需要认清当前发展形势,放眼未来,对公共音乐教育发展制定严格的教学方案,我们分析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讨论在公共音乐教育课程上存在的问题。

(一)对公共音乐教学认识存在误区

公共音乐课程开设的主要意图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通过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习积极性,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个人素质,提高学生的精神力,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和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对美的认识,感受在学习认识音乐的过程中存在的美感。但是,在普通高校一些领导人员和教师却认为公共音乐课程的开设只会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学习进度,浪费学习时间,认为音乐教育只是存在的一种形式教育,没有对学生有任何实质性发展。对于这种肤浅的认识,是现代高校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尤其在管理层面上,这种思想严重影响了该学校公共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在实际行动上往往受到无视,对音乐课程的管理也十分松懈,不能让那些喜好音乐的学生得到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对艺术的审美只能保持现状。对于这种现象只能通过国家教育部门的管理,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事业进行改革,合理分配专业性知识较强的指导教师。通过改变学生对音乐课程的思想去改变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原动力,不能让高校学生认为公共音乐课程只是简单的唱歌跳舞,需要把公共音乐教育摆放到应有的位置,才能够最大限度挖掘学生学习音乐的潜力。

(二)对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缺乏科学准确的定位

尽管国家对于公共音乐教育事业有着足够的重视,但是分配到地方高校的指导文件却只能按照学校规定执行方式进行实际教学,教育相关部门已经明确要求高校开展公共音乐学科,保证学生能够劳逸结合,使学生在一个相对饱满的精神和热情下去进行学习。但是在实际上课过程中,不仅学生对该科目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且老师教学积极性不强,对音乐专业知识认识不够,只是按照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传授。所以高校音乐课程并没有进行落实,也没有和其他科目互相融合,共同发展,教师资源的短缺直接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程存在认识误区,学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公共音乐课程的学习,仍把学习重心放到专业课上,认为只有把专业课学好了才能有较大的发展,学习音乐课程只是按照学校要求才进行的科目,至于公共音乐课也只是凭学生的个人喜好选择是否听课。

(三)公共音乐教学管理体系较为落后

我国普通高校在构建公共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时是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进行管理,现阶段高校音乐课程体系和框架与世界发达国家音乐教育课程相比仍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公共音乐的课上教学形式只是单一传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少。教学形式的单一直接影响学习兴趣的降低,所以发展多形式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前提,建立能够适应绝大部分学生的教育体系,开展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不同学生的潜力。高校应该按照学生的要求去进行完善公共音乐教育系统,而不是按照教师的教学需求进行改进,从表面来看,遵从教师的教学计划去改变公共音乐教育管理体系能够保证课程教学进度,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只能满足于最基本的要求,对学生音乐教学得不到更多的收益。

三、加强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公共音乐课创新措施

想要加强音乐教育事业发展,就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该科目的重要性,体会到在学习公共音乐科目与不学习音乐科目的差别,不仅要对公共音乐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而且要与其他学科相融合贯通。在学习音乐方面的相关知识时能够加强对学科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音乐专业里面,需要了解到很多大师级人物的传记以及音乐的发展历史,这些知识就能够有助于历史专业和语文专业学生的学习,不仅能够了解到大师创造音乐的历史背景,而且能够在写作方面运用音乐知识素材进行创作,对记忆的加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考试中活学活用学到的音乐知识能够大幅度的提升成绩。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创新的具体措施,首先要遵循音乐教育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改革。由于我国高校音乐课程课本是参考外国教材和进行音乐大师讨论之后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音乐教材,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难免会产生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去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公共音乐教育事业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不管是学习基础音乐知识教育还是专业性知识都需要按照教学要求和制度进行科学严谨的教学,考虑到学生有可能不适应公共音乐教学体系,所以在传授知识时教师尽量挑选内容生动有趣的部分进行重点讲解。提高公共音乐课程的质量和内涵,首先选编材料要具有美感,既能符合较为学生学习的知识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其次要具有情感,具有情感的音乐能够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感同身受才是音乐的精髓所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最后要具有快感,公共音乐课程最重要的是营造一个欢乐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能够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有一种舒适感。公共音乐课程的教材建设要体现当代音乐课程的特质。音乐不应仅仅局限于音乐,要广泛的涉猎各个方面,比如电影、舞蹈、戏剧等,在多元化上多花心思。

四、结语

综合本文主要内容,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事业仍处于发展中阶段,想要满足于学生和教师教学要求,就需要通过了解现代公共音乐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去制定因地适宜的教学方法,不同地区的教学方式要根据该地区实际教学状况。我国公共音乐教育事业想要在未来几年中良好稳定的发展,就要大胆进行创新改革,通过实践活动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由于我国音乐教育管理制度仍不完善,教学方式较为落后,教育成果不够突出,但是笔者相信未来几年中能够对传统思想教育观点的改变,并创造适合与我国社会特色的公共音乐教育事业,为了培养更多的音乐创新型人才,需要国家学校的共同努力进行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学玲.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实践构想[J].音乐时空,2016,(07):143-145.

作者:吕彪 单位:九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