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的作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体态律动的教学,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表演能力和合作能力。
[关键词]体态律动;音乐教学;作用
音乐课中有效运用体态律动进行教学,能给课堂带来新的活力,使学生的学习面貌焕然一新,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对音乐课中体态律动的作用进行深度解析并加以科学改进,使其成为助推课堂教学的重要动力源泉。
一、体态律动的定义
所谓体态律动,指根据音乐节拍运动身体,是一种简单的重复性动态动作体系。音乐课中有效运用体态律动,不仅能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还能给学生提供多角度理解音乐内涵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更多音乐的情感表达,形成丰富的音乐认知体验。因此,音乐课中运用体态律动,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不仅教学契合性强,而且教学效果也更为突出。
二、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设计音乐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通过体态律动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1.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具有好动、爱玩等性格特征,而体态律动的表现手法多元化,与学生的性格特征高度契合。特别是节奏明快、旋律激昂的歌曲,更是进行体态律动的最好载体,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音乐感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学苏少版小学四年级《我爱我的家乡》这首歌曲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的音频材料,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再引导学生进行体态律动。这首歌曲的节奏较为舒缓,饱含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头部摇晃、手打拍子等动作跟随节奏进行律动,让学生对歌曲的内涵有更清晰的认识。这样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激发了学生深入了解歌曲的兴趣和欲望。
2.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体态律动虽然是身体运动,但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虽然律动有单调性、重复性等特点,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呈现个性化,其体态律动也会有所不同。例如,歌曲《捉泥鳅》的旋律欢快,节奏感强,非常适合展开体态律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学习歌词,了解歌曲描写的是难忘的童年生活,再让学生唱歌曲时挥动手臂,跟随音乐节奏配以脚踏地等动作,这样学生就会跟随教师一起律动起来,营造了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然后教师让学生对歌曲的内涵展开讨论交流,使学生对歌曲有更深入的认识。这里,教师率先进行体态律动,再给予学生引导,使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得到提升。
3.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体态律动是集体行动,需要讲究配合与协作,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促进作用。因此,在设计体态律动时,教师要进行科学规划,让体态律动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使学生在律动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例如,歌曲《采金秋》以童声进行演唱,赞美劳动人民的勤劳,具有浓郁的童谣味道。教师教学生学唱歌曲时,可引导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创编体态律动。学生听说要用体态律动表现歌曲时都显得特别兴奋,纷纷通过多种体态律动来展示自己对歌曲的个性化理解,课堂内充满了欢声笑语。这里,学生用个性化的体态律动来解读歌曲,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专业点评,既增加了师生互动,又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歌曲的内涵。音乐课堂中运用体态律动进行教学,效果是极为明显的,但教师在实际运用中还需要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以提升其应用价值。第一,体态律动设计要提升匹配度,即不同音乐内容需要有不同的体态律动,不能所有的音乐内容都用同一种律动形式,有些音乐内容不适合设计体态律动就不能勉强,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音乐的内涵。第二,体态律动要关注适用时机,不能将体态律动一直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时机选择不对,效果肯定大打折扣。第三,体态律动需要创新运用。教师对不同音乐内容设计体态律动时要注意创新形式,如果形式太过单一,学生会产生审美疲劳。教师可让学生参与体态律动的创新设计,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一定促进作用。总之,小学音乐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教师要注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运用体态律动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激活课堂的积极因素,给课堂带来活力,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心理和音乐素质。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对体态律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处理,以提升体态律动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作者:王华 单位:江苏启东市东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