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综述(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综述(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综述(10篇)

第一篇:小学音乐教学情感教育渗透研究

音乐是一门艺术,一门感情丰富的艺术。既然是感情丰富的艺术,那么音乐这门课程的进行就需要注意情感教育。什么是情感教育呢?情感教育指的就是教师在教授音乐课程时,注意将知识和感情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一些积极阳光正能量的情感,以此来推进小学音乐课程的发展,使更多的学生感受到音乐的丰富多彩。除此之外,情感教育的目的还在于满足学生不同的心理诉求,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下感受到音乐的灵魂,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发展自己对音乐的认知,提高音乐水平。推进小学音乐情感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一、创设情境

情感教育的进行,需要一个适当且良好的教学情境。小学音乐所要教授的对象是一群几岁到十几岁的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们,他们天真烂漫,正是接受情感教育的绝佳时期。在推进情感教育时,要注意因材施教,结合课本,创造多种教学方式来进行小学音乐的教学。创设适当的情境有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更容易调动学生们的情感。正所谓环境是感情培养的摇篮,教学情境的创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学生可以更快地接受和消化知识,将原本被动的学习状态化为主动的学习状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更加有助于学生思维逻辑的发展。音乐是一门有趣的课程,创设情境是非常容易的,最简单的手段莫过于利用多媒体。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既可以激发同学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同学们对音乐的理解更加深刻。在学习八孔竖笛———《勇敢的鄂伦春》时,老师可以准备磁带、录音机、八孔竖笛等道具,配合多媒体的使用,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首先,可以先给同学们观赏一些与八孔竖笛相关的演奏视频,让同学们对八孔竖笛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向同学们讲解《勇敢的鄂伦春》的故事背景,配合一些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料,为这一课时的顺利进行做一个良好的铺垫。随后,老师进行多次演奏,争取让同学们明白这节音乐课所要学的节拍是如何演奏出来的。

二、引导感情

《师说》里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古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的就是老师的职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饰演的角色是一个配角,学生才是这个过程中的主角。老师的作用是引导同学们自发进行知识的汲取,“引导”是最关键的一步。“传道授业”中的“传道”就是传授道理,也可以说是对学生感情方面的引导。著名的心理学家曾经研究过,情感的感染力是巨大的,情感对于学生学习音乐有很大的影响。推进小学音乐情感教育,引导情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引导感情的方式有很多种。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等方面来对同学们的感情进行引导,无论方式如何变化,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音乐的奥妙。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有一节名为《春来了》的课题,山青了,水绿了,小草悄悄地探出了小脑袋。柳树吐出了新芽,小鸟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春姑娘把鲜花撒向大地。春天悄悄地映入了孩子们的眼帘,他们被这迷人的景色深深吸引。这就是春天,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春来了》这一课以生活中的景色为切入点,要求同学们感受音乐,认识3/4拍拍号,听音填空,学会《春来了》这首歌曲。老师在引导同学们的时候,可以以一种放松的方式,例如,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老师可以利用一些辅助的道具,例如播放一些有关春天的音频,鸟儿的叫声,孩子们放风筝的欢呼,闭上眼睛去感受春天的音乐,轻松、愉悦、迷人。用所学到的音乐知识表达同学们对春天的感情。

三、陶冶情操

音乐是一门全世界都通用的艺术。因此,推进感情教育需要陶冶情操,提高同学们对音乐的领悟能力。小学生所接触到的音乐都是一些比较经典的作品,并且旋律和节奏比较简单,有识别性。这些著名且经典的作品,反映了不同的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不同见解和感触,这里面所包含的情感细腻丰富。多注意学习教材的内容,可以陶冶同学们的情操,也方便老师进行情感教育。教材中的作品类型种类有很多,每一种都可以配合不同的情感教育。例如上面所提到的《春来了》,所要表达的感情就是对春天的热爱,《勇敢的鄂伦春》表达的则是对鄂伦春的赞扬和敬佩之情。除了这两个之外,还有典型的《金蛇狂舞》,它所表达的是欢快、愉悦之情。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最基础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同学们理解掌握教材上的内容,在完成基础目标之后,注重陶冶同学们的情操,是推进情感教育的有效方法。以上三点就是本人针对如何推进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情感教育所提出的一些建议,音乐学习需要交流和互动,老师要多对同学们进行了解。情感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是鉴定教学过程是否高效的标准之一,因此,老师要多注意小学音乐课堂的情感教育。最后一点需要大家明白的是,无论学什么,学哪个科目,成功的秘诀就是坚持,正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作者:孙秀琴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二小学

第二篇:中小学流行音乐教学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后,流行音乐快速发展,从儿童到老年人都是其受众对象,尤其是乐于接受新事物的中小学生更成为流行音乐的忠实“粉丝”。这既为中小学音乐教学带来了挑战,又带来了契机,广大教师应正视中小学音乐,在音乐教学中适度引入流行音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本文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探讨了流行音乐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具体对策,旨在为增强音乐教学有效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流行音乐;中小学音乐教学;影响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搞好音乐教学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选择科学的教学方式,用发展的眼光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流行音乐作为现代音乐的产物快速发展起来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其对于中小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听流行音乐、唱流行歌曲,这些现象的产生和影响非常值得每一个音乐教师思考。

一、流行音乐的界定和基本分类

流行音乐是一种综合而复杂的文化现象,中外都对流行音乐的概念进行了定义,总结起来满足以下几点性质的音乐通常被称为流行音乐:

1)具有大众传播性质的音乐;

2)音乐形式简单、结构短小,具有通俗易懂性;

3)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在西方音乐领域,流行音乐按体裁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类:

1)爵士乐。即以切分节奏和爵士音阶为特征的美国民间音乐。

2)摇滚乐。由节奏布鲁斯发展演变出的一种音乐,又可具体分为金属摇滚、朋克摇滚等等。

3)乡村音乐。由流行于英美国家乡村地区的音乐而来,风格轻松,有宣叙调之感。

4)迪斯科舞曲、说唱乐等其他流行音乐形式。

二、流行音乐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

1、流行音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1)正面影响

流行音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提高了中学生的音乐感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音乐教育不会侧重于识谱、读谱这些专业知识,很多学生并不能了解音高、节奏节拍的真正含义。流行音乐将抽象的乐理知识具象化,有利于学生感知、把握音乐知识。二是,拓展了学生的审美范围。音乐课本上的音乐主要以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正统”音乐为主,学生的涉猎面较窄。流行音乐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特征,这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音乐鉴赏品类,对于他们提升审美标准具有积极意义。三是,帮助学生调节情绪。流行音乐贴近生活,特别是校园民谣能够走进学生内心,帮助他们缓解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成长困扰,客观上有助于促进其成长。

2)负面影响

流行音乐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系统的音乐思维和审美方式。流行音乐制作水准参差不齐,同经典的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差距较大,经常听、唱流行音乐对于学生培养高尚的审美品位,建立良好的音乐思维体系不利。二是,由流行音乐引发的追星行为不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很多学生听了流行音乐,就会崇拜某位歌星,过分关注其动态,分散了学习的精力,从而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

2、流行音乐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影响

以往,大部分音乐教室对流行音乐缺乏全面、客观的认知,认为流行音乐只会为音乐教学带来消极作用,对将流行音乐引入到教学当中往往存在抵制态度。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思想、审美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音乐教师不再一味抵制流行音乐,而是逐渐将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音乐教学的辅助与补充形式将其运用到教学当中。通过引入流行音乐,教师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同学生一起接受到了先进的音乐理念,了解了学生所想,对自己的工作实践起到了帮助作用。

三、流行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1、古词新用的流行音乐

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很多名篇非常值得后人学习、记忆。将流行音乐和古典诗词艺术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帮助学生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其文学水平,还能提高流行音乐的艺术价值,拓展其内涵。在我们所熟悉的歌曲中,很多都是改编自古典诗词,如由邓丽君原唱的《但愿人长久》就改编自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作品旋律平稳,歌词意境美轮美奂,非常适合用作教学素材。又如由陈奕迅演唱的《浣溪沙》就是改编自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这首词沉静、凄婉,搭配陈奕迅低沉的演唱更显意味无穷。

2、与课本内容结合

教师可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安排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流行歌曲作为课本内容补充。如让学生欣赏、学唱Beyond乐队的经典曲目《真的爱你》,让学生从中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学会关心、体贴、孝敬父母。除了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之外,流行歌曲还能够作为情境创设的素材或是课堂引入素材出现,如在介绍我国的艺术瑰宝——京剧时,教师可利用陶喆的歌曲《苏三说》作为开场,进而引出京剧剧目《苏三起解》,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梅葆玖先生演唱《苏三起解》的视频,层层深入,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学习知识。

3、将流行音乐同多媒体、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

流行音乐是现代音乐的一部分,其传播与发展离不开多媒体,同时,流行音乐还同舞蹈艺术密切相关,教师可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接受知识。教师要利用好课堂45分钟的时间,在其中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流行音乐影像视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让学生根据音乐自行编舞或是模仿音乐当中的舞蹈,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如在对民族音乐进行学习时,教师可播放谭晶的《在那东山顶上》,学生不仅可以借助视频了解西藏的人文景观,还可对一些基本藏族舞蹈动作有初步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将器乐教学同流行音乐结合起来,在介绍一种乐器的音色时,选择流行音乐作为素材,如在介绍笛子、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时,教师可选择周杰伦的《青花瓷》《菊花台》等古风作品,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通常能够快速记忆乐器的特点。

四、结语

流行音乐对中学音乐教学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广大音乐教师要把有利的方面发挥到最好,把负面的影响降低到最小,把好的流行音乐编到教材里,带到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樊志燕 单位:德安县彭山林场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苗虎.从当代流行音乐谈音乐的雅俗问题[D].河北大学.2004年

[2]赵雅琴.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6期

第三篇: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策略

摘要:

当前,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由于受到教学条件和教学理念的影响,音乐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师资力量的薄弱以及专职教师的缺乏,严重阻碍了农村地区音乐教学的效率。本文就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

中小学音乐;农村地区;现状;改革策略

俗话说:音乐是人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音乐教学显得更加重要,它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在农村地区,音乐教学的现状着实令人堪忧。很多五六年级的学生,连最基本的简谱都不认识,更甭谈什么相关的音乐知识以及音乐欣赏了。很多学生连普通的耳熟能详的儿歌,都能够走调,这样的教学现状,和当前的素质教育完全是大相径庭的。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农村中小学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不断强化素质教育的理念,方能不断改革农村地区的教育现状,不断缩短农村地区孩子和城镇孩子之间的差距,促进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当前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对音乐认知不足导致音乐教学的效率低下

当前,在农村地区,无论是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对音乐教学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这是导致农村地区音乐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首先,家长方面,很多农村普遍音乐素养不高,思想陈旧,整日忙于生计,经济不富足,一味只强调教育孩子学好“数理化”,因而跟本谈不上给孩子从小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其次,在学校方面,很多学校表面上倡导实施素质教育,实际上仍抓着应试教育这个“缠身绳”,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唯一目标,并把考试成绩排名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音乐、美术仍不列为考试科目,不少教师为了晋职评优,争夺名次,一心扑在“正课”上,甚至霸占音乐课,改上所谓的正课,音、体、美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成为被歧视的对象,音乐教师成为不受重视的对象。

2、音乐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很多农村地区的中小学,专业的师资力量缺乏,音乐教师很多都是“半路出家”的非专业老师,理论水平低,综合技能差。因而无法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进行特色教学,仍像其它学科一样“一支粉笔,一本书,一个老师讲到底”的封闭教学形式,内容也只是单纯的唱歌课,况且即使是简单的唱歌也只是一味的“填鸭式教学法”,即老师教什么歌,学生便学什么歌,老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这种教学手段没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不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扼杀和窒息了学生的音乐才能,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3、缺乏相应的音乐学习氛围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的是大量的留守儿童。而且,在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很多学生住的地方离学校相对来说是比较远的,生活的压力以及人们意识的落后,使得当前农村地区缺乏音乐学习的氛围,而且,很多孩子的“监护人”即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对音乐根本就不了解,更甭谈什么支持孩子去学习音乐了,这就使得农村地区音乐氛围欠缺,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策略

针对当前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提高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1、转变农村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理念

面对当前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学效率低下,教育部门对音乐教学不重视的现象,笔者认为,应当转变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理念,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提高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俗话说:“真正的课程改革必定是观念与体制的同步变革,人们不可能做的事,往往不是由于缺乏力量和金钱,而是缺乏先进的理念。”各级领导特别是一校之长应该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强化先进的教学理念,既要是先进理念的倡导者,也要是教育的行家里手、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新课程改革中,校级领导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勇敢地当一个教育实践的领头羊,既是素质教育的参与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体验者。作为当地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政府部门必须为推行素质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不断强化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师资力量建设

师资力量是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和保障。面对当前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匮乏,很多教师“半路出家”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应当强化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师资力量的建设,一方面,学校应当聘用一些专业的音乐教师,确保音乐教学的高效;其次,对于现有的音乐教师,应当加强培训,强化专业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的教学奠定基础。

3、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营造音乐学习氛围

为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喜欢音乐,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笔者在某农村中小学调研时,联合了当地学校的几位年轻教师,组建了“合唱队”、“舞蹈队”、“腰鼓队”等,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同学们训练十分刻苦认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兴趣小组不仅培养了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观,更是掀起了全校素质教育的高潮。

4、不断创新音乐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农村中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音乐教学的模式和手段,不断提升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总而言之,音乐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面对当前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应当立足于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内涵,不断改革和创新,提升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

作者:王肖莹 单位:甘肃省古浪县横梁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版

[2]陈敬朴.《农村教育概念的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11月版

第四篇:中小学音乐教学改进措施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随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深入和对中国当前音乐教育现状的反思,不少专家、学者一致呼吁:改革音乐教育制度和教育方针,其中教材修订便是重中之重。作为实施音乐教育的文本依据和媒介载体,教材无疑是最根本且最重要的因素。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卷》(以下称教科书)无疑是近年来推行音乐教育改革的丰硕成果。教科书从基本教育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设定、教育方法、音乐基础乐理与文化知识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并且明确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的学习目标。教科书大致从小学四年级教程开始引入相关民族音乐的内容,涵盖西方艺术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五大类,包括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器乐,甚至还有古典艺术歌曲、古典文学音乐(如古诗新唱等)。初中教材增加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内容,同时引进世界音乐(如非洲、拉美音乐等)的内容。这样的内容安排无疑深刻反映了当前音乐教育改革的宗旨,即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文化素养,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

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知识结构的局限。大多数音乐教师接受的是西方模式的音乐教育,他们本身对中国民族音乐或传统音乐知之甚少,因而,在民族音乐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戏曲和说唱音乐的教学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显得力不从心,常常把民族音乐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或者把民族音乐部分当成纯粹的音乐欣赏,照本宣科或不做任何深入讲解,课上只播放音频资料让学生自由欣赏。

2.音乐文化观念的偏颇。有些教师对民族音乐不了解,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价值认识不足,有人认为只有钢琴、小提琴、交响曲、室内乐才是音乐,而中国的民族音乐难登大雅之堂,不足以与西方音乐媲美。因而,教学时教授学生的多以西方音乐和通俗音乐为主,学生没有机会听到系统的传统音乐文化的讲解,以至于无从感受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与璀璨。

3.音乐教学技巧的低劣。当前的音乐教学多为填鸭式的灌输教育,通常是教师在讲台上自顾自讲,学生或交头接耳或昏昏欲睡。一堂课下来,教师过足了唾沫瘾,学生也在教师的喋喋不休中获得了最大限度的“休息”。

4.学生对民族音乐缺乏兴趣。受西方音乐或当下大众传媒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学生对民族音乐缺乏兴趣,有的甚至不知道民族音乐、戏曲、说唱音乐为何物。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我们的周围缺少民族音乐生存的空间,极少能听到民族音乐,即便有也不过是经过流行演绎的民族音乐。由于缺乏兴趣,很多学生认为音乐课就是休息课,对他们而言,音乐课堂就是交头接耳的“茶话会”。有的教师也对音乐课堂认识不足,认为音乐课堂就是欣赏课,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把45分钟的课堂时间填满就算大功告成。

5.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尽管义务教育阶段内免去了以升学率评定教学质量的标准,但很多学校仍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或者对音乐教育投入不足。有的学校音乐课堂形同虚设,课堂上,学生依然在加班加点学习其他科目,音乐教师对此束手无策,校方对此也往往持宽容态度。

三、改进措施

1.学校要重视音乐教育,尤其是国乐教育。作为教书育人的机构,学校有责任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学校要为音乐教师提供平台和教育资源,共同促进中小学美育的发展。

2.教师要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音乐教师是音乐文化传承的媒介,没有了传道、授业的教师,文化的传承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传承者的思想文化意识决定了传播什么样的文化、传授什么样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

3.教师要充分利用多种文化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如教科书及其随附的音响资料、互联网等途径,充实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知识构成,增强他们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与定位,帮助他们树立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念,期待他们能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上能有所作为。

4.教师要改善教学技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搜集相关论题的资料,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如笔者在去希望小学和贫困小学慰问演出时,教授学生什么是节奏,让同学们把桌子当成鼓面,模仿各种形状的鼓和节奏进行敲击,同学们兴趣盎然,收效甚好。课堂上,还让学生当老师,带领大家学唱从父辈那里习得的民歌。在互动过程中,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对民间音乐的兴趣更加浓厚。

5.对传统音乐的教学要持之以恒。文化传承并非一朝一夕可得,文化的积淀也并非三天五天可成,须知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作为音乐文化工作者,我们需要认识到,音乐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我们既不能急功近利,毕其功于一役,亦不能在西方音乐和流行音乐元素的冲击下,丧失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信心。我们可以把中小学阶段的民族音乐教育看作是树立正确传统音乐文化价值观念的途径,一位福建南音研究者就“南音进课堂”的成效曾说过:“可能这些学习南音的孩子,目前根本就排斥它,或者说以后根本不会从事南音的表演或研究事业。但我们相信,这样的教育是对传统文化基因保存与传承的教育。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一种无意识,但是一旦有了时间的积淀,这种无意识就会变成本能。老了以后,他们还是会来演奏南音、传承南音。这就是文化基因的力量之所在,所以我们现在的工作不会白费。”因此,只要民族文化的基因在,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一定能传承下去。

作者:姚林辉 单位:战士文工团

第五篇:小学音乐教学激趣技巧

兴趣是学习任何知识的内在驱动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十分重要,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和小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提高。《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也明确强调:“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对音乐的兴趣。”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哪些激趣技巧呢?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在此作如下几方面探究。

一、运用形象直观教法激趣

小学生身心尚处于发育阶段,他们的形象思维十分活跃,但是自我管理能力还有待于培养。如果在教学中,教师沿用“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就难以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集中。而以录音播放、图画、多媒体等为辅助教学手段,采取形象直观的方法开展教学,就会对学生的感官起到刺激作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教学《我的家在日喀则》时,在导入环节,我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爱我中华》这首歌,然后提问学生“中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56”!接着我讲道:今天藏族的卓玛姑娘,来邀请我们去她的家乡做客,美丽的西藏位于祖国的西部,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同学们想去看一看吗?跟着卓玛一起来吧!多媒体精彩的画面吸引了学生,而我通过导入语言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

二、运用相关故事讲述激趣

大多数小学生都是“故事迷”,结合这一特点在教学中给学生讲述相关的故事,既满足了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也自然而然地激发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可以结合音乐的表现内容,将其改编成故事,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学生讲述,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因理解而喜欢。比如,在教学《游子吟》时,我首先给学生讲述了“游子吟”的故事,学生被孟郊和慈母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接着我继续给学生们讲道:被这个故事打动的还有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她叫谷建芬,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表达出这种美好的亲情,她为《游子吟》谱写了优美的旋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故事的讲述中,学生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而大大提升。另一方面,还可以给学生讲述歌曲的创作背景,比如在教学《打字机之歌》时,介绍美国作曲家和指挥家安德森创作这首歌的背景。通过介绍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提升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

三、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趣

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营造良好学习气氛,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教学策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法日益得到教师们的关注和广泛应用。小学生活泼爱动,喜欢模仿自己喜欢的人,如果教师利用好这一特点,就会为小学音乐教学注入一股活力。教师可以将音乐教学与情景表演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表演过程中增加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比如,在教学《快乐嚓嚓嚓》时,我给学生播放了音乐并说道:“同学们,在这欢快的音乐中,让我们放松心情,舒展身体,一起跳起来吧!”学生们兴高采烈地跳了起来,等学生们跳完后,我讲道:“大家跳得很好,现在让我们把刚才跳过的舞步节奏念一下吧……”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之中,学习不仅充满着趣味,也成了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在学习兴趣的助力之下,获得了十分理想的课堂学习效果。

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趣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在一个整洁的、优美的且富有文化气息的环境下,才能以境怡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结合教室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喜好来布置环境,让学生对教室产生归属感,同时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对环境作灵活性地临时布置。比如,在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可以将长城、黄河、长江、国庆、航天、运动健儿手捧奖杯等爱国主题的图片悬挂在教室墙壁上,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学习国歌的兴趣。其次,教师还要注意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音乐课的独特魅力。比如,在教学《小雪花》时,师生可以自己用多种材料制作雪花,并将其粘贴在窗玻璃上、黑板上等,让“雪花”给课堂教学送来一缕舒缓的感觉以及一种冬天的诗意,营造出一种具有艺术感、现场感的轻松的学习氛围。

五、组织丰富音乐活动激趣

音乐是比较容易延伸于课外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出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不要将目光仅仅局限于课内的学习,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延伸课堂,组织开展丰富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更加丰富的音乐知识,提升音乐综合能力,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对此,教师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其一开展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结合学生的音乐爱好来安排活动内容,并注重在平时的课外活动中练习,在节目排演成熟的情况下,将其推荐到学校大型的文艺演出中;其二,结合当今网络发达的便利,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学习优秀的音乐作品,并及时开展小组交流学习活动,教师应作为活动的参与者给予学生关注和积极的评价,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积极的作用。

六、结语

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是学生学好音乐的前提,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就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总结并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提升音乐鉴赏能力,美化幸福人生。这是我们教师提升职业能力的需要,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毛荣秋 单位:江苏省高邮市秦邮实验小学

第六篇:小学音乐教学手脑并用构建

摘要:

现在世界竞争的方式已经从原有的经济形式慢慢转为人才需求的竞争,而人们的创造性思维也被越来越看重,从音乐的形式到音乐的内容,再到音乐背后所传达的信息也被人们越来越关注。小学教学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养成创造性的思维,同时对于以后的音乐方面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现在的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何提高小学的音乐教学效果,还有小学的音乐教学如何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等,都值得人们去进一步的反思。

关键词:

手脑并用;小学音乐;教学模式

科学家现在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创造性,还有学生先天性存在的东西上,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上,教师往往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当作小学生的的绝对音乐认知。如果说一个学生认为音乐比较难懂、晦涩,作为教师本身也不会去关注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因此,本文主要依据上述原因,特将根据现有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方案。

一、构建手脑并用的意义

对于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处于小学启蒙教育阶段,这个阶段是小学生最容易受他人的影响,周围的环境直接影响了他对于事物的认知程度,全面的、多角度的进行培养对于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如果加以好好利用,那么小学生的潜能将被无限扩大,而小学生先天存在的潜能也会被释放。在一些东西的刺激下,小学生做出的本能反应,就会成为在某些具体事物或某些行为上的条件反射。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还未被外界受到较为严重的干扰,所以在这个时候就应该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但是绝对不能破坏它原有的状态。

二、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现状

小学的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现场创作和和改编两部分,现场创作方面,主要在于对于声音的把控,受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在给定一个主题或情景下,会产生多种形式的作品,有些偏重于田园风格、有些属于较为有激情,有些偏重于肢体表现形式。那么教师应该以何种评价标准进行评判呢?在音乐本身的创作结构上会看的比较重,即这种音乐形式是否会被大众所喜欢,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否会哼唱这些曲调,然后才是音乐的形成风格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想表达的意境,还有这种形式的音乐是否符合社会的道德评判标准。

1、教学内容

现在大多数学校的音乐教学还是使用国家下发的教程,上课率在95%以上,但是偶然还是会出现由于临近考试,会被换掉,变成传统的语数英的课堂。在音乐考试方面以考查学生的演唱为主,然后才是乐器技能的考查,当然在创作环节是没有出现的。

2、音乐教学设施

不论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城市或地区,还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线城市,都配有独立的音乐教室,而多媒体教学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乐器上就会因地区发展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状况,较差的地方学校会有电子琴供教师上课使用,条件较好的学校会有比较完备的教学设备,如电子琴、口琴、吉他、钢琴等,并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认识音乐本身以及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但是遗憾的是这种教学模式只在很少的地方出现,较为多数的还是以教师的传授为主。

3、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对于上小学的小学生来说,一些走出教室的上课模式会被更容易的接受,在课外活动中,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认识大自然,聆听属于大自然最美妙的音乐,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目前,在许多学校会不定期的开展室外写生的活动,还有学生与许多技艺精湛的大师进行交流的活动,当然这种全新的音乐教学模式还没有被普及,只在一些主修音乐或重点学校进行实验教学,但是这种模式到底是否会被绝大多数学生所喜欢,还有待进一步的商榷。

三、解决措施

1、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具有绝对的引导作用,使课堂富有生机与活力,小学生们激情高涨,所以学校对于授课的教师的培训以及技能的提高就显得特别重要。学校应该不定期的进行教师的技能比赛,音乐知识的演讲比赛,教师授课方式的研讨会等,全面的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2、培养学生的兴趣

当一个小学生对于某东西感兴趣时,就会非常愿意去学,而且学习的效果也会非常的好,作为小学生,对一切东西都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他们对于面前的困难绝不退缩,总是想办法往前冲,同时小学生的创造力在这时也是最强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不断的树立小学生对于音乐的自信心。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就小学生音乐学习的手脑并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首先针对手脑并用的意义进行了简单的说明,然后着重就当今学校的音乐教学的现状以及弊端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希望本文能够对实际的音乐教学产生一定的帮助。

作者:陈晶 单位:吉林省农安县哈拉海镇第二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刘国春.试析激发学生创造力的环节[J].保山师专学报,2014(1).

[2]罗增让,张昕.谈中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第七篇:小学音乐教学优化

摘要:

小学音乐教学必须结合小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特点与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规律来进行。从教育学上来说,任何教学优化策略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知识或者说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求知的快乐。只有结合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并且抓住小学生学习知识的特点,才能在这样的基础上对小学音乐教学实施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特点;优化策略

一、小学音乐教学优化的基础

(一)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进行

这就是说,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学习知识的特点,也就是说,在学生日常的学习中,总会展露出来学生学习知识的特点。小学音乐教学必须让学生在这种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有深度和有广度的学习。首先,小学生有着爱玩的天性和好奇的心理。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受其年龄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具有比较强的好奇心理,也就是说,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对未知知识的探索心理很浓厚,所以,小学音乐教学要在这样的学习特点与天性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其次,小学生一般比较乐于表现自己,也就是说,小学生有着单纯的学习心理,对于小学生而言,能够把自己的特点表现出来往往也是一种快乐,所以,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这种心理来对小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研究,在这个基础上来优化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

(二)结合小学教学的总体特点来进行

众所周知,小学学习阶段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学习基础,也就是说,小学阶段的学习侧重于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没有对今后学习基础的积淀,那么学生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很难有突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小学音乐教学的优化策略必须充分考虑以下几点因素:第一、知识的基础性。换言之,小学音乐教学的任务就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比较好的音乐基础,也就是说,小学音乐教学的中心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扎实的音乐底子。在这里,小学音乐教师就必须注意把学生基本的音乐底子打牢,这是为学生今后的音乐学习打好音乐基础的前提。第二、知识的系统性。整个小学教学中,就是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小学阶段的整个知识链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在小学整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就是一个有知识连贯性与知识系统性的阶段,所以,一定要综合这个学习阶段的整个特征来进行系统总结,才能让小学音乐教学的优化策略服务于整个小学教学,也才能让小学音乐教学的优化策略更加接地气。

(三)注重生动活泼的教学效果

小学音乐教学的优化策略必须是建立在具有一定的课堂指导性的基础上来进行,也就是说,在真个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以课堂为主导。也就是说,一定要把课堂的效果与小学音乐教学的优化策略综合起来。首先,小学因为教学总体上要以生动活泼为主导,这就是说,在整个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在课堂上把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烘托出来,让学生与老师都参与到课堂效果的营造上面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注意把生动活泼的教学效果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一种追求。其次,活泼的限度。一定程度上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总是自制力差一些,所以在这个时候,老师一定要做好监督,任何形式的课堂效果的塑造与烘托都是在教授音乐知识的基础上,不能脱离基本的教学任务而进行课堂效果的营造。

二、小学音乐教学主要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课堂互动

一定程度上来讲,小学音乐教学实际上就是一门讲究课堂互动的课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课堂互动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因为很多知识也许不需要教师亲自讲授了,这样课堂互动的效果也就在一定意义上逐渐显现出来了。首先,要注意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说,在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个阶段都要注意把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上,也就是说,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效果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充分显示出来。因为只有在师生互动中,老师才能真正了解到学生的学习不足之处,也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状态。这样实际上也就能更好地方方面老师下一步的教学。第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就是说,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师生互动是重要的一方面,却不能是唯一的一方面,实际上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之间的了解,加强其互相学习的劲头。

(二)变换授课方式

每一位小学音乐教师在长期的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总会形成自己的一种教学习惯也就是说,每一位小学音乐教师总会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基于小学生好奇心理比较浓厚,而且求知的欲望也很积极的前提下,小学音乐教师应该不断地变化教学手段,在变化教学手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思路。对于小学生不能总以一种授课方式来进行授课,也就是说,很多情况下,小学生的好奇心理以及其求知的欲望都会导致小学生不满足于一种教学方式对其教学的现状。

(三)不断优化教学资源

每一位老师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教学资源,而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一定要学会总结教学资源的优化方式。往往来说,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资源主要指的是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综合各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资源。比如,有的学生或者大部分学生对某一部动画片的主题曲感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把这首动画片的主题曲引入到这个过程中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首主题曲就是一种教学教学资源,教师把它引入到实际教学中来,则是一种优化教学资源的方式。但必须记住,任何优化教学资源或者重新组合教学资源,其中心目的都是为了把教学的效果提高上去,所谓的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这个目的指向。

总而言之,优化教学资源以教学资源的存在为前提,以正确运用教学资源为基础,以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为根本。

作者:薄文 单位:沈阳市皇姑区昆山中路第四小学

【参考文献】

[1]梁俊英.关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4).

[2]郑兰.浅析激励性评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3,(12).

第八篇:小学音乐教学激励性原则运用

摘要:

小学是学习各个课程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对任何事都充满着好奇,因此也是智力开发、思维拓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需针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制定出最适合、最有利于小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不断鼓舞激励学生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励性原则主要指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勉励、激励等鼓励性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递提高学习热情的信号,以使其学习兴趣能够大幅提高。

关键词:

激励性原则;音乐教学;小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运用激励性原则不仅能使教师教学的效率得到充分提高,还能够使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从而更加认真投入到学习中,但教师在运用激励性原则时,需遵循学生成长的具体情况与心理表现特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习的信心[1]。此外,教师通过此种鼓励式教学的形式,还可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两者共同进步。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式激励的有效运用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课程理论知识,更要具备一定的情感表现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可忽略对学生情感方面的教学,情感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其体会到学习或者生活当中的酸甜苦辣,还能够激发其探究世界的欲望,自主展现表达力与想象力。情感是教师与学生间沟通的关键桥梁,有了情感,教师便不再将音乐教学视为“任务式教学”,而是倾注更多的心血与耐心,用心来培养学生,使其都能够成人成才。情感激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重视示范的重要性,在教师示范时,学生可从中承接情感的表达,进而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并加深对音乐的欣赏能力[2]。例如在欣赏小学音乐《找朋友》时,教师可先通过播放歌曲,让学生体验不同节奏、速度带来的不同的感受,以此来培养其创造力、想象力与感知力。在这过程中,教师还可适当向学生提问“你们生活中的好朋友都有哪些优点呢?”、“你们怎么才觉得她(他)是你的好朋友呢?”激发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或学习中的“好朋友”,进而体会到感情的付出以及友谊的表现形式。同时在教学中教师需用心与学生交流,以口头表扬的形式来肯定和鼓励学生,使其有效开展音乐学习。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目标式激励的有效运用

对教师来说,音乐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乐理知识,并有效运用音乐技能,教师通过教育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进而使其鉴赏与审美的能力得到提高。在日常音乐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定教育目标来激励学生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但此种激励式教学需建立在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保证目标的合理性。若设定的目标过高,则极易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打击,因而在后期学习中出现半途而废或者停滞不前的状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不利;若目标过低,则会使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停留在较浅薄的层面上,在学习中极易出现骄傲自大的心理,对后期音乐学习的发展不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立足实际,制定出合理科学的音乐目标。例如在刚开始教授学生音乐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掌握“哆、啦、咪、发、梭、拉、西、哆”七音符的发音,待学生掌握后,在正式教授一首歌曲前,要求学生通过七音符的利用将新歌唱出来,其后教师予以进行纠正,待学生掌握新歌的歌唱要领,在后期音乐课程教学前,均能够简单将新歌的内容翻唱出来。目标式激励音乐教学的运用可使学生感受到目标完成后的满足感,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榜样式激励的有效运用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尚处于发展不成熟的阶段,因而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均极易形成模仿以及崇拜的心理,对教师来说,这是开展音乐教学的优势,在实际音乐教学中,可通过此种心理状态的利用实施榜样式激励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讲述诸多著名音乐家的生平故事,让学生了解到音乐的魅力所在,以及为音乐家毕生追求的根本原因,以此为学生树立积极的榜样。比如教师可向学生讲述莫扎特的故事,莫扎特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的神童,且很早就显露了音乐方面的非凡天赋和卓绝才能[3]。从莫扎特的故事中,学生能了解到其对待音乐的积极心态以及对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尽管无法使人人皆为天才,但对广大学生来说,“神童莫扎特”绝对是具有传奇色彩、又值得学习的好榜样。同时,教师还可让学生了解到音乐成就不仅源于天资,更重要的是后天的用心与勤奋,只要肯努力,万事皆可能。

四、结语

在素质教育的开展中,激励性原则绝对可作为其关键手段加以推广运用,其在小学生音乐才能的开发,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音乐课程讲授时,需由教学情感、目标以及方法等诸多方面应用激励性原则,不可脱离实际,与教学的要求背离,如此方可有效保证音乐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终使教学的目标得以实现。

作者:董亚红 单位:石家庄市友谊大街小学

【参考文献】

[1]陈玉娟.激励性原则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4,24(5):120-120.

[2]陈玲.浅谈激励性原则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3,23(10):152-152.

[3]王丹.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激励性原则及应用[J].时代教育,2015,21(8):279-279.

第九篇:中小学音乐教学竖笛的作用

【摘要】

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乐器教学就成了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乐器中,竖笛是重要的学习对象,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一方面对学生的音乐知识能力进行有效提高,这些音乐知识包括基本乐理、识谱、视唱等,另一方面也可以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在教学中可以放松学生的学习压力,达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效果。

【关键词】

音乐兴趣;竖笛演奏;识谱;教学作用

为了让同学们在课业之余能够身心健康的发展,强度深化音乐教学就变成了重中之重,而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课业就是乐器教学。竖笛的课程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音乐的音值以及节奏还有视唱等的掌握,它会给予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学生去对音准进行揣测,有助于把音乐当中的乐趣一点点渗透给学生,在教学中,其作用效果不容忽视。

一、利用竖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学习一首新歌的时候,把竖笛利用起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先找出一些比较浅显易懂的好学歌曲,先让学生们试唱之后把难点找出来,然后比较容易的部分让学生们直接吹奏,比较难的内容大家一起来研究,最后让学生们自由练习。练习之后,歌曲中一些典型元素就会渗透给学生,这时教师再把一些难懂的问题进行点拨,把歌曲变通的更加易懂,那么新歌很快就能被学生所掌握。还可以分为吹奏组和歌唱组,交替进行,也可以边吹奏边歌唱,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对学生的唱歌和演奏竖笛的兴趣同时激发。音乐是一种特别的艺术,能够让听觉有一种特别的享受,进而对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行激发,课程开始,教师可以了解学生们喜欢的曲目,之后用竖笛进行演奏,让他们先欣赏音乐,再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至于歌曲,可以选取大众比较熟悉的,比如《摇篮曲》、《欢乐颂》等,这样,学生的兴趣就可能被吸引过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竖笛有了想学以及爱学的欲望。

二、教会学生掌握基本吹奏方法

在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的同时,扎实的基本功也是练好竖笛的基础。吹法和奏法是竖笛演奏方法的两大类,对长调音和跳跃吹法要特别的注意。用平稳的方法来诠释长调音,舌头砥住笛口,这样发出的声音连贯并且流畅,采用二分全音音符来进行训练,跳音用发‘tu’音来吹奏,声音要轻并且灵活的,可以对第八,十六分音符来进行实践,实践中对在产生的错误要注意并且进行纠正,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对竖笛演奏方法进行掌握。

三、利用竖笛培养创编能力

音乐是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的,基于其“似有似无”的模糊特性,它给人无限的想象。关于音乐方面的艺术,创造意识是重中之重,特别的行为加上特别的表演,加以每个方面的独特创作造就了音乐不一样的创造性,创编是对智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编写能力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四、采用视唱歌谱和竖笛演奏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视谱能力

视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是异常重要的,视唱和音准这两个因素是重中之重,如果这项技能有所提高,那么在学习音乐的道路上就会平坦很多,是学习音乐的必不可少的基本。进入三年级的学生将被要求向规模化发展,可以进入简单的视普教唱教程。这时期,学生对音阶也是初步的认识,想把每个音阶都唱好需要一些耐心的练习。特别是音阶被打乱以后,音准更是很难被找到了。可以试试简单的歌曲的歌谱,《云》这首歌歌曲短、歌谱简单,是练习的第一对象。总之,学生认谱的初级阶段,每个声音也不是很熟悉,如果频繁且重复进行认唱,一定是非常繁琐和枯燥,这时就可以用竖笛来进行辅助练习,让学生从每个小节入手,熟悉唱名,用竖笛把高音找到,如此进行知道找到音准,很快就就把唱歌好了。这样在音准上进步之外指法也会有所提高,效果会非常明显。在对乐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看乐谱,听音乐,学生会一起开发音乐的听辨能力和视普能力。

五、采用竖笛演奏和合唱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合唱能力

在合唱中,复调合唱感染力强也会让整个表演提升档次,也能提高集体演唱的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集体意识。显然,多个声部的音乐表达比单声部要丰富的多。但是多声部比较难学,因为不仅要唱两个不同的旋律,而且要同时进行,分别唱还好,但在合唱时音准的把握可能会有所欠缺。这时竖笛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两个声部分别由人和竖笛完成。使学生能听到他们的声音,跑声的现象也会有所减少了。从三年级开始,合唱教学正式进行。在合唱教学中,把握好各音准和音程一直是个教学中的难题,这种境况就可以用竖笛来帮助进行辅导,让学生对音准和音程进行把握,把在合唱教学中学生相互串调的难题进行解决。在对歌曲进行教授时,分组吹奏,每个部分分别让同学先自己吹奏,之后再进行合奏,相互探讨一下对方演奏或者歌唱的效果,再让学生把这些意见整合到歌唱和演奏中去,这样结合起来,在合唱能力提升的同时,同学间的默契度也会越来越好,也会对此越来越有兴趣。这个过程中,学生竖笛演奏的水平也会相应的有所提高,他们也会认识到竖笛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用心的学习音乐知识及技巧。

六、结语

竖笛教学在整个小学的音乐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让他们在音乐中的记忆力以及注意力都能有所提升,学生们敢于自我表现,用音乐来表达对学习生活的热爱,促进音乐学习之余也开拓了他们的音乐视野。

作者:武瑾 单位:银川市西夏区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许国屏.少儿竖笛教程[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许国屏.儿童竖笛启蒙[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孙成文.浅谈音乐教材中的竖笛教学[EB/OL],2004.

第十篇:小学音乐教学音乐游戏探析

【摘要】

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开展音乐游戏教学,不仅能够寓教于乐,而且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效果,本文对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的开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音乐游戏;应用

小学音乐属于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也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主要学科之一,小学音乐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开发智力,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体效果。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游戏的开展不仅能够充分的激发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充分的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提升教学效果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

音乐游戏教学方法可以说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没有足够约束自己的能力,而且喜欢玩是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们的共性、天性,所以在进行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孩子喜欢玩的这一特点,将小学音乐知识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不仅能够“玩”,而且在玩的过程中能够学到相关的音乐知识。小学音乐教学可以将游戏引入小学生的音乐教学活动当中,不仅能够激发起小学生对于音乐的热情和喜爱,而且可以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课业越来越繁重,很多都是“从小开始抓”,导致小学生在小学期间就有很重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导致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音乐课堂氛围更是“死气沉沉”,这样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都有不利的影响。所以教师利用音乐游戏来展开小学音乐教学,让学生可以在音乐课堂进行自我调节,舒缓学生紧绷的学习状态,让音乐学习的氛围变得轻松愉快,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对小学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的开展

(一)利用情景表演游戏,提升教学效果

情景表演游戏可以说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游戏教学类型,利用情景表演游戏教学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强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小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小学音乐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往往都是有很强的情节性,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一点,在进行小学音乐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情景表演和创造,不仅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而且在进行情景表演和创造的过程中可以开发小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利用情景表演游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当中吸取音乐知识,而且可以做排练过程中、实际表演中次数的不断增加,让学生加深对音乐知识的印象,这样小学生们对于音乐的相关内容和知识点掌握的就会更加的牢固。比如教师在《小鸭子》这首歌曲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小学生们分组根据歌曲内容来进行改变和刑警表演,让学生们扮演数鸭子的人和鸭子,这样学生一边演唱一边表演,在融入到情景表演游戏的过程中,对这首歌曲的主题内容以及内涵意义都有更深刻的认识,对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从而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

(二)利用音乐游戏,训练学生的音准

音准训练游戏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也是有效的应用和措施,利用音准训练游戏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生对于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而且能够加深小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印象,音准训练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难的知识点,也是教学当中的重点内容。比如教师在进行音准训练的时候,可以将音阶比喻成小猫爬楼梯、把音符比喻成小蝌蚪等等,利用一些生动的形象来描述音乐的相关理论知识,不仅能够让学生有更深入的印象,而且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生活当中随处可见的事物来更加的熟悉音乐知识,并且能够持续保持积极的态度来进行学习。

(三)利用音乐游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在小学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利用音乐游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小学生的情感培养,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音乐教学,让学生逐渐的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比如教师在进行《好朋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手拉手的游戏进行教学,并且在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歌曲的学习和演唱的时候,让学生能够相互之间传递祝福,让学生将自己的祝福传递给自己关心的人,包括父母、亲人等等,学生在参与音乐游戏的同时,能够逐渐的培养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也起到一定的辅助性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合理的利用音乐游戏来进行教学,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在音乐游戏开展的整个过程中,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创造力、思想道德水平等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小学生能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在保证音乐知识熟练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将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有所提升。

作者:杨静 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土山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吴丽娜.浅谈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实践[J].音乐时空,2013,(12):150.

[2]钟文静.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东方教育,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