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探索(9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音乐教学探索(9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音乐教学探索(9篇)

第一篇:初中音乐教学奥尔夫教学法应用

【摘要】

奥尔夫教学法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闻名全世界,奥尔夫教学法强调“主动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初中音乐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相吻合。但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存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只能将奥尔夫教学法贯穿到初中音乐教学中去,为音乐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实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奥尔夫教学法 初中音乐 创造性

一、奥尔夫教学法

所谓奥尔夫教学法就是著名音乐家奥尔设计的一个独创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将音乐与舞蹈等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一种具有原始风格又富有表现力的新型音乐表现形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学内容包括节奏、旋律练习和基本形体动作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基本原则有“一切从儿童出发”、“主动学习音乐”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奥尔夫强调“以生为本”,一切教学形式都是为了学生服务,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为目的,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做即兴创作,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奥尔夫教学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被我国音乐教育家广泛认可并实践,为我国音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我国音乐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功不可灭的贡献。

二、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观念陈旧

虽然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应该摒弃应试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音乐教学也不例外,大多数初中音乐教师习惯教一些应试曲目和应试技能。另外,许多学校一直认为音乐是副科,普遍重视不够,经常被语文、数学等主科挤占时间,大部分教师认为音乐课上不上对学校没有影响。许多初中音乐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循规蹈矩,教学效果不佳。

(二)教学方式单一

大部分初中音乐教师教学方式单一,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被动的听,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许多教师以语言文字说明的方式开展音乐教学,而不是加强音乐基本技能的培训,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也很少注意学生音乐情感的表达。许多教师没有开展自主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没有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质量低下

大部分学校音乐课程教学评估简单,教学质量低下,甚至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开展音乐教学质量评估。学生音乐课上所获得的音乐享受、音乐成就感不足。音乐教师没有真正在意音乐教学,处于一位应付,或无所谓的状况,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三、奥尔夫教学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结合语言和动作,增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初中生处于心智发育与成熟的阶段,初中生对音乐充分了兴趣。初中生希望在一种轻松自如的环境下享受音乐带给他们自己的快乐,他们不喜欢陈旧、单一的教学方式,他们有自己的主见。通过语言或动作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参与,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另外,语言和动作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加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语言和动作本身是有节奏的,语言的语调、语气,动作的起伏等都与音乐的节奏相通,通过诗词朗诵或有节奏的动作训练都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富有趣味的活动,增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二)通过即兴创作,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初中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他们往往会奇思妙想,对音乐也是这样,营造浪漫的氛围,他们就能想到一些浪漫的事。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创造性,可以通过即兴创作,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例如,欣赏小提琴《思乡曲》时,可以让学生用颜色来描绘对音乐的感受,有的学生用黄、红、蓝,有的紫、红、蓝,有的用多种颜色,有的则用七色描绘出一幅精美的画面,更有甚者用一个故事或一首诗歌来描绘这首小提琴曲。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运用旋律图形谱,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初中生的音乐乐理还不是非常好,欣赏不同特色曲目时,音乐的理解力不一样。初中音乐教应该运用中旋律图形谱,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提高初中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图形符号作为一种记录音乐的方式,它将各种声音要素用视觉符号记录下来,比如声音的高低走向、强弱、曲式结构、音乐风格特征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各种要素及音乐结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音乐力度、音色的变化为图形谱涂上不同粗细的线条和颜色等。图形谱的运用不仅能将复杂的器乐曲简单化,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和理解作品的内涵,而且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古典音乐的兴趣。

四、结语

总之,奥尔夫教学法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营造快乐、平等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初中音乐教师应该分析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充分利用奥尔夫教学法,加强学生音乐节奏感、音乐想象力和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焕发初中音乐课堂的真正活力,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

作者:王艳 单位:新余市第九中学

参考文献:

[1]朱海平.奥尔夫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2(36):97.

[2]郑细贤.奥尔夫教学法运用于初中音乐课堂初探[J].儿童音乐,2013(8):48~50.

第二篇:初中音乐教学趣味性探析

【摘要】

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参与音乐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音乐教师要从调动学生想象,培养音乐情感;挖掘趣味元素,攻克重点难点;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习欲望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

【关键词】

初中音乐 音乐教学 趣味性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经常遇到很多对音乐缺乏兴趣的学生,这些学生对音乐学习不积极、不主动,游离于音乐教学之外,成为音乐学科的“后进生”。怎样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自觉地参与音乐教学,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多年初中音乐教学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摸索。

一、调动学生想象,培养音乐情感

音乐作品,虽然表现形式不一,但都是人类喜怒哀乐等情感的记录。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每一首歌曲,或长或短,都通过节奏、旋律、力度、强度等变化,传达作者此时此地的内心感受。在音乐教学中,指导学生认真倾听歌曲,体味歌曲中表达的情感,能够避免学生为唱歌而唱歌的排斥心理,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沉浸在音乐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比如,以《黄河船夫曲》教学为例,这首歌曲是一首近代民歌,表现了黄河船夫不屈服、不退缩,与命运奋力抗争的顽强精神。在教学时,笔者没有过多讲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歌曲主题等知识,直接播放歌曲,用歌曲本身的魅力征服学生,让学生在听赏的过程中,体味歌曲蕴含的深沉感情。反复播放几遍后,学生被歌曲苍凉、豪放、乐观的情绪深深感染,感觉自己也到了惊涛拍岸的黄河边,许多学生禁不住小声哼唱起来。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增强了,课堂氛围异常活跃,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实现。不过,在音乐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想象空间,不是让学生天马行空毫无目的的瞎想,学生的想象一定要挈合音乐作品的主题,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此外,音乐能够给学生带来无穷的想象,但并不是每一首音乐都要让学生想象作品描绘的场面。在实际教学中,音乐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全面分析音乐涉及的各个要素,提高指导学生想象的针对性。

二、挖掘趣味元素,攻克重点难点

具备音乐基础知识、掌握音乐基本技能是学生形成音乐审美能力的两大基石,不过,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训练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只愿唱歌曲不愿学知识。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迅速,独立意识空前膨胀,倘若教师一味灌输,学生的逆反行为就会不断出现,和老师反着干,音乐教学将很难取得预期效果。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发掘歌曲中的趣味元素,把教学的重点、难点通过趣味元素分散解决,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中消化重难点。比如,以《蓝天白云》教学为例,这首歌曲中出现许多休止符,让学生在歌唱中正确处理休止符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在教学前,笔者反复思考怎样让学生准确流畅的演唱这支歌曲,最终,笔者觉得一个个休止符就像一颗颗小地雷,只要不踩到地雷,就不会在休止符这个演唱的空白处出错。为了让学生接受笔者的认识,在课堂上,笔者首先让一名同学演唱《蓝天白云》这首歌曲,不出意料,这名学生在休止符的空拍处理上多次出错。此时,笔者进行正确示范,指导学生注意歌唱时的间隔,示范完成后,笔者告诉学生这样唱是因为怕被小地雷炸到(学生的兴趣空前高涨)。笔者进一步提示:休止符就是“地雷”,如果不注意踩到,一定会被炸伤。学生开怀大笑,心领神会,再进行演唱,都能够轻松处理好休止符处的停顿。音乐教材是一片广袤的土地,给老师的创造性劳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积极研究学生心理,为枯燥的内容增加色彩,用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情绪,不断提高初中音乐课堂的趣味。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习欲望

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成熟。在音乐教学中,合理运用视听媒介,学生能接受新的刺激,保持饱满的学习状态,既加大了教学容量,又提高了教学效率。音乐教学要达到直观形象的效果,一定要发挥电教媒体的辅助作用,生动地表现歌曲描绘的丰富场面,让音乐课堂立体可感,让学生丰富知识,提高技能。比如,以《千年敦煌》教学为例,笔者考虑学生对敦煌的历史、景物、文化等内容没有整体的认知,在课前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新课导入时,笔者运用多媒体展示敦煌的洞窟及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画、佛教画等作品,让学生猜一猜,这些图片在哪里看过,叫什么名字,说一说相关的知识。新颖的展现形式,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回答时非常踊跃,如果一个学生说不完整,其他学生举手帮着补充,学生互相帮助,对敦煌这个神奇的地方有了充分的认识。接下来,笔者用多媒体展示歌曲的完整视频,优美的歌曲、流动的画面,把学生带入过往的辉煌历史和优美传说里,教学活动异常顺利。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音乐教师要找好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点,把多媒体的运用和传统教学完美对接,最大程度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作品或磅礴、或婉约的美,进一步优化初中音乐课堂教学。

四、总结

总之,培养能力、提升素质是初中音乐教学的目标,需要教师的执着追求,更需要学生全心参与。在教学中,音乐教师要多思考、多创新,持续提高音乐课堂的趣味,让学生对音乐课充满兴趣、饱含期待,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顾鹏 单位:江苏省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汇文路校区

参考文献

[1]刘轩甫.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趣味性”[J].音乐时空,2014(21):196.

[2]殷璐.浅议初中音乐教学的创新[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25-26.

[3]肖迪.初中多媒体音乐教学实效性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7):135-136.

第三篇:初中音乐教学情感教育探析

【摘要】

音乐课程作为初中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要求必修的学科,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教改成果,引起了师生的重视,但是音乐教学中对情感的教育和培养,依然是音乐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本文结合初中音乐教学体会,浅谈如何将情感教育融于音乐教学之中。

【关键词】

初中音乐 情感 教育

音乐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三大基本特征,它主要是在音的运动与结构中让人们感知美、享受美。初中音乐教育,应抓住音乐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让他们欣赏、感受、体现、创造音乐的美与过程,而这更是用音乐之美去陶冶学生性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的重要时候。所以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切入学生的情感教育是十分方便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正逐渐形成自己的性格特点,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相对较强的认知能力。但他们常受到外界的影响,自制力差、好动、辨别力有限,易产生叛逆心理。情感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心理内容,极富独特性,是审美活动的重要特征,是审美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美的事物、美的形象最能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使人陶醉、激动、震颤,加深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蕴含着巨大的美感能量。作为音乐教育者,我们要做的是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他们去认知、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情感渗透则是最容易让学生感知同时引发共鸣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创设情感环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初中生的思维是以具体思维为主的,仅仅是听音乐学生多动的性格特点很难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要使音乐课要达到较好的审美效果就必须借助一些具体化、形象化的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而设计情景环境是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更好理解音乐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如初一上学期第一单元歌曲《七子之歌》,它反映的是澳门对祖国母亲的思念,对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渴望和期待。这节课的情景设计主要是围绕“游子――母亲”、“澳门――祖国”两种关系来进行。母爱,学生们很熟悉,但为达到效果,课前我特意播放阎维文老师的歌曲MTV《母亲》让学生欣赏,动听的旋律与感人的场面,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母爱的伟大以及对母爱的依恋;澳门的历史学生们很生疏,所以背景介绍、战争图片展示、民族荣辱观的渗透不可少,使学生们感受到国家的领土是不可分割的,我们要捍卫自己的国家荣誉。通过一系列的情景设计后,学生们学唱起这首歌曲特别认真,对歌曲的理解比较到位,感情很丰富,从而也加深了学生对亲情的理解。

二、情感与音乐知识的融合

学生掌握好常用的音乐术语,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对理解音乐内涵有很大的作用。通常学生对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兴趣不大,记忆不深,如果将音乐知识与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学习,则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如:为了让学生了解“速度”、“节奏”这个两个基本要素时,我选取一个音乐片段,分别进行不同的变奏,让学生感受音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使感受更加具有直观性,我设制几种不同场景,让学生们根据音乐的变化选择合适的场景,更好的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音乐的强弱变化同样也可以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以情激发兴趣,以情感受知识,从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入手,加入理性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三、情感体验与实践相结合

虽然对音乐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要掌握得更好,实践是不可或缺的。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就要培养学生的听、说、做的能力,而这些都必须建立在获得一定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如:在欣赏管弦乐曲《拉德茨基进行曲》时,学生们首先将他们获得的情感体验相互交流:进行曲风格、热闹、有气势,同时给人带来愉快的感受。再次引导学生论讨音乐中出现的要素,学生发现:强弱变化明显,旋律的变化(刚劲、抒情),和声的变化(饱满、柔和)等等。最后学生认为这首乐曲适合在庆典或开张的场景中播放。这时要学生把知识进行巩固,我们可以给出音乐,给出场景,让学生加入音乐要素,对音乐进行加工,由学生们选出最能达到要求的小作品,增强学生实践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四、小结

音乐课程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从感性入手,采用体验的方式,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音乐教学以情感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发展学生良好品质、提高学生审美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音乐课真正可以做到“以情动人,以情育人”!

作者:陈晓林 单位:江西省上饶县大地中学

【参考文献】

[1]唐海燕.音乐教育与人的发展[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2]汪行舟.初中音乐教学与情感教育的融合[J].教育科学,2014,03.

第四篇:初中音乐教学趣味教学法应用

[摘要]

趣味教学发也称为快乐教学法,是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都得到提升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将此方法运用到初中音乐教学中,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也非常好,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该方法作以总结,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趣味教学 初中音乐 教学

一、利用器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实体的器乐演奏,让学生充分认识各种器乐,同时在教师演奏的过程中,增加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另外,学生在学习器乐的过程中,既是对器乐演奏的学习,同时也是对乐理知识的巩固,在实际演奏中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会更加扎实。教师也可以通过购置一些小型打击乐器,如响板、三角铁、手鼓、撞钟、串铃等,在课前或者讲课过程中,让学生用这些小乐器做一些简单的互动,会营造出更好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转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大多都是花费大量精力识谱,学习乐谱知识。由于乐谱知识比较枯燥,老师讲授起来比较费力,同时学生又觉得枯燥无聊,很难记住,逐渐就对音乐失去了兴趣。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改进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音乐,然后随着歌词慢慢演唱。学生的模仿力相当强,很快就能模仿演唱出整首歌曲。这时再回过头来看乐谱,结合自己的演唱过程,学生很快就会掌握乐谱,对于其中的三连音、切分音等也很容易掌握了。在教授一些节奏概念时,最好据举一些实例或者用一些浅显的办法让学生记住。如学习三连音节奏时,给学生放《国歌》前奏部分,让他们理解三连音。

三、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进行音乐欣赏前,首先根据音乐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就会积极思考。设置的问题可以围绕音乐想表达的意思、乐理知识、表达方式等。例如在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时,设置以下几个问题:歌曲的“千里到光影,仇恨燃九城”这一句,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又都是什么意思?听罢歌曲,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最后每组选一个人讲述。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理解歌曲,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水平,同时,对学生也是一次爱国教育。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在学习完每首歌曲后,都应该给学生布置一些创造性的作业。如根据每首歌曲的节奏特点,自己谱几个小节奏,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演示可以多样化,可以利用各种乐器,也可以编排一些舞蹈,这样对同学的创造力培养是非常有好处的,同时效果也非常好。

五、精心设计课程讲授环节

音乐是用来表达情感、愉悦身心的,因此,我们在进行音乐的教学时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音乐中来。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我们可以根据每首音乐的不同,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参与进来。例如:在学习《跳吧跳吧》这一首歌时,教师可以首先随着音乐跳起民族舞,然后让会跳舞的同学也参与进来,逐渐将不会跳舞的同学也邀请进来。这样,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讲解该首歌曲,同学们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六、辅以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现代科技手段都应用到了教学当中。我们音乐教师要积极用好这些技术手段(如多媒体、录像、电脑、网络等),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我们可以展示一些以这些音乐为背景的经典图片或者影像,从而加深理解,也能进一步陶冶学生情操;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搜索一些著名作曲家的作品集,然后与学生共同欣赏,在这个过程中了解该作曲家的作曲背景,在掌握了与音乐相关的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审美的水平。

七、结语

总之,在初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采取各种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积极用脑去思考、用口去演唱、用眼去观察、用身体去表现,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喜欢上音乐,进一步表现和创造音乐。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主体意识才会发挥出来,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音乐技能,包括音乐欣赏能力、歌曲表现能力及创造力,同时,他们的审美水品和道德情操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哪种教学手段、哪种教学设备,这一切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只要教师们有效地利用上述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

作者:王慧 单位: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

【参考文献】

[1]陈兴花.浅议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若干有效方法[J].文理导航(上旬),2011(05).

[2]李连叶.谈初中音乐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0(34).

[3]王莉萍.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8).

[4]张艺.趣味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06).

第五篇:初中音乐教学赏识教育应用

赏识教育,就是指挖掘出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认可学生优点的一种教育方法。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通常都希望得到认可,如果教师认可了学生,学生就会应用积极学习的态度进一步赢得老师的认可;反之,学生会认为即使自己努力,也没有人关注自己、认可自己,于是不愿意积极努力地学习。为了让学生愿意自主地学习音乐知识,音乐教师要在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这种教学方法

一、赏识学生的天分

部分学生是具有音乐天分的,只是这种音乐天分没有发掘出来。音乐教师要擅于挖掘学生的天分,赏识学生的天分。部分音乐教师会说,具有音乐天分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嘛,对于没有音乐天分的学生,应当如何赏识呢?作为教师,总不能欺骗孩子,把没天分说成有天分。这些音乐教师会有这样的困惑,是由于他们对音乐天分的理解过于偏颇的缘故。音乐天分并不是指学生现在已经展现出来的全部才华,实际上音乐天分完全展现、完全得到培养的学生是少数。很多学生的天分如同未被发现的原石,等待教师发掘。比如有一名音乐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发现一名学生貌似没有音乐特长:她唱歌并非特别好,跳舞也非很擅长,在演奏乐器时貌似也未展露出特别的才华。但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他发现这名学生打节拍从不出错。一般的学生刚开始学习打节拍的时候,总是容易出错,即使学会了如何打节拍,在遇到较为复杂的音乐时,还是会打错节拍,但是这名学生打节拍几乎重不出错。这名教师立即意识到这名学生的乐感非常好,于是开始积极培养这名学生。比如这名教师开始让这名学生教其他学生打节拍,引导这名学生开始欣赏古典音乐等。这名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赏识和培养,开始把音乐艺术视为兴趣爱好。初中音乐教师赏识学生的天分,并不是指赏识已经展露出来的、被大家认可的才华,而是潜藏在身体中、还未完全展现出来的才华。当学生发现教师懂得欣赏自己、赏识自己的时候,便会对音乐教师产生知己之情,愿意主动地学习音乐知识。

二、赏识学生的兴趣

部分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喜欢批评学生的兴趣爱好。这些音乐教师认为,音乐分为高雅的音乐和不高雅的音乐。人们之所以要学习音乐,就是为了了解高雅音乐,从艺术的角度理解音乐。而那些不高雅的音乐都是低俗的音乐、市井俚曲,不值得一听。由于音乐教师和学生的观点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很多学生并不讨厌欣赏音乐,却很讨厌上音乐课。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必须要端正一个教学态度:音乐没有高雅和不高雅之分,只有优美和不优美之分。作为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音乐,即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赏识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现有的音乐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音乐艺术。比如有些学生很喜欢听流行音乐,有一名学生就特别喜欢听歌手沙宝亮的《多情人间》。教师如果抱着排斥的态度,斥责学生不该喜欢流行音乐,学生就不愿意和音乐教师再讨论音乐。如果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引导学生说出他对音乐的理解,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以后,便可以理性的思考:我为什么喜欢这首音乐呢?是喜欢它的旋律呢?喜欢歌的演唱呢?还是喜欢歌词呢?这名学生说,沙宝亮唱的这首歌艺术技巧、感情处理得都非常好。比如在感情的处理上,沙宝亮不是用平平淡淡的方法把歌曲唱完。他时而轻轻演唱,时而用高昂激情的方式演唱,使这首歌曲委婉曲折,富有感情,十分动人。当这名教师了解了学生对音乐的看法以后,便能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引导。初中音乐教师赏识学生的兴趣,并非单纯指教师要一味迁就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是指教师要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对音乐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从欣赏音乐的角度吸收音乐知识。

三、赏识学生的性情

有些教师会说,有一部分学生既没有音乐才华,又没有音乐方面的兴趣爱好,这又如何赏识呢?实际上教师的这种顾虑是不存在的。音乐是一种心灵的艺术,一名学生可能不喜欢音乐,但是会喜欢一支触动他心灵的音乐。教师可从这一方面着手,赏识学生的性情,让学生从情感的方面着手理解音乐。比如有一名学生对音乐不太感兴趣,却很喜欢《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学生认为这样的歌曲唱出了子女对母亲的孺慕之情。这名教师问学生为什么喜欢这首歌,学生说她妈妈和爸爸离婚了,她再没有得到过妈妈的消息。由于没有妈妈,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很缺憾,自己想见妈妈,因此这首歌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这名教师就引导学生学唱这首歌,未来遇到妈妈时就把这首歌唱给她听。这名学生刚开始不愿意学唱歌,认为自己五音不全,唱出来的歌很难听,这名音乐教师就一遍又一遍鼓励学生,鼓励她不断挑战自己,争取每次都比上次唱得好。慢慢地,学生学会了唱这首歌,同时她在学唱歌的过程中心灵得到慰介,不再以母女分离为苦,喜欢上了音乐。初中音乐教师要了解到,音乐就是心灵的作品。有些学生一无天生才华,二无学习兴趣,但是任何一个学生内心都有一份强烈的感情。音乐教师要学会赏识这种感情,帮助学生用音乐的方式释放感情。

四、总结

音乐教师应用赏识教育,可以挖掘出学生的潜力,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帮助学生认识音乐的本质,这是一种高效的音乐教学方法。

作者:贾长英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

第六篇:初中音乐教学舞蹈元素渗透价值与实施方略

舞蹈元素既反映了丰富的情感内容,也是人们审美的具体表现,人们从古至今一直在用舞蹈来表达艺术,因此在完整的艺术教育中也离不开舞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就需要将舞蹈元素渗透到其中,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水平,学生内心中细腻的情感也会被激发出来。

一、舞蹈元素和音乐教学结合的情感性

在教学中,试图通过音乐教学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通过音乐来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情感。但是由于目前初中教学对音乐教学不重视,因此学生在学习音乐的时候也是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因此对音乐中情感的体会就不深。而将舞蹈元素借鉴到音乐教学中,学生就可以通过视觉刺激来增强对音乐的体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舞蹈讲解的时候,不应该过分强调舞蹈专业性技巧,而是应该帮助学生分析舞蹈中所表达的情感,音乐和舞蹈对情感的表达应该是相辅相成,这样才能够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深层体会。比如在学习苏少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国威国魂”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在教学生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十送红军》、《游击队歌》等这些歌曲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将一些经典的舞蹈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动作自己的肢体来体会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中国人民解放军不屈不挠的精神,尤其是对一些抗战题材的音乐进行欣赏的时候,舞蹈会让将学生带回到曾经的那个岁月,用自己的舞蹈来表达自己对解放军的那种敬爱。这种对传统的认同感是目前初中学生所缺失的,因此教师就需要不断探索音乐和舞蹈的结合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感受到舞蹈所带来的魅力以后,以后进行音乐学习的时候,就能够自己来进行舞蹈创作。

二、舞蹈元素和音乐教学结合的参与性

舞蹈教学实践性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参与到舞蹈表演中,在音乐和动作的配合中,学生的身心才能够和音乐连接在一起,学生才更容易感受到的音乐中所表现的美感。而且初中学生都好玩爱动,因此在学习音乐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音乐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现出来,学生在舞蹈中就会去体会音乐的音调和表达的内涵,学生的节奏感也能够快速提升,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比如在学习苏少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花季如歌”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这部分内容主要就是让学生通过音乐来体会自己所处的年纪的美好。许多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由于学习压力以及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变化,每天都会怀着一种沉闷的心情,此时就需要用过音乐和舞蹈来对学生的身心进行调解,通过一些积极向上的歌曲和舞蹈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体会。比如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Ibelieve》来进行舞蹈表演,这首音乐的节奏感比较强,学生在听的时候,内心中就会充满一种力量,初中学生也喜欢蹦蹦跳跳的舞蹈,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其中,学生就会理解歌词多表达的含义,以后在进行学习和生活的时候,就会怀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三、舞蹈元素和音乐教学结合的创造性

初中音乐的学习过程中,许多音乐是没有具体的舞蹈形式的,这就需要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对舞蹈进行创作,主要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来进行创作,由于音乐的多义性和朦胧性,不同学生在进行动作创作的时候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此时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按照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来进行创作,学生在创作的时候就会将自己的想象力、思维力、感觉以及直觉调动起来,创作出富有魅力的作品。但是由于初中许多学生对舞蹈的理解不足,因此在创作的时候就存在着一些局限,因此就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来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进行体会,这样在进行舞蹈创作的时候才能够表达出音乐作品的时真正内涵。教师可以对学生播放一些舞蹈视频,让学生体会别人在进行舞蹈创作的时候是如何来进行的,在面对不同的音乐的时候,通过学生的舞蹈创作能够增强音乐的美。比如在进行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希望的田野”这课内容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就需要让学生自己来进行舞蹈创作,学生在进行舞蹈创作的时候,首先是要对这课的内容进行了解。目前许多初中生由于长期在学校环境中,因此对田野生活就存在着一种向往,因此在进行舞蹈创作的时候,学生心中的激情就被调动起来。为了使得创作出来的舞蹈更具有新颖性,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到田野里面金进行参观,来看看田野里面的人和事是如何来进生活的。比如田野里面飘逸的柳树,跳跃的兔子,起舞的蝴蝶、耕种的农民以及在一旁默默吃草的老黄牛等,学生看到这些生动物体的时候,就能够将自己心中的舞蹈热情激发出来,然后在对《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进行创作的时候,学生会结合自己亲身体会来进行创作,会将蝴蝶、兔子等动物的姿势结合到舞蹈中,这就加深了对音乐的了解,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得到了提升。

四、总结

综上所述,音乐和舞蹈一直都是些相伴相随的,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学生将自己的肢体表达和音乐结合起来,就能够深刻体会到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在不断的舞蹈训练中,学生在看到自己喜欢的音乐的时候,就能够主动来进行创作,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作者:刘佳 单位: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实验学校

第七篇:初中音乐教学质量探究

湖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和质量提升要从实际出发,立足音乐教学实践,结合初中生的年龄和音乐层次水平,根据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思想情感和理解能力的差异了解,进行音乐作品的不同欣赏和理解,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音乐教学中体会出音乐作品的内在魅力,重视音乐的生活实践,鼓励音乐作品的再创造,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一、要注重初中音乐教学前期备课及导言设计

为了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水平,教师要进行详尽的前期准备工作,要根据学生所能理解的学科知识和认知水平进行考虑,结合学生日常所熟悉的器材,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同时,还要考虑初中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尽量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使音乐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喜好,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保证音乐教案的完成。另外,初中音乐的导言设计也是要把握的重点。教师必须重视音乐教学的开端,它是好的音乐教学的开始和起点,只有开好头,才有利于后续的教学。因而,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等内容进行导言的设计,通过生趣盎然、活泼生动的导言引入,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器乐吸引学生的注意,还可以用生动的故事情节打动学生的心弦,如教师可以设计出这样的导言:“同学们都喜爱音乐,那么你们知道吗?不仅我们人类喜爱音乐,而且我们身边的植物、动物也都喜爱音乐呢!”同学们一听,都好奇地睁大了眼睛,接着教师继续:“有相关的实验说明,适宜的音乐可以增加动物的产量,而且,适宜的音乐选取也可以使一些花草更加繁茂美丽呢!音乐的力量真是无与伦比。”这样,学生在良好的教学导入下,激发出音乐学习兴趣,用积极的态度,顺利地进入到后续的音乐教学中,提高了音乐学习的有效性。

二、注重教学视角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相贴近

在偏远的湖区初中音乐教学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视角,必须从学生的学习主体出发,根据学生的主体性特点和个性化需求,进行音乐作品的教学,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用贴切的实践内容使学生较快地融入音乐课堂教学当中,并以贴近社会生活的实践内容,改善和扭转传统教学的不足。首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寻音乐。在学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和其成长经历中,可以说音乐时常伴随其左右,许多学生都能哼唱出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歌曲,在生活的氛围中到处都可以听到音乐,如节日演唱、婚庆演出、商业义演、礼仪音乐、健身舞蹈、休闲购物等,音乐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密不可分,学生只要留心倾听,都可以发现音乐的影子。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寻找生活中的音乐,使之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其次,要引导学生将音乐内涵融入生活实践。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音乐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生活中发现的音乐的感受,并在音乐作品教学中,要学生谈出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生活理解,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挖掘,发现不同的音乐作品所引发的不同心理感触和情感触动。如在苏教版初中音乐的《生命之杯》音乐欣赏中,教师可以结合有些男生喜爱踢足球的特点,请这些男生讲述自己对足球的理解和自己所知道的球队,让学生在对歌曲的欣赏中学习哼唱,并在高潮时模拟足球比赛现场球迷的激情表演,将音乐课堂教学气氛推向高潮,激发出学生对青春、热情的美好理解,追求自己所体会的人生价值。

三、结合社会生活内容,提升学生的音乐人文素养

音乐的魅力无处不在,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结合社会生活素材,要突破教材的束缚,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生活素材的收集,通过对生活实践内容的理解和采集,可以在音乐教学中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例如:在苏教版初中七年级音乐的《奧林匹克风》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作品要表达的奥运之情,抒发出我国人民申奥成功的喜悦心情,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自己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体育项目,并用自己制作的体育项目绘画或图片进行展示,结合学生对各自所喜爱体育项目的认知和理解,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这首乐曲的兴趣,了解更多关于体育项目有关的音乐作品,如《手挽手》《我的太阳》《地球是个美丽的圆》等,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相关体育文化知识,而且把体育、生活、友谊自然地衔接到一起,增强了学生的人生自豪感和人生价值观。

四、丰富音乐教学形式,增强音乐教学质量

湖区的初中音乐教学还要突破单调的“纯音乐”教学形式,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习惯,进行音乐教学。比如:有的学生平时就喜欢跳舞,有的学生喜欢朗诵诗歌,有的学生喜爱表演,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进行音乐不同艺术形式的结合教学,这种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学生在自我的生活体验中,结合生活艺术认知,进行音乐艺术的再创作。例如:在初中音乐《希望与你同行》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对集体的热爱之情和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向往,可以在学生热情而欢快的演唱之时,辅之以奔放、热情的舞蹈动作,使学生在融入舞蹈的音乐演唱中,唱出希望,唱出真情。

五、总结

总而言之,湖区初中音乐的教学要以新课程要求为标杆,突破旧有的音乐教学禁锢,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从生活的视角对初中音乐教学进行开发和设计,不断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作者:周平 单位:江苏省洪泽县老子山镇九年制学校

参考文献:

[1]韦伟.美,在音乐课堂上律动[J].教育观察.2013(24)

[2]吴琼茜.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之微探[J].新课程.2013(10)

第八篇:初中音乐教学多媒体作用分析

摘要: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的重要学科。教师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素质多方位整体发展。

关键词:

多媒体 初中音乐 课堂 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主流教学方式。我们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教学信息以丰富、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使教学活动情景交融,从而增强学生的感知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催生音乐学习情感,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的内在动力。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才能为音乐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使整堂课水到渠成。如:在乐曲《春江花月夜》中,我结合音乐和画面,让学生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曲音色及乐曲情绪,给学生以视觉上的感觉,帮助他们感受、理解音乐表现的内容,启发学生想象春江花月夜的美、体会春江花月夜的美,使学生领悟民族音乐的魅力,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激发学生的听赏兴趣,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和精神的享受,成为愉悦之事、自由之梦。

二、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给音乐教学带来了一片新的天地,为音乐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我们只需把所需教学资料如乐谱、歌曲、音乐知识等信息输入电脑进行适当的编辑、调整,就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去观看、去体会、去思考,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这样学生头脑中不再是空白一片,而是有了清晰完整的音乐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的家在日喀则》这首歌,把藏族的建筑、风光风景、风土人情、歌舞形式、服装等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民族的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民族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同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总之,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的印象,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美育在开拓智力、净化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具有其他各育所无法代替的功能。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多媒体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和手段,它能够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让学生体验每一个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内涵,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音乐鉴赏力、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的目的。同时,多媒体能很直观地为学生提供音乐美的内涵,唤起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使学生萌发激情,潜移默化地培养审美能力。瑞士音乐家、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说:“审美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趣和爱好,全面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表现力、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受到启迪,人格得到升华,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四、多媒体教学的思考与启示

虽然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是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好方法,但当今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还存有一定的误区:过于依赖多媒体,认为每一节课都要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过程呈现出机械化,学生眼睛只盯着屏幕,课堂气氛呆板,缺乏师生沟通;教师教学的基本功水平下降,缺少对多媒体教学质量的评价制度。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多媒体清醒的认识,避免盲目性地使用多媒体,遵循科学原则,开展多媒体教学质量的评估,才能发挥多媒体的最大功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其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增进师生沟通交流,优化师生情感,促进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的形成。最后,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育。

五、总结

总之,我们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正确处理好多媒体与传统常规教学的有机结合,从而弥补常规学科教学中的不足,实现整体教学的优化。多媒体用于音乐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声情同步、形声并茂、时空统一的音乐世界,引导学生懂得感受、欣赏和理解音乐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才能遨游在音乐知识的海洋,成就他们的梦想。

作者:陈莉 单位:合浦县海门外语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徐少平.音乐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原则.考试周刊,2010(32).

[2]孙静.浅谈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才智.2011(19).

[3]葛蓉.浅析音乐课堂中多媒体工具的应用利弊.文理导航(上旬),2012(03).

第九篇:初中音乐教学模式探析

摘要

初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素养,同时音乐具有较强的艺术特征,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认知需求,采用一些创新的策略进行音乐教学,积极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从而真正喜欢上音乐,爱上音乐,并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素养,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 音乐教学 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将创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应用到具体的音乐教学中,从而有效提升音乐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初中音乐教学的目的。

1创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

在新课标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更加强调的是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而初中生通常对自己身边熟悉的事情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这种特征,创新教学理念,通过一些生活化的案例有效导入教学内容,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的教学活动中,从而有效培养并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通过多种方式有效开发更多的教学资源。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音乐资源,如其他教师制作课件时候的背景音乐、结婚庆典上播放的音乐以及学校课间广播播放的一些音乐等,这些音乐学生经常都会听过,也会比较熟悉,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些资源与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认识到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进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音乐。如学习音乐《走进大自然》的课堂中,教师不是直接上来就开始教学,而是通过跟学生的沟通、交流,引导他们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并将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更好地欣赏,欣赏完成之后,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所了解、认识的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都有什么东西。学生纷纷回答:我希望大自然是环境清新,小鸟叽叽喳喳的,小动物都在欢快地唱歌、跳舞。教师问那么课件所播放的大自然你们喜欢吗?你们觉得课件播放的跟你们想象的大自然一样吗?而实际中的大自然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它为什么跟你们想象的不一样呢?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体验,更好地理解大自然,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更加自主地去思考、探究生活和音乐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得他们在思考、探索中真正爱上音乐,也使得他们可以更好地体会音乐中所表达的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怀。而通过音乐的学习和欣赏,也有效培养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有效提升了他们保护大自然的责任感。

2创新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音乐

2.1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通常对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更加积极地去学习,从而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创新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教学,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音乐,从而使得学生真正喜欢上音乐,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只是简单传授给学生一些音乐技巧,完全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同时交给学生自主进行实践创新的时间、机会都不多,而通常学生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且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实践的机会,而学生在实践中也能更好地体会到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因此音乐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给学生创设更加自主学习音乐的氛围,引发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音乐;同样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认知能力,选择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音乐,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并适当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对音乐作品的认知和感悟,通过自己的理解更好地再现音乐,创新音乐。总之,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有很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并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如在《让世界充满爱》一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对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爱心事件的图片,并将《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作为音乐背景,教师依照图片进行详细的讲解,随后教师问:这些图片都体现了什么主题?学生回答:爱。教师总结,同时出示教学主题《让世界充满爱》。接着教师播放这首歌曲的MV,并给学生讲了几种学习新歌的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学习。随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中的困难,并通过分组讨论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自己的问题,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新课的学习。

2.2拓展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

学习音乐初中音乐教师除了课本的音乐学习外,还应该拓展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引导学生通过更多的方式接触音乐、学习音乐,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播放一些影视创作类型的音乐,让学生自主欣赏,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中更好地体会和感悟音乐中的美,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热爱音乐。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更多的途径来感受音乐,如在看电视或是看电影时如果有特别优美的音乐,要认真聆听,用心感受。并且应该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应该将画面的内容和音乐作品有效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音乐的内涵。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一些音乐鉴赏会,让学生说出自己在平常的生活中所听到的比较优美的音乐,随后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大家,让学生们共同分享,并讨论这首音乐作品的优美之处。通过这样的讨论分享,学生才会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音乐作品,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也促使学生更好地去欣赏音乐,感受音乐。

3创新教学模式,有效转变音乐教学中的侧重点

3.1音乐教学中要侧重学生表现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中,很多音乐教师都只是给学生传授一些音乐知识以及音乐技巧,完全忽略了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而这样也就无法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同时也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新课标对初中音乐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以及表现能力,通过音乐的学习有效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让学生学会通过音乐有效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通过音乐的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素养。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不但应该教会学生一些音乐知识和音乐技巧,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音乐教学效果,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如在初一课程《可爱的家》音乐作品的学习中,教师首先给学生播放一首MTV《可爱的家》,背景是美丽的风景,一些有趣的家庭生活照片以及全家照等,接着教师让学生结合对音乐的体会,通过扮演家庭中的不同成员来表演一个关于家庭的小片段,来体现他们对这首音乐作品的理解以及他们自己对家的理解。随后教师进行点评,结合学生对这首音乐的理解和认知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而在学习《歌唱祖国》时,教师给学生播放一些视频动画,让学生结合这些动画以及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并进行合唱,在学生表演、合唱完以后,教师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但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进行学习,同时有效提升了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3.2音乐教学中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

新课标体系下音乐教学更加注重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音乐学科的特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每一个著名的音乐家都具备创新、探索的精神,如贝多芬、莫扎克、肖邦等。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侧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美丽的村庄》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给学生展示一些风景图片,让学生置身于美景之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随后导入新课的学习。接着针对这首歌曲给学生做了简单的介绍,随后播放音乐,让学生熟悉音乐的旋律,教师弹奏音乐,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学唱。而后要求学生自主学唱,自己体会,并将自学过程中的问题记录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有效解决。在学生学习完歌曲后,教师说其实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也是非常美丽的。接下来我们依照分组合作的形式,就我们所生活的城市,按照《美丽的村庄》这首歌的歌词格式将我们自己的城市编成一首歌曲,用我们刚才的旋律将自己编的歌曲唱出来。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而在编写歌词的过程中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最后要求小组展示编创的歌曲。接着教师进行有效的点评,并将课堂学习的内容有效延伸到课外:通过你们的编创,我感受到了你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而我也知道你们期望的家乡是这样美丽的。但是实际上却不是如此,教师给学生展示了两个画面,一个是被严重污染的河水,一个是地上到处可见的垃圾袋、塑料袋,教师问学生看到这两个画面你们还能感受到家乡的美吗?这些都是人们的不爱护环境导致的,而美好的环境是需要大家共同去维护、去爱护的,因此我希望从我们大家做起,积极改掉那些不好的习惯,为我们美好的家园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4总结

总之,在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不断创新音乐课堂,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作者:张萍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大雁镇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秦晓玮.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J].北方音乐,2013(12):125.

[2]杨晓辉.浅谈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创新的思考[J].小作家选刊,2015(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