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3篇)

第一篇: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及改善

一、现下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问题

1.音乐教师十分紧缺

我国农村地区面积广大、条件落后,尤其是处于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基础更差、办学条件也更加落后,很多人才不愿去偏远农村执教任教,尽管国家每年都会鼓励和派遣志愿者去西部偏远地区支教,但农村地区的教师资源仍旧十分紧缺,音乐老师更为稀缺。再者,因为音乐课程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所以仅有的音乐老师也缺乏足够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热情,这就迫使不少音乐老师转行教授文化课程,这也就加重了农村音乐教师十分紧缺的问题。

2.对音乐重视度不高

农村地区人们的教育观念较为落后,如今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大多数家长和学生都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农村中学为了提高升学率更是将教学重点放在文化课上。受此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不管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他们都不重视音乐学习,所以真正能够按照教学大纲开展音乐教学的农村中学数量较少,且保证音乐教学基本课时的农村中学更是少之又少。

3.音乐教学投资匮乏

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政府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资经费过少,基本上只能维持学校的基本运营,甚至都无法定期、定时的发放在职老师的工资,更谈不上抽出一定的经费到音乐教学上。所以,在一些贫困偏远的农村中学,它们根本不具备专门进行音乐教学的设备,即使学校拥有一些这样的音乐设备,却也由于数量不足的缘由而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导致农村中学的音乐教学很难依照教学计划如约开展。

4.教学方式单调老套

据笔者了解,农村地区有很多音乐老师并非音乐专业出身,他们多是“半路出家”,所以这些音乐老师根本不了解音乐教学的内涵和步骤,导致农村中学的音乐课变成“唱歌课”,学生没能学到真正意义上的音乐知识。所以农村地区的音乐教学与城市地区相差甚远,农村地区的初中生仅仅是听歌或者唱歌,根本没有对音乐产生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审美能力、音乐素养的培育。

二、探微改善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举措

1.提高认知,加大农村初中音乐教学资金投入

要想真正意义上的改善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弊端现状,首要任务就是提高认知,加大对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资金投入,以便农村音乐教学可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开展。农村中学没有专项的音乐教师,没有录音机、没有电视机,也没有钢琴、风琴这些辅助音乐教学的基础设备,因而要想开展高质量的音乐教学是完全不可能的。对此,我国政府要加大农村地区的音乐教学资金投入,让农村中学也可以购置专门的音乐教学设备,改进教学设施,从而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高质开展提供载体。

2.提升待遇,吸引音乐教师走进农村执教任教

在很多农村中学,老师的工资标准很低,甚至一些老师还无法定时拿到自己的工资,更甚者一些老师为了班级每一位学生都能上学,有时还要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来给学生交学费、买课本,导致老师自身的生活质量直线下降,同时更难吸引更多的音乐老师走进农村执教任教。针对此种情况,政府要出面提升农村地区音乐老师的薪资待遇,合理调整工资水平,建立必要的奖励机制激发老师教学积极性,并努力吸引一大波音乐教师来农村任教。

3.整合资源,选择贴近生活且符合本土的内容

音乐教学要从实际出发、生活出发,所以广大音乐老师可以尝试利用本土音乐资源,合理取舍音乐教材中所列举的内容,选择贴近生活且符合本土特色的内容,从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比如,音乐老师在讲解《鸟啾与鸣蝉》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带领班级的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让学生亲身体会农村地区独有的小鸟啾啾声与夏蝉鸣叫声,体会的同时又给学生轻声播放这一段音乐,让学生的情感酝酿到深处,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热情。

4.丰富方式,借助多样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

丰富教学方式也是提高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一大方略,老师可以借助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老师可以运用趣味性的语言、方法传授音乐知识,进行节奏教学时可采用绕口令的方法,“爷堂上一面鼓,鼓上一只皮老虎。皮老虎抓破了鼓,就拿块破布往上补。只见过破布补破裤,哪见过破布补破鼓。”几遍下来,不仅学会了绕口令,而且还掌握了节奏的难点;老师也可利用集体表演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与群体协调能力,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有效改变农村地区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就必须坚定不移的做好提高认知、提升待遇、整合资源以及丰富方式这四个层面的工作,同时要集聚教育部门、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的力量,在共同努力、因地制宜的情况下,为农村地区音乐教育的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光明之路。

作者:李伟 单位: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天城中学

第二篇:初中流行音乐教学问题探讨

一、引入流行音乐,作为课堂调味品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在每一堂课中引导学生唱流行歌曲,当教师选择的歌曲内容健康向上,适合学生年龄,可以引导学生欣赏或歌唱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提高。当然,教师不能让流行音乐占据整个课堂,否则将适得其反。例如,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的五分钟安排一个学生演唱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并分析作品的旋律、情感、歌词等,这样一来,也不会影响课堂秩序,让流行音乐成为课堂的调味品,增添了课堂的活力。

二、引入流行音乐,提高学生歌唱能力

初中音乐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不仅是让一些流行歌曲到课堂中来演唱,还要围绕音乐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的曲式、演唱形式、旋律、伴奏类型、演唱方法等,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歌唱能力。此外,针对现在一些流行歌曲中的“说歌词”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其产生发展进行了解,让学生的音乐知识能力得到提高。

三、引入流行音乐,提高学生感知能力

流行歌曲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很多人认为流行歌曲不是说情就是说爱,其实这是错误的,流行歌曲还有一些体现中国文学、社会价值观等的歌曲,如《青花瓷》《东风破》《同桌的你》《烛光里的妈妈》《隐形的翅膀》等,这些歌曲弘扬了一些社会正能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歌曲中的情感,在歌曲中唱出情感,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流行音乐,要注意流行音乐内容、时间和情感,让流行音乐逐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郑美玉 单位: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第二中学

第三篇:初中音乐教学的三个提升

一、重塑自我,在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一种思维创新形式,是对过去已有的各种表象进行重组再加工,从而构建新形式的一种心理活动。针对音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想象就没有音乐。初中生身心都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正是处于善于追求梦想、花一样的年龄。因而,对于音乐教学来说,更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各种联想。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享受到音乐,感受到艺术,更重要的是还能让学生能够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重新塑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蝴蝶歌》这一歌曲的赏析,笔者先是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同时给学生三分钟安静的时间,让学生心灵平静——创造一个绝对安静的情境。接着,教师配乐用诗意的语言进行导入:“那是一个宁静的夜晚,天幕黑了,大山沉睡了……突然,‘咚——咚’远方传来一声又一声的敲鼓声,这是瑶族族长在敲鼓。鼓声将人们的思绪带进瑶族那个神秘又幽静的世界……在那里,人们穿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接着寂静的夜被打破了,这里的山醒了,晚会现场人山人海,歌舞表演热闹非凡……幸福笼罩着整个晚会!”在这里,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学生头脑里浮现出瑶族聚会的场景。通过引导,学生也能展开无限广阔的想象。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音乐;丧失了想象,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梦想和人生意义。在案例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当时瑶族晚会的情境,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给学生一种美的想象,给学生提供可能多的想象素材。在想象过程中,学生甚至可以借助音乐想象大山的情境,想象瑶族姑娘的美丽,想象舞蹈的激情。通过想象,当学生再鉴赏《蝴蝶歌》这首歌时,就有了更好的情感调动,就有了更多的情感投入。

二、加强体验,在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力

虽然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是最终教学目的,但是作为教师要告诉学生什么才是美,在音乐中怎样去欣赏,这才是关键。否则再好的音乐,由于不懂,最终只能变成对牛弹琴。因而,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实际,尽可能从他们的主观意愿出发,多采用鼓励式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学会欣赏音乐,最终在过程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不过教师需要牢记一点,主体是学生,教师不能包办,否则只能适得其反。比如,教学《非洲民间乐曲的片段》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载歌载舞,熟悉非洲的音乐和舞蹈,如有条件,也可以课前给学生播放一些视频,让学生对非洲音乐有个直观的印象。这样,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非洲音乐那种奔放与豪迈。接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重点让学生熟悉非洲某一地方民俗以及舞蹈,让学生能够全身心融入其中,而不是全面开花,让学生不知所云。经过这些铺垫后,教师则可以积极创造音乐情境,让学生跟着节奏边跳边舞,来感受非洲舞蹈的特点,从而把握非洲舞的韵律。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非洲音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质的飞跃,使学生从认知到审美都得到一个全面的提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非洲舞相对陌生,或者说根本就是盲区,很少涉及。教师如果直接导入,往往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只能盲目跟进,而得不到情感的投入。但是本案例中教师没有直接导入,而是通过铺垫,比如让学生载歌载舞,熟悉非洲舞的节奏韵律,接着让学生看视频,感知非洲的文化,从正面引导学生怎样去评价非洲音乐。在这过程中,学生对非洲音乐逐步有了感性的认识,并且能够逐步融入其中,甚至还能载歌载舞,体验音乐的魅力,从而提升审美情趣。

三、丰富形式,在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音乐的生命。学生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也无时无刻不在创造着。对于初中生来说,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创造力则是培养音乐兴趣最关键的活动之一。提升创造力,不仅有利于学生提升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他们通过音乐来改变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看法。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欣赏、唱歌和演奏等各种形式来感知音乐,对音乐进行创造性审美活动。笔者认为要真正让初中音乐洋溢审美情趣,最根本的还是需要从提升创造力入手,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比如,当学生学会唱某一首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首歌的主体、意境,通过自己的理解加以表达,甚至可以给歌曲伴舞。当然,这种舞蹈纯粹是学生自己的理解,是学生结合生活来表达自己对这首歌的认识。还有当学生学了一些乐理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自编曲子,或者节奏,等等,也许他们唱得不太好,或者不够优美,甚至编的节奏有缺陷,这些都可以忽略,教师需要关注的是学生情感,是学生创造力,是能够让学生在创造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才是根本。说到底,音乐只是学生表达情感的一种需要,一种形式,教师需要做的是给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音乐。这很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在审美创造过程中对学生的创造成果,教师要合理评价,以赏识的态度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活动,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在关注学生创造力培养时,教师要加以引导,要给予审美指导,要对学生的创造给予合理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尽可能用赏识的态度去鼓励、去肯定,目的就是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他们创造的激情。也许开始不够完美,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正行走在创作过程中,他们的审美能力正在逐步重构中。

四、结语

总之,音乐陶冶学生情感,净化他们的心灵。高效的音乐课堂,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与品味能力。当然,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音乐欣赏,某种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最根本的还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教材,用心感悟音乐,同样也用心去引导学生,从而让他们在音乐熏陶中不断感受美,理解美,最终享受美,并且通过音乐美感来重塑他们的人格以及心灵,让他们真正在音乐学习中丰富审美情趣。

作者:杨小琴 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李堡镇丁所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