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论文(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音乐教学论文(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5篇)

第一篇:初中音乐教学经典励志歌曲教学实践

一、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现状

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至关重要,音乐不仅能够起到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作用,同时也能影响人们的社会实践和外在气质的塑造,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和修养,所以说,音乐课堂实践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尤其是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引进经典励志歌曲,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但是就目前初中音乐教学实践结果来看,教学内容还相对老旧,涉及到的经典励志歌曲还相对较少,所以整个教学课堂缺乏活跃度,呈现出死气沉沉的状态,由于课堂的教学内容具有单一性,所以导致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严重影响着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次,初中英语音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学手段单一,而且缺乏趣味性,同时在课堂上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活动,死气沉沉的课范围极大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方式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质量,如借助多媒体的力量,选择一些经典励志歌曲进行播放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对经典励志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经典励志歌曲的热爱,吸收其中的精华,进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关于经典励志歌曲的教学实践

对于中学生来讲,经典励志歌曲对于其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引进经典励志歌曲对于促进中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引进红色经典歌曲

红色经典歌曲自身带有一定的励志作用,红色经典歌曲是历史浓缩的精华,同时其中也蕴含着大量的文化元素,其中革命的精神贯穿始终,革命时期的伟大精神和民族节气等都被巧妙的融入到了歌曲之中,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结,同时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会自然而然的感染到学生,进而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红色经典歌曲一直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进,如《红星歌》、《毕业歌》等都是相对适合中学生的经典红色歌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中学生艰苦奋斗,并培养中学生的爱国情结和民族气节,红色经典歌曲的节奏通常都相对激情昂扬,而且振奋人心,进而激发学生的激昂情绪,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引进红色经典歌曲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引进流行励志歌曲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中学生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学生通常对现代的流行音乐都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对当代的流行音乐有极高的兴趣,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引进的流行励志歌曲,这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起到励志作用,如《父亲》就是一首流行励志歌曲,很多学生对此都耳熟能详,所以将其引入到初中音乐课堂中来,可以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形成善良、勇敢、感恩等优良品质,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多引用这样的歌曲,引导学生不断进取、努力拼搏的精神,如在课堂上播放《阳光总在风雨后》、《水手》、《隐形的翅膀》等,这些歌曲都是中学生相对感兴趣的歌曲,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并努力感知音乐中的力量,进而形成坚强、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4]。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提高的综合素质,进而带动其全面发展,众所周知,经典励志歌曲作为音乐的精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经典,掌握和了解歌曲的精髓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并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音乐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引用经典励志歌曲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促进其健康全面的发展,所以说,要不遗余力的改善当前音乐教育现状,提高音乐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李艳 单位:澜沧县糯扎渡镇中学

第二篇:初中音乐教学看法分析

一、鱼还是渔,始终是个问题

多年的新课改,初中音乐教师虽然认清了音乐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还是无法摆脱“副科”的帽子,中考的指挥棒逼迫初中音乐教学为“主科”的教学让路,音乐课时被控制在了最低的水平。在有限的课时里,初中音乐课堂无法高效起来,负责任的初中音乐老师恨不得把所有理论、所有知识通通塞进学生的脑袋。初中生的音乐基础本就两极分化很严重,有一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对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在外面的辅导班中接受过更全面的教育,对课堂所学自然有着较好的理解。而有些学生,在小学阶段并不重视音乐,小学未启蒙,中学计划“混”,于是,他们对于如此高密度的理论及知识灌输,变得无法适应。初中音乐课堂究竟应该带给学生什么呢?鱼还是渔?学生使劲地学会全部的理论这就是我们音乐教师的目的吗?《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音乐的教学目标作出了明确说明,它指出:“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由此我们要明白高效课堂的使命,我们的所有努力是让学生“喜欢音乐、爱上音乐,用音乐体会人生之美”。授人以鱼固然重要,但鱼终不是目的,仅仅是手段而已。

二、“鱼与熊掌”也能兼得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初中音乐课堂也吹进了许多清新的风,“幸福课堂”“互动课堂”“自主课堂”等各种先进理念被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可这些理念在被拿来用的时候,初中音乐教师却困惑了:“实”与“活”就是鱼和熊掌,似乎总不能兼得。初中音乐课堂“互动”了、“自主”了,可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却只记住了活动,而没有体会到活动及“自主”所承载的音乐情感;如果换成教师一走进教室就强调纪律、谈话导入、弹琴伴奏范唱,然后学生跟唱,或是用口教唱这种方式,教学内容的确是落实了,可许多学生会觉得呆板单调。这样的方式无法带给学生最美的审美体验,也不会愉悦学生。一方面是形式热闹,教学无效;另一方面是看似有效,实则无效。实与活真不能完美融合吗?奥尔夫说:“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颗音乐种子。”我们初中音乐教师就是要通过多样的、有预见性的设计,让孩子的音乐种子生根并且发芽。热闹的课堂倘若处理不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关系就会沦为无效课堂,这无疑不会使学生的音乐种子发芽。而生硬的课堂,不仅不动感,甚至会扼杀学生音乐种子的萌芽。实与活可以融合,初中音乐课堂上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关键在于我们初中音乐教师要懂得适时放手、适时引领。我们要经常给学生表演和表现自我的机会,这种表演和表现不是随意的,而是事先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策划好的。学生唱响心灵之歌之时,教学内容也恰植入他们内心,这才是我们所要且也能追求到的教学效果。每一堂音乐课,教师若能应学生所需,让学生的情感与所学内容产生共鸣,我想实又活的课堂便会成为现实了。

三、“纸上谈兵”行不通

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重理论轻实践,因为我们深信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于是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将一些音乐理论背得滚瓜烂熟,这本身不错,错就错在学生对这些理论滚瓜烂熟了,我们却没有让他们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实践。比如,我们学习2/4拍的概念,学生明白无误地知道: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2拍,叫做2/4拍,一小节里有两拍,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是弱拍……可知道这个概念是一回事,在音乐中正确识别2/4则是另一回事,学生在实践中无法将概念与音乐现象联系起来。这就表明,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纸上谈兵”是行不通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由此,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摆脱固有的思维桎梏,让学生在实践(听觉)中理解概念、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音乐情感。还以2/4拍的教学为例,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事先准备几首各种节拍的曲子,上课时候,教师放音乐,让学生判断这些曲子中哪一首是2/4拍的,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掌握通过强弱来判断节拍的方法。而且,我们还可以提问学生,这几首曲子哪首适合队列行进中使用,学生会发动已有经验和身体的感官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他们对2/4拍的曲子适合队列行进中使用的特点会有所感悟。“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因此,让我们远离纸上谈兵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经历体验感悟音乐的过程,真正将音乐知识学以致用。

四、总结

总之,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一线教师应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究新方法,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让我们以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音乐基础为使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奋发有为。

作者:季秀荣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瓦窑中学

第三篇:初中音乐教学德育渗透

一、深挖教材,充分发掘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作为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并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我将教材具有德育因素的材料分为六大类:

1.爱国主义类

这类歌曲以歌颂祖国为主。比如歌曲《鼓浪屿之波》,引导学生坚定“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信念。学生通过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思想内容,感受台湾同胞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的情感,这种渗透式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音乐知识,还接受了思想教育,从而培养起崇高的历史使命感,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立志学习;比如《义勇军进行曲》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乐曲,表现了处于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危难下的知识分子,在民族存亡的关口,毅然冲出学堂奔赴抗日前线的主题。首先,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明白当时国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危难时刻,加深对歌曲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看一些中华民族处于危难关头的短片:在国家危难之时,毅然挺身而出,表现出人间有大爱,无论何时,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大多数的人都会毅然选择毫不畏惧的担当,在表现歌曲的同时,也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树立起时代责任感、使命感。

2.生活情感类

这一类歌曲以“爱”为主题,《友谊地久天长》《感恩的心》等,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尊敬父母、对生活怀有感恩之心的道德教育。

3.公益环保宣传类

这一类歌曲以宣传环保,爱护地球,爱护家园为主题,比如《地球你好吗?》《环保之歌》《装扮蓝色的地球》等,启发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典型音乐家类

这一类歌曲主要抓住曲作者的个人生平事迹来对学生进行现身说法,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现战胜黑暗、追求光明、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光辉形象,而且可以让音乐传递出一种力量、一种精神。

5.民族文化类

这一类歌曲包括中华几千年的民族音乐,戏剧、曲艺、民歌等,这一类歌曲的德育最不好把握,学生兴趣不浓,这就要求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更深层次地挖掘教材内容,比如欣赏课《梁祝》,这是一段歌颂纯真爱情的经典之作,而在教学中,我们就会对中学生敏感的“早恋”进行教育,从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入手,配以多媒体音画图像课件,给学生播放现代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资料片;从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讲起,音乐中透射出人类最本能的浪漫情感,让学生感悟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高尚、最具震撼力的纯洁情感,从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小提琴温婉轻柔,扮演出女性的柔美,大提琴的醇厚稳重,扮演出男性的刚毅沉稳,在欣赏跌宕起伏而优美的曲调中,学生的情感随着两位主人公发生变化、心灵受到震动、情操得到升华,这样一个培养高尚情操的动机便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能够变得冷静而慎重地对待“早恋”这一问题。

6.外国音乐类

这类音乐作品主要是介绍了解外国经典作品,广泛汲取世界各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比如《欧洲风情》单元的《美丽的村庄》唱歌教学中,就可以通过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再结合身边美丽的花溪河及河边美丽的村寨进行填词教学,从而引申拓展到爱护我们的家乡,爱护身边的自然环境,每个人力所能及地做到环保;八年级下册的《茂密的白桦林》单元中唱歌课《共青团员之歌》唱出前苏联年轻的战士们即将上战场保卫国家的壮志豪情,从而对学生进行全世界爱护和平、互相平等尊重、憎恨侵略战争的德育。

二、在音乐教学各种课型中渗透德育

1.唱歌课中的德育渗透

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题材丰富,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齐唱要求学生整齐划一、协调一致,不能突出某一个人,轮唱要求学生相互配合、错落有致。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比如,在七年级下册《美丽的村庄》两声部演唱中,歌曲在中段有部分是两个声部演唱,但是两个声部出来的时间和节奏都不一样,这就要求两个声部的学生精力集中,互相聆听、互相合作才能顺利完成,学生在这过程中完成得不好的时候都会互相大笑,教师指导中,需要鼓励双方学会聆听、不争抢,就能达到彼此想要的效果,学生在这个学习中就能学会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道理。

2.音乐欣赏课中的德育渗透

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如,在教歌曲《瑶族舞曲》时,可先在多媒体上展现瑶族相关画面:月色溶溶,和风习习,在树林中的草地上,一对身着鲜艳民族服饰的男女青年,男的弹奏乐器,女的载歌载舞,呈现出一个夜晚欢乐的篝火场面,学生马上浮想联翩。有的说,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兄弟民族友好交往,愉快的生产生活,其乐融融;欣赏《红旗飘飘》《北京欢迎你》《国家》等歌曲时,观看多媒体短片,了解近年来我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汶川地震的毅然挺立、非典时期的大爱不倒……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唤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通过对器乐曲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的欣赏,进一步加深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悠久与灿烂;在坎坷的《命运交响曲》中获得克服困难的勇气。

三、总结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样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在音乐中渗透德育,正是把对孩子全面素质的培养提高这个“艰苦任务”变为孩子自己乐意接受的“宝贵礼物”的一种最佳形式。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赋予了我们历史的重任,我们就要对学生抱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做好教育工作,教会学生基本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把他们培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而努力。

作者:陈星言 单位: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第三中学

第四篇:初中音乐教学情感体验探析

一、渲染课堂音乐意境,融入情感体验

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往往蕴含着作者真挚的感情,同时也蕴含着唯美的意境,在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教学思路拓展得更宽、更广,要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不断用心去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情与境,让学生做到与音乐作品心灵的对话,从而获得真挚的情感体验。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生活阅历非常有限,对于很多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较低,为了使学生获得真挚的情感体验,教师应该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获得这种至纯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根据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置身其中的情境,并用文字或者图片以及视频的方式对这个意境加以渲染,让学生能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然后,教师再在音乐作品的关键环节加以指点,使学生突破理解的障碍,从而获得更为深刻的领悟。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对于音乐的学了要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之外,更多的还是要求学生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去领悟,而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不具备很高的领悟能力,这时教师可以在教学手段上做文章,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播放音乐的画面,让音乐的流淌随着画面的涌动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心有所悟的感觉,这样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能够触动内在的心灵,用心去感受音乐的神圣纯洁。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来让学生自主抒发对音乐作品的感触,在聆听音乐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完全放手的方法让学生自主领会,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形成一致的意见和看法,然后在小组之间进行讨论,通过多方面的综合与探讨,从而形成对音乐作品统一的看法和理解,这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表达加以客观评价,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反思自己意见的形成过程,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丰富教学内容,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适当地拓展教学范围,在课堂上融入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或者是相联系的音乐作品来让学生欣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视野也会得到开阔,其情感也会得到相应的丰富。

三、渗透文化教育,升华学生的内在情感

优秀的音乐作品除了具有真挚的情感之外往往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渗透也能够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很多优秀音乐作品的形成一般都是先有词,然后再谱曲,这也说明了文化内涵在整个音乐作品中的地位,从文化的角度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将会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浓厚的文化氛围能够将学生带入艺术的殿堂,在对歌词的理解中感受音乐作品浓浓的文化气息,再加上优美的旋律,学生更加能够感受到音乐跳动的脉搏。同时在文化的感悟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会得到一定的升华。例如,在很多革命题材的音乐作品中,歌词的字里行间无不反映着民族危亡时刻,仁人志士不屈的灵魂和斗争的决心,也饱含着浓浓的爱国之意,学生对歌词的理解会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再加上慷慨激昂的旋律,更加使学生感受到音乐饱含着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艺术品位和音乐素养,同时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深刻领悟,学生的内在情感也会得到非常良好的熏陶,使学生具备优秀的内在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康爱珍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蓼阳初级中学

第五篇:初中音乐教学舞蹈教学与音乐教学融合

一、音乐教学的现状

音乐教学现已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关注与重视,学生在校不仅要学习音乐课,还要参加校外音乐特长班的学习。学生对音乐充满了很大的兴趣,对于音乐课而言,学生都非常喜欢,特别是喜欢进行歌曲演唱,音乐是一个可以陶冶我们情操的大熔炉,在音乐学习中学生可以感受到美,可以提升学生高雅的品质,这是音乐教师开展音乐教育的目的,也是对教育工作者的考验。教学是一种师生间双向互动的过程,要想达到相应的音乐教学目标,首要任务便是建立一种融洽、民主、和谐且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促进师生感情和谐,促进教学发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音乐是一种体现情感和激发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就是感情体验的一个过程,把音乐和舞蹈结合在一起,音乐具有丰富多彩的内涵,而舞蹈则是一种对生活、对情感的展现。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音乐和舞蹈加以理解,并提高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追求和喜爱,合理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可以更有效地获得并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学会自主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的整体融合

1.创新型教学模式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观念,结合当前学生课堂的教学目标,设计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相关的课程环节,将音乐与舞蹈教学相互融合,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也可以进行理论与实例的分析,将音频播放和乐谱展现给学生,巧妙地进行舞蹈的设计和练习,增强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体现学生在舞蹈教学中的主体位置。

2.现代化实践活动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音乐教师按照教材要求进行教学,像单声部旋律,就让学生齐唱,这样比较单调乏味;像诗歌歌曲旋律就婉转优美,比较容易引起学生对唱歌的兴趣,学习时间也不需要太多,很容易学会;学生学会歌曲后,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视频进行教学,播放MV来展现歌曲中优美的环境和清幽的景色,让学生身临其境。在这样现代化的环境下,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不断发展,不仅是对学生情感的激发,也是对学生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提高。比如,播放《让世界充满爱》,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比较容易理解,学生可以自主编排小品或舞蹈,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在班会课上表演给全班同学观看,这样做,更容易让学生融入对音乐教学的学习中,在他们观看或聆听之际,还会激发他们对歌曲无限的遐想,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和谐的团队合作

在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的整合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现在是以理论教学与舞蹈音乐教学为主的合作性教学,使课内外音乐教学的整体性具有可塑性,在学生对音乐与舞蹈技术的掌握中,教师通过不断地交流和对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和合理运用,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音乐与舞蹈教学的不断发展。比如,在学习《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时,让学生自行组织和分配角色,部分学生唱歌,部分学生表演舞蹈,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地将音乐与舞蹈进行融合,还可以体现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总结

在舞蹈教学与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对音乐的节奏感和身体运动的舞蹈动作,与现代教学融合为整体,从而突出教学的设计和课程的创新,对传统教学进行延伸和扩展,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进行转化,使其形象、立体、动态感增强。这样,既可以改变教学的环境,也可以优化教学的结构,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将音乐教育向全体学生进行宣传和推广,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加强他们对音乐教育的关注度,让音乐在每个人心中绽放,是对音乐教育事业最大的帮助和支持。

作者:孙凌洁 单位:江苏省金坛市薛埠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