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论文(4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音乐教学论文(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4篇)

第一篇:小学音乐教学体态语言运用

1传递信息的体态语言———手势

小学生受知识所限,对音乐没有经过专业的练习和深入的理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一些“小毛病”,如果教师总是通过有声语言来进行纠正与提示,那就会让小学生的练习时常被打断,整个学习过程无法系统和完整,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更会破坏音乐为他们创造的艺术氛围。如同失去有声语言能力的聋哑人借助手势来表达心声一样,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将各种信息和意图通过不同的手势传达给学生。例如,在歌唱练习中小学生气息不匀、不稳,随意换气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时教师可以边弹琴,边给学生打出手势,如用手势“V”作为换气提醒和标志,每当学生们看到老师打出这个手势时,就会有意识的将气息进行调整;而一旦在唱歌中发现有的学生吐字发音模糊的时候,可以做“打开”的手势,让学生明白这时应该打开自己的牙关和口腔,注意发音位置。这些手势都可以在教师伴奏同时进行,学生们则无需停止练习就可以“接收”到教师想要表达的信息,进行自我纠正。音高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如何让抽象的音高直观而形象化,教师可以借助“打手势”的方法。如在练习演唱“彩色的中国”时,对于很多音准学生把握不好,尤其是最后的八度大跳,用“m”唱总会偏低,这时加进“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学会从教师的“手势”中去掌握音准,多样化的手势出现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上,会引发学生对音高和音符唱名的想象,让“难捉摸”的高音被形象化和视觉化。

2表达意境的体态语言———表情

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小学生如何演唱,如何倾听,而是要教会他们如何欣赏音乐,体验音乐想要表达的某种意境,领会蕴含于音乐之中的情感,从而学会如何以情动人的去歌唱。音乐的意境很多时候不能够用语言来描述,不能够用手势来表达,但却可以通过表情来体现。小学生很受教师情绪影响,可以说教师的“喜形于色”会让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教师借助表情这一体态语言来渲染气氛,感染学生于教学非常有益。如在让学生们欣赏“爱的祝愿”这首曲子时,该曲是由“ABA”结构构成的,其中每段主题所表达的情感都不一样,A段的旋律较为深情,B段则有些哀怨,而回到A段后旋律动人温婉,乐曲表现出温馨甜蜜的情感。学生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无论是语言还是手势都会打断音乐的流畅,然而教师可以通过表情来表现不同主题的情感,深情时双目凝望;哀怨时眉头紧蹙;甜蜜时面露微笑,伴随教师丰富的表情,学生们会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乐曲表达的意境。

3加快理解的体态语言———动作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最需要注重的就是把握住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施教,难以持久的注意力以及好动活泼的性格,让小学生更加喜欢带有一定动作性的学习方式,而音乐本身也是调动人类各个身体器官,需要全身心去投入的一种艺术享受。因此,通过动作的体态语言进行教学,不但与小学生的个性特点相契合,更能够让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帮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的内涵。如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大鹿”这首歌曲时,如何唱出小白兔非常焦虑的心情,如何表现出大鹿果断而又勇敢的态度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成两组,一组是“小白兔”,一边唱一边做出焦急的向前跑的动作;另一组是“大鹿”,看到“小白兔”来时,坚定的挽起“小白兔”的手。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动作让学生们很快发现了两个角色的不同,对这首歌的理解也更加深入。而对于高年级的音乐欣赏,动作语言同样重要。如在欣赏“微笑波尔卡笛”这首曲子时,为了避免课堂“死板”的现象发生,可以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动作来听辩不同主题的不同情感,如在第一个主题时教师可以做“波尔卡”的舞蹈动作并让教学们一起来学跳;而在第二个主题时则让学生们跟教师一起左右摇摆身体,感受该主题的情绪。在动作中学生们能够体会到该乐曲中不但饱含着跳跃轻快的情绪,更有舒展流畅的情感。语言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沟通方式,无论是知识、思想还是情感,师生之间要想进行交流与互动,都无法脱离语言而实现。但语言并不仅限于有声语言,音乐教学中体态语言的直观与形象更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心灵的距离,教师要学会善用体态度语言,让多样化的语言表达形式为小学生演绎一个别样精彩的音乐课堂。

作者:王春芳 单位:江苏省泗洪县明德学校

第二篇:小学音乐教学班级合唱训练

一、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

要让学生喜欢合唱,首先必需培养他们对合唱的兴趣,提高鉴赏能力。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欢乐,还会使他们对合唱发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使“要他唱”变成“他要唱”,使“唱得多”变成“唱得好”。小学高年级的教材有很多歌曲都是多声部的合唱歌曲。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聆听这些合唱歌曲,使学生体会到合唱区别于其他演唱形式的不同的音响效果,使学生喜欢上合唱。在教学中,除了欣赏教材中所布置的曲目外,还可以让学生欣赏各种类型的优秀合唱作品,在欣赏时,学生经过细心的聆听各声部旋律,体会和声的色彩,训练了聆听音乐的耳朵,提高了合唱的听觉能力,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体会到了合唱艺术的美,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对合唱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活力。在合唱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其中一个好方法就是多开展一些优秀合唱歌曲的听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与兴趣。这就要音乐教师根据每个单元的教学主题,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合唱作品进行欣赏感受。

二、在音高、节奏等游戏中对学生进行多声听觉的训练

节奏与旋律是音乐中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新课标指出“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教师要善于利用音乐的这两个要素,通过游戏等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声部听觉的训练。

1.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多声部的节奏律动

节奏就是旋律的骨架,各种节奏型都有其各自不同的韵律。如在教学第二册“巧巧手”这一单元时,我让学生按不同的角色分成了三组,粉刷匠:刷—|刷—;理发师:咔嚓咔嚓|咔嚓咔嚓;铁匠:叮叮|叮叮。先让每组学生分别进行劳动声音模拟,然后两组同时进行,最好再三组同学同时进行劳动声音的模拟练习。这样每组学生都有一个固定的节奏,每个声部也仅仅是一个小节的无限反复,对学生而言,只要把握住自己的节奏,并在拍率上与大家的一致,当大家一起模拟时便形成了不同节奏的声部叠置。这样通过对各种声音的组合练习,使学生轻轻松松地就进行了多声部的训练,效果非常好。只要老师能把握住节奏游戏的这个环节,一定能在趣味性的训练之中,为合唱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结合发声练习等进行多声部音高游戏

在课堂上,可以结合发声练习进行趣味的游戏,当老师唱出一个长音时由一组学生接唱,另一组学生接第二个长音,这样两个音就能发出很好听的和声效果。教师还可以根据歌曲演唱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母音练唱,如用wu来代替唱名进行发声练习等。像这样的训练,不仅能使学生对基本的和声有基本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们在得到了和谐均衡的和声之后有一份成就感。

三、在歌曲教学中引领学生进行多声部的实践

在音乐课的歌曲教学中,二声部教学是高年级音乐的教学重点。在课堂教学中,合唱歌曲的声部和训练是合唱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声部的均衡、和谐音色的统一起着重要的作用。想要唱好两个声部,就不能只是自顾自地唱了,而需要牵涉到两个声部的配合。既要唱好自己的声部,又要聆听另外一个声部。要倾听合唱的效果,可以采用由简入难的教学手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进行逐步的训练。在实践的教学中,我一般先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声部训练,然后再对所学的合唱歌曲进行对比教学,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兼听能力和对和声效果的感受,又能培养学生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能力,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和声的美感和合唱的丰富表现力。由于这个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所以我在声部的训练时往往会安排较多的时间。要让学生唱好二声部或以上的合唱歌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通过平时扎实的训练,才能让学生不至于害怕合唱。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多欣赏、多练习,才能让学生热爱并表现出合唱完美的和声效果。

作者:胡明妫 单位:浙江省庆元县和山小学

第三篇:小学音乐教学情感探讨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音乐情感

小学音乐教学中,为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带来情绪的激发。教师可以通过讲述音乐故事、展示音乐作品产生背景、让学生课堂表演等方式,或者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音频、文字资料,为学生创设多元音乐学习环境,成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如在学习《乃哟乃》这首歌曲之前,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土家族风土人情方面的图片,特别展示了相关视频,土家族“社巴日”歌舞演出,让学生对土家族风俗有一定了解。教师让学生谈谈我国少数民族都有哪些习俗,学生开始讨论。有的说,傣族有泼水节,这是庆祝活动。有学生说,苗族有划龙舟比赛。教师总结:“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少数民族的音乐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宝贵财富,我们都应当珍视。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乃哟乃》这首歌。”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给课堂教学创设了特定教学情境,学生通过对民族风俗习惯的探讨,也懂得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为学习歌曲做好了心理铺垫。

二、营造课堂气氛,渲染音乐情感

小学生大都喜欢音乐,但对音乐课堂教学并非都能够接受,教师需要利用多种手段营造一个宽松、活泼、愉悦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学习。首先要积极改善师生关系,教师历来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曾经的“一言堂”让学生望而生畏,新课改要求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教师也要注意身份转变,要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服务者。其次是改变教学形式,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时间,或者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自由接受音乐元素的熏陶。《划船》这首歌要唱出韵味比较难,教师在具体引导时,主要是利用范唱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先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并让学生说说听歌曲的感受,学生都能够说出歌曲所描绘的美丽景象;然后由教师进行范唱《划船》,而且还配以手势动作作为辅助,学生也跟随教师一起行动,课堂教学气氛相当热烈。教师利用范唱机会,在为学生示范的同时,也为课堂注入了强劲动力,学生情绪被调动起来,学习自然进入到和谐状态。

三、设计问题引导,探索音乐情感

音乐教学也需要教师利用问题进行引导,因为小学生都有比较强的好奇心。教师要注意从学生认知特点进行切入,利用问题悬念引起学生关注。特别是教学环节导入阶段,教师要注意设置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这样的音乐课就会充满积极因素。学生探索过程就是情感经历过程,思想锤炼自然会赢得高效益。《鹅大哥》是一首民谣,教师先用一首关于鹅的儿歌导入教学,然后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同学们见过鹅吗?鹅是怎么叫的呢?你们能够描绘出鹅的模样吗?谁能够学学鹅是怎么走路的吗?”学生听教师列举这样的问题,顿时都来了精神,因为问题都比较简单,教师也不是要学生逐一回答,而是让学生感知关于鹅的相关内容。学生议论纷纷,教师特别让学生模仿鹅走路的样子,教室内顿时欢声笑语。教师用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思维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欢快的学习气氛被点燃,也为正式学习做好情感基调铺垫。学生情绪被激发起来,课堂教学自然进入良性轨道。

四、开展教学活动,体验音乐情感

小学生音乐课堂教学需要学习乐理,也需要学习乐器演奏,学生对此常常会感觉有难度,为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教师要注意课堂演绎的方式,最好是让学生以小组集体形式参与,这样可以提高演绎覆盖面,带动更多学生学习感知音乐。《牧羊女》这首歌优美而活泼,能够让人感受到劳动带来的美好。教师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学生边聆听边用手掌进行节拍伴奏。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给学生以情感激发。学唱结束时,教师组织小组进行集体表演唱,要求学生自己编制动作。学生立刻行动起来,各个小组都能够圆满完成任务。在展示演绎时,小组表演非常成功,学生参与热情很高,虽然动作难做到整齐划一,但表演意识比较到位,表演效果非常理想。教师让学生自编动作进行小组演绎,为学生提供了难得的表演机会,学生在训练表演过程中获得情感历练。音乐情感目标是音乐课程内质要素。教师具体运用时,要根据教材文本和学生生本实际需要,设计适当教学环节,让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在具体音乐活动中得到更多情感体验,培养良好情感认知基础。小学生音乐感知比较单纯,对音乐的执着更加纯粹,塑造学生音乐纯真情感内质,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品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云秀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第四篇:中小学流行音乐教学影响及对策

一、流行音乐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

1.造成狂热追星现象

流行音乐的盛行,随之而来的就是流行音乐偶像的风靡。在现代社会,明星们拥有强大的号召力,与影响力。随着流行音乐的不断充斥,中小学学生本身的抵抗诱惑的能力较低,在流行音乐塑造的虚假环境下很容易迷失。这个问题体现在音乐教学上的表现就是中小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关注点发生了改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与评判由对音乐本身艺术价值的感官转移到了对音乐偶像自身上去。简而言之,就是喜欢歌唱明星,就会欣赏他的音乐。反之。则对其他优秀艺术作品弃而远之。

2.对音乐价值观的改变

音乐,是一种优雅的艺术。是创造美,发现美的艺术。音乐作品往往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以及为未来世界的期许。但是,在当今的流行音乐中,十之八九倡导的是所谓的并不美好的爱情。伤感情歌充斥着大街小巷。在此情况下,学校的音乐教学势必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广大学生对于音乐的第一印象,就是旋律优美,朗朗上口,紧跟世界潮流的流行音乐,这也使得他们对最初的爱情、亲情、以及社会有了并不完善的认识。进而对于一些传统音乐的教学,譬如民族音乐的学习丧失了兴趣,并且从内心深处忽视了传统音乐价值观应有的概念。

二、实施对策

1.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音乐课堂较语文,数学课堂而言,要求更加严格。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内心深处爱好音乐才会喜欢上音乐课。而且,音乐课堂本身就应该是师生互动频繁,学生间合作,团体活动的,因此,对教学趣味性的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在课堂上,不仅教学内容要丰富,同时,教学模式也应该多样化。每一节课,都要争取做到趣味性与娱乐性相结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中小学生从健康积极的音乐中汲取力量,放松身心,激励自我更进一步的发展。

2.实践与教学相结合

音乐教师的教学模式对整体学生的音乐之路也有重大影响。音乐教师使用死板的教学方式上课,整节课教条,死板,毫无生气,学生没有进行音乐活动的兴趣,以致教师与学生都不能在课堂上获得乐趣。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课堂并不能够采用完全的满堂灌的方式进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引导,教育学生。比如,小学课本中有一篇音乐课是《月亮月光光》,学习这样一首有趣的歌曲,教师可以同时借助音频资源为学生提供流行音乐歌手张信哲的歌曲《白月光》,在民俗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共同对比下,让学生多方面,深层次的学习了解月光在我国人们心中的美好形象以及人们对月光寄予的期许。教学是教与学相互结合的产物。将流行音乐应用于教学中,有利于中小学的音乐教学。

3.有选择的引进流行音乐

音乐对人类的作用,还体现在社会教化下。好的,优秀的,积极地,健康向上的音乐,能够促进人的思想健康发展,向人们传递正确的思想观念。音乐是能够影响宇宙万物的神奇力量。人们在聆听模仿某种感情的音乐时,也会感同身受。比如,长期聆听不正经的,低俗无趣的音乐,也就会受这些音乐的影响。其中,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所传达的信息都是低迷,消沉的。常听正常的,积极的音乐,人们也就会对生活有正常的审美能力。俗话说,体操训练人的体质,而音乐则能训练人的心智。许多流行歌曲对中小学生的思想教育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比如,《走进新时代》,《歌唱祖国》等等歌曲,都能够让学生在聆听之余,潜移默化的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再者,好的歌曲的歌词对中小学生是有教育意义的。比如,《学习雷锋好榜样》能交给学生健康向上的为人处世的态度,而周杰伦的《青花瓷》又能让中小学生感受到满满的诗意,并且也能认识到我们优秀的青花瓷文化。因此,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要适当的引进一些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都正确的好歌曲,为教学活动增加学习乐趣,促进音乐教学的有效进行。

三、小结

通过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促进实践与教学相结合;有选择的引进流行音乐等三个方面能够有效地避免流行音乐对于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弊端,扬长避短,有效的发挥流行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吴萍 单位:东营市胜利第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