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学前教育中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学前教育中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学前教育中运用

引言:本文简略阐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并从本土化应用以及创造性应用两方面着手,对其在音乐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为相关学前教育的教师提供参考,进而提升奥尔夫教学法的实效性,推动幼儿音乐学习质量的提升。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有着较强的科学性,但从目前来看,部分教师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一定的不利因素,影响着其应用效果,不利于幼儿音乐素养的形成,基于此,有必要对其展开更为深层次的探究。

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

1.1综合性

奥尔夫教学法本身有着相对较强的综合性,从奥尔夫思想的实际内涵来看,其认为音乐其实是一个具有完整性的体系,并非只有单一元素,在实际进行音乐表达时,需要人们充分将各种表达方式整合起来,具体包括声音、情绪、行为以及语言等等,唯有如此,才能够支撑人们在特定的场合和时间自然流露和抒发思想感情。基于此,在学前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强化对于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面,展开音乐教学,促使幼儿对音乐本身产生更加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实践活动和讲故事等多种形式的应用,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幼儿音乐学习的程度,在营造良好氛围的同时,加深幼儿对于音乐知识和内涵的理解,进一步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潜能。

1.2创造性

从本质上来看,音乐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是人们向外界呈现自己想象和观点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有效将情绪和声音结合起来。若想提升幼儿音乐知识学习成效,教师不仅要向其传授具体的音乐理论知识,同时,还要确保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音乐学习为其带来的快乐,真正从中得到乐趣,这样才可以增加幼儿的体验感,继而为其即兴创造与自我发挥创造良好的条件,促使学生利用声音表达自身的情感,此举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音乐并热爱音乐,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欣赏和音乐学习当中去。在学前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中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更加侧重于对于幼儿天性的培养以及发挥,旨在让幼儿能够在对音乐进行学习的时候,从自身的想象力以及亲身感受出发,将自己的创造性应用在肢体动作、语言等各个方面,以便于在各个层面上对音乐的魅力产生更直观和深层次的感受。

1.3参与性

对于学前教学阶段的音乐教学来说,其在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过程中,强调幼儿应当能够在音乐学习中具有良好的参与程度。相对于我国以往所采用的各种音乐教学方式来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存在较大不同,其不提倡教师对幼儿展开浅层次的音乐教学,而是更加注重音乐本身作为欣赏和聆听活动以外的参与性,着重指出教师需要调动起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亲身参与到其中,进而对音乐所具有的韵律以及美感产生更为全面的体验。

2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学前教育中优化应用的策略探究

2.1本土化应用

2.1.1教学理念

若想真正体现出我国学前教育阶段音乐教学的实际成效,教师在实际应用奥尔夫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土化应用,而其中最关键和最基础的部分便在于实现教学理念的本土化。“人本主义”是奥尔夫教育理念中至关重要的思想之一,而这一思想同我国教育领域所采用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在传统的学前音乐教育中,部分幼儿受到自身年龄过小或者是理解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其在音乐课堂上往往不擅长表达自己和抒发感情,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寻找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且在独立自主、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提升辨别能力,以做到不被他人观点影响、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勇于提出不同观点。基于此,教师需要在对其应用奥尔夫教学法的过程中适当融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围绕着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评价。以《天鹅》这首音乐作品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这一作品进行欣赏时,便可以先提出问题:你从这首曲子中感受到了什么?由于幼儿对于音乐的理解程度不足,所以幼儿所给出的答案大多五花八门,但教师不能够用太高的标准来要求幼儿,当其提出不合理的观点时,不可以一味否定其答案,否则便会影响幼儿的自信心、成就感以及积极性,不利于增强幼儿音乐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出其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幼儿表达其产生观点的原因,并针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引,促使幼儿对其中音乐旋律的变化产生更加深层次和多元化的解读,真正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充分融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2.1.2教学内容

学前音乐教师在促进教育理念本土化的同时,还要积极推动教学内容的本土化。对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来说,其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幼儿的参与感有着极高的要求,幼儿唯有真正沉浸在良好的音乐氛围中,才能够亲身对各种音乐元素进行感受,而生活中的音乐元素相对于西方的音乐元素来说,能够更加快速高效地被幼儿接受。因此,教师需要灵活应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能够接触到的各种音乐元素,组织开展具体的音乐教学活动。音乐欣赏是学前教学阶段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可以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学内容层面的本土化同音乐欣赏有机结合起来。在音乐欣赏的环节中,尽可能选用一些能够展现出我国音乐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经典音乐作品,例如:《十面埋伏》、《步步高》以及《百鸟朝凤》等。这些音乐作品尽管幼儿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其本身所具有的音乐性和艺术性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幼儿的音乐审美水平。而教师则应当从旁帮助幼儿对作品进行分析,尽可能用简单的方式引导幼儿对其曲式结构进行理解,与此同时还要配合相应的肢体动作,在律动的过程中体会音乐深层次的内涵。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教学视频和图片,将知识点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对音乐进行聆听和欣赏的同时,精准地把控音乐的具体走向,明确乐曲的结构。音乐本身有着较强的节奏性,为了有效提升幼儿对于音乐节奏性的感知,教师可以适当选用一些我国经典著作中朗朗上口的篇章,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朗读,例如《弟子规》、《三字经》等,这些作品合辙押韵,并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生在对其进行朗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对其中的韵律和节奏感产生深入理解,还能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部分幼儿由于理解能力和接受度相对较低,所以教师在也可以选择一些更符合学生理解能力的儿歌,例如《小白兔》和《大吊车》等等,以达到强化培养学生节奏韵律感的效果。

2.1.3实践操作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强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幼儿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音乐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其中,进而更为深入地体会音乐的魅力。因此,教师应当积极适应当前教育领域中由“教”向“学”转变的发展趋势,尽量保障幼儿更好地融入到情境当中,在此过程中深入地感受和体会音乐。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音乐欣赏的时候,便可以鼓励幼儿通过使用肢体语言对其所听到的音乐进行表达,由于幼儿在初次接受这种方式的时候存在一定的不熟练,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模板,并引导幼儿模仿教师的行为。比如旋律逐渐升高的时候可以跟随旋律逐渐将双臂抬高,或者是在旋律出现反复的时候轻轻摇晃头部,而在节奏感较强的段落,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跟随节奏拍手或者跺脚,这样便能够让学生充分融入到旋律当中,通过律动对音乐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接下来再通过合理的思考以及想象进行即兴创造,在创新肢体动作的过程中深入感受旋律的高低起伏变化,而这一方法的有效应用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幼儿的创编能力、表达力以及感知力。

2.2创造性应用

2.2.1强化节奏训练

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在对其所开展的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是比较重要和关键的组成部分,从宏观角度着手对其进行分析,节奏主要指的是针对那些在长度上相同或者是不同的音按照相应的规律进行合理串联。从实际情况来看,节奏本身在概念上比较晦涩难懂,但若是教师能够在旁加以引导,则能够在不断的训练中提升幼儿对于节奏的理解效果。尽管幼儿对于其概念并不能够产生全面以及充分的认识,但幼儿往往对于节奏的基本感悟有着较为敏锐的特点。基于此,教师应当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识节奏和探寻节奏。例如,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可以用拟声词来表示旋律的变化和节奏感,以帮助幼儿对音乐内容进行理解,比如可以分别用淅淅沥沥和哗啦哗啦来分别描述雨水和河流的声音,让学生用生活中所听到的声音感受音乐。这样一来便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探寻音乐节奏感的意识和习惯,并自觉对其声音的节奏进行模仿,不断提升幼儿对于节奏感的敏感性。当完成具体的教学之后,教师应当趁着幼儿仍对其有兴趣,适当为其提供简单的节奏组合,供幼儿进行听辨。虽然幼儿在初次接受的时候存在一定难度,但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势必会形成良好的乐感,进而在原有的基础上强化幼儿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促使其从细节处着手产生对于音乐作品整体的把控和感知。教师在应用奥尔夫教学法展开教学节奏训练的时候需要注重灵活使用乐器,这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学习热情,并让幼儿能够更为深入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利用乐器进行节奏谱教学能够有效实现由固有教材向视觉符号的有效转化,切实提升音乐素材本身的具体化以及形象化水平,为幼儿对节奏的直观理解提供方便。此外,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合理搭配歌曲,从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趣出发,尽可能选择那些能够被幼儿广泛接受以及耳熟能详的歌曲,并确保其有着相对强烈的节奏感,这样便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吸引幼儿注意力,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成效的。

2.2.2优化听觉训练

从实际情况来看,音乐本身便属于一项听觉艺术,所以为了提升幼儿的音乐水平,在学前教学阶段便应当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优化开展听觉训练,进而切实达到培养幼儿音乐听觉能力的效果。在以往学前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大多是采用钢琴、电子琴或者是录音机等形式向幼儿传授知识,其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呈现出突出的单一化特点。而通过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教师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采用唱旋律、品乐器以及分辨琴音等手段,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在进行琴音分辨的时候,教师需要处理好各种常规的听力训练,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其播放一些简单的音乐,使其在听辨的过程中锻炼音乐技能,切实提升幼儿对于音符的感知水平。教师在实际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在合适的条件下使用多媒体技术,结合以往幼儿所接触到的乐器,为幼儿播放经典音乐作品的片段,并鼓励学生猜测该片段中使用了哪几种乐器。以《渔舟唱晚》为例,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中寻找能够有效结合音乐和视频画面的课件,并用多媒体设备为幼儿播放,在整体欣赏一遍过后,教师便可以鼓励幼儿试探性地对主旋律进行哼唱,接下来教师便可以为幼儿再演示一遍古筝的声音,引导幼儿得出《渔舟唱晚》主要是使用古筝进行弹奏的这一结论。

2.2.3合理应用游戏

受到年龄的影响,幼儿本身便有着活泼好动的天性,并且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天生的好奇,所以教师应当采用奥尔夫教学法的过程中对游戏环节进行科学合理地设置,进而在充分满足幼儿心理和天性的基础上,促使其在游戏的过程中寓教于乐,起到提升幼儿音乐水平的作用。游戏环节对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质感重要,与此同时,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通过游戏展开学前音乐教学已经成为主流趋势。游戏的合理应用可以构建起良好的课堂气氛,既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还能够激发其创新意识,为幼儿后续音乐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以外,教师在应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幼儿对于学习过的音乐知识进行巩固,切实发挥出游戏本身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带动和激发作用,促使其在游戏当中充分展现出其敏锐的思维,有助于培养的幼儿发散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在应用奥尔夫教学法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在欢快的节奏以及丰富的音像中得到心灵的净化以及升华,而此时教师便可以通过乐器和各种肢体动作的应用,促使音乐能够以一种更为游戏化以及温馨的教学模式中呈现出来,幼儿可以在聆听以及充分参与的过程中对音乐背后所包含的各项信息产生更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音乐游戏与传统的常规游戏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更加侧重于幼儿对于音乐的感知和领悟,使幼儿能够从源头上跟随音乐的引导。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下述游戏教学活动。教师需要事先教幼儿《小皮球》的歌谣,并感受其中的节奏感,接下来教师则要提供幼儿常用的游戏道具——皮筋,让幼儿在跳皮筋的时候,跟随脚步节奏唱出歌谣。这种教学形式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音乐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水平,并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幼儿在游戏中对音乐节奏产生深入的感知。

3结论

综上所述,合理应用奥尔夫教学法,可以提升学前音乐教育的实际效果,对于幼儿音乐审美的提升以及音乐素养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相关教师应当加强对于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视,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结合幼儿自身特点,提升其应用的成效,进而为学前阶段幼儿音乐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助力。

作者:金蕾 单位:昆山高新区茗景苑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