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互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互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互动

【摘要】音乐课程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思想情感的形成有着积极影响,具有灵感来源广泛、富有激情的特点。小学是学生学习和感受音乐的黄金时期,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互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本文对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互动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有效互动

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是国内外许多教育专家支持的先进理论。互动式教学作为体验式教学中的一个有效环节,正是从音乐教育的本能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体作用,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要通过充分备课、多媒体应用等加强有效互动,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一、有效互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增进师生感情。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学生自身的差异性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组织有着高超的掌控能力,课堂氛围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学生在消极的课堂氛围中会产生焦虑、压抑的情绪,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充分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眼神、提问等互动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有效的课堂互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观察和了解学生的情绪反应,并及时给予反馈,从而增进师生感情,促进师生交流。

(二)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泰戈尔对音乐有过一句名言:“不要试图填满生命的空白,因为音乐就在那空白的深处。”音乐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上什么它就是什么,就像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会有一千种理解一样,音乐可以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有效互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充足的思维拓展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大多仍然像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样,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占据完全的主导地位,给予学生整理过渡的时间较少。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中的唯一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且多数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仅仅是让学生先听一遍要学习的歌曲,然后跟随录音机一句一句地跟唱,使得课堂枯燥单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会逐渐降低,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二)音乐课程处于边缘化。虽然我国已经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但中高考制度仍然是学生不断“晋级”的必经之路,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依然存在,学习成绩仍然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指标,学校、教师和家长都认为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加重要,因此大多数小学中的音乐课程就如同体育课一般处于边缘化,经常会出现音乐课被数学、语文等课程占用的情况,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安排。

(三)教学模式有待创新。大多数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就是先让学生跟着教师学唱,然后跟着录音机学唱加深记忆,再进行集体合唱、小组唱、个人抽查等,表面上看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实际上并没有给予学生太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四)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的音乐教育更多地注重学生对于音乐技能的掌握,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大多数是学生只要能简单地跟唱,完成教学进度就可以了,而不是重视音乐对于洗涤学生的内心、提高学生创造力的作用,教师往往是照本宣科地教授和讲解音乐知识,忽视了音乐中蕴含的最本质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使得学生对音乐的意义认知不够深刻,达不到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阻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互动策略

(一)做好充分的备课。课前备课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环节设计,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实践性和情境性。音乐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教育,以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形成审美情操。小学生对于美的认知是最为单纯的,审美教育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情感培养的重要目标。另外,教学中要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内容延伸,融入音乐背后的含义,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提高音乐技巧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情感满足,促进师生情感交互的实现。首先,音乐教育的内容可以来自生活,互动的环节也可以帮助学生打开视野、感受生活,鼓励他们体验音乐学习中美的情境感受。其次,要关注全体学生,扩大教学互动范围,教学中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注意在互动环节设计时照顾到自信差、乐感弱的同学,并根据每个小组不同的学习情况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歌唱任务,使得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在适当的压力下提高课堂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使得学生能够相互理解,教师在其中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及时协调小组关系并答疑解惑,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负面情绪,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三)适当加入图片、动画,帮助小学生加深理解。如果音乐教学只有CD音乐、音符和歌词,会使得音乐教学显得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教学中引入自媒体,通过多媒体强大的信息库能够帮助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插入图片、影像资料等,甚至可以添加一些学生的个人体验。音乐课堂中运用体态律动,用身体动作和音乐符号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多方位感知能力。体感律动的肢体语言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自我展示,原地动作和空间动作都是学习与音乐的互动,让他们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获得个人情感的认可与满足,加强身心共同体验,在情境中对于自然的美和音乐的美有直观的认识,使得音乐教学更具有画面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歌曲中蕴含的情感、思想等,以将获取的音乐知识转化为音乐能力。

(四)建立良性的自媒体音乐信息传播互动平台。随着自媒体的不断普及,人们的交往大多移向了虚拟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在网络中交流能够避免面对面的尴尬,避免了说错话之后的矛盾,但这样过度自由的虚拟网络环境,容易使得网络成为发泄、指责甚至是犯罪的平台。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好奇、模仿的阶段,音乐教师引入自媒体时要注意不要让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教师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与学生建立良性的信息共享交流平台,与学生分享音乐知识和课程,将音乐课堂延伸到课外,同时,引导学生形成网络道德意识,与教师进行良性互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结语

随着各种电子设备的应用,学生在手机和平板电脑及其他学习用具及玩具中,都有了更多学习音乐的机会。在音乐课的教学中要尊重和理解学生个体的差异,也是加强音乐课堂有效互动、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然措施。小学音乐教师应该重视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建立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平台,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音乐学习氛围,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穿插师生互动,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尤利波.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中的应用研究[D].渤海大学,2019,(6).

[2]孙冬英.小学音乐教学中互动教学法的有效运用分析[J].青春岁月,2017,(9):231-231.

[3]陆光萍.小学音乐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J].魅力中国,2017,(13):52.

[4]李海鸟.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策略[J].小学时代(奥妙),2018,(11):64.

[5]田云侠.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J].赤子,2019,(17):199.

作者:刘梅 单位:徐州市铜山区铜山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