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学音乐教学主要特点,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音乐审美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表现、创作和评价的能力),并通过艺术形象来感染和教育学生。
作为中学音乐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肩负重大的责任。分析音乐教学的主要特点,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可以帮助教师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一、感受性
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是不断积累、逐步深化的,这个过程正是音乐认知发展的过程。如歌曲的艺术处理,在学习曲谱、歌词的过程中,学生对歌曲已有了初步体验。教师不妨按照学生的设想进行教唱,如果设想正确,学生就积累了一次正确的经验;如果设想不恰当,信息就会反馈回来,表明原有的感受是不正确或不准确的,必须加以修正、调整,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这样,通过对音量、速度、音色等要素及歌曲情绪的逐渐准确把握,学生音乐体验的程度就不断深入,对音乐形象的感受也就更加细致。听众对作品中的感情总是以自主能动的态度去体验,音乐的教育功能主要就来自作品可引起听众感情变化的力量,注重感受性有助于发展学生对音乐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情趣性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学的情趣性就体现了这一点。通过教学的内容和过程,培养学生的高尚情趣,完成美感的实现,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特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重要。如各种形式的音乐欣赏教学受到应有的重视,不仅能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还能提高其审美的水平;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上有唱、有奏、有表演、有议论,动静结合,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小音乐会的形式,调动全班同学参加;还可以由学生演唱、演奏,教师进行分析讲解,等等。例如,教师可以选取中学生普遍喜好的一些音乐作品以及他们日常生活中普遍接触的审美方式,像流行音乐、通俗歌曲,等等。总之,情趣性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实施要使学生能够产生对美的享受,然后再深化他们对美好情感的认知,进而激发他们对人生和社会的热爱,并将这种爱转化为一种理性的自觉。教师对学生熟悉的音乐作品进行评判时,不能简单地进行否定和肯定,而应该结合音乐作品中的具体内容逐渐向理智的方向引导。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表演、创作、欣赏,就必然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快乐,体会音乐所带来的情趣。这里的情趣性,不仅是快乐,更不同于快感,在这里,情趣性和美感的意义极为相近。
三、实用性
音乐的实用功能在集体生产劳动过程中早已被人们发现。过去人们常说音乐起源于劳动,并且经常举出在集体从事重体力劳动时唱着号子一类与劳动节奏相符合的歌曲,以协调动作这样的例子。其实这是把因果关系颠倒了。在音乐起源的最初阶段,主要从事采集和捕猎的原始人类是很少从事这种集体劳动的。在人类发展到较高级阶段,需要经常从事集体生产劳动时,在经历了很长发展历史的音乐中发现了它的这种调节运动神经、激励劳动情绪的功能。如中国古代社会,人民虽然反对战争,渴望和平,但是一旦到了保家卫国的关键时刻,人们也会义无反顾地捐躯沙场,或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在中国古代民歌中,就有一首很著名的对歌《宋城者讴》,其主题是嘲笑一位从战场上被俘赎回的败军之将,“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牛则有皮,犀兕(音寺)尚多,弃甲则那。纵其有皮,丹漆若何?”当国家面对外族入侵时,百姓也会与朝廷站在一起积极抵抗外侮。就像《哥舒歌》中所唱:“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首民歌称赞的是由哥舒翰领导的唐朝军队击退吐蕃贵族对陇西的侵袭,立下赫赫战功。教师可以根据歌曲表达的情感,以何种速度、力度、音色演唱最为恰当,让学生体会歌曲所带来的感受,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等手法去探讨和认识旋律的风格、节奏的特点、结构的形成及情绪的变化,然后由学生提出对歌曲演唱速度、音量、音色等方面的设想,真正落实到具体的音乐教育实践中。
四、结语
以上三个维度是三位一体的,不是彼此分开毫无关联的。例如,在“感受与情趣”这一维度中,“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渗透其中的。也就是说,“感受与情趣”并非过分强化了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理性色彩与技能的技术作用,及其所产生的音乐知识与技能的片面化倾向和所造成的学生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恐惧和厌倦心理,而是强调在实际的音乐课程实施过程中情感的融入,学习方法的体会,价值观的形成,将音乐感受与情趣的学习投放在丰富、具体、生动的音乐实用性中,同情感、兴趣、态度、智慧等因素相融合,通过体验、探究、比较、合作等方式来完成。
参考文献:
[1]刘战.音乐教育中情感性教育的回归[J].消费导刊,2007(09).
[2]李策.高素质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与研究[J].当代音乐,2019(02).
作者:钟丽丽 单位:南昌市第二十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