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口语新探(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英语口语新探(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英语口语新探(5篇)

第一篇:新媒体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新探

[摘要]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快速推进,就业市场对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传统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完全无法满足“90后”大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诉求。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科技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关键词]

新媒体;以就业为导向;英语口语教学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我国金融、电力设备、工程机械、铁路设备、通信设备、物流等行业的企业纷纷加速拓展海外市场,由此带动对具有较强英语口语交际技能的人才就业岗位大幅增长,这意味着新形势下的就业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然而,从目前高校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不难发现:传统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口语教学方式异常陈旧;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目的与英语口语作为毕业生在工作中的交际工具的本质背道而驰;口语教材内容跟不上学生毕业后实际口语运用的要求和当下社会发展;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模式单调,学生口语学习方法机械、被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作为涉外沟通的主要载体,如何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将现在新媒体科技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相结合,满足大学生在就业以及工作岗位上的英语口语实际需求,已成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新媒体科技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

有学者指出,在当今新媒体科技时代,国内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课堂却仍然采用传统围绕口语教材的对话操练模式来教学,导致口语课堂教学效率偏低,学生口语能力普遍较差,常规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数字一代“90后”大学生的口语学习诉求。新媒体科技微信、微博以及腾讯QQ等凭借其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可进行语音交流、快速便捷的先天优势正改变着各行各业的面貌。新媒体科技在高校的普及,不仅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沟通方式,而且也潜移默化地渗入到了他们的英语口语学习中,新媒体科技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结合成为必然,必将会对英语口语教学产生巨大影响。

(一)激发大学生口语学习兴趣

传统大学英语口语课堂往往是“口语活动多,学生参与机会少”;“开头热闹,结尾惨淡”。究其原因,不外是过时的教材以及传统的教法无法激发“90后”大学生的口语学习兴趣。随着新媒体科技的发展,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以及数字电视纷纷进入英语口语课堂。教师可以在口语课堂上利用网络媒体搜索引擎、网站论坛、网络报纸杂志为学生选择鲜活的口语素材以及口语话题;学生则可使用手机媒体的QQ、微信以及微博等随时练习口语。新媒体科技在口语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以其搜集口语材料的快捷性、提供材料的鲜活性以及口语操练的便利性,在不知不觉中大大激发了大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兴趣。

(二)迎合大学生口语学习习惯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越来越适应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进行口语学习。新媒体平台支持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迎合当代大学生碎片式、移动式的学习方式,使口语学习不受时间、空间和地点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进行口语练习的目的。新媒体平台也使得课堂外在平台上的非面对面的口语练习克服了学生口语畏难甚至是恐惧心理,其多样性的表现形式更容易吸引学生学习。此外,新媒体平台可以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提供真实的交际环境,即使是内向的学生也乐意参与到口语学习中来。

(三)扩展大学生口语学习纵深度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方便了大学生在进行英语口语学习时轻松获取各种口语资源。众所周知,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材内容往往与社会发展脱节、版式语言风格与“90”后大学生的口语学习心理有很大差距。目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主要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操练教材内容、完成课后口语练习话题方式来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往往事半功倍。新媒体技术与口语学习资源有效结合后,学生选择口语材料的自由就会变大,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介精确查找那些自己真正所需要的、且有助于扩大自己口语知识面的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语言材料来练习口语;学生也可以通过订阅公众微信号的功能,订阅相关英语报刊杂志,开阔自己的口语视野,提高相应的口语素养。最便利的是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分享功能,将各自多元化的英语口语学习资料优化整合与共享。这种分享不仅扩展了学生口语学习的宽度,使口语学习资料来路更加广泛,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他们口语学习的纵深度。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各个行业对英语口语人才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在近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中,招聘单位在引进人才时除了对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外,还要求其具有较强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在这样一个各个领域重视英语口语人才的大背景下,我国传统的、定位不明确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完全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新媒体环境下,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口语教学根据学生以后就业岗位的实用性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同时在口语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的针对性与相关性,以满足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英语口语期待,从而使得高校口语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目标进一步贴近。

(一)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要想满足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对大量英语口语人才的需求就必须要以就业为导向制定英语口语教学目标。制定合理实用的教学目标是促使大学生提升英语口语能力的根本保障。高校要对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以及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口语能力。比如说,高校应提供机会让英语教师配合企事业单位解决或完成英语口语有关项目,英语教师定期到相关企业单位进行口语业务实践,以便及时更新口语教学观念,帮助学生掌握改专业或岗位所需英语口语实际运用能力,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地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同时,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加快推进,那些既具备扎实的工科专业知识,又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口语与外界交往的高素质毕业生或实用性人才受到用人单位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企业的青睐。学生自己也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结合将来可能就业的不同领域、工作环境、技术对象和交流对象,确定自身发展方向,不断促使自身英语口语技能的提升,以增强自身在今后就业中的竞争优势。

(二)探索基于校企合作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在国家强调高校教育需要向应用技术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各大高校都在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进行改革。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作为高校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各大高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道路上发挥最大作用呢?校企合作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它不仅为高校众多工科专业学生在“应用技术转型”道路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也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应用技术”转型打开了新的思路。高校的大学口语教学可以探索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口语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模式。英语口语课堂可以邀请企业相关负责人和专家,针对英语口语课程设计面向企业真实项目的教学案例,优化口语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习口语、实践英语交际能力,提高用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大学口语课堂教学中,引入企业真实的项目、案例,可以把口语知识的传递与口语知识的消化进行融合,从而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水平。

(三)开发以专业为导向的“微视频”

大学英语口语教材以专业为导向的“微视频”口语教材是指口语教材内容要与学生专业需求密切结合,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需要而拍摄的口语教学视频教材,其目的是提高学生今后在职场与生活中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口语教材是否有吸引力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口语的效果。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口语“微视频”教材收集那些涉及面广,紧扣时代主题,新颖有趣,能够从不同角度满足学生提高口语能力需求的资源。“微视频”教材是围绕多个口语主题或讨论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完整过程,内容突出重点、言简意赅直奔主题,画面清晰、声音清楚,将会给大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实际场景,使学生融入实际口语交际情景中,意欲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其口语表达的兴趣。“微视频”口语教材能做到大面积、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势必会增进学生英语口语学习效果,提高口语学习的自主性和趣味性。以专业为导向的口语教学“微视频”教材将会帮助克服传统口语课堂教学中授课时间不足、班型过大、学生互动和参与少等局限性,给予学生按照自身专业特点和时间安排学习口语的灵活性,减轻口语课堂教学内容压力,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口语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四)构建大学英语口语课堂内外模式

随着新媒体科技的飞速发展,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仅是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口语学习诉求以及时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必须构建大学英语口语课堂内外教学模式,即大学英语口语学习意味着课堂教学加上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近年来新媒体科技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极大地促进了弹性教学,增进了师生交流,创造了良好的课外英语口语学习环境。新形势下,高校在做好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同时应注重利用新媒体微信、微博以及腾讯QQ等,建立口语课程学习分享、信息、作业系统、讨论专区等课外口语学习模块,促使学生利用课外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口语学习,加强课外英语口语讨论与分享,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期培养出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四、结语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目前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成为高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学生的就业率和社会对学生就业水平的满意程度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关键指标和重要标尺,更成为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的根本保证。企业招聘对毕业生的英语口语交际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众所周知,而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尤其是工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英语口语能力的欠缺,为此,探索和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既能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又能使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服务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大战略,意义重大。

作者:扈启亮 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扈启亮.微信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2).

[2]姜红梅.微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3]王艳华.就业为导向的黑河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6).

[4]蔡基刚.国家外语能力需求和大学生外语能力无缝对接———关于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需求的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5).

[5]郝娟.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2).

第二篇:大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法应用

摘要:

传统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法强调语法翻译和机械地背诵口语句型,学生很难灵活地使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交际教学法强调对语言的有效运用,重视英语的交际功能,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本文以交际教学法为理论基础,结合交际教学法的主要原则和应用交际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探讨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各高校的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交际教学法;交际能力;交际过程;口语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我国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最重要的作用体现在语言交流上,因此,口语教学应是大学英语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并不是研究英语这门语言,而是帮助学生在掌握英语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口语实践。教师需要充分重视英语口语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传统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落后,注重语言的语法翻译和口语句型的机械背诵,无法帮助学生灵活地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因此,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开始采用交际教学法指导口语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一、交际教学法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初,欧洲共同体成员国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解决人们的语言隔阂、提高人们的语言交际能力成为欧盟成员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情景教学法的局限性逐渐显现,语言学家开始否定结构主义语言教学法,转而将功能主义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应用到教学领域,提出了“交际教学法”。这是一种全新的英语教学方法,可有效增强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个人提出的语言交际需求。当时,大部分语言学家都认为,语言能力并非指理解语句并合理运用语句的能力,而是指灵活掌握语言的能力[1]。海姆斯(Hymes)非常重视语言的应用性,认为语言具有交际性的特点,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中极其重要的组成内容[2]。海姆斯关于交际能力的理论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交际教学法重要的理论基础。罗宾逊(Robinson)指出,交际教学法强调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语言运用,但其重点不是语言知识,而是为交际目服务的语言运用[3]。交际教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适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语言交际系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有效的语言交际。交际教学法与通过语法学习语言及以反复操练句法结构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语言学习方法不同,它着眼于语言的交际功能,强调语言的实用性、教学过程的交际性及学生的主体性。交际教学法认为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在于获得交际能力,强调语言教学应以语言功能为对象,教学目的应是使不同对象在不同的场合用语言进行得体的交际[4]。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在语言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语言交际的机会。交际教学法具有传统教学法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吸引了众多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的关注,成为当今世界英语教学界普遍认可的教学方法。交际教学法被引进我国后,得到了众多教育学家和教师的认可,给我国英语教学带来了深远影响。我国教学界逐渐认识到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将交际教学法合理地应用到英语课堂中,可以帮助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有效交流,并顺畅地表达彼此的思想、感情及观念[5]。

二、交际教学法的主要原则

英语交际教学在欧洲刚兴起时把重点放在编写教材和设计大纲上,目前则重点强调教学法[6]。理想的英语交际教学法以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为指引,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完成教材中的任务,从而实现大纲中明确规定的交际目标。要有效地开展交际教学,就必须了解交际教学法的主要原则。威多森(Widdowson)在著作《交际法语言教学》中提到,语言教学既是实践的又是理论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材料都与其构成的原则有关[7](P113)。因此,交际教学法的主要原则对有效的英语口语教学尤为重要。概括来说,交际教学法有以下三个主要原则[8]。其一,交际中心原则。教师在英语口语课堂上进行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交际为中心,其他活动都要为其服务。教学活动包括直接的教学活动和间接的教学活动。直接的教学活动是指与英语口语教学相关的活动,如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教师设置口语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等。间接的教学活动指对完成口语交际活动有帮助的活动,如引导学生说出与交际话题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并强化训练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保证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以交际为中心,确保英语口语交际教学有效进行。其二,信息互补原则。教师应在英语口语课堂上重现语言的交际过程。在现实的交际情景中,人与人之间会使用各种各样的语言,采取不同的交际形式。英语的交际形式存在某种特定的、普遍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信息差:交际双方占有不同的信息[9](P93)。在真实的交际场景中,交际双方通常会因为彼此拥有不同的信息产生彼此交流的欲望和动力。为了保证英语口语课堂活动真实、有效,教师应设计有信息差的口语教学活动,或引导交流双方用合适的方式实现信息互补。其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这种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在交际教学法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实践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使用各种方法,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有效的英语口语交际。

三、应用交际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布朗(Brown)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在应用交际教学法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四点[10](P63-66)。第一,课堂教学应重点关注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不应局限于语言能力。语言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交际作用,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因此,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交际功能。如果缺少交际能力,则无法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交际教学法从实用语言的角度出发,认为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教学应将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上。第二,设计交际教学法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有意义地运用语言进行有效交流。交际教学法强调学生对语言的有效运用。教师应努力创造各种机会,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语言交流。必须创设真实的场景,否则无法体现交际的有效性。此外,教师还应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灵活地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技巧,实现交际的有效性。第三,流利性和准确性必须以语言的交际功能为基础。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是评判传统语言口语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但学生在学习语言初期,对语言的掌握并不牢固,语言基础也不扎实,如果一味强调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则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压力,使其慢慢失去学习语言的兴趣,不利于语言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是要努力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口语流利性和准确性。与其他口语教学法相比,交际教学法的主要特征是:对学生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11](P49)。它重点关注如何使学生相互传递彼此的思想,并灵活选择合适的语言交流形式。交际教学法不支持有错必纠,也不在学习初期对学生口语的流利性提出过多要求,这减少了学生因害怕犯错而不敢表达的现象,促使学生灵活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第四,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目的是在真实的情景中使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因此,学生练习英语口语的场景应随机安排,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努力利用已有的英语知识储备,做到在不同情景中有效选择不同的语言内容与他人交流。

四、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口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英语教师应充分使用各种手段,尽力让学生了解英语蕴含的文化,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传统的结构语言教学法重视语法讲解,轻视口语练习,在口语教学中强调机械地背诵句型,忽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与传统的结构语言教学法相比,交际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因此,交际教学法适用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可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一)利用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法创设真实有效的语言环境

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环境的真实性。为了尽量给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语言环境,教师可充分利用游戏、角色扮演等方法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的语言情景,在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后,让学生模拟真实场景进行交流。教师在游戏互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应发挥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使其有效克服交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同时,教师在具体安排学生的角色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教学活动有效开展。语言能力不仅体现在语言运用上,还体现在语言交际能力上,即学生在各种语言场景中使用语言与他人交流的能力。通过为学生创设真实有效的英语交际环境,可激发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兴趣,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口语实践机会

传统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上以传授英语句型为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极少。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生需利用实践机会反复练习。为了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练习机会,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演讲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教学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使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与其他同学进行情感沟通,从而使学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采取合理的纠错方式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教师往往强调语言的规范性。但一味强调语言的规范性,并不断纠正学生的错误,通常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和信心,不敢开口说英语,甚至对英语产生抵触情绪。如果完全忽略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出现的错误,则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制约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交际教学法关注学生的交际过程,重视对学生交际技能的培养。因此,教师不能一味地纠正学生的错误,而应该记录学生出现的错误并对其进行分析,待学生表达结束后引导学生自我纠错。教师应采取合理的纠错方式,并重点关注学生在交际中展现的英语运用水平和交际能力。

五、结语

交际教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可有效提升学生得体运用语言的意识,促进学生有效地与他人交流。交际教学法重点关注英语的交际功能,目的在于实现交流者之间观念、感情和思想上的有效沟通。因此,教师应重视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

作者:郑鑫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4]黄泰铨.交际教学法述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1,(6):40-45.

[5]马雯虹.交际教学法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24-426.

[6]石洛祥,齐迎军.交际教学法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74-77.

[8]王文新.对交际教学法基本原则的理解[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6):123-124.

[9]WilliamLittlewood.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M].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2000.

[10]BrownH.D.Principlesof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1]徐强.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第三篇:建构主义大学英语口语测评探究

[摘要]

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语言整体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对当前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建议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论对口语测试理念、测试模式、测试方式和测试评分方法进行研究和改革,以期形成一个动态、多元、合作的口语评测体系,从而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和口语测评体系的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口语测评;建构主义;协作学习

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口语教学和其他语言技能的学习一样,都是语言整体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大学英语的测评体系中,口语测评却经常处于缺席的状态。没有口语测评的大学英语语言测评是不完善的,也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英语口语水平的要求,因此将大学英语口语测评纳入整个大学英语的测评体系,并使之成为常态已成必然趋势。建构主义教学论中关于学习环境的理论和研究,为建立行之有效的大学英语口语测评体系提供了养分与支持。

一、大学英语课程中口语测评的现状和反思

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一直以来都相对固定,通常是采用笔试的方式,以课本内容为依托,考查的内容涵盖听力、阅读、词汇、翻译和写作,其中,尤其以阅读和写作为重。不难看出,在这一评价体系中,唯一忽略掉的综合英语水平项目就是口语,即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考核并没有被纳入学生的终期英语水平评价体系,这也直接导致了在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中,口语教学被放在了相对弱化的位置。口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在最终的考核体系中并不会因流利的口语而占有任何优势。这样,便无法激发学生学习与练习口语的热情,相反还会打击学生学习口语的劲头。虽有个别的班级将口语测试纳入大学英语综合课程测评体系的经验,然而,通常却也存在形式单一,流于表面,无法全面衡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态考查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进步等问题。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概念及特点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概念

建构主义认知理论源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人类学习的认知规律,如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括哪些因素、学习者心态的分析、课堂文化的建设、心理氛围的营造以及个人幸福的关注等等都应纳入研究范围,因而更能适应从宏观入手,总体把握语言信息的要求。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特点

建构主义教学论有着自成体系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和评价观。总的来说,建构主义倡导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观和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信息的加工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建构主义不仅重视知识的积累,更关注学习者分析解决问题的素质,也就是更看重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的能力培养。建构主义认为重点在于知识获得的过程,认为学习评价的重心应该由只关注结果向形成性评价、促进性评价兼容的方向发展。

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及在口语测试中的应用

(一)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的四大要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属性。“情景”是指在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协作”是指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评,它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会话”则是指学习成员之间对特定学习任务的交流、商讨和分享,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即是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中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样的理解要成为学生大脑中长期存贮的认知结构。

(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下的口语测试要素

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属性决定了建构主义在学习过程中所强调的四大学习原则,笔者认为这四大原则也同样适应于指导大学英语口语的测试改革和发展。首先,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学习中处于主要的地位,教师只能起到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并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理论强调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的知识,使知识“外化”,并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因此,在大学英语口语测试前的准备中应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行安排和组织,如组织口语小组、同教师商讨和确定感兴趣的口语话题、与教师共同选择口语素材等;在口语测试中,整个考试过程也主要由学生进行陈述、交流、辩论和评判,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观察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指点。其次,建构主义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理论认为在实际情境下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原有知识结构中的既有经验去消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或将原有认知结构进行重组和改造(分别称为“同化”和“顺化”),从而不断丰富、提高和发展学习者的认知结构。而这一情景必然是在建构主义认同的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中产生的。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并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以及其他学习群体中成员的协助和支持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是主动、自由的,而不是受到严格控制和支配的。在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中应创造真实的交际情境和交际语境,保障口语测试的交际性,提供宽松的测试环境,调节学习者的精神压力,不影响口语水平的正常发挥,并制订合理的评分标准,采用科学的评分方法,以提高测试的效度和信度。再次,建构主义强调“协作学习”对学习者认知建构的关键作用,认为学习者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的讨论和交流能帮助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样的“协作”包括内部协作和相互协作,分别指和自身辩论及反思的协作,以及学习小组内部相互间的讨论、分析和评论的协作。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组织群体中每位成员,包括老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才能为这个群体所共享。受此启发,笔者认为,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形式也应体现内部协作与相互协作的精神,如让考生对给定的语言材料、图片或录像等观察后进行复述和评价,或考生根据试题的话题和交际情境进行交谈或角色扮演。上述考试形式既有学习者自我的思考、论辩和反思,又能体现学习者在学习群体中的合作和讨论,能够充分体现口语的信息交流及语言的交互性,是在真实交际情境和语境下的测试。最后,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过程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这个教学设计过程应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来开展。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都应建立在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正是因为如此,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完成语言意义的建构,测试本身也是一项学习活动,而不是学习的终点,它不仅促使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也促进学生进行自我评估或对其他学习者进行评估,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使学生主动、自觉进行学习,最终达到建构不断完善的语言体系的目的。

四、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测评的改革探究

(一)口语测试理念的转变

口语测试组织者应明确,口语测试的目的不是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而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确认学生的能力,发现学生的潜力,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开发学生的潜能。测试本身也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部分,它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应关注被评价者的需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而非优良程度,重视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而非最终目的,这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在原则和本质上是并行不悖的。

(二)口语测试模式的改革

为了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准确而动态的评价,口语测试的传统模式也应转变,即由片面的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适时的记载,这要求老师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有全面的把握,对学生水平的变化有敏锐的观察,并最终将这部分得分纳入英语课程最终成绩加以衡量。也就是说,教师在这个动态的测试过程中应关注学生每一次的“同化”和“顺化”,用以辅助学生丰富、提高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并且在这一口语测评的动态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付出的每一点努力和取得的每一次进步都给予肯定和鼓励。学生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才能感受到成功和快乐,从中得到激励。

(三)口语测试方式的改变

口语测试的方式也应由传统的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即口语考试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一对一的方式,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形采用两人一组、多人小组合作的方式。其话题形式也可以由传统的个人陈述和两人对话变为将传统形式与项目报告、命题演讲、辩论、话剧表演等相结合的形式。通过测试方式多元化的转变,创造尽可能开放、宽松和真实的情境和评价气氛,让学习者在其中进行真实的语言交流,以达到准确测评的目的。

(四)口语测试评分方法的改革

伴随着口语考查模式和方式的转变,口语测试的评分标准也应进行同步的改革和转变。口语测评不仅要考查学生英语口语的流利度和准确度,更要注意考核学生口语表达的深度、广度、得体性和有效度,甚至还应将学生口语表达参与的热忱度、进步程度考虑在内,综合运用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两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尽管在具体评价形式上,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没有统一标准,形式灵活多样,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自行制订评价方案,但总的来说,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通常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三部分组成。在评价过程中,学生既参与评价,又可以对其他评价主体给与的评价进行申辩。“协作学习”在这种多角度的评价体系中得以体现,这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促进认同和支持,同时也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表现并找到相应的对策以促进自身的学习。在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中融合多元性、动态性、人文性、合作性和反馈性的特质,让语言学习者主动参与和协作,乐于交流和讨论,学会思考与评价并体验进步的喜悦,这对于学习者而言,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学习体验和感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在于全面提升学习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口语测评体系的探索和改革不仅能使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更加完善,并能反过来刺激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不仅让教师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同时注重学生整体人格和素质的培养。将建构主义教学论中关于学习环境的核心理念运用于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体系的建构,无疑将有利于形成口语测试与口语教学互为支撑、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这既能帮助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能达到提升语言学习者综合素质的目的,对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和培养目标的建设和完善都大有裨益。

作者:袁滔 单位:四川旅游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3]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4]陈旭红.形成性评估应用于大学英语课程口语测试的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7).

[5]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6]杨惠中.大学英语口语考试设计原则[J].外语界,1999(3).

[7]文渤燕.大学英语口语测试探讨[J].外语界,2000(3).

[8]朱瑜.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与测试中形成性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第四篇: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反拨效应

摘要: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农业大学一个双语授课教学班四个学期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设计、测试、评分、反馈的记录和分析,阐明了科学合理的测试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积极的反拨效应,对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大有益处。

关键词:

大学英语,口语测试,评分量表,反拨效应

语言功能重在交流,得体流畅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越来越成为职场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口语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举足轻重。早在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里就提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为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学的组织者、研究者和一线教师们一直探究和实践着各种方法。本研究在双语授课教学班期末学业测试中增加专门的口语考试,以发挥考试的反拨效应,促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1]所谓“反拨效应(washback/back-wash)”,就是探究语言测试对教师和学生以及“教”与“学”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如语言学家Buck所言“测试对于教师和学生有一种自然的推动”;也可以是消极的,如Mesick所说“测试不同程度地影响从事语言教学的教师和从事语言学习的学生去做他们本来没有必要做的事。”[2]在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两者的关系中,教学是第一性的,测试是为教学服务的。[3]测试服务于教学主要是通过其积极的反拨效应,而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关键,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考试形式和内容设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研究设定了符合各阶段教学目标的循序渐进的口语考试形式,设定了详尽的评分量表,旨在通过测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摸底性前测与其反拨效应的分析

首先,本研究对大学一年级双语授课教学班进行了诊断性口语前测。测试话题为“Whatmakesagooduniversity?”“Whatmakesagoodcol-legestudent?”学生做二选一的话题选择,进行陈述,准备时间为3分钟,陈述时间为90秒。为达到测试目的,找到学生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制定了诊断性评分量表。测试结束,本研究对该班30名同学的平均得分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摸底性测试结果显示,该班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不理想,问题主要集中在论据的充分性、语篇结构的完整性和词汇、句法的丰富和灵活性上。在对学生的访谈中发现,造成这种口语表达不尽理想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高考中英语口语考试的缺失。高考并没有统考的英语口语测试部分,所以非英语专业学生或者大多数对英语没有特殊要求的专业的大一新生,并没有在高中阶段接受过口语方面的测试和训练。此次考试,考生们多数是被动应试,不知所从。任何考试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考试本身,一个是使用考试的人。[5]因此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包括教师、学生、教学主管部门)的积极性,来利用考试、完善考试。按照学校整体的教学大纲和学时要求,结合以上诊断数据,本研究制定了四个阶段的测试目标以及测试内容。

二、第一阶段教学内容、测试、反拨效应分析

在教学方面,为完成第一阶段的测试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本研究遵循从单个音素,到单词,到句,再到段落篇章的顺序,进行教学设计。为提高发音准确性,首先,矫正基本音素的发音,明确各个元音、辅音及其组合的发音位置和方式。其次,要求学生读准每个单词。另外,语调是大部分学生的弱项,却是流畅、地道口语表达的灵魂。为实现此方面的提高,增加地道英语(naturalEnglish)中重音变化(stresschange)、语调起伏(ris-ingandfallingofintonation)、辅音弱读(weakcon-sonants)、连读(linkingsounds)、吞音(plosion)、缩写(contractedforms)、停顿(pause)以及如何用重读、语调起伏表达情感,如何分割意群(sensegroup)和快读长句的练习。好的流利度是建立在好的发音和语调基础上的。巩固发音、语调、提高流利度最好的办法是跟读练习和模仿,因此又增加了配音、学唱英文歌等练习形式。在测试方面,第一阶段测试形式为朗读(内容为英语的基本音素和篇章),该班30名学生的平均得分情况。在反拨作用方面,上表显示,教学效果良好。研究者和学生在学期初就明白此阶段的测试内容,以此为“指挥棒”,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从而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但是,要想有效改善语言面貌,学生需要长时间不懈地训练和巩固,教师也要加强有效监督。

三、第二阶段教学内容、测试、反拨效应分析

在教学方面,为实现第二阶段测试的目标,提高学生内容阐述的能力,本研究设定了以下内容:第一,了解口语考试中话题阐述的特点,即在规定的短暂的(如90秒)时间内有效表达。这就需要考生迅速整理出有效的论点和充分的论据。第二,需要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这也体现了“全语言”的学习,即英语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学习是一个整体,密不可分。[6]听与读是语言知识输入的过程,说与写是语言输出的过程。良好的输入才能造就良好的输出。[7]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教材、网络中听的、读的、看的各种资源,调动、帮助和监督学生增加知识的积累。因此在教学中研究者增强了上述两方面结合起来的训练,即先利用文本资料搜集、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和思维导图(mindmap)等方式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完善,在通过各种展示(presentation)活动(如:采访、访谈、辩论、研讨会、论坛、答辩会等等)进行有效输出的训练。在测试方面,经过一个学期的“教”与“学”,又进行了第二阶段的测试。测试形式为话题论述(Canyoulivewithoutyourmobilephone;Willnews-papersdieorsurviveinthefuture?),话题二选一,准备时间3分钟,展示时间90秒,测试评分量表及该班30名学生的平均得分情况。在反拨作用方面,检测结果同样表明,一个学期“教”与“学”的效果良好,但内容阐述部分不仅仅涉及口语表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识见解,若想显著提高,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增加学识的积累。

四、第三阶段教学内容、测试、反拨效应分析

在教学方面,为实现第三阶段测试的目标,提高学生有效连贯语篇的意识和语言质量,本研究从以下方面设定了教学内容:语篇连贯方面,第一,观摩世界著名演说家的演讲,研读世界知名演讲篇章中观点阐述中的衔接。第二,介绍有效的衔接手段,包括核心论点和支撑分论点间的衔接,分论点间的连贯,各类论据,如解释、例证、细节阐述中的衔接。第三,增加了话题论述的开篇与收尾的训练。语言质量在雅思口语考试中所占权重较大,实为对二语学习者的挑战。良好的语言质量可以更好地彰显观点,增强论据的说服力。词汇句法是语言质量的承载者,因此要提高语言质量,就需要丰富词汇和句法。因此在教学中,增强了循序渐进的词汇句法的专项训练,也介绍了口语考试中常用的表达。在测试方面,一个学期的“教”与“学”之后,进行了第三阶段的测试。测试形式为话题论述(In-troducethecelebrityyoulikebest;IntroducetheTVprogramyoulikebest),话题二选一,准备时间3分钟,考试时间90秒,测试评分量表及该班30名学生的平均得分情况。在反拨作用方面,测评结果显示,学生在整体性,模式性知识上的把握比在细节性的,相对零散性的知识上的把握更好,表现为,学生在语篇完整性、连贯性上的提高要比在词汇、句法上的提高更加显著。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大词汇、句法方面的摄入。

五、第四阶段教学内容、测试、反拨效应分析

在教学方面,第四个学期口语教学,为前三个阶段教学内容的综合训练和巩固。本研究为学生介绍了国际权威英语考试雅思、托福以及国内高利害的考试(high-staketest)—大学英语四、六级(CET-4、CET-6)口语测试部分的评分标准,旨在发挥针对性考试的“指挥棒”作用,指导教师的“教”也激励学生的“学”。在测试方面,本研究进行了总结性的后测。测试形式仍为话题论述(Doyouagree/disagreethetraditionalshoppingmodewilldisappear?;Doyoua-gree/disagreeopportunitiesaremoreimportantthaneffortsinone’ssuccess?),话题二选一,准备时间3分钟,测试时间90秒。本次测试采用了前测时所用的评分量表,并与前测成绩进行了对比。在反拨作用方面,前后测结果对比显示,学生在各个细节维度,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其中在连贯性方面的提高最为显著,其次是在内容阐述和语言表达方面,最后是在语言质量方面。四个学期的教学和测试结果和教学实践中观察的结果吻合:进步的原因主要在于各阶段口语测试的“刺激”和反拨,教师为教学目标而努力,学生为学业成绩而拼搏。教学和测试中,也可以看出,学生更容易掌握和应用规律性语言知识,而对于“润物细无声”,需要“厚积薄发”的语言知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仍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六、结语

测试可以是一面“镜子”,反射出教、学中的问题,也可以是“指挥棒”,指挥教、学的方向。要充分发挥口语测试积极的“反拨效应”:教学者设定科学合理的测试目标、测试内容和评分量表,选择丰富多元的教学材料,运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严格的测试使得学生更加重视口语练习,更加主动地参与口语活动。各阶段测试结果皆显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显著的提高。在对学生四个学期口语测试设计、测试、评分和反馈的记录和分析中可以看出,反拨效应是积极、显著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增加专门的口语测试是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刘海红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大勇,杨炳钧.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研究概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4(4):288-293.

[2]郑云霞,刘肇云.英语专业口语测试及其对口语教学的反拨作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6):206-208.

[3]金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对教学的反馈作用[J].外语界,2000,(4):56-61.

[4]刘润清,韩定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修订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杨慧中.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J].外语界,1999,(1):16-19.

[6]李素真,孙翠兰.全语言理论与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3):93-95.

[7]杨芹.二语学习输入输出模式研究[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15.

第五篇:大学英语口语心理学暗示效应应用

摘要:

心理学暗示效应是指用含蓄、抽象等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诱导,使其达到暗示者的目标。暗示教学法自兴起以来在许多国家产生巨大影响,不仅能够调动个体的学习潜能,还能起到巨大的熏陶作用。笔者尝试将心理学暗示效应应用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旨在激发学生内部学习潜能和动机,提高口语交际技能。

关键词:

心理学;暗示效应;大学公共英语;口语教学

心理学暗示效应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诱导影响,使其不自觉地达到暗示者的目标。最早将暗示效应应用到外语教学的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暗示教学法不仅能够调动个体的学习潜能,还能起到巨大的熏陶作用,使学生树立用英语交际的信心。笔者从事大学公共英语口语课的教学有四年时间,尝试将心理学暗示效应运用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通过语言暗示、动作暗示,表情暗示、自我暗示等方法激发学生内部学习潜能和动机,提高教学效果。以《大学体验英语口语教程2》(MichaelRost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为例:

一、语言暗示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褒贬都会对该生或其他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动机产生不同程度的暗示效应。而积极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改变消极的心态。在口语学习过程中,中国学生往往由于缺乏自信、害怕出错而不敢开口,尤其在学习难民、环境问题等相对难度较大的话题时因为胆怯而失去口语练习的诸多机会。因而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用“Welldone.”“Goodjob!”“你一定行!”等语言给学生以信心,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相互鼓励。相反,教师如果经常在课堂上斥责,嘲讽学生,这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非常不良的心理影响。会逐渐削弱他们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和意志,甚至最终放弃英语口语学习。

二、动作暗示

教师的动作暗示主要是指手势或其他肢体语言以及仪态。教学中适当的手势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能用肢体动作暗示学生,使学生更快地获得具体的理解或联想。例如在讲解句子语调时,教师可以用手指上下划过来表示英语语调的起伏。又如,教师可以用小幅度的点头来表示对学生发言的赞同和认可。这些肢体语言虽然是无声的,却能蕴含着巨大的启发与鼓舞作用。

三、表情暗示

教师的面部表情,如喜、怒、哀、乐,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及上课状态。倘若教师是精神饱满地上课、微笑地注视着学生,那么学生就能从中获得肯定和赞许,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并且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将表情暗示与手势的动作暗示相结合,让学生对教师的暗示有比较直观的理解。例如,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不仅可以报以肯定的微笑,也可以做出很棒的手势,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相反地,如果教师面无表情、没有一丝笑容或带着烦恼、怨气去上课,那么必将影响整个课堂的气氛和课程进展。尤其在大学英语口语的课堂中,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教师丰富谦和的面部表情可以减轻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其更加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从而达到提到口语水平的目的。

四、自我暗示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暗示,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的学生每当遇上视听说练习就会出现“好难啊!”等自我暗示,呈现一种焦虑状态,从而干扰正常水平发挥。这种思维习惯一旦形成就会严重阻碍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相信自己“我能行!”。

综上所述,暗示效应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适当并有效地运用语言暗示、动作暗示,表情暗示、自我暗示等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主动性和提高口语技能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刘晴 马俊宁 单位: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参考文献:

[1]MichaelRost,RichardR.Day,JosephShaules,JunkoYamanaka编(《大学体验英语》项目组改编),大学体验英语口语教程2[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刘志维,蔡慧萍.暗示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13.

[3]包桂兰.教学中的暗示效应[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