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国内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综述(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大学英语口语课堂回避现象
【摘要】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回避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教师在口语课堂授课时应正视该现象的存在,有的放矢地通过有效课堂纠错和优化课堂教学话语质量,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克服畏难心理和语言困难,积极扩大语言输入,强化语言输出实践,尽量减少回避现象出现的频率并最小化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实现大学英语口语课对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英语口语;回避现象;教学建议
一、正确认识不同的回避现象
在讨论回避现象和教师针对学生的回避现象该采取何种应对措施之前,我们应注意区分一点:在学习策略中出现的回避现象,与在交际策略中出现的回避现象,两者在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层面上是并不完全相等的。在交际策略中出现的回避现象,从帮助实现交际意图、达到全部或部分的交际目的角度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学习策略中出现的回避现象则更多的是消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语言输出困难而采取回避,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交流的完成,但英语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也不利储备语言知识。如果回避现象一再出现在学习过程,则易养成惰性,语言水平难以提升。本文关注的回避现象主要是发生在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的行为。
二、正视客观存在的回避现象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与同为语言输出的“写”相比,“说”更容易诱发学生的焦虑感并因此作出回避行为。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师要充分认识并正视学生的回避现象。学生在口语课堂回避现象常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①简化交流,用单词或词组替代句子,间或辅以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进行信息弥补;②生造单词或表达法,或直接用汉语代替英语进行交流;③放弃或拒绝交流。下面仅以笔者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使用的教材《新职业英语视听说教程2》中Unit4为例,对上文所提的前两种回避现象进行说明:口语任务1:两人对话;角色A:出差职员,角色B:财务处职员;用英语询问和解答差旅费报销政策;抽查人员:课堂抽查5组学生(共10人);回避现象:①6位同学没有使用reimbursetravelexpenses表达“报销差旅费”;其中有5位同学用paythemoneyback,getmymoneyback,givemymoneyback予以替代;1位同学用汉语拼音baoxiao替代;②2位同学忘记发票的英语单词时都通过展示手中的道具发票来替代语言表述;5位同学用在纸上书写数字的方式传递报销账单上的金额信息;③10位同学在对话过程中使用的句子都没有超过15个单词。口语任务2:三人对话;角色A&B:部门职员,角色C:部门主管;用英语询问和解答公司福利政策;抽查人员:课堂抽查5组学生(共15人);回避现象:①15位同学都没有使用medicalinsurance,unemploymentinsurance和lifeinsurance阐明公司福利中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人寿保险”;其中有10位同学只用单词insurance来概括;5位同学回避了对此三项福利政策的表述;②6位同学用举杯的动词加单词cheers来完成对话中要求的“为公司的新福利政策举杯庆贺”的情节;5位同学只用举杯动作来替代;只有4位同学能使用教材中提供的参考句型:“Let’sdranktothenewwelfarepolicies”;③15位同学在对话过程中使用的句子都没有超过15个单词。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笔者归纳课堂上出现回避现象的成因有以下两种:①因英语语言知识不足,产生畏难心理和焦虑情绪,交流过程因而出现回避现象;②因某些专业知识不足(如生物、地理、化学等专业学科)而导致回避。
三、积极应对学习策略中的回避现象
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内在化的过程,作为教师,要理解并允许学生在口语课堂犯错和在合理范围内有效使用回避。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回避现象,教师应从自身出发,从以下几点着手:
1.课堂上进行有效纠错以减少回避现象。只要学习行为和学习活动在进行,语言错误就有可能发生。要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回避现象看作积极的学习信号而非全然消极无益的行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既纠正学生的错误,又让学生懂得犯错是被允许且被宽容的,积极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减少学习过程中的回避现象。为尽量消除课堂纠错给学生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防止因此产生更多的回避现象,教师在口语课堂纠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课堂纠错不应损伤学生自尊。不当纠错容易让学生产生对待任务的草率态度和学习上的回避行为。教师在纠错时应注意方式方法,不应过分严苛而忽略学生的情感需求。②课堂纠错不应妨碍口语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口语课堂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而非保证语言正确率。过度纠错容易让学生为确保正确率而投机取巧,对没有把握的表达法或不够熟悉的词汇句型尽量回避已规避犯错风险。③课堂纠错要注意实用性。教师除了指出错误之外,还应针对错误的表象,分析出错原因,并给予引导。让学生既明白哪里错,也明白为什么错,有助于学生主动减少回避行为。④课堂纠错要注意变通。教师对于实际问题要善于作非原则性的变通。比如学生的英语口音问题。若只认可美音和英音为标准英语口音,这种刻板的教法难以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减少回避现象。
2.课堂上提升教师话语质量以改善回避现象。克拉申提出语言习得关键是足量的可理解的输入。对学生而言,课堂中的教师话语既就有可理解性,也有足够充分的量,符合语言输入材料的要求。高质量的教师话语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有效的语言输入,从而推动有效的语言输出,对于改善学生在口语学习中出现的回避现象大有助益。①课堂上应尽量多变换使用不同的会话结构。为了达到与学生顺利进行交流的目的,教师不管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尽量用规范但较为简单的语言。规范的句子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简单的词汇和短句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且助长学生在沟通中出现简化交流的回避现象。所以教师在口语课堂上应该有意识地控制在词汇、句法等方面的语言质量。②课堂上应坚持英语优先,汉语适时适量的原则。面对英语水平不一的学生,在课堂上完全避免使用汉语是不切实际的。但对于汉语话语在课堂上的使用量要注意掌控,过度地使用汉语会降低学生英语语言的输入量,从而也就降低了英语语言的输出量,且容易滋长学生对汉语的依赖性,助长对使用英语的畏难心理,在口语交流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回避行为,或使用“中式英语”,或直接掺入汉语。
四、小结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出现回避现象不可否认确实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负面影响,容易使学生产生即便有回避行为也完全足以应付交际的错觉。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引导,积极采取措施限制或减少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回避现象,以免阻碍学生对语言的习得和语言能力的提高。但教师也应正确客观地认识到在学习中犯错是一种客观规律,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回避现象也是一种必然,因此在教学课堂上要积极对自己的教学话语进行精心选择与组织,借助教学话语让学生扩大语言输入,鼓励学生的语言输出。我们既要对学生的回避现象进行引导和改善,同时也应该避免出现过度纠正、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况。
作者:丘薇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胡壮麟.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周榕,黎芷明.试论外语学习中的回避现象[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1).
[4]阮周林.第二外语言学习中回避现象与分析[J].外语教学,2000(1).
[5]周星,周韵.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
[6]李俊芬.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教师反馈策略反馈初探[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1).
第二篇:大学英语口语互动教学运用
随着现代英语的日益普及,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越来越需要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我们来说吧”课堂互动。本文笔者首先介绍了活动理论,然后从“人际交往”和“学习分享”两方面分别描述了活动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互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当前我国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依旧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以教材内容为切入点,以习题作以巩固与内容扩充的主要形式,而忽视了英语口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与背景知识的延伸、实际生活的应用。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来源于书本与老师,在单一的一对多的讲解中,逐渐将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规模化、任务化,由此在学生心中产生排斥心理。因此,无论是大学英语口语课堂呈现效果,还是学生的心理接受,都需要英语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从某种意义上说,基于活动理论的大学英语口语互动教学不仅体现了英语学习与实践的挂钩,也着重考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一举多得。
一活动理论概述
活动理论指出人类与环境客体的关系之间是存在必然联系的,由文化内涵、工具和符号中介将个体层面与社会层面紧密联系,其理论基础是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语言学。活动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Kuutti认为,“活动理论是一个研究作为发展过程的不同形式人类实践的跨学科框架”。Kuutti把个人、社会及其联系作为活动理论的研究范围,经过多年的研究调查后,他指出活动理论的本质实际就是人类在环境客体中的实践过程。也就是说,贯穿始终的实践过程才是活动理论的核心内容,而不是理论性的知识原理体系。Kuutti认为活动理论是人类将工具发挥其作用、在不同环境和社会关系作用下达到活动的目的的过程,最终实现人类改变工具、环境以及社会关系等一系列客体的结果。我国的教育深谙活动理论的教育意义,经过长期的不断探索实践后,归纳总结了一些基于活动理论的教学方法。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实验和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实验可以作为我国活动理论研究的标准。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教委正式将活动课程纳入高等教育课程计划,活动及其认识发展中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活动理论的研究和时间逐渐形成高潮。活动理论的内在强调的是教学本身,能让学生学到较为科学的教材原理,其外在强调的是丰富多彩教学表现形式,根据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设计。在运用活动理论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实现个性化发展,这对渲染教学整体氛围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活动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互动教学中的运用
(一)活动理论中的人际交往
1.巧用辩论性口语话题,拓展互动思维
辩论性口语话题设计是含有竞赛色彩的集体性英语口语课堂开展形式,将英语口语付诸于辩论性实践。学生是教学活动设计中的主体,学生共同体之间在进行辩论性口语话题时所进行的活动能在某种程度上达到拓展思维的教学目标,提高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学生一个人无法诠释活动理论中的人际交往,需要同伴之间相互默契有序的配合和互动。笔者认为英语口语教学主要应该通过具有实际意义的对话教学进行,只有将英语和辩论性话题联系起来,围绕大学英语新课标改革,以社会上的热门事件为出发点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英语知识。同时,以活动理论中的人际交往方面考虑,辩论性的竞赛体制对参与学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和参与结果相比,大家往往更看重口语辩论的过程。从活动理论的心理学角度考虑,在班级开展小组英语口语辩论活动的过程还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集体主义精神。教师在讲解课文《LegalandMoralImplicationsofCloning》时,可以将学生分为A、B、C三组,让他们自由开启“Let’schatinEnglish.”模式,鼓励每个学生分别说明自己对Cloning的看法以及相应的reasons,并且允许他们大胆地表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首先,由教师结合《LegalandMoralImplicationsofCloning》一课引出辩题:“Boysandgirls,thebenefitsofCloningarewell-known.Butisthereonlybenefits?”然后教师将赞成Cloning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福音观点的同学归为正方,将不赞成该观点的同学归为反方,正式拉开正反两方基于这一问题进行辩论性竞赛的序幕。正方同学说:“Clearly,Cloninghascarriedusalotofbenefits.”反方同学说:“Firstofallwehavetosaytoyoutobesure,butpleaseimaginethatsincetheappearanceofCloning,howmanypeoplehavelosttheirjobs?”.......因为学生们观点不一,所以就初步产生了英语辩论互动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并不直接参与学生的英语对话过程。学生在简单辩论过程中,能慢慢学会在潜意识里用英语方式思考,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启发学生的英语思维。同时,通过课堂辩论对话训练,学生能更加了解不同的句型在不同情境下的灵活运用,这对于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基础具有很大的作用。
2.设计趣味性口语话题,提高互动效率
对于大学英语口语互动式教学来说,如果教师给定的英语话题足够有趣,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其中并且学习效率颇高,趣味性口语话题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互动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应该转变英语教学模式,合活动理论中的人际交往理论积极寻找新颖突出的口语教学方式,设计趣味性话题,增强对话趣味——让学生自由对话,即遵循活动理论中的人际交往精髓,把“说话权”交给学生自己。在谈到关于“happiness”的话题时,教师在授课导入阶段不是让学生阅读枯燥无聊的教材课文,可以兴奋地对他们说:“Let’schatinEnglish,boysandgirls!Firstly,pleasetellyourparterswhatishappinesstoyou.OK?”在这种“活动氛围”中,学生们就会因为受到极大的感染而按耐不住心里的“happiness”与同伴畅谈心中的美好事物,“chattinginEnglish”的局面由此打开。在趣味性十足的英语口语课堂情境中师生情感状态的综合表现,是师生在课堂上各尽其责的基础和前提。从活动理论的学习分享本质考虑,这也是创设英语口语课堂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该章节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将这些趣味对话收集起来,整理成班级资源库并制作成PPT,在课堂上给大家演示解说。
(二)活动理论中的学习分享
1.创设生活性口语氛围,激发互动兴趣
大学生学英语就是为了在不久的以后能用流利的英语和别人沟通交流,所以,教师应该紧紧抓住这一点,给学生提供较为贴近实际、贴合生活的英语课堂,并且注意教导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该学以致用,让他们明白“不能学哑巴英语”的道理。现在有很多适合大学生观看的并且比较贴近现实生活的英语小视频、英语杂志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欣赏,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准备英语口语课程,然后在课堂上以英语口语对话的形式和大家分享。例如,教师可以在大学英语课堂充分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自主讨论自己的Schoollife,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学会“enjoylife”。学生一般都对课后活动比较感兴趣,在和同伴一起探讨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英语能力,还促进了和同学之间的感情。当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仅仅是“Yes”“No”的回答时,教师一定要耐下心来用“Why”或“What”来引导学生进入英语的深入学习状态。为了更好地达到将英语口语“渗入”生活的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互相打电话用英语讨论最近的新闻、天气、学习情况等。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带入生活情境,在生活中自然感知英语知识的存在。更需要在其学习掌握过程中,把所学灵活应用,服务于生活,这也便是英语听力教学的目的与英语价值的本质体现。这在锻炼学生反应能力的同时,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2.活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激发互动热情
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教师应该结合活动教学理论巧妙地将这些高科技运用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英语口语情境,通过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课堂互动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力的目的。例如播放趣味英语视频,在课堂上让学生反复欣赏,然后达到发音标准清晰的跟读地步,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其的词汇量。教师还可以在教材资源充分整合的基础上开展英语口语情境教学,以作业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英语口语训练机会,同时把教材上枯燥乏味的英语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在现代技术较为发达的条件下认真细致地整合语言资源,以其蕴含的深刻生活意义为主要切入点,在课堂上通过具体口语话题设计进行深层剖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对于教材中较为无形且抽象的英语情境,通过多媒体课件也可以较为直观、生动地表现出来。例如,在课文《gettingajob》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现acandidate和HR的对话场景,让他们在欣赏动画版的“面试现场”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发音,同时熟悉面试中常用的几句英语句式。几位candidates面试完毕后,教师可以充分结合活动理论中的人际关系理论,请学生们分组扮演candidates和HR,让学生如临面试情境,模仿视频中的对话场景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对提高学生对场景的理解深度有很大帮助。角色扮演结束后,其他同学可以给扮演者进行评判打分,指出他们的在口语表达中的优点和缺点。这在某种程度上既能激励学生认真扮演candidates和HR,又能以测试的形式将每个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展现在教师面前。将活动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质在于将学生带入一个有趣的互动情境,从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掌握基本英语知识的基础上,让英语口语学习更加丰富生动,让学生的知识面、思维与能力得到全方面培养。也就是说,活动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互动教学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有效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能提升英语对话教学的进程,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于占英 单位:山东英才学院
第三篇:大学课堂英语口语纠错反馈机制
摘要:
艺术院校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着重要求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进行培养,纠错反馈在第二语言习得方面也被称作负面反馈,第二语言教学方法当中被称之为“纠错”。在艺术院校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应使学生居于课堂主体地位,加入学习活动当中,并激发出其创造力和主动性,这对教学效率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诚然通过纠错对于学习者学习会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我们同样要对学生的情感因素加以重视,只有处于自尊心得到保护与鼓励环境下,学习者认知活动才是最有效的,最积极的,相反的学习者便会生成焦虑不安等情绪。基于此,对纠错反馈机制相关内容加以深入研究,掌握艺术院校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纠错反馈机制的合理应用途径便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艺术院校;大学课堂;英语口语;纠错反馈机制
前言
新时代背景下,要求英语教师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思想和形式进行创新,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可以推动教学效率的更进一步提升,以及师生间更加融洽的关系。尤其新的《课程标准》中倡导动态性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及让学生学习生活丰富多彩等,在这种思想引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教学方法,也可以说是合理有效组织学习,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一种有力手段。艺术院校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学生出错是极为常见的并且是没有办法避免的,想要让学生及时反思错误同时更正错误,最终对语言技能加以掌握,教师给予恰当纠错反馈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本文主要以纠错反馈机制与其在艺术院校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应用着手,进一步对应用中注意事项加以深入探析,希望可以对相关教育人员能够有所帮助。
一、艺术院校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想要不断深化改革,提升相关教育人员素质与能力,教育部制定并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等多项章程条令,给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明方向同时也提出新的要求。这些条令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而这当中听说能力又占主要环节。只有通过提高大学生英语运用能力,才能在其今后人际交流或工作时,对学到的英语知识高效应用,实现信息交流功能。这对于大学生本身,国家与社会未来发展还有促进国际接轨等方面都是有利的。现如今,我国有更多艺术院校大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但是只有很少学生能将英语说得流畅、通顺,也很少有学生能到达同外国人实现无阻碍沟通。中国大多数的英语学习者,从小学到大学通常要花十多年时间来学习英语,但是最后却落得个“哑巴英语”收场。这种情况会让大学生信心渐失的同时以后就业机会也会因此减少[1]。针对于艺术院校学生来说,导致该现状原因大致有三方面:其一,艺术院校大学生实际生活当中缺少用学习到英语做沟通交流的机会;其二,艺术院校大学生习得英语与现实生活和他们专业领域所使用英语有所差异;其三,艺术院校大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由于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纠正和积极反馈而对口语失去信心。当前艺术院校大学生所使用英语教材及课堂教学方法极少会让学生有练习口语的机会。因而,部分教学专家与语言学家对当前艺术院校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实效性有所质疑,同时迫切想要寻找到一种更加切合实际切合艺术院校特性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二、纠错反馈机制概述
在语言学习中,反馈是指对于语言学习者学习行为予以相对的评价性信息。根据反馈的内容,反馈可以分为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负面反馈在第二语言习得方面也被称作纠错反馈。二语学习阶段,对学习者学习反应,应当给予必要反馈。二语学习方面的反馈,发出对象可能是教师,亦可能是学生,正确运用纠错反馈,对于提高二语教学效率是十分有利的[2]。当前学术界普遍公认纠错反馈机制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为纠错反馈机制研究初期阶段,而九十年代为纠错反馈机制理论发展重要时期,九十年代以后到今天为将纠错反馈机制应用在实践当中并针对理论不断加以丰富阶段。初期纠错反馈主要内容是教育人员阐明学习者口语错误同时给予纠正。伴随纠错反馈相关理论深入发展,学者针对于纠错反馈机制也会持有不同观点,对学习阶段及时纠正褒贬不一[3]。但是以Demetras等为代表的学者指出幼儿学母语时,成人对其发音方式等予以纠正实则为间接型负反馈,从该层面看,可以说纠错反馈机制对二语教学是行之有效教学手段。之后,学者们又对何为有效纠错反馈手段进行相关讨论。目前,学术界公认纠错反馈机制对二语教学重要作用,同时借助纠错反馈机制,帮助学生对二语学习过程加以纠正并对正确二语语言加以掌握。现如今,二语教学中纠错反馈机制得到了大范围应用,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二语教学市场得到了更快发展,我国众多专家学者也开始积极探究二语习得中纠错反馈机制应用的相关内容,同时将研究成果不断应用于实践当中。
三、艺术院校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纠错反馈机制的应用
当前在国际上公认纠错反馈机制为二语习得有效教学手段,基于国内研究情况,仍然以理论研究为主,针对在二语习得中纠错反馈机制应用研究相对较少。基于二语习得中纠错反馈机制积极意义,本文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艺术院校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纠错反馈机制的应用提出如下两点建议:
(一)对纠错反馈机制理论知识加强学习
当前我国纠错反馈机制研究还处于萌芽期,艺术院校英语教师对于纠错反馈了解不够透彻,认识也不多。本文认为想要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对纠错反馈机制合理应用,艺术院校教育人员就应当针对纠错反馈机制理论内容加强学习与研究,经过理论方面的学习,对纠错反馈机制内涵予以科学理解,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能更加灵活合理的应用。此外,在学习纠错反馈相关理论时,积极学习纠错反馈以往成功案例经验也十分有必要[4]。而且国内针对纠错反馈机制应用加大研究力度,鼓励教育人员积极投入到纠错反馈机制的实际应用中。现如今,我国纠错反馈机制相关理论还是以国外理论内容直译过来居多,因而本文认为务必构建起一套符合本国国情纠错反馈机制理论体系,以此促进艺术院校英语教师更为透彻理解与掌握纠错反馈机制的理论与应用内容。
(二)二语习得过程中重视应用正确纠错反馈方法
在形成纠错反馈机制理论阶段,也曾有专家学者表示纠错反馈机制对于学习者掌握二语影响是不利的。虽说之后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指出纠错反馈机制对二语习得作用是积极的,但是在艺术院校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应用纠错反馈机制时教师也不能忽略应做好应用方法相关研究,以防止不恰当的纠错所构成的不利影响。其一,并非所有艺术院校大学英语口语课堂内容皆适用纠错反馈机制,虽然某种程度上来说应用纠错反馈机制会让口语教学收获更理想效果,但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与训练却会构成限制。此外,从艺术院校大学英语口语语法教学角度看,应用纠错反馈机制教学效果和知识点凸显性也是存在密切关联的。举个例子,纠错反馈机制对于英语口语疑问表述有很好教学效果,但是针对过去时的规则动词教学效果就相对较差了,这主要是由于疑问句的语法具有更强凸显性,会经常使用到。其二,应用纠错反馈机制时,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不应过度纠错学生思维能力。因为过度纠错可能让学生过于依赖教师,所以宜采取隐性反馈的方法。其三,对于语音发音问题应该进行及时纠错和相关知识的讲解。比如,有的学生会有固定的几个音标发音不准确,例如鼻音或者咬舌音,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纠错反馈,并加大相关发音的练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社会,经贸全球化浪潮已经让英语当之无愧成为世界通用语言。而与此同时,我国对通晓英语的应用型人才需求量也与日俱增,用人企业也对大学毕业生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需要他们不单个体综合实力强,同时英语交际技能也不能居于人后。另外,随着对外交际越发频繁,即使不是英语专业学生,入职后面对更多英语学术交流或商务活动,也越发体会到了英语交际的重要性。通过合理运用纠错反馈机制,学生及时反思错误同时更正错误,最终对语言技能加以掌握,但是教育人员同样要对学生的情感因素加以重视,相关研究显示,焦虑感、学习态度与自信心等情感因素会对外语学习者构成影响。经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在进行艺术院校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时,凭借合理引用纠错反馈机制,可以让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而与此同时纠错反馈机制作为艺术院校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也应当综合考量学生年龄范围以及性格特征等,以确保不会对学生情感构成伤害,要建立在保护学生自尊心基础上,给学生创造良好鼓励氛围,要对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给予绝对尊重,以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全面化的发展。
作者:王欧楠 单位:吉林动画学院
参考文献:
[1]蔡远顺,杨劲松.社会文化活动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写作纠错反馈研究[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4,01:124-126.
[2]祖晓梅.纠错反馈对二语习得的作用研究述评[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05:26-34.
[3]戴延红.英语语言错误类型及纠错反馈的比较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119-123.
第四篇: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文化意识渗透
[摘要]
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基础,英语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掌握其他国家,尤其是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本文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由于缺乏文化渗透而导致的问题入手,进一步分析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时应遵循的原则,并简述几种有效的文化渗透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
[关键词]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文化渗透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直接反映对象。每种语言背后都有强大的文化基因,都需要结合文化来理解语言含义。但是,很多大学生习惯了用汉语思维习惯来理解和表达英语,这也是当前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进步缓慢原因。通过总结归纳可以明确,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有效的渗透英语文化教学,可以快速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缺乏文化渗透导致的偏差
(一)思维习惯不同导致的偏差
不同文化背景成长起来的人,对事物和语言会有不同的逻辑思维方式,从而影响人们的表达习惯。西方的语言表达习惯更重视逻辑思想的合理性与顺序性。汉语语言表达习惯更重视表达的整体性和直觉性,两种不同的文化风格常常会对英语口语教学产生障碍。例如,英语表达会习惯直接的抒发感情方式,汉语表达感情时会更含蓄。这就使学生在课堂上接收到来自英语的情感表达词语时,会理解的过分夸张,往往错误的歪曲了词语的意思。而学生使用的英语表达时又过于含蓄,使对方很难了解学生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外教常常只接受到了学生表达的次要意思,而忽视了学生表达的主要语义。这种由于思维习惯的不同,使学生在用英语与外教进行交流时,造成了语言含义上的偏差,从而影响了有效的交流。
(二)用语习惯不同导致的偏差
生活习惯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文化,英语国家在打招呼、祝福欢庆、使用俚语方面都有不同的习惯,很多都是约定俗成的,近而形成了英语的丰富性。汉语学生由于对英语文化了解的缺乏,导致学生不能理解英语交际中某些词汇的特殊含义,例如,受古希腊神话的影响,英语词汇中有很多是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词汇,当了解词汇背后的故事,就不难理解英语中某些词语语义发生的变化,SwanSong学生可能理解为天鹅之歌,这种理解只是字面意思,如果学生不知道swan是太阳神的神鸟,只有在临终前才会唱出唯一的歌曲,那么也就不会理解这个词指的是作家的绝笔或是临终之杰作的意思。汉语学生受集体主义影响,实际上缺乏对英语个性文化的了解,从而不能理解口语中某些词汇的实际含义。
(三)道德标准不同导致的偏差
中西方文化中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在汉语学生看来是违背道德原则的,在西方则是被道德接受或是认可的。这些道德观念的不同使学生在进行英语口语交际时,常常会在用词上较为中性,在语言中体现不出自己的情感,不能有效与对方进行语言和情感上的积极互动,学生的用词、语法常常使用的不合理,致使无法顺利的表达意思,更使语言缺乏生动性和修饰性,平铺直叙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学生的口语仅限于能表达基本意思,却丧失了英语口语的温度。
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原则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必须重视文化的渗透作用,口语教学中既要重视发音、用词的训练,又给为学生讲授大量英语世界惯用的表达方式和多样性的语言表达方法,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在不断的文化渗透中更加敏感,能够使口语表达更加生动。具体来说,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文化渗透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理解性原则
英语口语教学的文化渗透应当以学生准确理解为基本原则,要求学生正确客观的把握对方口语基本含义,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交流。提升语言的理解性,教师要在使学生准确把握单词含义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起英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有效对接,从而使学生能通过对英语语言含义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可以选择何种有效的方式与对方进行交流,例如,汉语中常使用“鳞次栉比”比喻繁荣的影像,英语中常用likemushrooms(像蘑菇一样)来形容事物的发展迅速,通过教师对英汉词语的对照讲解,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准确理解程度。
(二)秩序性原则
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渗透文化时应当充分尊重语言本身的逻辑性和事物的发展次序,要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英语的文化知识,从而使学生对英语文化有较为透彻的理解。例如,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不同文化的讲解,要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顺序为学生讲解英语中的特有文化现象,可以先讲解历史故事等表层的文化,然后再讲解其背后反映的价值观念,再讲解英语民族在使用这一语句或词汇时的态度情感等。为了使学生更加了解掌握不同环境中的表达技巧,教师还可以模拟设置医疗、宴请、参观等不同活动场景,使学生运用语言过程中的注意口语交流方法,从而使学生在不同的交流场景中,可以充分的练习某些含有特定语言文化的口语表达方法。
(三)对比性原则
英语文化与母语文化既有极大的不同,也有着在文化上的共性特征,英语口语教学中可以利用英语与母语之间的共同特征来使学生熟悉英语口语交际表达的技巧和方式,有效促成英语与母语之间的正向迁移。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会对英语与母语的差别产生更深刻的印象。因此,无论是口语教学的内容上,还是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都应当有效的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对比教学,切实避免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产生交流上的失误。帮助学生在英汉对照中,纠正很多英语口语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有效的避免使用汉语思维来进行英语对话,有利于培养学生英语语言习惯的培养。
三、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的方法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应当在有效把握学生英语文化水平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知识传授方式,为学生创新真实的情境交流模拟环境,使学生既掌握了英语文化的常识,又能在口语交际练习中进行广泛的应用,从而形成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课堂交流法。
课堂交流法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交流中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认知,可以使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有效的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首先,教师应当在大学课堂为学生创造有效的英语口语交流环境,给学让设定明确的交流主题,让学生沉浸在有效的英语语言交流氛围里。其次,使学生在反复的听、读、说练习中对交流的主题形成明确的认知。第三,给学生分成几个交流小组,使学在小组讨论中认知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交流中,学生可以分享他们语言上的障碍,总结出他们使用的有效的英语交际策略,进而使学生辩明英语语言文化的要素,纠正英语交流中存在的错误。
(二)教师引导法。
教师应当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教师的引导可以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英语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启发性的引导,特别是在学生产生交际障碍时,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知识方面的熏陶。这样既可以发挥英语口语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又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思维。在师生交流之间,还可以给学生设计特定的任务,使学生在交流中必须围绕某个词进行交流,或是让学生在课前提前准备某个话题的一些知识,课堂上教师再围绕这些问题,有目的的为学讲解某些英语文化知识,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文化,进一步增加知识的深刻性。
(三)文化对比法。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可以有效的通过英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对比,来提升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程度,使学生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形成对英语文化的深刻印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直接指出学生在交流中存在的失误,并且明确的指出这种错误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的,然后让学生在反复的对比英语和汉语文化的差异中,有效了解这种差别对交际产生的影响。从而使学生更有意识在交际表达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尊重英语的交流表达习惯,能深刻的在交际中有效的避免这些错误,能够形成正确的处理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能力。
(四)情境设置法。
在英语口语表达练习中,教师应当为学生设定不同的交流表达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感觉中,自觉的选择使用不同的语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在这种情境中,有效的为学生讲解英语世界中特定的交流文化常识。从而使大学生在模拟实际环境中掌握相关的文化因素。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某一类角色,从而根据角色特征来选择使用某些语言,然后再让学生对这些语言进行逐句分析或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的发现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师进行了相关英语文化常识的讲述后,使学生有效改正错误。
(五)多媒体教学。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面临着更加多元化的手段选择,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口语交流,学生也可以在课后利用网络与教师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使学生快速的和多渠道的了解更多的英语文化知识,可以使学生有更多机会熟练的使用这些语言文化素材。教师还可以使用更多的网络背景的音频和视频资料教学,更可以在网中找出更加典型的饱含英国文化的教材为学生讲授英语常识,教师还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为学进行片段式的语言文化知识的讲解,这些都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口语中的文化意识和水平。
结语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有效的渗透文化教学,可以切实减少学生在口语交流中存在的思维、用语和道德情感方面的交流障碍。教师在口语教学中渗透英语文化应当遵循理解性、对比性和秩序性原则,使学生系统的掌握英语文化知识,并且可以采用课堂练习法、教师讲授法、对比教学法和情境模拟法等方法有效进英语口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
作者:梁诺淳 单位:黑龙江工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园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定位、现状及其建议[J].知识文库,2015(21).
[2]陈燕舞.培养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2014(16).
[3]吴园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定位、现状及其建议[J].知识文库,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