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教学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针对大学生英语表达地方文化的“失能”现状,提出了以地方文化为内容依托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探讨了地方文化融入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实施方案、自主学习的着力点以及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以期对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导入研究与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教学
0引言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10)强调英语教学应注重学习者综合文化素养的培育,这“不仅表现在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上,而且表现在培养其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上”[1]。然而,我国英语教学长期以来过分注重“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学习者中国文化输出的“缺失”现象非常严重,他们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很弱,尤其不能用英语流利表达那些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且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大学生英语表达地方特色文化的失能,不利于国际交流中文化自信心的树立,不利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不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近年来,国内学者就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研究形成了以下观点:把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教育贯穿到各层次英语教学之中,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配置[2];明确教学大纲中中国文化教学的相关细则,实施教学、评估一体化[3];增开中国文化英语选修课,完善中国文化英语教材建设[4,5];将中国文化内容纳入考试体系[6]等。国外没有对中国文化英语教学进行研究的文献,但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专家学者针对外语学习者中的文化边缘化现象(marginalization)提出外语教学中应适时、适当、适度地导入本国文化[7],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间的对比分析[8]等策略,对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然而,现有研究对地方文化融入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成功案例总结较少,对大学生英语表达地方文化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本文尝试将地方文化融入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旨在通过口语教学、文化体验、自主练习等多种形式,完善大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英语认知建构,增强大学生用英语弘扬中国文明与地方文化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中国优秀地方文化的对外传播。
1地方文化融入英语口语课堂的原则
将地方文化融入英语口语课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亲历、感受和实践地方文化的情境中,实现“英语语言知识与能力”和“本土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为此,地方文化的英语口语教学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1教学实施的综合性原则
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类课程,内容涉及文学、美术、音乐、建筑、戏剧等多个领域。因此,在教学实施中,应打破学科界限,综合运用语言学、翻译学、社会文化学等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但同时教学实施中又不能脱离“口语”这个主线,不能把课程上成文化课、翻译课,或者说是其他的课程,而把口语能力提高置之于不顾,或者是仅有形式仅有热闹,而达不到口语教学目标。
1.2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原则
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是指地方文化的英语口语教学要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观念,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形成与习惯养成;注重开展以体验、实践为主要形式的口语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对地方文化进行开放式英语表达,引导学生主动发起文化交流的话题,并积极参与话题讨论;着重培养学生在围绕地方文化的练、说、唱、演、录、玩等多模态开放式的小组活动中,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在友好平等的氛围下提高地方文化的英语口头表达水平。
1.3教学活动的学生主体性原则
围绕地方文化的英语口语教学应当以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与文化素养的形成为旨归,学生的发展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因此,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知识发展及学习活动本身的基本规律组织教学,应始终强调学生是言语实践与文化体验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2以地方文化为内容依托的英语口语教学设计
2.1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教学资源是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完善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管理及合理应用,将极大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9]。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教学资源的建设,首先要多渠道网罗收集地方文化的英语资料,这些渠道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外事办、旅游局、文化馆等部门的门户网站,以及国内外专注于中国地方文化介绍与宣传的权威网站、报刊、书籍与杂志等;然后根据英语口语的教学规律及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对上述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和有效的归类。以独立的文化专题为主要内容,将其分成若干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句法操练、回答问题、朗读、口头翻译、角色扮演、游戏、采访、讨论、文化体验等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地方文化音视频资料的数字化处理是教学资源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需要口语教师和技术人员的紧密合作才能完成。如,待口语教师视听并确定好音视频资料的有效性及难易度后,然后由技术人员按照需求裁减成时间长度不等的若干片段,利用编辑和转化工具将其转化为“.flv”格式的教学用音视频。
2.2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安排
地方文化的英语口语教学以专题活动的形式进行,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口语练习和文化体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地方文化的能力。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教学过程中力求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参与,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形成对地方文化的独特判断,提高审美能力。
1)口语技能训练。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教学中,可通过下列活动来训练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培养语感:播放地方文化的英语音视频材料供学生欣赏,并要求仿读、背诵,使其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针对材料中的常用表达方式进行诵读训练,引导学生通过图文声并茂的材料输入,熟记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的一些基本句式、常用句型;当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句式以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活用所学句型进行地方文化的英语复述,教师根据学生表现给予点评和指导,并记录成绩。
2)专题讨论。提高地方文化英语口头表达水平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地方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与准确把握。通过专题讨论,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地方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的了解,有助于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进行正确得体的英语口头交际。比如,进行“南通历史(TalkingabouttheHistoryofNantong)”专题教学时,在学生学习完相关视听材料后,可安排“我眼中的南通”、“南通与‘中国近代第一城’”等讨论话题,鼓励学生用英语发言,并做好记录。
3)文化体验。地方文化是某一地区所特有的文化,其内容、典故和风格意境与该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显著相关。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准确得体地用英语将本地文化介绍给他人,亲历亲为的文化体验或考察活动便成为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比如,在进行“南通工艺(TalkingabouttheCraftsofNantong)”这一专题教学时,可安排学生参观南通风筝博物馆、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南通沈绣博物馆,或开展学做风筝或者是染蓝印花布活动。唯有亲自参与,才能将地方文化讲好、讲活、讲深。
3以地方文化为内容依托的英语口语自主学习
学生围绕地方文化进行英语口语的自主学习,需要找准着力点、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并进行持之以恒地刻苦练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与文化素养。
3.1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的语音语调练习
基于地方文化的英语口语学习,最终目的是对外交流,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介出去,倘若发音错误或不够标准,则很可能会引发交流的不畅,从而影响到推介效果。因此,在围绕地方文化进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时,第一个着力点应放在语音学习和语调完善上,力求将体现地方文化内涵的每一个英语单词都能熟练而准确地读出来,并要细心观察和认真模仿英语本族语者的纯正发音。
3.2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的词汇量积累
词汇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正如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所说,“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在围绕地方文化进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时,第二个着力点应放在地方文化英语名称、概念、术语等专有词汇的积累上。地方文化的英语介绍中,专属于某一文化项目的特色词汇不在少数,对于那些已被中外读者广为接受的词汇,如“蓝印花布”(bluecalico)、“盆景”(bonsai)等,应通过学习与体验将其作为积极词汇纳入到心理词库中去。对于那些由于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而产生多个英语名称的文化项目,如“城隍庙”的英语表达就有“CityTemple”、“ChenghuangTemple”、“TownGod’sTemple”三个不同版本,学习者应多方查证,找到最权威、最恰当和最为英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的表达方法。
3.3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的句型句式操练
强化句型句式操练是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有助于提高语速,而且有助于增强口头表达的流利性与准确性。在围绕地方文化进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时,第三个着力点应放在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的句型句式的记忆和操练上。这样,对于那些英语基础不是很扎实的大学生而言,在用英语表达地方文化时更加胸有成竹,心理压力小,一串串贴切、简单而实用的蕴涵地方文化信息的英语精句便可自然而然、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有利于树立对外交流中的文化自信。
3.4地方文化内涵的准确把握
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的最终目的是将文化项目的浓郁地方特色及深厚的内涵积淀用英语忠实地推介给读者或听众,因此,在围绕地方文化进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时,除尽可能多地掌握语言知识、补充大量的专业词汇和句型句式外,还应将着力点放在加强文化和审美方面的修养上,努力提高对地方文化的了解程度与理解深度,这样才能通过准确的英文将地方文化的深厚内涵及独特魅力表现出来,才不会使受众接受错误的信息,误解中国优秀的地方文化。
4以地方文化为内容依托的英语口语教学评价
4.1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教学的评价原则
地方文化与英语口语教学的融合需要地方政府的外事、文化及教育部门等多个主体的参与,因此教学效果的评价需要上述各方积极参与进来,评价的维度应该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与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关注学生通过学习是否全面地认识了家乡、深入地了解了家乡,是否养成了热爱家乡、推介家乡的思想感情,关注学生在家乡文化的对外交流中是否更加自信、是否能够积极作为,还要看教学实施产生了多大的社会效益,教学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是否对改善地方文化的外宣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
4.2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教学的评价方法
地方文化英语口语教学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评价方法是灵活多变的,不同的教学专题、不同的活动方式应有不同的评价方法。举例而言,地方文化的英语视听活动可以采用选编、朗读、背诵、复述等形式考核学生的鉴赏与领悟能力;地方文化的体验与考察活动可以采用汇报、表演等形式考核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学生英语表达地方文化的综合能力可采用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方法从词汇、句法及文化意象的传递等方面进行评价。词汇和句法能力的测量运用Wolfe-Quintero等人提出的三个参数,即流利性(指和本族语者说话一样快)、复杂性(指能够运用多种且难度指数高的结构或词汇)和准确性(指所用语言中无错误)。文化意象传递能力的测量通过观察学习者对地方文化英语表达策略的选择以及解析听众的理解和反应两个方面进行。
5结束语
本文对地方文化融入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设计、自主学习方法以及教学评价进行了一定的思考,但尚不完美,还仅仅停留在理论说教层面。地方文化与英语口语教学的成功融合及其最大效益的产生还有待于更多的专家学者在今后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深入研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实际落实好这些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能够用准确而流利的英语弘扬中国优秀地方文化的人才。
作者:张成国 单位: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
参考文献
[1]刘世文.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及其启示[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1):31.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3]肖龙福,肖笛,等.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39-46.
[4]杜凤秋,李静.论英语专业地方文化教材的编写原则[J].学术论坛,2011,(8):202-205.
[5]张艳玲.跨文化语境下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许昌学院学报,2012,(1):149-152.
[6]曾洪伟.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教育[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05-107.
[7]KramschC.ContextandCultureinLanguageTeach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3:75-80.
[8]BlairJG.WesternCivilizationwithChineseComparisons[M].Shanghai:FudanUniversityPress,2006:33-37.
[9]杨修平.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程网络教学资源整合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2,(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