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合作学习应用(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英语口语合作学习应用(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英语口语合作学习应用(3篇)

第一篇:大学英语口语合作学习应用

合作学习认为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和信息互动。它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而课堂教学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的过程。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是学生和学生之间彼此通过承担一定的责任、形成积极的互赖,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核心是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交流、沟通和合作,它具有促进学生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合作,促进他们面对面交流,增强个人与小组的责任感,有利于培养社会交往技能等特点。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教育、政治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中外合资企业数量的增加,社会各界对交际英语的需求日益增长、使用场合日益增多、范围日益扩大。

一、国内外合作学习研究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源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合作学习的策略。美国学者约翰逊和卡尔史密斯介绍了大学教师如何利用合作性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学习科学地利用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机之间的互动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成为世界教学方法中的主流方法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语成绩,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与时代相适应的合作观和竞争观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满足教学要求,从9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者们也开始研究合作学习的理论及策略,并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模式,如合作———自主等模式,一些教师尝试着将其有效地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

二、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可行性

(一)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为了追求高考分数,中国英语教学在初、高中阶段师生对口语能力的重视不够,使得大学英语课堂的口语教学进展不够顺畅,以致即使学生词汇量很大、语法不错,但表达能力还是很薄弱,出现了所谓的“哑巴英语”现象,这实在是英语教学的悲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口语教学已成为重点。

(二)合作学习模式的实用性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未引起高度重视,师生的着眼点主要放在英语四、六级考试,因为是否通过考试关系到学生将来是否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课程改革在学习方法方面主要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倡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应成为英语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以研究和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学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近年来,随着我国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不断增加对英语教学手段和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使其满足将来人才市场的需求。

(三)合作学习模式的意义

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如汇报、讨论、课件制作等,学生个体在小组其他成员的帮助下有了更多的说英语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的水平。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学得投入、开心,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合作学习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有助于改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师生交流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谐的大学英语课堂的实现必须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打破传统英语课堂的束缚,实现向开放、多维英语课堂的过渡,创建“重在参与的魅力课堂”,有利于创建一个轻松、和谐的语言交际环境,使学生陶醉于语言的表达而不是被动地去做。大学英语课堂上实施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及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自信心、自强意识和能力的增强。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还要把新理念落实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就目前而言,课程改革注重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创新,力求和新的教学思想相融合;二是改革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这应该是课程改革的重点。

三、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

(一)合作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研究合作学习和口语教学理论及策略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深刻地理解合作学习的真正含义,科学地将其应用到英语教学中,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从而营造充满魅力的课堂气氛,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总结出一种适合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极为有效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学生的配合,同时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老师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相关教学策略的研究及经验的积累和总结,这必然会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合作模式

合作模式是指通过小组的共同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一方式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的要求,也顺应时展的需求。具体方法如下。

1.建立小组,分工协作。

基本上四个学生组成一组,由组长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及性格特点分配任务,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从而发挥其所长,避免只有口语好的学生才有表现机会的局面,让成功感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原动力。

2.任务形式多样,提高综合能力。

通过讨论、辩论、采访、英语电影片段配音、英语短剧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热情。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资料搜集、问题解决和语言表达等能力都有所提高。比如工作面试场景,学生需要预先准备面试官可能提出的问题,同时知道如何介绍自己、面试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及对工作的期望值等,这些可以对学生将来就业面试提供有益的经验。

3.强调自主,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及能力是所有教学的重点,借助于合作的平台学生可以加强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因为个人及团队之间都有比较,所以荣誉感等因素会使学生增强自相互学习的意识。同时,根据具体表现,教师给学生及学生之间给出客观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从而发自内心地、认真地准备每一项任务,并从中积累经验。

4.积累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

由于文化的不同,不同国家的价值观、习俗也存在着差异,学生重视总结英语文化知识,尤其是英语中的习俗、禁忌语、委婉语等,有助于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避免将来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误解和冲突。例如,不要问外国人关于工资、婚姻状况、东西价格等问题,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个人隐私,而中国人却理解为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再如,中国人是过去时间取向的国家,重视传统,尊重老者,常常称呼长者“老奶奶”“老大爷”,而英语国家的人认为“老了”暗示“无用了”,所以特别不喜欢被以“old……”称呼。

5.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的配合,同时还要成为课堂上的成功导演,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其潜力。例如,在英语短剧表演中,根据学生的口语水平及个性特点安排角色,使其发挥各自的潜力,老师扮演着裁判和观众的角色。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使他们把语言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交际实践中,引导学生从相互依赖逐步走向自我独立,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追求个性的现代社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能够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和融入将来的工作中。通过研究希望总结合作学习的特点、功能及手段,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概括和总结,为有效的口语教学提供指导。

四、结论

英语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能否协调好传授语言知识和培养能力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合作学习教学的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它在赋予课堂教学更大活力的同时,也给教学理论研究和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小组学习的形式为学生相互评估提供了条件,学生可以看到别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互相学习,不断总结经验,从而共同进步。合作学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了自信心和责任感,尤其是那些英语基础差的学生也可以自信大胆地用英语表达。分工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从而为他们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跨文化知识的储备有助于学生将来在跨文化交际场合知道如何得体地应对,尤其那些将来想要出国深造或去中外合资企业工作的学生。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可操作原则,有所重点地介绍文化知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英语不只是掌握语言,还要高度重视文化知识。总之,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口语教学的效果,是一种符合目前教学要求、又能高效地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方法。英语教师应不断研究、不断完善,使之日趋完善。

作者:朱秀芝 舒海英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第二篇:合作学习网络视频会话英语口语影响

一、引言

20世纪,我国的英语教学历经磨难、步履维艰。期间,中小学英语课几乎被彻底取缔,大学英语课程也所剩无几,致使整个社会差不多成了“英语盲”。直到后,英语教学才逐步在各级教育中得以恢复。经过三十多年的演变,英语教学从“难进校门”发展成一个“大众行为”。2006年美国的一位州长在访华后感叹:当他乘坐的飞机在北京机场降落后不久便意识到这个国家学英语的人比美国说英语的人还多。出人意料的是,如此大规模、大投入地学英语,国人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仍是块“软肋”。据某英语机构不久前的《英语熟练度指标报告》显示,中国大陆地区英语熟练度非常低,在亚洲的12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泰国。这种投入与效果不成正比的现象正在引发越来越多的人对我国外语教学的重新定位与思考。专家认为中国的英语学习在语言交际方面始终是薄弱环节。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中国的英语教学大多以应试为目的,考什么学什么,怎么考怎么学。因为英语听说在各类考试中所占比例很低,甚至完全不考,所以自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二是虽然英语是中小学乃至大学的核心课程之一,但我国的英语教学实质上一直是“外语教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EFL(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而非“二语教学”,即ESL(Englishasasec-ondlanguage)。“外语教学”和“二语教学”的一个关键区别就在于: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或严重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从词典中学词汇、课本中学句式、语法中学规律。这种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英语教学方式无法使学生产生真实的表达需求,大大阻碍了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形成,也严重违背了语言的工具性功能。随着中国式英语教育问题的日益突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个人、团体都积极想方设法,探索种种途径以改善这种状况。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走出去,请进来”。去母语为英语的国家学习无疑是英语学习最有效的途径,但其高额的费用使绝大多数机构和个人“闻而止步”。一些教育机构(主要是高等院校)退而求其次,请外教进入英语课堂。这一举措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接触地道英语的机会,对提高英语输入输出量、改善英语学习环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遗憾的是,由于外教人数有限,加之聘请外教的费用相对较高,对我国经济落后的地区仍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教学资源。即使在有能力聘用外教的学校,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我国的各级学校大多为大班授课,一个外教要给五十多位学生同时上课,学生单独跟外教练习口语的机会非常有限,口语技能很难得到锻炼。一个恶性连锁反应是,大学生(特别是师范生)英语口语能力低弱还直接殃及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效果。课题组近两年走访了山西省几个县级学校,发现90%以上的英语教师用汉语讲授英语,甚至有不少英语教师用地方腔调读讲英文。信息技术的诞生和普及为全球外语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计算机辅助的语言学习(CALL:Comput-er-assistedlanguagelearning)逐步成为外语界青睐的教学方式。有研究表明虚拟交流情境(virtualcommunication)比传统课堂更容易使学生减压放松,大胆发言,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特别有效。电脑网络、外语软件、音/视频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外语学习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为外语学习者营造了比较逼真的语言情境。美中不足的是这些语言学习条件多为“单向学习活动”———学习者或听、或看、或做题、或模仿练习,缺失“同步即时”的互动交流情境,得不到现场反馈。社会构建理论(SocialCon-structivism)认为:语言学习者需要在“交流、分享、协商”的过程中构建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学习既是学习者内因作用的结果,也涉及诸多社交因素。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维果斯基也认为,学习不是一种个体的、孤立的活动,而是一种社交互动行为。所以为外语学习者创造真实的交流互动学习情境对成功的外语学习至关重要,这也是本项研究的立项根基。本项目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中美大学生之间的网络同步视频会话(onlinesynchronousvideocon-ference),为中国英语学习者创设真实的语用环境,提供与英语为母语的人(nativeEnglishspeakers)直接进行互动交流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和英语学习满意度。本项目研究以社会构建理论、社会文化历史学理论、远程教育理论为依据,以现代信息技术成果———网络同步视频为依托,以创设真实的语境为出发点,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双向”的语言交流互动平台。该研究借助WEB2.0技术,把美国大学生“外教”“带到”中国大学生的“面前”,就他们共同关心的问题用英语进行“现场同步即时”(synchronous)“交流、分享、协商”。这样的口语教学不再是虚拟的、机械的、被动的、为练而练的操练,而是真实的、动态的、主动的、有意义的语言能力构建过程。本项目的研究问题是:与英语为母语者进行网络同步视频会话是否能有效提高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学习过程满意度。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

本项目采用准实验研究设计。自变量为“与英语为母语者进行网络同步视频会话”(onlinesyn-chronousvideoconferencewithnativeEnglishspeak-ers),因变量为“英语口头表达能力”(Englishoralcompetence)和“学习过程满意度”(learningsatisfac-tion)。实验周期为10周。

(二)研究对象

本项研究的样本为中美两个团队。美方样本为美国南部一所大学的5位本科生。样本通过自愿报名(书面申请)、资质审查(必须主修英语专业、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面试(考察语音语调和口语表达能力)三个程序产生。这5位美国大学生在本项研究中担任网络视频会话的口语老师。中方为一所地方师范学院小学教育英语专业一个班的45位学生。其中25位学生被随机分派到实验组,20位学生分派到对比组。实验组的25位学生又随机分为五个小组(每组5人),每位美国口语老师负责跟一个实验小组进行网络视频会话。对比组的20位学生仍按传统方式在教室里跟老师上口语课。

(三)研究材料和工具

本项实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所以需要一些电子设备。美方视频口语老师需要配备有网络连接的电脑、网络摄像机、麦克风以及本实验采用的网络视频平台(Skype和Vodburner)。中方各实验小组均在同一时间在本系电脑机房上视频口语课,视频所需设备跟美方相同。“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考察的方面与雅思口语测试类似,具体包括四项:“口头表达流畅性、词汇选择恰当性、语法结构正确性、语音语调准确性”。测试满分100分,四项各占25分。“学习过程满意度”是通过一个综合性调查问卷进行考察,意在了解两组学生对英语口语教学的这两种模式的态度。本文只涉及其中的三个开放式问题:“你对‘与英语为母语者进行网络同步视频会话’或‘跟教师面对面上英语口语课’感到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你对‘与英语为母语者进行网络同步视频会话’或‘跟教师面对面上英语口语课’感到最不满意的地方是什么?”“你对‘与英语为母语者进行网络同步视频会话’或‘跟教师面对面上英语口语课’这两种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有何意见?”

(四)研究过程

在长达10周的研究实验期间,实验组以五人小组为单位,每周上两节(100分钟)视频英语口语课,5位小组成员依次分别跟美方口语老师进行20分钟网络视频会话。每次视频前,美方口语老师通过电子邮件将本周视频会话的主题发给其分管的实验小组供课前准备。视频过程中,美方老师除了跟每位中国学生进行主题会话外,还会根据每位学生的视频表现为他们提供反馈指导,帮助他们改进英语口头表达技能。每次视频会话都要全程录像,以便项目组成员和口语老师做跟踪研究指导,也可供学生自我反思和评价之用。在实验组进行网络视频会话的同时,对比组在教室上常规英语口语课,即“跟教师面对面上英语口语课”(face-to-faceEnglishoralinstructionwithaninstructor)。口语课老师由该系的英语教师担任,每次口语课的主题及预习环节跟实验组完全相同。实验组和对比组在实验前后都接受了“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测试(前测/后测)。此外,两组学生在实验结束后都参加了“课程学习满意度”的问卷调查。

(五)数据收集和分析

通过前后测收集实验组和对比组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数据,对两组学生“学习过程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在实验结束一周后进行。“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前后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求证项目实验是否对受试者的口头表达能力有显著作用;对“学习过程满意度”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定性分析,以深入了解学生对项目实验的态度并进一步验证“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定量分析的结果。

三、研究结果

(一)定量分析: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前后测成绩通过统计数据分析软件SPSS进行了单向协方差分析(one-wayanalysisofcovariance—ANCOVA)。自变量为本研究探索的两种英语口语教学模式:“与英语为母语者进行网络同步视频会话”和“跟教师面对面上英语口语课”;因变量为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四个维度:“口头表达流畅性”、“词汇选择恰当性”、“语法结构正确性”、“语音语调准确性”。结果显示,两组在四项因变量中有三项(口头表达流畅性、语法结构正确性、语音语调准确性)呈现显著不同。实验组和对比组在“口头表达流畅性”(F=18.40,p<0.1)、“语法结构正确性”(F=6.37,p=0.02)、“语音语调准确性”(F=19.96,p<0.1)三方面都有显著不同。从表2和图1中可以看出,在“口头表达流畅性”和“语音语调准确性”方面,实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比组(两组平均值分别为:21.17VS20.24;21.11VS20.59);而在“语法结构正确性”方面,对比组的成绩更好(两组平均值为:20.78VS21.22)。在“词汇选择恰当性”方面,两组的成绩非常接近,无显著差异(两组平均值为:20.82VS20.97)。这一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英语为母语者进行网络视频会话对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语音语调以及口头表达的流畅连贯性更加有效;而传统的课堂口语教学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正确应用英语语法。

(二)定性分析:学生学习过程满意度

为了进一步验证定量数据分析的结果,具体了解学生对项目实验的态度,项目实验结束一周后,两组学生参加了“课程学习满意度”问卷调查。问卷共有三个相关开放式问题,学生们的反馈意见如下。在回答“你对‘与英语为母语者进行网络同步视频会话’或‘跟教师面对面上英语口语课’感到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时,实验组学生的典型评语有:“能跟‘老外’直接对话是一件非常新奇、刺激、着迷的经历。这和跟中国人用英语会话的感觉完全不同。使我们不断产生想讲英语的欲望和冲动”;“跟美国人交谈时我们会特别注意我们的语音语调,生怕他们听不懂。我们也会尽量模仿他们的语音语调。所以这段时间我们觉得我们的语音、语调、语感和听力都有不小进步”;“美国老师总是表扬我们、鼓励我们,使我们对自己的口语能力有了一定的信心,也觉得讲英语很有乐趣”;“视频交流中,老师时常会谈及一些美国社会与文化知识,有助于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和看问题的视角”。就这一问题,对比组的学生反映:“在教室跟我们熟悉的老师上课,我们感到很放松,不怕出错,可以随意表达我们的想法”;“面对面交流的一个重要优势是极少有交流障碍。因为有动作、表情、语气等的帮助,我们很容易听懂老师和同学的发言,也很容易让老师和同学明白我们的意思”;“就谈论的话题,我们有更多独立思考和与同伴讨论的时间,所以发言时我们会感到准备得比较充分,也更有深度”;“面对面教学,我感触最深的是能够随时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当我用英语表达‘卡壳’时,老师和同学会给我提示,使我不觉得尴尬和为难;当我出错时,老师和同学也能及时帮我改正”;“我喜欢头脑风暴、师生互动的学习方法。就某个话题,老师和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辩论、反驳,使我们的思路更开阔、思维更活跃”;“跟老师面对面上课的一大收获是有机会向老师学更多的东西。课堂上老师会不断分享她对教育教学甚至生活的理解和认识,激发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课程学习满意度”问卷的另一个问题是“你对‘与英语为母语者进行网络同步视频会话’或‘跟教师面对面上英语口语课’感到最不满意的地方是什么”,两组学生最具代表性的发言如下。实验组:“最让我们烦恼的是设备问题———时而电脑死机,时而网络断链,听不清、说话没声的事常常发生,煎熬死了”;“最使我失望的是视频时间限制,时间一到,就得立刻结束会话,有时说得正在兴头上,有时说了半拉,就不得不中断”;“跟不懂中文的美国老师交流,会很紧张。生怕说不清、听不懂。一旦交流有障碍,干着急没办法”。对比组:“全班在一起上英语课的最大缺点是学生多,每个人练习口语的机会太少,很难锻炼口语能力”;“常规课堂口语教学最让我不舒服的是:每次上课,总是那几个活跃的同学抢着发言,其他同学就只有听的份儿了。老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限制‘话篓子’发言,让那些内向的学生多一些展现自己的机会”;“面对面交流时,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表达意思,对语音语调不很在意,所以,感觉在这方面长进不大”;“受汉语语言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影响,我们跟中国同学交流,虽然用的是英语,但很难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我们时常做心译,有时甚至把想说的写下来,发言时照本宣读,不利于练习口语技能”。在回答“你对‘与英语为母语者进行网络同步视频会话’或‘跟教师面对面上英语口语课’两种教学方式有何意见”时,实验组几乎全部学生表示非常高兴有这样特殊的学习体验,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类似的机会;不少学生觉得实验时间太短,每次会话的时间也太短,建议适当延长。很多学生提到技术设备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信息技术的问题,如:“一切完美,唯一令我们沮丧的是设备问题。希望以后有类似教学活动时,我们的电脑网络能够少一点故障”;“这种网络互动学习方式真好,希望老师能利用互联网为我们创造更多、更丰富、更灵活的学练英语的途径,比如,网络空间、虚拟聊天室、电子课程学习资源馆,等等”。对比组的学生则更多表达了他们也想有机会跟英语为母语的人学习交流,使两种学习方式的优势相得益彰。“我其实挺喜欢跟老师和同学们面对面学习交流的。不过,也挺向往跟外国人直接对话交流的,如果两个组能轮流体验两种方式就更好了。”

四、讨论与分析

本项研究的结果又一次验证了“计算机辅助英语学习”领域的研究成果:跟英语为母语者进行网络同步视频会话能有效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本研究结果表明跟英语为母语者进行网络同步视频会话对英语学习者的语音语调和流畅表达有特别显著的作用,这一发现丰富和拓展了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资源。本项研究的另一个结果———传统的面对面课堂口语教学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应用英语语法的能力———跟我国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吻合(我国学生在各种英语考试中语法成绩普遍很高),为这一“大众印象”提供了实证依据。本项目定性分析的结果表明跟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网络同步视频会话与面对面课堂口语教学各有千秋。实验组的学生十分着迷“地道的语音语调”、热情肯定公平参与的机会、非常认同美国老师的赏识教育理念和语言承载文化理念。同时,学生们对技术设备问题和视频会话的时限问题表示遗憾并提出改进意见。对比组的学生对从容轻松、畅通交流、互助互学、多向互动的学习氛围非常满意,同时对“话篓子”垄断发言、口语练习机会少、汉语思维习惯制约恰当的英语表达等方面感到不尽人意。此外,两组学生都表达了对结合使用这两种口语教学方式的愿望。学生们认为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技能技巧和语言知识方面的指导,而视频会话对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改善他们的语音语调语感更加有效。21世纪是个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改革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教育科学前沿问题。鉴于我国英语学习者听说能力普遍较弱,而外教缺乏且昂贵,跟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网络视频会话不失为一种经济适用、可行可信、方便高效的教学策略。本项研究对拓展远程教学模式、创设真实的英语学习情境、加强英语口语教学、改善“哑巴英语”的状况、搭建国际合作学习平台、增进跨文化交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卢瑞玲 Timothy A.Goodale 单位:太原师范学院 滨海大学

第三篇:合作学习中英语口语教学应用

一、合作学习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

Scarcella和Oxford(1992)指出:通过结对或小组活动而进行的合作学习提供了真实并具有动力的听说机会;从老师和同伴那里获得的更广泛的语言范围使学习者的语言得到发展。Sachs(2003)提出类似观点:合作学习给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与同伴互动中提供听到更多并使用更复杂的语言的机会,这种复杂的语言输入与输出促进了语言的发展。Long和Porter(1985)认为:合作学习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增加课堂上的语言应用机会,“许多第二外语学习者学习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足够的时间练习说这种新的语言。”合作学习不能完全,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习者说的水平。Long和Porter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对目标语掌握很好的学生,在语言输出的时候却达不到相应准确的程度,这是因为他们只有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才能说和写得准确而连贯。合作学习给了第二语言学习者宽松的语言环境。

2.国内研究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既巩固学生的语言体系的基本知识,又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语言应用技能和交际能力,成了当代英语教育界探索的核心课题之一。很多英语教育学者和一线教师都在尝试合作教学,希望能从直接灌输语言知识和机械性的语言操练,向引导应用语言而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变革。蒋静认为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成熟的教学理论,又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在英语口语学习环节进行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口语学习中的焦虑感,提高学生口语学习兴趣,从而进行有效的口语学习。蔡慧萍、蔡明德、罗毅在《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书中指出:就英语学习而言,合作性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使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机会,交际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合作学习的英语课堂上,学生在相互间的交流中把从语言材料中输入的英语语言信息通过转换运用到口头表达中,可以掌握口语技巧,提高英语听说能力。马寅初、黄金岩在谈到口语教学时给出了这样的观点:合作学习应用在英语课堂中本身就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用英语讨论,练习说英语,这个过程来自教师的控制较少,但学习者从中获得的要比想象中的多。

二、合作学习法在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应用

1.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应该以学生的学识水平和英语能力为依据。因此在分组之前,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的英语水平做基本的了解。从整体来看,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英语实力应该是相当的。从小组内部个体来看,组员之间要好中差并存,这样有助于活动的展开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优生通过最后的总结和对“差生”的帮助自我突破,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2.明确要求,下达任务

每一节口语课首先向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本节课通过合作学习要掌握哪些单词、短语和句型,表述什么主题,如小组每一位成员能准确读出单词,小组成员讨论并用重点短语进行造句,想象对话场景,将自己的造句编成小对话。小组学习完毕之后,进行展示活动,表演展示要求全组成员都要参与,并进行评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他们会担心自己的英语口语发音不标准或表达不够流畅或容易张嘴就出错而不敢开口,教师要走访各个小组,对这些同学进行鼓励并强调:评分以小组整体表现为主。

3.及时评价

评价活动是合作学习的点睛之笔,是对学生整个活动的付出和结果的点评和总结,起着重要的作用。评价活动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还要有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教师的评价具有权威的作用,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带给学生的满足感是巨大的,因此教师在评价时一定要客观公正,问题的指出要细致且清晰明了。自我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对自己学习的一个思考,学而不思则罔,自我评价是学习过程中不能缺少的部分。学生之间的互评可以成为教师评价的有力补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责任感,提高学习技能。在现实操作中,学生在这一环节相当积极。

三、结语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合作学习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和采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日益凸显出来。在英语口语课堂上,增强学生的能力才是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最终目标。

作者:黄茹 单位:徐州高等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