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产出导向法对英语口语教学理念构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大学英语口语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有完善成熟的教育理念,从而为教学实践提供深刻的教学意识。根据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从“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全能教育说”三个角度分析大学口语的教学意识,进而为开展大学口语教学实践构建理念基础。
关键词: 英语口语教学; 产出导向法; 学习中心说; 学用一体说; 全能教育
说英语教育一直都在强调口语的教学地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把听说列为重要的目标。其原因不难理解,在现代社会,从日常交际到商务谈判以及教育宣传等各个领域,听说相对于读写更具有效率,对于绝大多数英语习得者的实际应用,无论在网络还是在现实生活,听说通常比读写更具有普遍性[1]。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伴随着听说技能需求的日益加强,听说的教育教学却并没有太大的进展,这不仅表现在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的英语教学中,依然是读写尤其是阅读占据着课堂的主流,而且也表现在阅读教学的模式直接影响着听说教学,在口语教学中尤其表现得明显。当前的口语教学依然沿用还原论的经典英语教学方法,即将口语任务还原为各个部分: 相关词汇或者表达法、语音与语调、语法与句式、口语情境内所涉及的各个环节或者步骤、跨文化注意事项等,课堂上教师需要讲授这些内容,尤其是第一项,然后让学生利用这种知识碎片拼成任务整体。这种教学方式带来的问题就是学生只能生搬硬套某些表达方式,无法灵活有效地完成交际任务,实现交际目标。事实上,这种课程与传统的阅读课程差异并不大,学生在阅读课上学到的表达方式一样可以应用到口语任务中去。但是,显然口语教学不能仅仅沿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打下知识基础在未来工作生活中应用领域再加以发挥就可以,这等于推卸掉了学校的教育责任,并且又回到受人诟病多年的哑巴英语的老路上去了。因此,口语教学需要转换教学理念。英语口语教学法专家基于大量的研究发现: 人们不是学到了语言的部分然后将之整合以完成对话,恰恰相反,无论是婴儿的第一语言习得还是人的二语习得都是与他人交际获取了部分[2]。因此,口语教学不能沿用经典的语音、词汇、语法三件套备齐的阅读模式,需要打破这种还原论思路,从任务的整体着手进行。
一、产出导向法
文秋芳的产出导向法( POA) 正是从整体的任务性教学着眼的一种教学理论。它对于指导英语教师如何开展有效的英语口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该理论体系由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个部分构成[3]。其中教学理念包括了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全能教育说,据此建立其教学假设,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与选择性学习,并以此展开其教学流程: 驱动,促成与评价。产出导向法从英语教学元认知的角度上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梳理,是教育理论由现代向后现代转型的一个产品。现代性教育理论基于决定论、还原论与实在论的理性主义的认知范式,注重教育的本质化与程序化,其将教育视为一个目标明确的路径化过程,这里的目标与路径同样都是可以理性化的,也就是说都是可以通过经验认知与系统分析加以确认的。但是 20 世纪后半叶以来的科学与哲学认知却对这种理性化行为产生了怀疑,一个典型的例证发生的计算机领域,巨大的计算能力原本被认为可以用于进行准确的天气预报,然而蝴蝶效应的发现却让人们认识到在宏观世界里跟在微观世界里的量子效应一样,参量的增多让理性对于事态结果的预测准确性失效,人性与社会的复杂更是远远超出了自然界的可能规范。例如,对语境的认知就让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意义无法超越现实交际而孤立存在。正是在这样一种认知范式转换的背景下,教育学家认识到传统的理性化的教育模式是不够的,需要引入新的模式来加以补充,后现代范式下的教育理论应运而生。这种教育理念重新梳理了教育的本质,即人的认知过程。这种教育理念更重视实践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因为实践才能构建真实的意义,而这一构建过程才对人的认知改善具有价值。文秋芳的产出导向法同样十分重视实践的意义,实践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手段,更是人的目的,是人的意义所在。产出导向法还具体梳理了这一实践会具有的操作模式,以及在教育领域的认知细节,不仅使教育工作者能够从一个全新的更加全面的视角看待教育,更是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意见。本文仅就其教学理念分析其对于英语口语教学的理念构建意义。
二、口语教学产出导向法理念构建
( 一) 口语教学的学生中心说
在 POA 的教学理念中,学习中心、学用一体和全能教育是其三大分支。其中学习中心说指的不是过去的“学生要以学习为中心”,而是强调了学生任务实现过程中学习的主体地位或者本质属性,也就是其任何任务的执行都是在进行学习,其本身就是学习过程,而非仅仅是学习的结果,那种单纯认为教师讲授,学生理解、记忆、演练才算是学习的认识是片面的。文秋芳认为课堂上的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 教师讲授、小组讨论、对子活动、个体展示、小组展示等,不同的形式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关键在于教师要选择实现目标的最佳形式[4]。教师需要具备“学习中心说”的教学理念,即一切课堂的设计都应该是围绕着学习进行的。这意味着课堂不是传统上那种“围绕着教师”进行,课堂成为教师展示的空间,控制着课堂的主要大部分时间,也决定着学生的一切行为,包括语言输入与输出的所有细节,替代了学生的主动角色。同样这种“学习中心说”的教学理念也意味着课堂不能是 20 世纪末引入国内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弱化教师的作用,对学生完全放手,任由学生根据个人偏好学的学习方式。因此,问题的关键不是以学生或者以教师作为中心,而是师生建立起“一切服务于学习,学习存在于一切”的理念。这种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对英语教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巨大意义,就口语教学而言,则需要口语教学教师具备学习中心的意识: 一方面需要采用包括课上讲授在内的多种教学方式来充实课堂,他们都是需要师生共同参与的任务; 另一方面需要认识到学生任何程度的参与,任何水平的表述都是学习的过程,都需要得到重视,得到积极的回馈和引导,同时也需要鼓励学生重视任何一次任务机会,放开心理的负担,不论语言层面还是心理层面,不论社交层面还是知识层面,任何一次任务执行都具有价值,都是在促进表达能力,都是在体验人生的交流性,都是在实现个体的生命意义。
( 二) 口语教学的学用一体说
学用一体说中的“学”指的是包括听读在内的输入性学习,“用”则涵盖了说、写与口译、笔译等输出性表达。文秋芳主张学用结合起来,不能是先学后用,或者先用后学这类教学程序的脱节,前者容易导致学习内容的大量堆积从而无法有效转化,而后者则易于导致用无所用,学无所用,都不是好的教学方法[5]。有效的学习应当即学即用、即用即学。教师应当是随着教授知识细节,就要进行知识应用,随着学生的应用表现,就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也回应“学习中心说”的理念,即一切都是在学习,都是在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对于口语教学而言,这种学用一体说应当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一方面,它意味着教师不能大量地进行事前的专门性讲述,将任务包含的知识进行细节还原,进而在用的时候希望其能回复为整体,这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这种细节整合所包含的很多技能是不能通过讲述来获得的; 当然也不能放任学生表达任务,事后讲解,那样的话学生的学习就缺乏应用的支撑。另一方面,学用一体说则是强调任务的现实性或者真实性。学习不能是碎片式的拼凑,应用也不能是凭空假想的理想状态或者情境,它们应当是完整的,也应该是有实际应用价值或者效果的。在英语的口语教学里,应当尽量设计甚至安排真实的任务,尽量具备现实的因素以及能够有现实的评估标准,是真实的信息交换。口语不是现成的话语演练,这种“用”达不到学的目的,这种学也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不能指望通过这种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调动其交际欲望,以及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 三) 口语教学全能教育说
全能教育说则是对英语受教育者所应当具备或者应当培养的素质的深刻认识。一个熟练的合乎其自身以及社会需要的语言交际者的能力绝不是局限于语言本身,更不是局限于更为狭义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它超出了现有的语言学理论对语言能达到的认识,包括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对语言包含的内容的把握,也超出了对跨文化交际的敏感,一言以蔽之,就是这是一种全能教育,是一种包罗万象的综合素质[6]。但这并不意味着方方面面都学一点,杂乱无章,也不是放弃英语语言的基础地位,而是说交际任务的执行者必须具备一种综合意识,积极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课堂无法全面培养这种能力,但是可以培养这种意识,培养这种人格。而这种全能教育恰恰应当是英语口语教育的核心能力指导理念。简而言之,会“说英语”是不够的。全能教育说应当是一个英语教师尤其是口语教师秉持的基本理念,文秋芳认为它的养成甚至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的范畴。教师需要认真选择有价值的产出任务,精心选择输入材料,并且巧妙设计组织活动。所有这些积极行为所基于的恰恰是学生所应具备的全面能力,是一种人文性的目标。这种目标既是学生适应社会促成交流的能力,也是学生适应人性完善自我的追求。它不仅仅是一种术,也是一种道,是学生的立身之本。这在英语口语教学里,是一种非常深刻的认识,学生不再仅仅是实现某种目标的工具,同时他们本身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目标。
三、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能够看出产出导向法对于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它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顺应着英语教学的未来需求,有望改变传统英语教学细节零散、学用脱节的局面,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黄斯楠 王晓敬 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