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探析

摘要:以匈牙利学者Dörnyei的三层次动机理论作为指导,分析理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口语学习态度,探讨影响学生口语学习动机的消极和积极因素,通过调查发现学习者层面的因素是导致口语课堂学习动机缺乏的最主要原因,如学生的语言焦虑和自信心的缺乏,而口语课堂上影响学习动机的积极因素主要来自学习情境层面,其中教师特定动机组件的影响力最大。

关键词:口语学习动机;三层次动机理论;消极因素;积极因素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能否运用流利的外语与外界交往成为考察工作能力的必要指标”[1]。但许多大学生学习英语十多年,能读能写,却无法用英语与人自由交谈,原因复杂多样,但无可否认,对英语不感兴趣却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有了动机,任何人都能学好语言”[2]49,这就强调了动机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匈牙利学者Dörnyei提出了三层次动机理论,即语言层面、学习者层面和学习情境层面[3]273。现今的研究者越来越注重把外语学习动机研究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在现今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提高口语能力成为学生和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通过调查和访问,在Dörnyei的三层次动机理论指导下分析了英语课堂中影响口语学习动机的消极和积极因素,从而探讨激发和保持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学习动机的一些方法。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具体研究问题如下:理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课堂上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消极和积极因素分别是什么?

二、研究方法

(一)抽样。本研究选取南京工业大学非英语专业4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两个文科班和两个理工科班,文科班的特点为女生超过一半,理工科班则是男生占多数。4个班级共88名学生参与研究,其中女生为31人,男生为57人;研究对象都为大二学生,学生年龄在18岁至20岁之间。所有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都在6年以上,12%的学生曾上过正规的口语课。研究对象个人因素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二)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两种研究工具:问卷调查和访问。问卷主体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背景信息;第二部分是对口语学习动机的调查,采用了从“很不同意”到“很同意”的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这是根据高一虹[4]和叶思宁[5]的问卷改编而成,共由两个小部分构成:一是学生对口语学习的态度,二是课堂上影响口语学习动机的积极因素。本研究中共有16名学生参加访问,回答问题“口语课堂上什么因素影响你参与的积极性”,由此总结出课堂上影响学生口语学习动机的消极因素。

(三)研究步骤。本研究的问卷调查部分在课堂时间完成,研究者向学生详细解释回答问卷的要求,以确保信息真实有效,最后88份问卷全部回收,其中85份有效,有效回收率96.6%。本研究的第二步骤访问在办公室进行,16名学生参加访问,每个班随机抽取两男两女,回答问题“口语课堂上什么因素影响你参与的积极性”,每名学生回答时间约为10分钟,笔者作记录。由此总结出课堂上影响学生口语学习动机的消极因素。

(四)数据分析。对问卷与访问结果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总结出口语课堂上影响学生口语学习动机的消极和积极因素。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口语课堂上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消极因素。通过数据分析得出:95%的学生认为口语学习很重要,88%的学生希望能说出准确而流利的口语,但只有25%的学生能用口语自由表达观点,31%的学生表示在课上总是很积极。可见学生的口语学习现状并不让人满意,因此笔者通过访问得出影响学生口语课堂参与积极性的消极因素。通过对访问的分析得出下列结论:学习者层面的因素是导致口语课堂学习动机缺乏的最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语言焦虑和自信心缺乏,数值达到了81%和74%。81%的受访者提到影响他们在口语课堂上的参与性是紧张,这体现了Dörnyei三层次动机理论中学习者层面的语言焦虑对口语输出的负面影响,这与Price得出的结论吻合,即在其他同学面前说外语将导致最大的紧张[6]56。而74%的受访者提到“缺乏信心”“害怕犯错被同伴嘲笑或老师批评”,这体现了学习者层面自信心缺乏对口语课堂表现的消极影响,这两个方面与学习者本身联系在一起,属于内部因素。而学习情境层面因素(课程、教师和群体)的影响力次于学习者层面因素,这些相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外部因素,具体表现为对教材和课堂任务不感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的鼓励不够等。63%的受访者把课堂不积极参与归因于“对教材和课堂任务不感兴趣”,这属于课程组件因素;50%的受访者则提到了“课堂气氛不活跃”,这与学习群体相关;50%的受访者提到了“老师的鼓励”的重要性,而44%的受访者把自己的不积极参与归因为“没有好老师”,这属于教师组件因素。因此,在影响口语课堂上学生学习动机的消极因素方面,学习者层面因素作为内部因素占主要位置,而教师、课程、学习集体等学习情境层面因素作为外部因素的影响力次于学习者因素。

(二)口语课堂上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积极因素。通过对最后一部分问卷的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口语课堂上影响学习动机的积极因素主要来自学习情境层面,其分值达到4.05,而学习者层面因素分值较低,仅为3.92,这与Dörnyei的结论一致,他认为学习者层面因素较为稳定[7],因此在激发课堂学习动机方面可从学习情境层面着手。在学习情境层面的诸因素中,教师特定动机组件的影响力最大,其数值达到4.32,具体表现为“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4.4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4.07)、“具有亲和力”(4.32)和“教师的鼓励”(4.46)等,其中教师的鼓励获得了最高分值4.46,由此表明教师的鼓励作为反馈之一对口语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最有效的积极影响,这与访问中50%的受访者提到的缺少教师的鼓励是他们课堂上不积极的原因是一致的。教师的鼓励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他们的口语输出,正如Dörnyei所提到的,教师的鼓励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8]140,由此可从学习者内部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群体特定组件因素对口语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影响力次于教师因素,分值为4.03,具体表现如“良好的课堂氛围”,这与50%的受访者提到的“课堂气氛不活跃”是他们缺乏积极性的原因也是吻合的。因此,合作和互相支持的课堂气氛可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对口语学习动机具有积极的影响。课程特定动机组件的诸因素在口语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力最小,数值为3.80,如“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4.01)、“课程评价体制的改革”(3.65)等。“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体现了Dörnyei三层次动机理论中对课程组件要求的“趣味性”和“相关性”,这在前面的访问中也被63%的受访者所证实,“只有当学生认为他们所学的内容是有价值的,他们的学习动机才能被激发”[8]127。因此这一积极因素获得了4.01的较高分值,体现了教材在促进口语课堂学习动机上的积极作用。但课程组件因素总体来说分值最低,表明这一组件因素在口语课堂上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力最小。可见在学生心目中,教材和评价体制等课程因素不可能轻易改变来满足他们的要求。

四、结论

(一)主要发现。第一,学习者层面的因素是导致口语课堂学习动机缺乏的最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语言焦虑和自信心的缺乏,而学习情境层面因素(课程、教师和群体)的影响力次于学习者层面因素。第二,口语课堂上影响学习动机的积极因素主要来自学习情境层面,其中教师特定动机组件的影响力最大,尤其是教师的鼓励对学生口语学习动机的激发最为有效。

(二)教学启示。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口语学习动机状况,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激发大学生口语学习动机,如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正确的反馈等,以提高大学生的口语教学效果。

五、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研究对象不够广泛,数量不够多,因此在研究结果的适用性上不可避免会存在限制;其次,本研究中使用的问卷虽然是根据高一虹等人的问卷改编的,但并没有经过其他研究者的验证,因此可能不能全部概括影响动机的所有积极因素;再次,就像Dörnyei所指出的那样,虽然对学生动机的研究对教学有所帮助,但对于研究者能否把研究结果直接用于现实教学中仍然存在疑问[9]57;最后,既然口语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那学习动机和影响因素也必然不断改变。因此,今后的研究者可以把本研究设计成纵向研究,以了解理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口语学习动机的变化发展,从而探索出更加有效和实用的激发学生口语学习动机的方法。

作者:吴小青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