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应用既是新时代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改进传统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文以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为例,阐述了信息化技术如何在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从而保证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有效的语言输入和个性化的辅导、在语言输出过程获得具有针对性和多元化的评估反馈意见,促使口语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多数学生提高英语口语技能。

【关键词】信息技术;商务英语口语;输入;输出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已经革命性地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态,教育也深受影响,教学手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和创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2016年国家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肯定了信息技术在解决教育改革发展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应该支撑引领教育改革发展。本文将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口语课堂教学为例,探讨信息化手段在语言教学的“输入”和“输出”环节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些弥补了传统口语课堂中学生缺乏时间演练技能、缺乏教师对学生语言训练的指导、口语训练效果不能得到及时反馈、学习成果评价单一等缺陷的一些做法。

一、教学对象分析

任何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上的运用和实施都离不开对教学对象的分析。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根据笔者多年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观察,虽然他们的英语基础和技能水平不是很好,但他们是一个性格开朗,善于、也喜欢表现自我的群体,他们很愿意在老师的指引下完成各种学习任务,高职学生这样的特点江友君也曾提及过。他们的对信息化设备,如电脑、智能手机等的日常使用很熟练,也习惯通过网络搜集和分享资料,喜欢使用手机上传自己的作品到网络平台,这些都是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的先决条件。

二、信息化手段在语言输入阶段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初期,Krashen提出了“输入”假设,认为语言能力的获得离不开对可理解的语言材料的学习。文秋芳在其“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中提到学生要完成语言输出的任务,比如口头交际,必须先认真学习和任务相关的、经过有目的地筛选过的语言的形式和文化知识。

1.课前输入

老师在课前通过对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分析,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和甚至生活中能辅助学习的电脑或手机APP,预习任务、预习材料,如和授课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或者文稿资料或网页,网上的小测、小游戏等。这些课前学生预习自学的材料都是授课老师通过精心挑选的素材,这样的好处在于学习材料更具有针对性,既减少了学生面对着互联网无尽的资源无从选择的困惑,也节省了他们漫无目的搜索材料所浪费的预习时间。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提前熟悉课堂上口语训练要使用到的词汇和句型,观察本节课口语交际主题的相关礼仪,自主完成了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储备,为课堂的口语实践活动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如果没有信息化手段的辅助,课前预习的内容只能留到老师在课堂上展示和讲授,就会削减学生在课堂上口语实践的时间和机会。除了节省学生预习时间和提高预习效率之外,信息化的课前输入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的效率也有帮助。教师课前的预习任务中有类似在线小测验、学生提交预演作品等内容时,老师可以在课前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监控和测评,快速了解每位学生在本课知识点和技能点上所具备的前置知识水平的总体情况,到上课时老师授课会更加有的放矢,把握讲课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掌握得比较好的知识,在课堂上就不需要多讲,反之,就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小组活动是口语课堂常见的教学方式,通常的做法是老师让学生自由组合或就近组合,文秋芳曾经提到这种“放羊”式的做法在很大程度是低效耗时的,学生通常要花上几分钟才能分好组,并且成员的组成太随机,会导致有些学生程度都比较差,小组活动根本没法进行,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也经常碰到类似的情况。但是通过线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实时分析,对学生的学情把握更加科学,及时调整教学安排,保证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有序的进行。

2.课中输入

信息化的辅助学习不仅在课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上也在多方面发挥作用。根据本人对本校高职英语口语课堂多年教学的观察和总结,目前高职学校的班额较大,学生人数较多,这是口语课堂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常常在准备任务时候遇到不少知识上的困难,如陌生的单词不会读、或担心读得不准确、或者想表达的意思不知用什么相应的英文。当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的时候,学生会感觉很沮丧进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老师面对这类情况的时候也很无奈,毕竟只有一位老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要解决的问题要帮助的学生人数远远超过了老师的能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老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他们手机上网或使用英语学习的APP在老师缺席的情况下完成自我吸取新知识的过程。例如:老师通常会布置一个口语任务,然后给相应的时间学生准备。在这个准备的时间过程里,学生可以利用手机上的小程序如“腾讯翻译君”、“有道词典”、“金山词霸”、“欧路词典”等,对陌生词汇进行查音查义跟读的学习;对有些想用英语表达的中文意思进行中译英翻译进行参考,不需等老师过来就能自主解决问题;老师也能从中解放出来,集中帮助那些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这种减负老师辅导工作,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辅导需要,凸显课堂辅导个性化的做法使整个学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得到保持。除了借助手机上的词典和网络上的语料资源,当学生遇到和口语任务相关的文化知识性的问题,也可以立刻用手机进行搜索。有企业资源的老师还可以为学生通过信息化平台如微信视频、QQ视频等在课堂上连线企业的专家,让学生亲自向他们提出问题,企业专家亲自解答,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学习更具趣味性、实用性和真实性。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帮助下,短时间内课堂教学资源惠及更多的学生,也实现了辅导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三、信息化手段在语言输出阶段的应用

长期以来,口语课堂上当学生在准备完口语任务后,老师都会邀请一些学生做示范或者让学生相互之间练口语。作为“语言输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必须能够得到检查并有相应的评价,学生才能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获益。现代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效果多元化评估,其中包括了评估主体的多元化,这就意味着除了老师,学生自己、小组互评、甚至和高职学生有实训联系的企业专家也应该参与到学习成果的评价中来。通常在传统课堂上检查或反馈的人是老师,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老师能够检查并评价到的学生数量是比较少的。对于没有机会接受检查的学生来说,这节课口语训练就显得意义不大了。至于学生和企业专家参与评价并不现实,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其中之一就是口语输出的特点是“瞬间即逝”,相比“写”的输出,当学生说完一个任务,这个输出的“产品”就已经消失了,既看不到又摸不着,留给听众的最多也是一个大概的内容。至于学生的语音、语调、词运用得是否规范、语法是否准确,除了老师,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自己或同学由于自身英语水平的局限是不可能给出更为具体详细中肯的评价。所以很多时候是学生说完老师只能做简单的评价,而很多时候这样评价对学生清楚了解自身的不足而改进学习没有很大的参考作用。然而,这些问题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可以轻易得到解决。比较简单的做法是,在课堂上小组活动,学生的作品完全可以简单地用手机视频拍摄的方式记录下来,可以通过课室的大屏幕视频回放,遇到有问题或做得好的地方暂停播放,老师或同学点评,这样就能做到有依据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给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学生们的成果也可以课后通过信息互联平台上传给老师作课后的评价,或者学生互评,同时也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评价,真正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促进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已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地在自己的学科中使用,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科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随着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越来越多的需要,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口语的教学如果还是局限于传统的“老师-课本-学生”三者间单一的教学活动已经满足不了提高多数学生英语口语技能。在“输入-输出”语言习得理论的指导下,把实用的信息化手段引入英语口语课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尽可能得益于提高英语口语技能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2018-10-25.

[2]江友君.基于“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的高职英语口语信息化教学的应用探究[J].企业导报,2016(7):101-102.

[3]文秋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季刊),2014,7(2):3-12.

作者:肖铁蕾 单位: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