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口语教学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摘要:当今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要求从注重知识转向了对技能的重视,口语交际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作者提出了口语授课教师应注意的问题,在训练时如何进行策略指导,以提高英语口语课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职院校;口语;现状;问题;教学策略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指导,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应紧紧围绕“实用为主、够用为度”这一中心原则,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郑书棠,2017)。从《要求》中可以看出,高职公共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日益收到关注。因为高职公共英语的培养目标和传统英语教育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么,怎样采用合适的课堂教学方式,适应高职公共英语口语的教学特点,这关系到是否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外语人才。

一、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和方法缺乏合理性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根据我校新生入学的分数情况分析,一些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只有五、六十分,这样薄弱的英语基础,进入高职院校之后,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肯定很难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一些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存在“重书本,轻应用”的现象。为了提高学生英语A、B级或四、六级测试通过率,大部分英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侧重于对句法和篇章结构的分析以及对语法现象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很少开口去说,他们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也就无从谈起。一部分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还有一部分学生想说,但由于英语基础差,信心不足,怕说错了跌面子,索性也不开口了。因此,给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口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教材内容缺乏实用性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参照物,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学内容的选取主要取决于教材的选用(贺红娟,2012(4))。我国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材五花八门。由于教材的不统一,导致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不一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另外,口语教学内容普遍缺乏实用性和职业性,教材内容跟不上时代,内容的选取大多与学生的英语基础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的是《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教材中的SectionTalkingFacetoFace这部分的口语教学内容,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能互动起来,而大多数学生根本无法开口。因为在口语学习上屡屡受挫,他们无法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更谈不上享受口语交际给他们带来的快感。再加上一些高职学生非智力因素较差,在中学时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对英语学习缺乏自觉性,有些基础差的学生甚至完全放弃口语练习。口语课上如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出来,那就成了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是可想而知的。

(三)考核方式缺乏可行性

口语课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考核方式不能像传统的英语精读试卷按照卷面来评定学生的成绩。而且高职英语口语课大多是大班教学,因为人数较多,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考核,这样的操作难度比较大。在评价上,教师要想一碗水端平很难,教师在考核时对学生的评价缺乏客观性。由于公共英语口语课程的考核方式缺乏科学合理和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因此,操作起来一直都让教师感到很棘手。

二、口语授课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一)口语授课教师要弄清楚口语课本身的目的和特点

口语课的教学目的及重点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听”是对理解及技能的训练;“说”是对表达及应变能力的训练;“说”中有“听”,否则口语交际便无法进行。授课教师只有弄清楚了该门课的目的和特点,才能对如何上好这么课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过程中才不会把重点放在讲解字、词、句、章及语言结构的分析并对内容的通句翻译上面。在口语课中,要始终记得英语是“工具”,而不是学习研究的“对象”。要学会使用“工具”进行口语交际,绝不要将口语课讲成语言课,口语课上的一切活动始终要体现该门课程的特点并为实现其教学宗旨,达到其目的而服务。

(二)口语授课教师要明确“说话”的主题

口语课本是灵活性大而又开放的一门课程。在这种课堂上,师生尽可放开地“说话”,大显身手。“说话”是课堂的主要活动,而学生是活动的主角及中心。该说什么,怎么去说,不必硬性规定,但因为是一门课程,又是打基础阶段,它就具备一定的科学系统性。因此,课上的“说话”既不是漫无边际随心所欲地“自由谈”,也不是呆板沉闷而又机械地背诵或朗读。授课教师应按课本中各课或单元中规定的“功能”来要求学生思考对话或讲述的内容。只要谈论的话题不偏离所规定的大前提,就允许并鼓励学生尽力搜寻接近真实生活的“活”的语言自由发挥,以充实和丰满自己所说的话题内容。对于所谈内容的细节,用语及词汇等不要“规定”限制得太死,真实生活是丰富多彩而又千变万化的,不应也不能要求学生对相同的主题都从同一个“模子”说出相同的“话”。教材中对每一功能只给出一至二个范例性质的情景对话,不能将生活中涉及到的围绕一个功能的全部表达用语都包括进去。不同的学生也会因所拥有的词汇量及知识领域方面的差异而各显才能。因此,对口语课上学生们的“讲话”只能做出“求大同,存小异”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们的“话”说得多、生动而有趣,又不离教师所要求的主题功能这一重点。

(三)教师应明白自己在课堂中的作用

在口语课的教学中,“说话”是课堂的主要活动,主角和中心应该是学生,而教师扮演的是“导演”和乐队的“指挥”,他的作用是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用各自不同的乐器在指挥的统一指导下弹奏出同一主旋律乐曲,或以不同表演形式反映出同一主题。因此,教师的责任重大,要担负起“说戏”或“指挥”的重任,授课教师一定要避免在课堂上说“单口相声”或唱“独角戏”,否则,即使学生能全部听懂并且心里明白,也永远张不开“口”。要使口语课上得生动活泼有趣,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并设法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以保证让学生在课堂上达到最大的实践量。

三、口语授课教师在口语训练时如何进行策略指导

(一)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及逻辑性

训练学生结合所学的内容来表达思想的能力是口语课必不可少的项目。在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时,要加强对他们的思维能力及讲话的逻辑性方面的培养。比如,由于学过“IdentifyingPeople”这一功能,就应使学生了解对“人”的介绍及其谈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即仪表、外貌、身体、职业、精神状态、性格、为人、爱好特长及能力等。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设一个“话题”,还可以综合上述几个方面来谈“人”。学了这一功能,应使学生的谈话有较清楚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逻辑性,从而使学生能以不变去应万变。从上述的几个方面可以介绍自己本人的情况,还可以讨论同事、同学、亲朋好友等。这样“话题”就会变得多而充实,谈起话来条理清楚,使对方有种“听”到尤如“目睹”一般,使人感到活灵活现,有血有肉,介绍得全面、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又满意的印象。不至于在课堂上出现“只言片语”或“无话可谈”的冷场局面。

(二)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思想实际,运用想象力,借题发挥

按照要求训练“功能”时,所给的“话题”一定要尽量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比如,学习了“建议与允许”及“请求与帮助”这两个单元后,可联系实际通过让学生谈学校生活、个人或他人的学习情况等不同话题,让学生谈出自己的建议与要求,并说明其理由,这样谈话内容就会丰富。课本中通过在“医院”看病谈身体情况,通过在“理发店”理发谈间接的请求。教师还可以借题发挥,通过生活中常接触的事让学生叙述事情发展的经过,从而锻炼学生的口语叙事能力。“地点、位置、交通、路线及方式”这些功能项目,不仅可以用于邮局、医院,还可以谈论家乡、火车站、学校、影院和名胜景地等处情况介绍及交通路线等内容。

(三)展开评论与讨论,不要过多地纠错

可以展开评论和讨论的话题很多,可以对于学习、人物、物品、教学、爱好、生活、环境等诸多方面加以描述和评论,从而练习了“表达意见”“道歉与原谅”等功能。学生在“对话”操练或“叙述”时,教师要注意不要在此时过多地纠正所发现的错误。因为,此时此刻学生的注意力放在表达和思想交流上,而不是一味考虑所用语句是否有错。此时的纠错便会打断“说话”者的思路,破坏其语流。同时,“说话”者本人及旁听者会因为怕说错而不敢开口、不敢多说,甚至放弃或逃避口语训练。这样反而会由于处理不当,因小错而铸成“不开口”的大错了。

(四)注意训练的话题与方式的妥善安排

对学生的口语实践的指导和操练应该是循序渐进,由易而难;由机械性训练到能灵活运用语言自由表达;把训练枯燥单调的项目和趣味性大的项目穿插起来。对学生的要求和练习的难度要逐步提高和加大。

(五)注重因材施教

在口语课上让基础不同的学生去完成难度系数不同的口语任务,让趣味性代替苦练。要做到这一点,口语授课教师对学生的各自所长应有所了解。学生中大致可分为几种:1.语音、语调好,但不善于独自表达;2.机械记忆力强,但思维较慢,灵活性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差;3.富于想象,但不善于记忆;4.知识面宽,理解力强,但不善于开口,这就要求教师在训练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提出不同的重点训练内容,发挥所长,补其所短。角色不同,分工不同,这样每个角色在完成各自的任务时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六)改善测试方法

“考什么,学什么”这是绝大部分中国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要想引起学生真正对口语的重视,在平时的考试中,英语教师出试卷时都要加入口语测试题。交际离不开口语,重视口语测试非常有必要。口语训练在主题明确的情况下,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无论何种“话题”都不是要求学生仅仅做出“回答”的“Question”,而是为学生提供”演讲”的“Topic”。不仅需要口语课上学到的知识,还需要将日常学过的所有知识包括社会、科学、时事等诸多方面的知识综合运用起来。总之,只要教师意识到口语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在教学中多进行探索与改革,积极努力创造条件并进行恰当地教学策略指导,师生的乐趣便会在收益中获得。

参考文献:

[1]方州.论大学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1(09).

[2]贺红娟.职业技能大赛对如何做好高职时间教学的几点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04).

[3]聂思思刍论基于英语口语大赛背景下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6).

[4]郑书棠.新视野英语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03.

作者:王文斌 单位:安徽省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