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英语教学顺应职业教育发展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公共英语教学顺应职业教育发展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公共英语教学顺应职业教育发展思考

[摘要]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是以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英语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职业英语课程。文章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过程中公共英语教学出现的问题和瓶颈等,提出了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改革策略,分别从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模式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变革以及教学评价的改革等角度对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与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有助于深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职业教育;公共英语;职业能力;教学方法

一、引言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公共英语作为一个多专业学生共同学习的公共基础课程,没有承担过多的职业教育责任,在教学环节中未能重视职业技能培养与英语教学内容的充分融合,学生学习公共英语也多以应对期末考试和四六级考试为主要目标。然而,经过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后,相关人士发现这样一种类似于一般本科教育的英语学习模式,不能充分培养高职教育阶段学生的职业英语素养,培养出的人才与实际岗位需求存在一定脱节。换言之,传统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已经无法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基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公共英语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对高职院校公共英语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学改革开展研究,着重针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进行分析,探讨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可能性。

二、职业教育发展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

1.课程性质视角

高职公共英语的课程设置参考本科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但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化,高职公共英语的课程性质渐渐转变为提升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的课程。在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职公共英语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公共必修课程,而必须与高职教育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服务。2.教学视角从教学目标角度分析,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目标逐渐由单一地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转变为培养学生在各种一线工作场景下运用英语的基础能力,因此,学校必须在跨语言、跨文化专业的背景下开展教学。从课程设置角度分析,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应以各专业未来工作的实际岗位需求为主线,融合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的不同特征构建新的教学体系。从教学模式角度分析,高职院校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做”为核心,突出强调公共英语的实践性。此外,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等的共同影响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的教学方法也已逐渐落伍,同样面临着来自职业教育改革的挑战,英语教师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三、职业教育发展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清晰的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我国绝大部分职业院校在开展非英语专业教学时,能以客观、合理的方式制订教学目标。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对英语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尤其是公共英语教学,该课程教学目标普遍缺乏宏观、科学的政策引导,机械、建筑及艺术等不同专业的公共英语教学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课程改革的方向、思路和具体方法也缺乏统一的认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需要达到什么目标,具体的课程安排原则以及公共英语如何与各大专业进行融合等问题始终未能解决。

2.课程设置与职业教育需求相差较远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为大班教学,各专业所使用的教材、授课教师、课时计划、考核方法等完全相同,没有根据不同的专业及学生需求进行系统的课程设置与安排。这样的课程设置对高职教育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高职教育的生源主要包括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专、技校毕业生等,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不同,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而大班教学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长期在同一种教学环境下开展学习,高水平的学生无法获得更加深入的英语学习,低水平的学生又会因课程难度较大跟不上整体教学进度。

(2)无法与专业相结合。统一的大班授课无法根据不同专业开展课程融合,所传授的英语知识多以英语读写为主,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跨语言交际、专业英语文献读写译等需求,无法为学生未来在一线工作提供帮助。

3.教学方法缺少职业性融合

教学方法的选择并不完全取决于任课教师,而是由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师等多方面共同决定。对于高职公共英语而言,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增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作用。为此,我国众多高职院校开始尝试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手段,并将这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公共英语教学环节。但因公共英语多以大班教学为主,在实际教学环节无法将英语与不同专业的职业环境进行融合,缺乏职业性融合的教学体系,其所关联的教学方法改革也是最浅层次的改革,再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方法缺少职业性融合,已经成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的最严峻问题。

4.教学评价无法摆脱传统桎梏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公共英语的教学评价机制仍沿用传统的期末考核或四六级考核等方法,已经与高职教育的需求产生脱节。英语应作为一种高职院校毕业生未来从事一线生产、管理工作的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评价应主要考虑英语与实际工作岗位的结合情况。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应将听、说能力的提升逐渐转变到读、写上,甚至应有更高的要求,以摆脱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桎梏,使公共英语的评价结果能够反映学生的职业水平。

四、职业教育发展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1.教学目标的制订

在当今职业教育不断改革的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需要从知识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进行转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应格外注重将英语知识与专业技能相融合,在高职教育阶段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跨语言交际能力。为了让高职公共英语更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制订教学目标时应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

(1)使学生具备以英语为社交语言的专业技能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需要充分展现不同专业的逻辑性、专业性,将英语作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工作中需要用到的工具开展教学,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社交能力、社交思维,结合不同学生的专业背景及学习情况,提升其英语应用能力。

(2)使学生具备以集体协作为出发点的社交技能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流工具,具有较强的社会性、集体性特征。高职院校公共英语的学习,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增强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为基础,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避免其以后因英语能力不足而无法与同事、合作伙伴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协商。

2.教学模式的重构

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给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带来的挑战,开展分层次、分阶段的教学已经成为未来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

(1)分层次教学

高职院校各专业在开学前可根据学生的英语入学成绩划分不同的学习梯队,对于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可按照不同的专业大类如机械、土木、计算机、艺术、汉语言文学等进行划分,不同的梯队对应不同的教学目标、教材、教学模式等,从而满足不同学习目标、英语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公共英语的教学效率。

(2)分阶段教学

在分层次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分阶段教学,即在教学的第一个阶段进行基础英语教学,使学生充分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在第二个阶段开展职场英语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应用英语开展职场交际、工作的能力,增强公共英语与职业的结合性;第三个阶段开展行业英语教学,着重于提高部分高水平学生应用专业英语知识、技能进行专业文献阅读、科研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及综合能力,为其以后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3.教学方法的变革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方法的变革应从强调新型教学手段、教学技术的应用,转变为将新型教学手段和技术相融合,以凸显高职院校的职业化特征,开展更深层次的教学方法变革。

(1)课堂教学的职业化

作为开展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重要场合,课堂基本承担了绝大部分的教学工作。在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方法应以多种方式持续发挥课堂作用:第一,采用预设场景的情境对话式教学,在课堂上模拟未来工作场景,让学生沉浸于场景之中,用英语进行沟通;第二,应充分把握高职公共英语与不同专业的结合点,通过英语实践强调英语与职业、岗位的结合;第三,公共英语课堂应着重加强听说训练,夯实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

(2)学习内容的职业化

由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在组织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内容时,教师可通过比较职业化的英语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在设置教学规划和课程安排时,教师应将公共英语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相结合,依据专业需求进行划分,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针对性的学习内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够通过公共英语学习获得提升。

4.教学评价的改革

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评价需要摆脱传统英语教学评价的桎梏,建立以培养高职院校毕业生未来职业素养为目标的考评机制。高职公共英语的考评不能仅以试卷考试为基础,还应结合课堂测试、场景模拟测评、任务量化考核、集体协作能力考评等,通过职业化的考评原则和多元化的考评方式,充分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能力、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结语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高职院校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等均发生了变化。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目标应从知识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进行转变,注重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应以分层次、分阶段的课程安排代替传统的大课模式;教学方法应根据不同专业类别的特殊性,在公共英语教学中凸显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教学评价应采取多元化、职业化的考评机制,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顺应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帮助。

作者:张雨曦 麻淑涛 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