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英语教育的意义,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传承和弘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是地方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本文试图厘清媒介融合与中原文化传承以及高校英语教育的内在联系,探讨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英语教育的价值,并提出若干融入路径,以增强地方文化自信,完成文化自强使命。
【关键词】媒介融合;中原文化;英语教育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中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和核心组成部分,因此,传承和弘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是地方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密不可分,胡文仲(1999)提出“文化教学”的概念,指在外语教学中将语言教学所学语言国的国情文化知识及语言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融为一体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大学英语课程是学生运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天然阵地;同时,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面对的是庞大的学生群体,高校英语教育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具有天然优势。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以上这些优势愈显突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19年6月,20~29岁网民群体占网民整体的比例最高,达24.6%。在我国网民职业结构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6.0%。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字节跳动平台责任中心共同完成的《抖擞传统:短视频与传统文化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传统文化正在通过新兴的信息技术形态再次走进社会生活的中心。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英语教育的意义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英语教育研究的必要性
查阅近些年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研究资料,在“中国知网(CNKI)”中输入“媒介融合”或“融媒体”分别组合“中原文化”“英语教学”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原文化传承的研究。第二,媒介融合背景下英语教学的研究。第三,中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路径研究。综上,学界虽有少量研究涉及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原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育,但还不够深入和成熟。一是没有深刻把握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中融入中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二是没有侧重探索在媒介融合的新时代命题下将中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英语教育的创新性路径。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英语教育的当代价值
1.理论价值。媒介融合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国内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学这一块,结合高校英语教育及中原传统文化的研究少之又少。媒介融合与高校英语教育实施、中原文化传承之间具有重要联系,河南地方高校英语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全方位、多角度吸纳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落实教育事业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实践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延续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中原传统文化正在传统与网络媒介中积极谋求自身发展的空间。河南地方高校的英语教育理应顺势而为,借助新兴媒介的东风,发挥英语教学双语双文化的优势,将中原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增强大学生的地方文化自信和语言基础,在跨文化交际中自觉传播中原文化,顺利完成文化自强的使命担当。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英语教育的路径
(一)以政策为指南,转变理念,全面提高师生的英语素养、文化素养和媒介素养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都强调了提高综合文化素养的教学目标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同时,高校也应坚决贯彻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各种专业学科的育人成效。河南地方高校英语课程不仅要提升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还应帮助学生用批判性眼光看待西方文化及核心价值。高校英语教师在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现代媒介使用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在课堂上融入中原文化价值观和元素,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借助现代传媒的力量用英语传播中原文化,促进与各国人民的广泛交流,提升河南软实力。
(二)利用媒介融合的整合功能,丰富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原文化教育内容
河南地方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应设置文化教学模块,充分发挥校园无线网络、基于网络的教学平台、自媒体、“三微一端”等网络媒介介入课堂教学的各自优势,融入中原历史、地理、经济、文学、技艺、民俗、典籍等纸质媒介或影像媒介的教学内容。教师要研讨开发语言教学目标与文化教学目标、媒介手段融合之间的契合点,深挖主干教材西方文化与中原文化之间的互补点。文化教学的融入增加了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课堂互动率,自媒体、网络媒介提供了文化感知的交互性平台,最终在教学中实现多媒介融合、线上线下融合、课内课外融合以及文化融合。
(三)运用媒介融合载体的多样性和互动性,构建双向立体化文化教学评价与反馈模式
河南地方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考核机制时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文化素养、媒介素养的考查。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传播民族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媒介载体与平台的多样性和互动性无疑改变了过去单一以期末笔试考核为准的考核方式。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促使对学生文化素养的考查变得更加便捷,如通过“报、刊、网、端、微、屏”等立体媒介体系,结合多种网络教学平台,展现阅读、写作、演讲、辩论、竞赛、表演、创制(音视频、公众号)等活动,交流中原文化精神、感悟、体验等,依据活动效果和平台数据反馈出的学生学习态度、价值取向、学习效果等因素给出形成性评价,并纳入学生大学英语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总之,河南地方高校英语教育应以文化能力提升为导向,以媒介融合产物为抓手,以挖掘多种媒介资源中蕴含的丰富的中原文化元素为途径,以肩负国家、民族文化传承重任的当代大学生为载体,努力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更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更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推动中原文化在新时代更加出彩。
参考文献:
[1]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360百科.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93-94.
[3]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字节跳动平台责任研究中心.抖擞传统:短视频与传统文化研究报告[EB/OL].(2019-05-15).
[4]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3):2-10.
[5]闵琳芝.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
作者:沈倩 单位: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