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句法习得与英语教育的关联性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二语句法习得与英语教育的关联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二语句法习得与英语教育的关联性

摘要:句法习得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语习得在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畴下,更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文章探讨二语句法习得对第二语言教育带来的影响。主要从二语句法习得对多元从语言教育观念形成的影响;对语言能力的多角度认知,从而提升语言能力;促进显性或隐性的教学方式的相互融合三方面讨论。

关键词:第二语言;句法习得;英语教育

句法习得的研究是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性的应用研究在学术界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从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认知空间等视角来看,句法的研究就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学层面对句子转换规则的讨论。如从认知语言学及心理学角度,语言习得的研究过程实际就是研究语言活动的心理过程,句法编码和解码依赖于作用不同的加工语境中的加工机制。对于二语习得的应用语言学范畴关联性就更为广泛,如:英语教学法、民族地区人群的三语习得、计算机语言学、语料库、词典编撰等。与语言构成的其他要素相比,句法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起着重要作用,又由于其跨学科和多学科的认知发展,使得我们在认识语言教育方面的一些问题有了启示。

1有助于形成多元基础的语言教育观

语言教育观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与更新的。语言教育的两大基本构成要素为语言基本结构和其社会属性,两者相互依存,随着时代的变迁,具有动态性,从而决定了语言教育方式方法的丰富多彩和时代特性。我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同为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国家,多元文化必然产生多元为基础的语言教育,才能保证足够的语言教育权利。语言教育的多元化取向,才能使民族文化传统在教育领域得到公平发展,形成多元基础的语言教育观也成为必要和必须。句法习得机制的多元认同与多元基础的语言教育观念是具有整体契合性和一致性的。从神经生物学角度的相关实验证实,二语学习者对词汇和语义的敏感性在整个二语习得的过程中体现较早。句法加工过程相对复杂,尤其是一些复杂的句法规则的习得,具有本土化的社会认知方式尤为重要,也就是说语言习得的背景知识,包括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等广泛的知识,都将影响句法习得的复杂的加工过程。这与我们目前所要求的语言教育交际环境及教育资源的多元化认知的语言教育观是相一致的。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就学习了文化,而同时文化知识的获得又加速了第二语言复杂句法结构的习得,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正如目前我们开设第二语言课程时,在教学目标中提出语言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也不会忘记文化目标的提出。句法习得的跨学科和多学科特性,是句法习得的多角度思维,使得多元基础的语言教育观成为可能。多元基础的语言教育观与句法习得的多元思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句法习得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及空间关联视角分析,为语言教育观构成提供了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哲学思辨,句法习得与社会认知情景结合起来,与多元基础的语言教育观从社会认知情景角度来阐释语言教育和社会关系的角度是一致的。传统意义上,以语言观、语言学习观、教学理念等方面构成的语言教育观,在理论基础的阐释力度上是不够的,经过许多年的大量的研究,很难再有新的突破。仅从传统的语言学角度或单一角度认识语言教育,必然会影响整体语言教育体系的构建,从而阻碍第二语言教育领域理论与应用环节的长远发展和深入研究。

2有利于提升对语言能力的多角度认识

语言能力的多角度认识有利于提升语言能力的教育,从而实现语言教育的多样化。语言能力教育即涉及语言能力的开发,又涉及语言创造能力的培养。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语言能力研究在本质上受语言、社会、教育等因素制约。我们要关心的不仅是学习者大脑中有什么样的语言知识系统,更重要的是如何获得这种知识,如何促进第二语言的习得,如何培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衡量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手段是用分析语言运用的结果(口头和书面的),而不是凭直觉推断出他可能具有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语言能力实际上是指语言的交际能力,从构词形态到交际话语的使用,句法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句法习得的内在机制及其他多角度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学习者如何获得这种知识,从而更进一步讨论在二语教育教学中培养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复杂关系为我们研究语言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语言的功能从认知心理角度来看,可以使人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及细节有更清楚的认识。当经过长时间的二语习得的过程之后,我们产生语言变成了无意识的过程,对用语的语法结构、句法结构及概念结构及语言的使用都变成了无意识的自主使用。另一方面,在情感状态下使用语言使我们能够对听者或说话人本身的思维加以注意,更好地观透人的心理历程。在句法的空间认知视角研究中,我们认识到当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时,可以通过记忆、比较、聚焦、定位、凸显、映射、隐喻等认知手段,强化或定位某一认知主体或强化其认知过程;事物空间组合关系的语言表达,需要人们运用特定的语言来表达事物之间的不同空间认知网络,那么语言的加工过程总是选择一定的联想参照物,这种参照物要么其本质特征与其所描述事物有共性,要么有与其相符合的联想事物的基本特征;从而依靠其认知水平与认知能力的整体性来确定认知事物的空间网络联系。空间之间的组合关系提供了一种描述空间形态的方式,也是人类体验与感知空间的方式。由此我们看出句法的习得过程也是理解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过程,这对我们的语言教育会带来很多启示。Chomsky的“语言能力”演化成具有多元或多维特征的“交际能力观”,表明语言能力的理解既要考虑语言层面和制约语言使用的要素,即语言结构、意义和使用的各个层面,又要考虑句法的生成机制和学习者的心理认知心理,主体的愿望、认知能力等。还要涉及外在因素即社会需要、语言学习的社会环境、文化差异、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水平等诸多因素。“多元语言能力”是外语教育领域的一个新理念,即外语教育目标是用语言来完成任务,从而更好地实现语言的功能;语言交际任务的完成需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等语境因素,同时要考查完成任务的人在使用语言过程中的总结、概括、思维、想象等能力过程,这和传统的考查语音、词汇、语法的准确性和流利性来衡量语言使用能力是完全不同的,这也为我们积极探索多学科角度的语言习得和句法习得提出了使命和要求,也是为了进一步丰富语言教育的内涵。

3促进了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的互动融合

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的积极的互动融合有效地促进第二语言教育的发展。从下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显性认知和隐性认知,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在恰当场合,灵活地结合对语言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Mathew等人的人工语法范式学习实验表明,以先内隐性后外显的认知方式进行学习,效率远高于单纯依赖一种机制的学习,而且也高于先外显后内隐的学习。在传授已有的知识的过程中,要强调知识既有可讲授的显性方面,又有不确定范围的隐性方面;要鼓励受教育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隐性认识的作用,努力从已有知识中获得新的暗示,从而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隐性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要亲身参加有关实践。我们只有善于将隐性知识外化为显性知识,从而在更高的基础上将显性知识内化为隐性知识,才能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做出创造性的贡献。显性与隐性的结合在第二语言教育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的存在与作用问题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从理论角度和应用角度来讲,了解显性与隐性学习机制的差异及其作用具有重作用。然而,显性与隐性二分法依然很难界定,意识/潜意识、注意/无意、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等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依然没有得到较精确的阐述,有些研究和假说过于简化,如Krashen提出的习得与学得之分、监控模式。从多学科角度对二语句法的习得研究对显性隐性的分类及语言教育中的互动融合机制的建立起着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对第二语言习得和句法习得的研究,如:刘丹丹、吴艳就采用显性和隐性强化方式让中国初级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词汇与定语从句知识。研究结果显示隐性强化能够有效促进词汇产出性知识习得,而词汇理解性知识与定语从句的理解性、产出性知识习得均需显性讲解;高水平学习者在强化中获益更多,尤其在隐性学习环境中的词汇产出性知识习得方面优势明显。总之,显性或隐性的教学方式也能够有力推动句法习得的多视角研究。

作者:王晓宏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