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商务英语全英文授课方式对于普通高校一年级新生尚存一定难度。本文以建构主义为视角,以《经济学导论》课程为例,探讨普通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的新模式。研究发现:(1)英语专业(商务模块)学生商务基础知识较为薄弱;(2)学生对从基础课程转为专业课程适应能力不够强;(3)完善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经济学导论;教学改革

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经济学导论》课程占据重要的地位。然而,该课程理论性较强,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缺乏师生互动,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兴趣不高。这种教学方式如果运用到商务英语学生,那么,问题则更加凸显。英语专业(商务模块)学生缺乏经济类相关知识的前期导入,教师要教好该课程较为困难。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从建构主义角度出发分析外语学院《经济学导论(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英语专业(商务模块)学生的经济思维,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建构主义理论及其相关研究

建构主义也称结构主义,是最初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基于儿童认知世界的过程发展起来,他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与顺应(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地丰富、提高和发展。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较好地说明个体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的知识学习是一个类别化的信息加工活动(或发现),自己主动形成知识的类目编码系统的过程(类似于皮亚杰的“同化”和“顺应”)。因而,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主观能动选择、主动建构的过程,其核心在于学生的“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者借助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在已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建构知识。通过反复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他们探索问题,并学会如何解决问题,激活他们的求知欲。

二、《经济学导论(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及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前期研究,本研究将着重分析《经济学导论(英语)》课程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相关举措。对于英语专业(商务模块)学生来说,《经济学导论(英语)》是商务模块的基础课,也是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因课程理论性较强,有些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多困难,此外,几乎全英文的授课方式更是加大学生的理解难度,所以,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师生间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经济思维一直是该课程需思考的问题,它不仅对学生是一种挑战,同时也对教师提出更高地要求。总结近几年《经济学导论(英语)》课程的教学反馈,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英语专业(商务模块)学生刚从基础阶段(以提高英语语言基本功为主)过渡到专业课阶段(以传授商务专业知识为主,语言作为辅助工具),还未能真正适应专业课程授课的教学模式;2.大多数学生没有储备经济学术语及相关理论的基础知识,因而概念比较模糊;3.学语言的大多为文科生,存在数学基础薄弱,理科思维能力不强的问题,反映在对经济学的图像,计算等方面理解较慢;4.全英文的授课方式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部分学生语言基础较为薄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听课效率,学习积极性也大打折扣;5.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未能很好地调动,课前与课后准备工作不够充分;6.从某种程度上说,大班授课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对组织研讨教学有一定的困难,且大部分学生发言机会不多。针对上述问题,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从根本上完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断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

三、建构主义视角下《经济学导论(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实践

根据上述出现的问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成效已不够明显。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课程组将以《经济学导论(英语)》课程为例对其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该课程教学模式做相应的调整与完善。

(一)创设情境

情境是为学习者创造的特殊学习环境。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者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不断接收外部信息,进行信息加工重建的过程,因而,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创设具体的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这种情境是实际的或接近现实生活的,学生通过解决这种现实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机会成本(为得到某物或事而放弃的一些东西或事情)时,提出问题: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什么?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通过回答问题,找出隐藏的答案。此外,引入贴近现实生活的案例也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方面,案例的选择可以多样化,可以是经济热点问题,可以是热点问题背后所反映的经济学理论的运用,也可以是视频资料等等,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完善研讨

通过情境环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质疑讨论,分析问题就是接下来的关键。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组进行协作讨论,采用头脑风暴形式分析提出的问题,最后,每组成员派代表对问题展开陈述。这种启发式教学法充分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密切关注每组成员的参与情况,适时给予相应意见,并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分。

(三)强化实训

实训环节是考察学生对经济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检验他们前期是否认真参与质疑过程的方式。个人PPT展示、小组讨论发言、案例分析、课堂游戏、场景模拟等都可以作为实训环节的重要内容。通过具体实践,不断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加强对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同化、理解并深化知识。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是主体,是主角,而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并在其中给予一些建议或指导。

(四)巩固练习

布置作业,巩固提高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作业可以是阅读材料、观看视频、读书笔记、实地调查等,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求教师从锻炼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角度出发,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加深印象,并能进一步凝练反思,启发他们思考。作业可以分为小组作业和个人作业两部分,小组作业一般以问题或项目为主,要求学生根据现实生活接触的经济学现象进行实地调查,考察他们的团队分工及协作能力。个人作业一般为小问题或案例分析,加强学生对知识内化,建构新知识的能力。

(五)合理考评

考评方式需进行合理完善,注重对学生过程性的评价,贯彻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考查为主,重能力,重思考,采取“平时+实训+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平时成绩可以包括:到课情况、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展示、课后作业等,占总比重的50%。这样,可以体现重过程和能力考核的原则,引起学生对实训和思维能力的重视,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平时的练习与知识积累上,而非死记硬背,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模式中。

四、结论

由于课程的性质及授课学生的特点,商务英语课程—以《经济学导论(英语)》为例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以建构主义为教学理论背景与前提,以学生为主体,完善教学手段、方式及氛围,让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互动式学习氛围中掌握基本知识点,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具体分析社会出现的经济现象,培养他们的经济思维能力,并能自主有效地学习经济学知识。

参考文献:

[1]王瑞荣.建构主义视角下高职《经济学基础》“五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经济师,2014(11):251-252.

[2]李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J].教育理论,2008(3).

[3]徐杰.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2011(3):42,57.

[4]农万宾.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济学基础》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2):211.

[5]姚庆.以培养经济思维为核心的经济学原理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4(9):27-29.

[6]刘妍.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2):246.

作者:牟微微 单位: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