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英语教学探讨(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目前,整体语言教学法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多种语言教学环境中,并收到了很好的反响。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整体语言教学法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及其产生的意义,希望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改进有所帮助。
关键词:
整体语言教学法;大学英语;语言能力
整体语言教学法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很多国家将这种方法实践到教学中,均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我国部分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一热点,并试图将整体语言教学法运用到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当中,希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在日常交往和工作中可以用英语进行交流。但我国实际的大学英语课程中并不是这样。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长久以来的模式都是以老师为主体的。在课堂上,老师为学生讲授课文中的重点单词、词组、重要句子翻译以及课文的表层意思,而忽略了让学生开口说英语,用英语表达自己看法的能力,学生学到的其实只是“哑巴英语”而已。
二、整体语言教学法
整体语言教学法强调语言教学应当听、说、读、写同步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始终坚持在语言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而教师扮演的角色则是一个帮助者,和学生一起发现知识、探索知识。整体语言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它认为语言是一个结构和功能都很完整的整体,不能将它肢解成一个个独立的部分,这将失去语言独特的意义。因此,语言教学要始终坚持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共同发展的原则。第二个,语言存在的意义是要运用在真实的环境中,帮助人们沟通交流。因此,整体语言教学法认为只有创设实际情景,在实际情境中通过有意义的交际活动才能真正学到语言。第三个,整体语言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一切语言教学都要以学生为主体。第四个,语言教学要注重突出语言的真实性、趣味性以及实用性。第五,语言学习应当是从整体到部分,而不是先部分再整体,这样就失去了语言独有的魅力。第六,整体语言教学法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它认为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要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彼此之间应当建立一种和谐的合作伙伴关系,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三、整体语言教学法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我国有些学者根据整体语言教学法理论,并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将整体语言教学模式修改为适合我国的模式,要求教学在教学中使用“单元主题”。
(一)课前活动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每单元教学之前,都对学生进行一些听、说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播放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听力或录音。然后再根据课文题目和播放的听力,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来猜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更加期待,为深入学习课文做铺垫。同时,这样做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使学生敢说英语,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二)读中活动
读中活动的精髓在于教师精讲和学生多练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方法,如归纳、推理、类比等,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在这些过程中,教师要多提供一些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机会。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在课堂上阅读的机会。在课上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材料和阅读时间,然后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全面、详细地总结材料的主要思想。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同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而要阅读的材料又比较多,这样做,也会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思考能力。其次,教师要对课文中的重难点和语言点进行详细讲解。语言的学习不能囫囵吞枣,要分清重难点。教师要对课文中内容费解、结构复杂的句子和知识点重点讲解,既要保证学生真正理解这些知识,又不能讲得过于细致,“面面俱到”,不助于学生消化知识。同时,教师也要根据这些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更多、更精炼的练习,确保学生的学习不是似是而非。
(三)读后活动
教师要以课文为基础点,对学生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扩展练习。比如,可以在课后组织学生对以课文内容为基础的扩展性谈论,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对于那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以鼓励学生将课文改成短剧或对话等形式,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写作也是英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以课文主题为基础的写作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整体语言教学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
将整体语言教学法有机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达到很好的课堂效果,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
五、总结
整体语言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可以培养出更优质的外语人才,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同时,整体语言教学法对大学英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要有适应新教育理论的能力,还要求教师具备开阔的视野、敏捷的思维等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整体语言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
作者:闫璐 单位:吉林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高筱芳.整体语言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以《牛津初中英语》9AChapter6Memory为例[J].学园,2013,23
第二篇: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及措施分析
摘要: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主要是因为已有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已经无法顺应时展的客观规律,满足社会市场经济在英语人才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在转型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朝着“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为此,需要综合分析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在转型时期具有的特征,采取各种可行的措施优化英语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
转型时期;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应对措施;分析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已有20多年的历程,在这期间主要以语言共核为关键性内容,注重引导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在新时代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正处于重要的历史转型阶段,体现在不同方面,比如,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为此,要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在转型阶段的特点,采取可行的措施,促使学生成为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转型时期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基础英语的地位降低
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浪潮中,我国和外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日渐增多,社会市场需要大量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为了更好满足社会市场客观要求,我国高校逐渐意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甚至是商务英语。随之,高校纷纷压缩基础英语的课程内容,缩短教学时间,添加了一些英语选修教学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也就是说,在大学阶段,英语不再只是一门外语,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基础英语的地位受到严重的影响,逐渐被市场应用英语取代。
(二)高中英语、大学非专业英语、英语专业之间的教学领域日渐模糊化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中、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教学要求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素养成为共同的目标,导致教学课程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同时,大学英语、英语专业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化,体现在不同方面。一是:在进入大学之后,大学英语专业学生、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大致相同,在重点大学中,很多英语成绩好的学生都进入了非英语专业。二是: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主要是因为在大学阶段,有更多的时间学习非专业课程。有些喜欢英语的学生也会主动选修英语课程,经过四年的努力学习,他们和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差不多,有些还超过英语专业的学生。三是:在大学阶段,非英语专业、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大致相同,课时安排也差不多,尤其是一流大学,导致考试难度没有明显的区别。随之,大学英语专业、非英语专业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化,教学目标也不明确,大都是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统一规范的英语教学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在新时代下,“多样化、个性化”已成为大学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在转型过程中,大学英语学分、课程设置等都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是”特点,特别是在考试方面。换句话说,即使学生没有通过四、六级考试,但只要通过学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考试,仍然可以顺利毕业,获取相关的证书、学位。同时,在考试方面,不再仅仅局限在笔试考试方面,比如,口语比赛考试。在科技日语发展浪潮中,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英语小电影、英语歌曲等纷纷出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增加了课堂教学趣味性,教师课堂讲解时间减少,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优化利用网络技术,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与技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应对措施
(一)优化教学方法、模式,提出个性化教学要求。
在转型过程中,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要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客观地分析基础英语、应用英语,转变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使其具有鲜明的“多元化、本土化、个性化”特点。一是:教学要求。由于全国各地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原则,根据英语听、说、读等要求,全方位分析学生各方面情况,还要准确把握不同专业的英语水平,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如果是英语专业,要适当提高听、说等方面的要求,如果医学专业,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习法语,使其更好地满足社会市场的客观要求,填补人才空缺。二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高校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英语水平,客观分析英语师资力量、教学力量等,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优化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文字、视频、图片等,刺激学生感官,迅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学习英语学科。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再采用满堂灌传统单一教学模式,要转换师生角色,充分显现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方法灵活处理存在的问题,注重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实践能力。
(二)优化创新我国大学教学改革体制
在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高校被提出新的要求,要注重英语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优化创新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体制。在此过程着中,大学英语专业、非英语专业、高中英语需要提高协调教学能力,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但教学内容又不会重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也要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优化英语知识结构体系,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做好铺垫。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转型时期,要客观地分析我国大学英语具有的多样化特点,通过不同途径合理制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优化创新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体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具备综合技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整体质量。以此,促使大学英语教学事业向前发展,走上长远的发展道路。
作者:贺佳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公共外语教研部
【参考文献】
[1]陈沛金.浅谈高校转型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海外英语,2015,15.
[2]孔来信.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2,06.
第三篇: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渗透
摘要:
当我们作为一个光荣的中国大学生,我们理所当然的了解我们的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但据可靠的调查结果来说,目前的中国大学对于大学生的英语教学愈来愈趋向于西方的大学英语教育方式,而忽略了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下文将带着我们详细分析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以及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了代替的意义。
关键词:
中国文化;大学英语;英语教学;文化渗透
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和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进步,英语作为唯一的国际性用语,它的学习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教育。但如果只能单一的采用西方的大学英语教育方式,那么最后造成的结果势必会使我们国家的大学英语学习偏离中国文化这样一种本质,而这显然并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所以,本文将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一、中国文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意义
(一)什么是中国文化和存在的意义
所谓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和艰苦历程所磨砺出来的精神品质和能力就可以解释为中国文化,但同时又是人类文化。从古至今以来,我国的中国文化是以道为本体核心,为的是文化的健康发展[1]。当然众多的还有墨为主体,包容多元文化的实体的文化系。而作为一个泱泱大国,它的主要精神力量和带来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又是一个国家长久发展和长期呈稳态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而我国的文化底蕴是世界上最为深厚的国家之一,发扬和传承中国伟大的中国文化是我们身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的责任和义务。此上为什么是我国中国文化以及存在的意义的浅要分析。
(二)中国文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各地的大学学府为了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快速提高和发展,一直以来都是采用西方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致使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到达一定的程度就会受到阻碍,从而影响大学生英语的学习。而其中大部分的原因则是没有在大学生的英语教学课程中渗透中国的文化理念,而使得每一个大学生所学习的英语过于死板和木讷,不能在利用之时灵活变通,总的来说,就是学习了一个程式,而学不到精髓所在。英文口语也是一种能力,[2]所以,中国文化对于大学生的英语教学学习的重要性其实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从一开始便忽略了这一点,这是我们所犯下的致命失误。而且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国家文化在西方的不断渗透,我们所能看到的实在的是,从各个方面中国文化的渗透,我们能够看到其他西方大国都设有唐人街等等,这些都可以体现出中国文化的重要性。而又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对于大学生的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二、中国文化如何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进行渗透
众所周知的是,英语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语种之一,学习英语已经成为我国大众目前讨论的热点话题。而大学英语教学作为大学生即将毕业所可以使用的一种语种,其中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而过于死板和木讷,是采用单一的西方大学的英语教育方式的重要缺憾。为了改善我国目前为止大学生面对大学无所适从的情况,我们在大学生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的概念应运而生,这种方式的一经提出,受到了很多猜忌和质疑,甚至是强烈反对。但使人欣慰的是,中国文化在传统英语教学之中的不断渗透,已经给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带来了福利,使得多年未精进的英语成绩再次得到提高。方案一经推出,已经熟识中国文化概念的大学讲师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任务中得到改变,可以在课堂之上以英语的方式畅谈中国文化历史,这对于学习英语的大学生来说,无疑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对大学英语学习的兴趣,但同时也加深了英语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所以说,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是及其重要的,带来的效果也是不可替代的。
三、中国文化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进行渗透的深切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文化将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进行愈来愈有深度的渗透,它不再是单一的对中国历史、中国古诗词、中国近代史所构成的中国文化进行翻译,而是在中国文化的渗透作用在英语教学的这个过程中,赋予英语教学更深层次的意义,这是其他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所不能做到的。综合我国外语教学现况,[3]随着这个渗透过程的逐渐发展,会出现一批熟识中国文化发展和精通英语的人才,在内部的学习发展中,他们可以把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意义带给更多地方。而在外部,也就是国外的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会将中华传统文化带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是其他的学者、知识分子所难以做到的一点,而在他们的发展学习过程中则可以轻松做到。此上,为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渗透的重要意义。根据可靠的资料和分析调查,我国目前为止大学的英语教学还是多采用西方的教育方式和体系,而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化渗透大学英语教学的教育方式或许会在英语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此上,为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浅要分析。
作者:佟春梅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高莉君.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认同教育探讨[D].西南大学,2011.
[2]张艳丽.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传播现状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3]汪火焰.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第四篇:大学英语教学翻转课堂理念实践
摘要:
随着当前信息化进程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教学模式为了实现信息化逐渐朝向多元化模式前进,在这当中,就为新的教育模式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当中翻转课堂就是其中之一,其主要就是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教师的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理念的运用及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翻转课堂理念;运用;实践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
对于翻转课堂来讲,主要就是将课堂当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进行交换,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学生可以采用教师事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进行观看学习。在视频观看结束后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进行在线测试,以检查自己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交流和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也逐渐演变成为了答疑者,针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给出指导和解释,以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尽管在一定意义上有效的实现了教学的自由化,但是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了一定要求。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理念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教育资源共享
翻转课堂的应用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对相关教育资源进行共享,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接触到能够接触的教育资源,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新的信息。现阶段在网络上有较多的英语教学资源,例如各个大学的公开课以及其他教学机构的资源等。教师需要按照英语网络资源以及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需求,对于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理和融合,以此能够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除此之外,翻转课堂的广泛应用可以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同时可以在高校英语教师之间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
(二)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更适用于现阶段英语教学环境,更符合英语学习规律。当前,大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能够实现对英语流利的应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相关语言交流的练习。在翻转课堂上,我们就可以实现这一点。在翻转课程中,学生已经在之前对相关语言知识点进行理解与学习,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节省出大量的时间来进行互动交流。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翻转课堂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主要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给学生提供非常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这样就能够在一定意义上促进学生对于英语在实际的学习中兴趣的提升。
(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而学生只是记笔记,可以说这种学生学习的状态是一种被动的学习,但是对于翻转课堂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非常大的益处。通过这一教学方式的实践,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相关重点知识进行多次学习与理解,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且学生还能够按照自身的实际状况对学习进度进行调整。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而参与相关教学活动,不断应用相关知识。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理念的运用及实践分析
(一)课前精心准备教学视频
教师提供课文学习的视频,通过对视频的学习模仿与反复练习,学生能自己控制学习进度,掌握好英语发音,增强英语听说能力,有效提高英语学习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对视频课件中重要句型与难句注释、分析与讲解,帮助学生学习与理解课文。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准备教学视频,力求做到全面与完善,充分体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思想内涵。
(二)课中交流探讨以及对教学成果的评价的重视
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通过视频提前预习相关知识内容,并将在视频学习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带入课堂教学中,并认真仔细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倾听,加强对于相关知识的有效理解和掌握。听讲后仍然无法理解与解决的问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提出来与老师交流探讨,与其他学生一起合作学习优化教学效果。此外,在一堂课结束之前,教师要注重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成果的评价,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做出相应调整,及时更新教学策略。
(三)加强课后英语学习知识的有效延伸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别于其他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不仅能在课上进行实时学习,还能在课后通过视频的回顾进行二次学习,帮助学生内化吸收知识内容,直到将教学知识内容彻底理解消化。观看教学视频后仍然无法内化、消化相关问题,可通过上网搜索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通过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对教学视频的反复回顾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同时,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能够有更充足的机会与时间实践英语语法的运用,全面提升大学英语学生的应用水平,为社会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综合性人才,实现与世界强国的交流合作,提升我国在国际上地位。
四、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高校英语教育的一大变革,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为英语教育和学习注入新的能力和新的研究视角。目前,这种教育模式还处在探索实践阶段,需要第一线的教学工作者不断的摸索总结,使之逐渐适应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环境和情景,并且能够在一定意义上起到改善教学效果的作用。
作者:张敏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于明波.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理念的运用及实践探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07:6-13.
[2]李洁.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7:123-124.
第五篇:大学英语教学效果语言磨蚀策略
摘要:
语言磨蚀是语言习得的障碍,国内外语言磨蚀理论的研究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有着指导意义。本文对语言磨蚀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应对大学英语磨蚀、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
语言磨蚀;大学英语;教学
本文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名称;基于语言磨蚀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优化研究,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211号。语言磨蚀理论,简称为语蚀,指语言学习者或者语言使用者,因为种种原因,对于某种语言的使用减少,而导致运用该语言的能力下降。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Lamber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召开的语言磨蚀会议上首次使用了Attrition一词,意为“磨蚀”,这是第一次磨蚀理论被引入语言学领域。之后,不断有关于磨蚀理论的新研究出现。国外研究者不断分析并总结语言磨蚀的现象和规律,逐步构建了语言磨蚀理论和解释框架:比如语言提取失败、回归假设、语言变形和干扰以及关键阈值等。同时,影响语言磨蚀受诸多因素也被发现并得到证实,这些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社会因素和情感因素,也包括外语基础、学习外语的时间、年龄等等[1]。对此,国内的著名学者倪传斌、杨连瑞从不同的视角做出了研究。倪传斌系统地分析了语蚀的八大本质属性:诱发因素的归一性、发生机制的生理性、受蚀个体的独立性、受蚀对象的选择性、磨蚀过程的回归性、磨蚀速度的非均衡性、表现形式的隐匿性和再学习的优越性[2]。而杨连瑞从国外语言损耗研究的理论模式和研究途径的角度归纳总结三点:非病理性语言损耗研究采用了回归假设研究模式;心理语言学语言损耗研究采用了三个主要的理论假设;语言学途径的语言损耗研究采用了中介语假设和普遍语法假设两两个主要的假设[3]。无论国外研究还是国内研究,语言磨蚀理论的研究基于不同的视角,研究范围和领域不尽相同。与语言学习息息相关的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与受磨蚀程度成反比,即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越高,受磨蚀的程度越低,相反,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越低,受磨蚀的程度越高。另外,Jakobsons的回归研究也表明:当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受到磨蚀时,其语言成分的磨蚀顺序与语言的掌握顺序相反:先掌握的后磨蚀,后掌握的先磨蚀;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强化训练多的,先掌握,后磨蚀。
二、母语作为语言,也有磨蚀现象产生。但是,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母语的磨蚀与第二外语的磨蚀不一样,主要原因在于输入和输出的不对等。母语的输入特点是多样化、多渠道,通过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周围环境的各个方面进行输入。而第二语言的输入就局限性很大,输入的特点是刻意的、单一的。不同的输入数量导致不同的输入质量。输出同输入一样,母语的输出是多方面多渠道随时随地产生的,而第二语言的输出是在特定的课堂或者学习场合进行的。输入和输出的不同,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受磨蚀情况也大不相同,第二语言更容易受磨蚀。
三、著名的语言学家Edwards在社会情感因素对磨蚀作用和影响进行研究时发现,社会情感因素是影响语言磨蚀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者对于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学习态度积极认真,学习动机强烈,学习目的和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者抗磨蚀的能力越强。相反,学习者被动学习甚至被迫学习,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学习态度消极,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越容易被磨蚀。语言磨蚀研究成果揭示了语言磨蚀的规律与特征。作为一门外语,语言磨蚀理论适用于大学英语的学习。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虽经过不断改革,仍然存在种种问题,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研究磨蚀理论,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语言的抗磨蚀能力,成为大学英语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根据语言磨蚀理论,大学英语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强化训练,提高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训练频率和训练强度,尽可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减少磨蚀的作用。根据Jakobsons的回归理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反复训练和及时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将容易被磨蚀的语言知识或者语言技能在被磨蚀之前通过复习进一步深化和强化,将磨蚀影响降到最低。因此,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和反复复习,还要教给学生强化训练和复习的方法,以便学生获得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果。其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输入和输出。虽然作为第二语言的大学英语很难想母语一样输入输出,但是在磨蚀理论指导之下,加大输入和输出的数量,提高输入和输出的质量,将输入和输出的方式增多,渠道拓宽,营造输入和输出的氛围。在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往往重视输入忽视输出,教学以灌输给学生语言基础知识为主。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输出的效果,因为大学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能够被自如地应用才是教与学的目的。另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社会情感因素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能坚定学生的信心,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选用适合学生的教材,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学习环境,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树立学习信心,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不但乐于接受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并如饥似渴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风土人情,不但在课堂上学,课后也能够积极主动地汲取相关知识和技能。社会情感因素调动起来,磨蚀影响也就降低,教学效果就会提高。国内外学者通过对磨蚀理论细致的研究,总结出磨蚀理论的规律和特点。大学英语教师应借鉴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将其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减少磨蚀的作用和影响,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高晶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
参考文献:
[1]倪传彬.外语磨蚀的本质属性[J].外国语,2007,(1):42-51.
[2]杨连瑞.国外语言损耗研究现状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9):42-47
[3]李红梅.语言磨蚀理论对高职英语的启示[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第六篇:大学英语教学人本主义教育应用
摘要:
人本主义主以学生的“自我实现”为教育目标,倡导以“学生为出发点”的教学观,注重“有意义”的学习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我们要营造以人为本的教学环境,开展以人为本的英语教学,尊重教育对象的个体发展规律,开创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新思想。
关键词:
大学英语;人本主义;教学理念
近些年,教育改革的步伐走的越来越稳健,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而有效的发展,开启了教育研究的新篇章。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它开始关注学生的需求,主张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征,强调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学习观,制造友好、自由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能力,促进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概述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起源于美国,研究者倡导尊重人们自身发展的规律,强调人类的情感、价值和态度等对学习具有直接的影响。人本主义教育重视对人的全面性培养,主要内容主要包含根本目标、教育观、学习观三个方面,具体如下:第一,人本主义主要以学生的“自我实现”为教育目标。这一理念提倡尊重学习主体的发展,挖掘他们的内在能力,激发个人潜质,促使他们自我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帮助他们去了解和认识自己生活经历的存在意义,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体会收获成功的喜悦。第二,人本主义倡导以“学生为出发点”的教学观。它否定了教师权威性的教育理念,而是应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认为学生应当在无压力的自由环境下成长,学校和教师应当尽最大的能力去满足学生的需求,扮演一个引导人的角色。第三,人本主义注重“有意义”的学习观。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主张发挥人的情感因素促进学习和研究,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愉悦的情感,促使学生快乐的学习,让学习成为一件有意义的事。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对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充分的应用这一理念。让学生感到来自教师的关注,加强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促进他们英语能力和水平的全面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营造以人为本的教学环境。
大学英语课堂的人文环境有赖于教师的人文素养,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环境创造的关键因素。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可以释放自己的压力,发挥出学生的许多潜在能力,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首先,培养教师一定的人文新理念,转变他们的陈旧教育思想。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努力地变换一下自身的角色,不要让自己禁锢在陈旧的教育理念中,拥有更多的人本教育理念,并应用到实际英语教学当中,使得自己和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升。其次,尊重教育对象的个体发展规律,有针对性的对他们展开英语教育。英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会与他们进行友好的交流与互动,试着去了解和接受学生的世界,做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上的护卫者和引导者。最后,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做好自己本专业的教学。如今已是网络时代,给英语教育带来了许多的教育资源,教师应当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这些资源进行筛选和利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准,促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二)开展以人为本的英语教学。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一些难题,由于国家大学扩招政策的出台,各大学校的生源逐年递增,大学英语的教师资源显得十分短缺,给英语教师制造了很大的教学压力,繁重的工作使得他们很难去精心钻研教学,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准。除此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数量的增多也给课堂讲学增加了难度,教学也容易出现难以管理的局面,随着现代教学技术发展和应用,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很好解决上述难题。英语教师可以利用任务型教学方法,从人本主义教学理念出发,以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开始个性化英语教学。教师要利用情感教学,设置人文主义的教学内容,制定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能力相切合的教学任务,鼓励学生努力完成任务,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引导学生产生对英语学科的喜爱,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
(三)开创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
大学阶段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还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评价主要来自教师和学校,并没有重视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个人评价的作用。人本主义教学理念主张“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当以学生的评价为中心,提倡开创一个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体系”。学生自身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才能使教学评价效果明显。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学生的反馈能够让教师了解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也能总结教学成功的经验,促使教师在未来的教学中不断地完善自己,调整教学计划。所以学生自我评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大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努力开创这样的评价体系,帮助自己和学生得到共同的进步。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高校中开展人本主义的英语教学,能够更快的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促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人本主义教学理念的充分运用促使大学英语课堂是平等的、和谐的,教师和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研讨。英语教学活动具有人性化的设计,贴合学习者的条件。开创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评价,帮助他们得到更多的英语学习反思与启示,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新思想。
作者:尹萍 单位:黑河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雪莹.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J].世纪桥,2014(09).
[2]王惠丽.从人本主义教学观看大学英语课外活动的意义[J].文理导航,2014(03).
[3]臧学运.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二重奏——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第七篇:大学英语教学微课研究
【课题项目】
本文系2014年长春大学校级教研重点课题,大学英语微课教学策略研究研究成果。
【摘要】
本文对微课的定义、发展过程及特点进行简单的介绍,阐述了微课这一教学形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指出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对大学英语教学乃至整个二语教学和学习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微课;移动学习;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
当今社会,知识呈爆炸性增长,获得知识的渠道也从原来的传统方式,更多地转向了互联网和多媒体。同时,科技的一日千里和知识的快速更替,使终身学习、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等成为个人成长的必要和趋势,信息传递进入“微“时代。无论是“微博”、“微信”、“微视频”,还是“微电影”、“微小说”,都成为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且便捷的方式,微课便是其中之一。微课可以在普遍的智能终端应用,例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MP4、MP5、IPAD等。可以说,这些常见的移动学习载体使微课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成为可能。其“碎片化”的信息处理方式越来越广泛地为教育、教学所应用,正成为“微时代”学习的主要载体之一。
一、微课及其特点
“微课”这一概念最早由戴维•彭罗斯提出。为了增加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教学目标的直接性,达到“更加聚焦式的学习体验”他提出“一分钟微视频”的微课程概念。国内最先提出“微课”概念并在基础教育中开展微课建设的是广东佛山教育信息网络中心胡铁生老师。随着微课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微课实践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微课在高等教育中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应用越来越广泛。微课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高等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高等教育教学出现了许多新形态和新特征。什么是微课?“微课”是“微课程”(micro-lecture)的简称。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完善的微课配套有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与反馈习题等。微课对应的数字资源主要形式有视频与文本。微课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微课具有“微”的特点。首先,微课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最长也不超过20分钟,更容易使学习者保持集中注意力,产生“聚焦式”的学习体验。其次,微课的内容通常都是围绕着一个知识点,一个问题或者一个环节展开,以使学习者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更容易获得成就感。最后,微课借助的可以是微小、快捷的移动设备,甚至手机就能轻松实现。第二,微课具有“灵活”的特点。微课的“微”特点导致微课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展开。不需要大段、集中学习的时间,也不需要固定的学习地点。这种“碎片化”的学习方式使学习活动无时无地不在进行。尤其对上班族,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时间,有利于自主学习。第三,微课具有“综合”的特点。微课虽“微”,但可以使用的元素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却很多。可以综合运用音频、视频、图片、文字、课件、影像等多种教学元素,给教学内容提供更多的适合的教学媒介,使教学内容获得更加立体的展示。
二、大学英语教学与微课
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而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语言学习的特点和规律表明:科学、有效和一定量的输入是成年人学习外语的基础。尤其是“听”的输入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决定着外语习得的速度和水平。“微课”作为一种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媒体资源和开启视觉、听觉及其交互的学习模式,为有效输入提供了更加快捷的方式,较之传统教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其次,语言学习需要长期、持续的时间投入,利用包括零碎时间在内的“随时随地”学习是语言学习的“必由之路”。微课时长通常在5-10分钟,教学目的明确,内容集中,需要持续、集中注意的时长短,且微课所依托的载体非常容易获得。这些特点为英语教学和学习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最后,作为语言学习课堂之外的必要延伸,微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微课实现了教师的延伸教学、课外指导;微课帮助教师完善和巩固了教学的预习、拓展和复习的各个环节,从而完善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生能更系统地掌握知识,习得语言运用能力。综上,微课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尤其在优化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方面,更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上的应用
首先,对于难度较大的教学材料可以通过微课进行“拆解”。微课的学习形式非常符合外语的“模块化”教学方式,是外语学习的一大“利器”。第二语言学家克拉申强调,有效地语言学习,必须进行可理解性输入。这种可理解性输入,以他的定义,就是具备i+1水平的输入。i为学习者已经具备的语言水平,i+1是稍高于学习者语言水平的学习资料。i+1水平的学习资料虽然超出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但是是在学习者的努力之下可以达到的水平,即学习者能够“跳一跳,够得着”的水平。微课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优化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实现i+1水平。以体验英语第四册课文《逃出牢笼》为例,这是一篇比较有难度的课文,其难点在于文章所涉及的复杂的背景知识。复杂的背景知识与众多知识点相叠加,更增加了文章的难度。只有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并将内容与相应的背景知识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通过微课,对文章进行巧妙地“拆解”,就会降低文章的理解难度,达到学生可理解范围的输入。例如,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将重要的背景知识呈现出来。对于“巴以冲突”、“耶路撒冷”、“伯利恒”、“难民营”分别以5-10分钟的微课形式进行单独讲解,以便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教师稍微点拨一下,学生头脑中的背景知识就会自动开启,从而能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另外,可以通过微课的相应的图片展示,将“难民营”、“军事检查站”、“玛丽安娜渴望自由的眼神”与作者享受的“绿草坪”、“松鼠”进行对比展示,让学生通过视觉冲击,去体会作者对战争的憎恶和对和平的向往。其次,微课可以综合多种媒体手段,以最合适的形式来展现教学内容,以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以体验英语第四册课文《开罗女出租车司机》为例,文章中有一段专门对“开罗”这个城市的描写,这非常适合通过微课,以画沙画的形式,将开罗描绘出来:“巷陌纵横交错,像古老的说书人所发明的‘迷宫’”;“数百座清真寺”;“旧城区层峦叠嶂,新城区摩天大楼”;“尼罗河静静地流淌”……伴随着每一句课文内容,一个古老、现代、经典而神秘的“开罗”一点点铺展开来,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同样,对于开罗女出租车司机娜佳的外貌描写,可以通过微课,用素描的方式展现出来:矮小、坚毅的身躯,时时绽放笑容的圆脸,灰黑色的斗篷……,尽现一个勤劳、乐观的开罗劳动人民形象。又如,体验英语第三册课文《关注我们的地球母亲》是一篇以环境污染为主题的课文。作为当下的热点问题,可以通过微课,结合图片、有声资料、视频等形式对现今的雾霾、大气和水污染等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直观地展示,这样不仅能通过视觉接收信息的方式,促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通过赤裸裸的对环境现实的描绘,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从而激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并引导学生如何在环境保护上尽一己之力。再次,对于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微课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辅助作用。以体验英语第一册课文《俱乐部和社团》为例,这篇文章结构清晰,内容浅显易懂,主题贴近学生生活,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让学生结合微课自主学习。文章介绍了世界著名大学---牛津大学的俱乐部和社团的基本情况:牛津大学包括哪些俱乐部和社团,怎样加入这些俱乐部和社团,学生对俱乐部和社团的态度是什么,参加俱乐部和社团的作用是什么……教师通过微课提出这几个问题后,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学课文来寻找相关问题的答案。并且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做一个本校社团和俱乐部的调查,就会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又满足了大一新生想要了解本学校俱乐部和社团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学习活动是在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的驱使下完成的,其效果要好于传统课堂教学。最后,对于不同文体、结构和题材特点的教学材料,可以综合运用对比、总分、分总等方式用微课的方式讲解和综合多媒体呈现。体验英语第三册课文《且慢,神奇医生》,讲述了神奇医生的克隆技术走向克隆人类引起的思考和争议。在谈及克隆人类失败可能导致的畸形儿问题上,就可以利用微课来进行对比讲解。首先,以简笔画的形式,描述正常生命孕育的全过程:从受精到胚胎形成,从怀孕到生育……,将生命孕育的过程形象地展现出来。同样,以简笔画的形式,对比展示克隆一个生命的全过程,并就过程中出现的一切意外可能及所产生的不同结果进行展示。这样就会很好地诠释了自然生命的过程和克隆人类的原理,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又充分地进行了相关知识的科普。
总结
作为网络学习、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的产物,微课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微课自身的特点和外语学习的规律也表明微课能够给英语教学和学习提供“立体”、“模块化”、“形象化”、“碎片化”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为英语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土壤,极大地丰富了英语教学的手段,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效率。随着对微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深入,相信微课能更好地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姜涛 单位:长春大学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现代教育技术,2011,(10):61-65.
[2]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3]李婉嘉,徐晶.微课开发与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2013,(11):85-87.
[4]刘梅.浅谈微课及其在高职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29-131.
[5]施良方,崔允?.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49-150.
[6]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0.
第八篇: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思辨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大学英语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别在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在掌握英语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合理的培养出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够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成为英语教师教学中需要着重研究的方向。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意义
思辨能力源于西方,究其根本就是一种思考辨析能力。它着重强调的是自己通过认真的分析和论证,以合适的评价标准进行思考,找出自己认为紧要和正确的,最后做出合乎理据的判断。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需要的是综合型的人才,真正的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思辨能力的培养。思辨能力一方面能够合理的提升大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的能力,使得大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还富于创造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得我们的大学生与时俱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力和生存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现状
我国的传统的英语教学侧重于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础训练,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基本上就忽视了,更谈不上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语言结构是否准确、没有对语言内容的逻辑性进行分析,更注重词汇量和阅读量的记忆和训练,使得学生的学习重点更倾向于对语法和词汇的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更多的是去模仿,没有自己的创新创造能力,知识面不够宽泛,无法将学习的各种知识进行融合贯通,进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特有的见解。大学英语教学中忽略了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现在对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是刻不容缓的。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一)教师是学生的表率,首先对教师的思辨能力进行提升
要想使得大学英语中思辨能力有所提高,首先要提升教师的思辨能力。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第一就是要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只有自己拥有了较强的思辨能力,才能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对英语专业的教师进行培训,明确培训的目标就是提高教师的思辨能力,丰富教师思辨方面的知识,一方面将提高思辨能力作为院方的专项课题,用课堂研究的形式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思辨能力的培养效果。
(二)确定教师教学主题
教学主题的确定是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将教材内容作为一切的根本,从中选择更适合学生了解社会的,更富于现实和时代气息的内容作为教学主题。与此同时,教学主题的确定更利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的时候应用更为合适的教学辅助器具和技术,利用各种渠道来找寻和主题相关的信息,并通过信息的整理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查询、阅读、收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三)增强语言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大学英语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多思考和创造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情境进行教学,把各种知识点的学习以及巩固都融入到各类的语言训练活动中,努力给学生营造一种真实的氛围,如面试、帮助他人、看病、入住宾馆、问路等情境。这样的情景创造使得学生能够更为准确的进行语言的交流,在交流中更有明确的目的,在进行语言交流的同时还有情感上的交流,使得学生在交流中感受语言的魅力、语言的力量。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以学生分组、自由组合等形式为新的学习形式,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运用自身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语法来进行自我对话和话题创作。在课堂上进行演练或者以演讲的形式进行,学习各个步骤,如谈话的开始和结束,怎样将语言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怎样利用对方的语言信息,怎样合理的掌握谈话的技巧等。这样的技能训练模式让学生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思辨能力的培养的机会,还丰富了学生语言学习的创作性,还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和语言大跨越的机会,让学生无顾忌的试一试,并能够创新,让自己的思想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让学生化灌输式学习为换位思考的学习模式,从自身出发,多观察、多思考、多揣摩,要学会用思考、揣摩、质疑的形式来获取和他人不同的属于自身的经验,进而提升自我的判断力。
(四)延伸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知识面
任何学科思维的形成的基础就是知识,知识的不断创新才能引导人们的不断创新。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要不断有意识的拓展学生的一个知识面。通过适度引导,引导学生对不同类别的书都有着学习的热忱,从而从多方面进行知识面的累计。就课程设置而言,要适当增强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选择能够开拓学生视野的课程,如社会学、西方经济学、西方文学等等,与此同时还要增加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的课程,如辩证法、逻辑学等,最终形成属于学生自身的较为完整的知识构架,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五)组织各样的教学活动并结合教学评价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师通过对各种活动的组织,拓宽学生学习的思路,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的方法,打破语言学习中的局限以及专业的限制,进而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情境预演等等,该类活动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符合学生的思想进行设计。还有就是在考试的设计上,要侧重于大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独立阅读、综合评定等能力,还可以运用不同的考查方式,让学生可以参与到自己作业的评价过程。
总而言之: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的一个思辨能力,教师不仅仅要学会正确的引导学生,还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的提升自己,提高教学水平,拓展自己的教学能力。
作者:陶淑敏 单位:辽东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邹绍艳,高秀雪.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一项基于反思性问卷的研究.《外语研究》,2015.
[2]阮小丹.浅谈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
[3]王华珍.刍议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人才思辨能力的培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
第九篇: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
大学英语教学在现阶段已经不能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一样了,在教学方法上要与时俱进,有效的从教学方法入手,从而使得大学英语的教学具有效果。分析认为,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是启发学生学习,也是带动学生学习的,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其实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还要遵循双向性教学原则,要注重培养说的技能,还要利用多媒体来达到视听说教学的创新与应用。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创新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英语在大学教学中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英语的教学关系着学生的成才和对专业实际的需求,因此大学英语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积极性是很难体现的,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关键。而众所周知,大学英语是外语的教学,外语的教学是一种兴趣的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法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因此,是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一、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的作用
教师是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的关键,大学英语的教师关系着指导学生学习好英语的重任,因此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是有很大的作用的。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学生想学什么,需要什么,能学习什么都是重点在于学生,因此,教师要把一切学习的目的都放在以学生为中心上,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有几大作用:首先,大学英语教师有启发学生学习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作为英语教学来说,语言类的教学都是十分枯燥的,教师要从教学方法入手,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其次,大学英语教师有带动学习的作用,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是注意力坚持的过程,教师要带着学生长期有兴趣的学习英语,并且在英语的教学中从教学方法上去启发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学习。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师作用十分重要。
二、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双向性原则
大学英语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坚持教学方法的双向性原则。
(一)“教”与“学”在课堂外的协调原则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课程中,实际上教和学是一体的,教师教学是在课堂上,但是学生学习却是在课堂内外,因此要有效的把学生的教和学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教学相长。教与学在课堂外的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协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自己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在课堂外进行学习,并且巩固自己学习的知识。
(二)“教”与“学”在课堂内的协调原则
教与学除了在课堂外需要协调和统一以外,在课堂内也需要协调和统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时间里有效学习的时间不会超过20分钟,如何有效的把自身的教学方法用在学生的学习中就成为了学习的关键。课堂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因此课堂教学更为重要。
(三)实现“双向性原则”的情感因素
兴趣是教学的重点,在大学英语教师遵循双向性教学方法教学的原则的时候,还要从情感因素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以自己的主观能动的能力来学习英语。
三、大学英语教学方法还要培养“说”的技能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一般培养的都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说的能力是不好的,因此大学英语在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培养“说”的能力。首先要在大学英语口语课上加强口头表达的能力,加强口语课型的特点,把英语的口语课发挥到极致,锻炼学生说的能力。其次,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说”和“听”要密切的结合,要把说用在听里面,锻炼学生的听说的能力。再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培养“说”的课外环节,不管学生说的对不对,要鼓励学生敢说,会说。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对英语有兴趣,才能更好的学好英语。大学英语教学在以前很长一段时间是很忽略说的课程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考试,会做阅读,但是遇到交流就不能有效的进行,这是以前普遍大学英语教学的共性,因此,说的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懂得和掌握日常的交流语言,学会用交流语言来帮助自己,为自己的专业服务。
四、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要巧用多媒体,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创新与应用
大学英语教学下一步的目标是要锻炼大学生全面的视听说的能力,多媒体恰好能够帮助大学生有效的掌握英语,并且通过丰富的视频、音频材料来把英语融会贯通。在新媒体时代,英语教学需要有教学手段来进行辅助,视频和音频材料正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关系着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实际效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能够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进行应试教育的学习,因此,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必须在新媒体时代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改革,才能有效的教会学生学好英语。现在,多媒体、新媒体教学已经是一种主流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熟练的掌握新媒体教学,要在新媒体教学中完成自己教学内容的教学,也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有所改进。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让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有用。
综上,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需要迫切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改革来完成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关系着学生是否能够更好的学习好英语,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在自己的教育领域里深入的钻研,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方法的研究。
作者:金秋华 单位:辽东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秦玉清.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方法的实证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14.6.
[2]李薇.浅析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及创新.海外英语,2011.2.
[3]岳晨,李姝毅.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教学方法探析.中国科技信息,2012.10.
[4]栗亚杰.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输入的教学方法研究.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1.
[5]王金环.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浅析———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启发.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0
第十篇:非智力因素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摘要:
大学英语学习具有非专业性、目标开放性等特征。在缺少有效外部动力机制的情况下,学习主体的非智力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习效率和效果。大学英语教学应当注重学习者动机与意志的培养,建设和完善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
动机;意志;非智力因素;大学英语教学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强调,“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个体对周围世界的惊愕与好奇是求知欲的来源,学习活动实际上是学习主体建构对周围世界认知的过程性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固然是恒量的影响因子,但从学习活动的本质和目标来看,非智力因素(动机、情感、意志等)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大学英语学习的非专业性、目标开放性,使得学习者的动机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变得更加举足轻重,非智力因素的调动效率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大学英语的学习性质
大学英语是针对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外语类基础性课程。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写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师应当以国内外成熟的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以及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大学英语课程的培养重点是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实践能力,教学目标是使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对外交往技能,为其今后的工作与人际交往奠定基础。大学英语学习至少具有以下两点特征。首先,大学英语学习具有非专业性的特征。一方面,大学英语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高等院校在学生,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以实用性和工具性为目标。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中也发展出诸如旅游英语、医学英语、艺术英语等更加趋向于专业知识与语言相结合的英语教学内容。不过,与英语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相比,这一类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实践性而非理论性和学术性。另一方面,大学英语的授课模式区别于英语专业的授课模式,没有高度精细的课程体系划分,只是将各种专业性知识融合到基础语言技能的学习之中。总体来讲,大学英语学习将语言学习预设为一种工具学习,而不是一种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思维方式的学习。第二,学习目标的开放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大学英语学习设定了三重目标,并对每一层级的目标做了细致的解读和阐述。相对于专业学科的学习而言,大学英语学习的目标是更为开放的,尽管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考核评价标准,但较为宽松的应试要求给了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而言,英语学习的目标分布涉及基本运用(应试目标)、熟练掌握和准专业性技能水平等几个方面。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英语学习只是专业学习之外的一种附加内容,因此,他们普遍缺少明确的学习任务和较高的学习兴趣。学习内容、学习性质决定了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想要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和学习效率,就须要对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学习动机与意志欠缺导致的学习问题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特质,也是人类独有的认知能力。语言学习与心理认知紧密相连,因此,智力因素是衡量学习者语言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非智力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影响因素。由于缺少专业学习的紧迫感和明确目标,大学英语学习的过程往往须要面对更多的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第一,有效学习意义认知的缺失。专业学科学习的直接目标是实用性,即学习者习得知识或技能具有明确的应用目标。虽然实用性仅仅是相对低层次的学习目标,但学生却能比较直接地获得学习动机,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反之,学生在学学英语的过程中却普遍缺少对学习意义的有效认知。部分学生认为,英语无法直接辅助他们的专业学习,甚至会分散掉他们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对英语学习意义认知的偏差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第二,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当前,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还在。在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组成中,通过考试仍然占据主要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为部分学生学习英语仅有的理由,也正因为如此,参加大学英语考试的制度管理宽松化之后,对英语学习意义认知模糊的学生便很快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动力。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学生对英语学习意义和目标的认知出现了积极的变化。第三,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成为限制学习效率提升的主要困难。由于对大学英语学习目标和意义的模糊认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呈现出明显的不足。例如,时间管理、计划设定、学习心态调整等自我管理能力欠缺。学习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它需要科学的主体外部学习环境和内部学习条件构建为基础。语言学习重在模仿、训练、内化吸收以及反复试错,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将会导致这一连贯性的学习过程无法实现,从而难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突出了非智力因素的关键性。只有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改善学生由动机、意志不足造成的学习困难,学习效果才能够得到根本的提升。
三、解决非智力因素难题的相应策略
在现代学习理论中,工具理性影响下的实用主义学习理论占据很大比例。实用主义关注人与世界之间的实践关联,提倡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和动手能力。从积极的角度看,这样的学习理论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化进程;但从消极的角度看,实用主义的学习理论遮蔽了学习的本质。大学英语教学究竟如何定位自身,并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力。首先,廓清英语学习的意义与内涵。长期以来,大学英语都被定位于实用性、工具性的范畴。尽管这样的理解并非无据可循,也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映了学习主体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互动关系,但却无形中掩盖了语言学习非技术性的维度。语言是承载着特定文化信息的符号系统,其深度与向度蕴藏在发音与书写系统之中。只有当学习者深入到语言的本质层面,他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才能够更加充分自如。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当从学习内容的本质出发,挖掘语言学习的文化性和抽象性维度,帮助学生建构起对学习内容的科学认知。第二,以认知规律为依据,采用侧重篇章学习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语言学习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实为复杂的过程,学习者除了要掌握技术层面的词、句之外,还要接触到从哲学、文学、心理学、历史学到他自然科学等极为广阔的知识领域。形式只是知识外化后的结构,内容才是语言的精神核心。语言学习就应当注重整体性,避免破碎的教与学。从词素到篇章的教学方式满足了语言的分析需求,却并不完全符合语言的学习规律。碎片化的教学方式很难使学习者建立起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性认识,也很难使学习者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语言教学应当摆脱机械化、分解式教学方式的束缚,从内容出发,促进学习者对语言技术层面背后的知识文化内容的理解。有效交流才是英语学习的最重要的目标,而有效交流就依赖于对语言非技术性内容的深度理解。第三,持续注重有效奖惩机制的建设,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是不断试错与自评的过程,学习的动力需要长效机制予以保障。大学英语教学应当关注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注重教与学的过程性,不断完善教学活动中的奖惩机制,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非智力因素理论的提出,是教学理论从主客体二元分化模式到“教师———学生”协调统一理念的积极转向。这一转向拓展了教学设计的理论视野,为解决教学活动中的某些疑难问题提供了方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当以此为理据,回归语言学习的本质,重塑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认知,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意志培养入手,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作者:陈尧 刘贞玉单位: 佳木斯大学公共外语部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2011重印).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燕国材.非智力因素与教育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4,(7).
[6]徐仕琼.非智力因素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作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