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下教师英语教学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课改下教师英语教学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课改下教师英语教学论文

一、反思过去,重新审视课改

就目前来看,尽管广大教师满腔热情地投身课改热潮中,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可是纵观课改的全历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现实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一是相当一部分教师缺少担当责任意识,所以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够,存在着懈怠的问题。二是很多教师一味强调大环境,强调体制,在课改的过程中抱怨多,方法少,不是真正地投入钻研,而是为问题的存在寻找各种借口。三是很多教师把“高效课堂”简单地理解为“高效的课堂”,课堂结构安排不合理,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发展能力,这就意味着他们对于课改的本质不清楚。四是有些教师缺乏对于课程改革的深刻认识,很多还是仅仅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缺乏真正的效果;五是课堂结构安排不合理,很多教师对各环节的把握欠缺。六是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不够,忽视学生的个性学习及学习的自主性等现状。从总体来看,当前课改问题的存在与我们教育缺乏耐心有关,做任何一件事要想成功都需要坚持和不断地付出,急功近利只会导致问题更糟。所以在迎接新的挑战中,需要我们抓住机遇,重新审视课改的深远意义。课改本身不是教材的更换这样简单,而是对于我们传统教学思维、教学模式甚至是目标认知等方面全方位地调整,是新的教学观念的再造。课改简单来说,就是转变教师角色,构建服务于“学”的理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把单一的教师的教变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二、注意学生学习技巧和方法的培养

教育本身不应该是复制,而应该是生成。这就是说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收获,更要关注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来予以引导,尽量地采用有利于学生参加和发挥自己能力的教学模式。杜郎口找到了自己课堂教学的焦点,采用“预习—展示—反馈”三环教学,即先让学生预习,然后把学习成果展示出来,最后围绕问题组织反馈。预习前给予学习方法指导,从独学开始,一个人学不会就向同学请教,“对学”学不会的,采用“群学”,有力地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意识,对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注重创设师生互动和谐的教学关系

教师的课堂职责首要是“点燃”“激励”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身动、心动、神动。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以自己的见解代替学生的见解,以自己的结论代替学生的结论。如果我们仍然一味地把“蜡烛”“春蚕”“铺路石”单纯地解读为包办和代替,把教师解读成管理和施教,把教学解读成灌输和训练,把教育解读成调教和训斥,把学校解读成塑造和雕琢,把学习解读成接受和背诵,那原本承载着厚望、鲜活的“人”之教育就会沦为应试工具,千人一面,丧失创造的“异化”教育,这与我们的理想背道而驰。杜郎口中学的经验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他们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的教师才是好教师,课堂充分体现“学习的快乐”。

四、教师要当好“仆人”角色,为“学”服务

“学习的敌人是依赖,教师的悲哀是包办。”“教师中心”的课堂,不管讲得天花乱坠,都会因远离和轻视了“学”,而不能称之为好课。让学生会学,让学生展示自我。对学生而言,他们的天性就是好奇心、展示欲、认同感。展示起到了将好奇心和认同感“统领”作用,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在展示中暴露问题,在展示中生成能力,在展示中收获情感,在展示中赢得尊重,在展示中体验成功,感受快乐,由“厌学”变为“乐学”。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对比,学生在玩电脑游戏时,常常不知疲倦、饥饿,这种专注实际上是一个人在主动学习时非常重要的素质。但在课堂上学生恰恰最缺乏这种专注,一只麻雀飞过来恐怕也比教师讲课的吸引力大,这就说明学生在上课时没有完全参与进来,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教师应该意识到,有效的学习通常发生在这样的条件下,有真实的目的,积极参与,全情投入,有真实的观众。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要在“精”字上做文章,精心备课,精讲精练,精心辅导,精选作业题。在“点”字上求突破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落实知识要点,在“能力”上求发展,积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每天根据课程进度,结合教材特点和情景积极引导学生。

五、课改教师是关键,主阵地是课堂

课改的深处是课堂,课堂是课程的载体,课改十年需要我们重新回到课堂上来,应聚焦于改课,如果抓住课堂,找准课改这个支点,借助整体课改推进策略,实现课堂效益的全面提升。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一个“课”字,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紧抓一个“改”字,通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来进行课程改革。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理念要先进

教学要能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要明确

教学目标明确、恰当,“三维”目标整合,年级段训练目标突出,并且能将目标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三)学科训练要扎实

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精心预设,注重生成。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训练扎实。

(四)教学过程要朴实

教学环节合理、简化,教学手段简便、实用。课堂教学改革是时展赋予的必然要求,课堂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主阵地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来说,要站在时代的潮流之下,努力地去探究、反思自己的教学,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努力地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好当前的基础教育。

作者:林彩玲 单位:福建省德化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