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社会文化下高校英语教学论文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一、课堂教学中的基础—词汇教学
英语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既要求教师有大量的外语词汇储备,又要求教师深刻理解外国文化、历史、地理以及所要教授课程的所有内容,可以说是需要将多学科内容相整合。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础,词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但却是英语教学的“困难户”不论老师还是学生听到“单词”都非常让人伤脑筋。对于这种“老大难”现象,英语教学改革是迫在眉睫的,最好的解决方法是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有目标地学习,让词汇学习成为学生的习惯,词典成为学生的助手。
传统的单词精讲在短时间内还是不能缺少的。英语词汇应逐步实现重点单词重点讲解,常用简单词语讲解特殊用途。例如:“dog”一词指动物“狗”。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借用动物或颜色的特征来形容人,但这类比喻往往因为语言、文化背景、风俗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中西方人给动物和颜色的文化附加意义一般有很多区别。在中国若有人听见“Youarealuckydog.”听者必然非常生气,但在英语中luckydog是指“幸运儿”;“爱物及乌”的英语表达是“Loveme,lovemydog.”风水轮流转”的英语表达是“Everydoghashisday.”因为在美国,狗作为宠物对人们极其重要,被看作家庭中的一部分。当然dog有时也含有贬义,如:“yellowdog”指“无赖”,“goingtodogs”指“完蛋”,“dielikeadog”指“死得很惨”等。合理利用记忆方法,心理学家指出对陌生词汇感官三位一体加有声读16遍可以达到记忆的效果,再利用原有单词和新词结合的方法创作短小文章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对写作也有很大帮助,改变传统应试教育中学生只会选A,B,C的现状。让学生动手动脑在词汇学习中渗透写作练习。学习交流在单词学习中也非常重要,学生平时的习作可以采取互批的方式,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相互纠正错误。老师可以在其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全体学生一起分析文章中的错误和可借鉴之处,这样词典就成为学生有利的助手。背诵单词渐渐地就会成为学习习惯。所以,素质教学更要求教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逐渐成为学生查缺补漏的帮手。
二、任务教学法用于“课文教学”
在课文教学的环节中教师应起到监督和督促的作用,在每节课开始前应指派学生进行“presen-tation”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对课文中所出现的现象教师要广泛听取学生的理解,这能敦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答案,使学生更易于主动学习。对于文章的作者和背景知识教师应采用“小组协作”的方法让同学们互相分享学习成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起到引导作用,为学生介绍同一作者的优秀作品,书籍是增加知识开拓视野的良师益友,教师就是这样一把为学生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吸取汉语教学的经验。对优美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美句要让学生达到背诵的程度,这样在自己的文章中才能引经据典。对传统的笔试模式也应有所改善,把背诵融入期末考试,将笔试和口试都写进学生的成绩单,让英语不再是纸上谈兵,真正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日后的工作中。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高校英语听说教学
利用互联网关注学生反馈,在线答疑,批改学生作业,与学生实时互动,利用语音、视频等软件让大家都开口说英语。用适当的练习题做热身和复习。避免造成学生懒惰的心理与习惯,教科书中的重点、难点还需留出时间供学生记笔记,之后用背诵的方法检验成果。英语学习有一定的方法,可是没有人能随便成功,不经寒刺骨,哪得梅花香,听说教学固然是可以使课堂勃勃生机,但却要张弛有度,熟记和背诵的基本功还是少不了的。现代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轻松利用英语,是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
四、结语
随着各地高考制度的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必将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英语教师首先要改革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在教学中对每一部分都要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准绳,在词汇教学中融入写作练习,渗透到每天的日记中,使字典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鼓励学生多读书,了解外国文学作品,开拓眼界和学识;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建立主动、互助、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学习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出路。
作者:宿雅然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 商务英语系
第二篇
一、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有效进行教学改革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职学生分析和洞察能力也在提高,对社会生活、自然世界、人际交往等问题有了自己的思考并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能够从整体出发对父母和教师的优缺点进行全面评价,不再单纯地接受他们的随意支配。由于这一时期学生情绪上的强烈性和不稳定性使他们对外部刺激反应迅速敏锐,喜怒哀乐都表现得比较充分,也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大多数高职高专学生都是刚刚走出高中校园,或者是脱离父母的庇护第一次离家生活,心里会有对大学生活的担忧和焦虑,害怕学习成绩不够好,担心与同学相处不好;另外,身处一个新的环境,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学习生活在一起,难免会产生攀比心理,逐渐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他们既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又缺乏一定程度的自信心,对周围的人和事很敏感,导致挫败感产生,极易诱发不安定因素,形成“蝴蝶效应”。
高职学生刚入大学时,心里多少会有些失落和不安,在关注自己学业的同时,他们期待能够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同。如果在入学伊始就得到这份肯定与信心,相较于那些未得到认同反而是挫败感更多的同学来说,会以更强大的内心来面对自己的未来。这也正是教学管理者们经常会总结的一个现象,大一新生最好管理,大二学生的管理难度就大了,大三学生完全管不住了。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除了大学新生面对新环境的陌生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外,更是因为许多教学管理者对初始条件中某些细节的忽视。比如在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第一节课给学生留下的整体印象直接决定了学生日后上英语课的态度。如果英语教师在第一节课上不明确自己的课堂纪律,那么之后的英语课堂会很随意,不受约束;如果不能很好地跟学生打成一片,那么日后也无法跟学生近距离的沟通;假设没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阅历,那么学生会在内心增加对这位老师的不认同感;或者利用自己的权威压制学生的话,那么学生会对这位老师产生不理解。
依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相关理论,学生只有在满足三个条件的基础下,才能有效地进行学习,即:充分的可理解性的知识输入、相对低的焦虑感、大量有趣相关的语言学习材料。90后大学生都是具有个性化的个体,他们与信息技术同生共存,对新鲜事物的追求更强力,更喜欢互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所以,在课堂上,我会更多地利用powerpoint制作集图、声、影和动画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使课堂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甚至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口语活动,如:小组竞赛、个人演讲、二人对话、角色表演、访谈、辩论等等,极大地激发出学生学习英语、练习口语的兴趣。实践证明,在本科班这半年多的教学中,学生的口语水平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九成以上的学生克服了“哑巴英语”,他们能够开口说英语,模仿课文设计情景对话。每个班都有一些能自如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优秀学生”,而且这个数目正在增加。口语课堂的骄人成绩更加坚定了我推行教研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二、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教师在课堂中正确角色的塑造,对课堂的教学效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些公共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埋头讲课,不管课堂纪律,认为大学生应该自律。大学课堂纪律管理是班主任或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自己的职责就是专职教学,课上抓纪律是中小学课堂的事。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公共英语课堂混乱局势愈演愈烈,甚至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结果是毁了形象、坏了名声、影响了教学。爱教学,更要爱学生。作为教师,不仅要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具备人格和学识的双重魅力,还要滋兰润蕙,教书育人。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策略,同时做好一个“引导者”、“演员”、“导演”的角色,将自己完全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首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可以自学的领域或者内容,以锻炼和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把课堂上的内容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比如结合一些学生们所熟知的电影、游戏甚至电视广播里面的英语等。久而久之,学生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就能养成非常自觉、敏感的学习习惯;另外,将语言文化知识特别是词汇知识跟一些特定的故事、场景等联系起来,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自觉地把语言知识以形象思维的方式存储,无疑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世界上任何一种自然语言都博大精深,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把所有的东西都灌输给学生,而应该侧重帮助他们获取在语言文化世界里翱翔的能力。
三、结语
要真正地实现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方式,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回顾过去,我看到了自己的成绩与不足;展望未来,依然任重而道远。但当我从学生脸上看到满意的笑容或者有如醍醐灌顶般的神情,为人师者的成就感也会油然而生。在这平凡却崇高的岗位上,我愿不断攀登、不断进取,为大学英语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吉冰冰 单位:河南检察职业学院基础部
第三篇
一、社会文化理论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基于社会文化的视角,语言是一种为达到成功的社会互动效果的文化心理工具(Mercer,2004),即语言不能简单地看作是词句的集合。具体的词汇或词组的选择可以反映一种文化或一个社会群体对于一种行为的观点(Fromkin,Rodman,Hyams,2010)。因此文化应是语言教学的核心,语言教学需要重视语境。此外,由于语言的使用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Fromkin,Rodman,Hyams,2010),语言学习中对于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的理解,应以对语言层面特点的分析为基础。语言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语言层面的语法意义,也要教授学生语言在具体语境下的文化意义。Ge(e2005)的话语分析框架正是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进行展开的。
1.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根据蔡基刚(2010)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目标定位为基础英语。高校学生为达到基础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校期间需要参加各种英语考试,从侧面反映出我国高校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与测试,仍然停留在应试模式。这就导致教师授课会强调各项英语考试中比重较多的内容,即语法、词汇、句型等。在我看来,这样的教学仅仅只满足了Gee对于“discourses”的要求,而远远忽略了对“Discourses”的解释。也就是说,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与词句的分析,但是还未十分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来启蒙学生语言的社会性与时代意义。这种现状带来的后果就是,教师拘泥于教材本身,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无法提高,参与度不够(王立英,2010)。
2.Gee话语分析框架对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Ge(e2005)指出,语言教学必须分为“discourses”与“Discourses”两个层面,即既要有词句的分析,也要有蕴含在语篇背后社会背景内容的诠释。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我认为要达到这两者有效的结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材内容应尽量为英语原版文章。Mille(r2003)强调,授课时选取的文章不应仅仅为课堂教学而设计,而应源于英语母语国家作者的真实写作。这正与Gee(2005)所提倡的话语分析框架相契合,只有学习英语为母语的作者发表的文章,才能使英语学习者贴近英语的真实状态,从而了解英语社会所包含的文化。在笔者看来,高校学生普遍具有较好的思考领悟能力,他们对语言的需求也不仅仅停留在语言点的掌握,对于英语文化的了解也非常重要。目前高校英语教学采用的教材大多是专门为英语学习者所设计的教材,我们可以基于此类教材进行语言点的讲授,同时选取部分真实英语文章如名人演讲稿、国外杂志网站上的文章等,来阐述英语国家的文化。教学过程中,高校英语学习者既可通过语句分析学到相应的语言点,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章背后的政治要点及文化内涵进行揣摩,从而达到词句与英语文化学习的有效结合。
(2)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多种教学法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在传统高校英语教学中,语法翻译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语法翻译法是一种翻译和语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主要特征是着重讲授第二外语语法,教材内容根据语法体系进行设计,教学过程中对目标语言进行翻译(Richards,Rodgers,2008)。因此,这种教学法强调阅读与写作,强调句型与词汇,与Ge(e2005“discourses”层面的语言学习相适应。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倾向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灌输知识,师生间互动氛围较弱,同时学生也容易学成“哑巴式英语”,无法真正融入全英语环境。这种情况下,任务型教学法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效使用英语,在积极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Richards,Rodgers,2008)。任务型教学法与Ge(e2005)提出的“Discourses”层面相协调,在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任务时,教师可有意识引导学生展开社会文化层面知识的思考,包括事件的政治意义、事件中人物间相互关系等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
三、结论
语言的使用离不开文化,高校英语教学既要重视语言本身的传授,也要强调语言背后的社会语境与文化背景。然而,当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普遍现状仍然以传统型教学居多,即教师为课堂的核心,采用语法翻译法讲授教材,强调语法知识点及词汇的掌握。在这种情况下,Ge(e2005)的话语分析框架给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即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英语背后的文化诠释,与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具体语境下英语句词使用的原因,和该语境下英语用词对具体语境产生的社会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作者:程靖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