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双语文化教学的价值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英语教学中双语文化教学的价值,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英语教学中双语文化教学的价值

一、英语教学中,学生双语文化素养的培养不可或缺

(一)文化在称谓中的反映

在英、美以及其它英语国家中,晚辈或下级可以直呼长辈或上级之名,然而,在中国文化里,这样称呼就是犯上;另外,第二人称,英语中不论长幼一概用you,在中国文化里,对长辈或上级则需用“您”,对同辈、晚辈或下级则用“你”,究其原因,是中国文化敬重长者,西方文化提倡平等。

(二)文化在成语、典故、谚语、歇后语和修辞语中的反映

在地理环境上,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因此英语中有许多与航海、渔业有关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如:totakethewindoutofone’ssail(先发制人,抢占上风),togowiththestream/tide(随波逐流、顺应时势),hook(land)one'sfish(如愿以偿),而中国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因此汉语中就有许多与农业有关的谚语,如:拔苗助长、五谷丰登、瓜熟蒂落、春华秋实、根深蒂固、沧海桑田等。再如,在中国,人们认为佛祖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汉语中有许多含“佛”、“庙”等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如“借花献佛”、“无事不登三宝殿”;以及反映道教思想的成语、谚语如“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乐极生悲”等[1]。与之相对的,在西方,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在基督徒的心目中上帝高于一切。因此英语中有许多与之有关的成语、谚语、歇后语,比如表达祝愿的时候会说Godsave(上帝保佑),有人打喷嚏时旁边的人会说Godblessyou(愿上帝赐福给你)。此外,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一些来自神话、传说、史事的成语、典故。比如:汉语中的“名落孙山”、“叶公好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以及《诗经》中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等;英语中来自《圣经》的AJudaskiss(犹大之吻,比喻口蜜腹剑),来自希腊神话的Pandora’s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Achilles’heel(阿喀琉斯之踵,指代一个人的致命弱点)等等[2]。

(三)文化在语法中的反映

文化的差异在两种语言的语法中也有体现,首先是在词语搭配上,比如:英语中“书”只能读不能看,即:只能readabook,不能seeabook;汉语里,“书”可读也可看。再如,英语里,“天黑了”只能是itisdark,而不能itisblack;汉语里,“天黑”和“黑板”一样“黑”。另外在句法方面,由于西方人特别注重形式逻辑,所以,他们常运用各种有形的连接手段来体现句子成分或者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例如:Aftershefinishedherhousework,shewenttothesupermarketforsomevegetable.(她做完家务,去超市买菜。)英语句中,两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由“after”体现出来的,而汉语句法则主要靠词序和语义关系表达,也就是,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3]。正如邢福义先生指出的,“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4]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就像一个联体双胞胎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语言具有鲜明的、稳固的民族个性,每个民族的语言都记录和反映着该民族的文化特征;每个民族的文化对语言的发展又在某种程度上、从某个方面起着制约作用。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如果离开了民族文化,要想学好该民族的语言是不可能的。由此看来,我们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不仅要教给学生语言知识,而且还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圆满完成《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

二、开展双语文化教学的策略

(一)介绍中西方不同的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

中西方在传统习俗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选择恰当时机进行介绍。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有趣,既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又可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比如,中国人说话时视关系亲密程度不同而有距离远近之分,可以拍拍肩膀或拉着手。而在美国,两个男人说话时应避免牵手,否则,会被认为是同性恋。再看一个例子:在我国北方,请客人上炕是对客人的盛情款待;而在英美国家,客人一般是不能进入主人的卧室的。除了作介绍之外,教师还可设计文化价值分类比较表,内容可涉及个性、母性、和睦、金钱、谦逊、守时、争先、效率、宗教、教育、社会等级、感恩戴德、灵魂拯救、集体责任感、尊重老年、环境保护、男女平等、人的尊严、爱国主义、男子汉气概、殷勤好客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和比较汉民族与英语民族在文化上的异同。

(二)分析词汇的文化涵义

中学英语教材中出现了很多含有一定文化意义的词汇。其中绝大多数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氛围中解释涵义是不同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区别。如:“ambitious”本身无褒贬色彩,但译成汉语时,“有雄心的”是褒义,而“有野心的”就是贬义,必须视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意义。另外,教师在编制习题时,也可以有意设计一些含有文化色彩的词语练习。例如,笔者曾让学生翻译“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很多学生把“走狗”译成“runningdog”或“walkingdog”,他们还并不清楚此句中的“走狗”意为“打手”、“帮凶”,极含感情色彩。而“dog”在西方为人们的宠物,与中国人心中的“走狗”大相径庭,所以在这里不能使用直译。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词语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含有丰富的文化涵义。如果对它们的文化涵义不清楚,就不能正确使用,容易造成交际上的失误。因此,我们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应该适当地讲解,以便学生掌握和运用。

(三)组织讨论

讨论是学习外语的一种常用方法,它给学生提供了集体活动的范围,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使他们在讨论中获取了完整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在学习“ChristmasDayinthemorning”前,可先就有关西方圣诞节习俗方面的知识组织学生讨论,就会把这节日的风俗习惯搞得清清楚楚,那么,课文中与这相关的文化知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文化知识

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又不能在课堂上谈及所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那么,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增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必须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一些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优秀书刊。如《英美概况》、《语言与文化》、《英语学习文化背景》、《二十一世纪报》等。此外,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英语活动,指导他们搞英语角、英语沙龙等,积极主动地与外教接触,邀请他们在课堂外开专题讲座,如英美文化、英美历史背景等,在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一些跨文化现象问题向他们请教,积累知识,加深对西方文化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密不可分。汉语与英语不同,汉民族文化与英美文化也存在很大差别。因此,英语教学中必然会牵涉文化教学。文化教学对于语言教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外语学习和交际活动中,由于很多学生对西方文化了解不够,不清楚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经常会产生文化晕眩感,出现各种文化错误,甚至会发生文化冲突。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词语、课文和进行阅读,我们有必要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文化教学,把文化教学作为对语言教学的补充。英语教学不仅要学习语音、语法、词汇和篇章结构、还要学习英美国家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学好英语。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由教师作介绍,也可以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析,还可以进行比较或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文化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帮助学生真正学好英语,能够用英语进行交际,达到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的目的,从而圆满地完成英语的教学任务。

作者:罗承芳 单位:重庆市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