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英语教育中德育渗透途径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的英语教师需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从品德教育的角度入手,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这要求教师加强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从立德树人的理念出发,切实进行有效的课程设计,把德育渗透在每一堂课的细节中,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探讨了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意义,并对立德树人理念在课程角度、教师角度的渗透途径做了介绍。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个国家的交流愈加频繁和紧密,英语作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小学生的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同时,小学生的年龄普遍在6~12岁之间,这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启蒙阶段,也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进行德育渗透,在学生的人生道路上将会起到关键作用。在德育理念的渗透下,学生将会学会感恩、礼让、遵纪守法等重要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如此才能更好地在未来的人生发展中发挥出知识技能的价值,一步步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在小学英语教育中渗透德育理念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德育理念的渗透,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
二、课程角度的德育渗透途径
(一)德育在沟通中渗透。根据认知心理学研究,亲身实践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这和我们在德育工作中的实践性要求是相通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听”和“说”占据了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教师要在课堂上多组织学生对话演练,只有多听多说才能避免“哑巴英语”的困境。同时,组织对练也会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对英语的熟悉感和自信心,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建立良好的基础。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最先接触到的是日常对话,如Howareyou/Whattimeisit/MayIhelpyou/Goodbye/Thankyou等,日常对话中有大量礼貌用语,组织学生练习的同时,德育观会得到有效的渗透。
(二)德育在教材中渗透。根据认知心理学研究,小学生认知组块少,抽象能力弱,对于新知识的理解能力还很低,所以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就安排有大量创造性、思辨性、启发性、实践性的学习线索,这是德育的良好素材。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预留的教学材料,在语言教育中充分渗透自主思考能力、人际关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例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材料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开放性的问题,组织课堂讨论。在一篇关于火灾的短文学习中,教师设置了开放的话题讨论“Whatshouldwedowhenthere'safire?”学生使用英语讨论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也锻炼了思维能力。
(三)德育在生活中渗透。教师要注意结合实际,把课本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联系生活场景,会非常容易获得学生的共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在教学中逐步融入对学生生活习惯的规范,通过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例如,上课迟到时,有的学生可能会直接走进教室,这时教师要教育学生在迟到时先说:“Sorry,Iamlate.”教师回应后说:“MayIcomein”教师同意后才能进教室,让德育观念融入学生的生活。生活即教育,教师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英语的联系,并将英语运用到生活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德育在环境中渗透。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活动是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按照学习内容塑造环境,引领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在环境的熏陶作用下,学生对英语学习、立德树人理念获得直观的感悟。在实际的活动中渗透德育,能让学生在参与中更好地培养德育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新年主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营造班级环境,一组学生扮演西方的新年,一组学生扮演中国的新年,在搜集学习资料、准备活动物料、实际扮演的过程中,学生直观地认识了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这是对学生语言素养、文化素养的有效提升,是立德树人理念的一种体现。
三、教师角度的德育渗透途径
(一)在言传身教中渗透。小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几乎一半来自父母,一半来自教师。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师的言传身教是非常重要的。陶行知先生教育我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心中有爱、举止有德,才有可能做到言传身教。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需要以德育的要求约束自己,拿对犯错学生的批评教育举例,这个时候教师首先要理解,小学生心智还很稚嫩,可能纪律意识并没有养成,所以对待学生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正确的行为做出奖励,对错误的行为不能简单粗暴,一定要看到学生错误行为背后的动机。按照教育心理学的指导思想,“问题不等于人”,教师要对学生多做引导,少做批评,强化学生对于遵守纪律的自主性,而不是用“胡萝卜加大棒”去逼迫学生。
(二)在因材施教中渗透。陶行知先生教育学生的方法启发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用引导代替说教会起到更好的作用。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教育中的价值主体,这是现代社会思想潮流所决定的。从尼采喊出“上帝已死”开始,一切确定的、强制的、居高临下的观念灌输都开始松动、开始被解构,在现代社会,个体价值的多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思想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如何面对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呢?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因材施教”。这要求教师不只用考试成绩这一把尺子来评价学生,甚至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主观评价。在社会环境飞速变化的今天,人生早已没有标准答案。这时候对于学生来说,驱动他们学习生活的动力就不是“我应该”,而是“我愿意”。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向学生说明努力学习的重要性,一方面又要克制自己的主观表达欲望,因为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来说,只要掌握各学科的常识,并且养成良好的品质就已经足够了,所以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德育才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德育在小学英语中的渗透,需要教师不断努力,在教学质量、个人修养上不断精进,才有可能在实践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方针,为实现中国梦培养优秀人才。同时,在我国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需要合理渗透德育,让小学生得以全面发展,为未来的学习与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艳来 单位:吉林省农安县杨树林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