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

【摘要】思辨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分析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必要性和现状,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科学合理设置考评体系和加强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等策略,最终实现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英语;思辨能力;策略;教学

一、学生思辨能力的必要性

1.基本内涵。当前我国高校针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思辨能力和英语学习水平。一方面,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经历了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应试教育后,普遍形成了特定的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大学阶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非易事。另一方面,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应依托于体系化的思辨能力评价标准,利用合理有效的培养策略,不断更新学生的思维观念,培养其思辨能力。

2.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首先,转变教学思维,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现代教育中“哑巴式”英语教学方式较为常见,教师要转变观念,增加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采用启发式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明确其教学目标与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思辨能力。其次,全课知识的熏陶,丰富学生的学识。大学英语教材中一般都会涉及哲学、文学、历史、政治等相关主题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过,教师通过学生对某一主题英语知识理解的基础上,构建英语学科与另一学科的知识对接,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同时大学生能更好理解单词、语法及句式的深层次含义,丰富学生的学识内容。再次,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以重复背诵、记忆以及复述的学习过程都是麻木的、机械化的脑力活动,而将“讨论式教学”引入到课堂,学生在讨论中理解知识点、形成思辨能力,达到高质量教学效果目标。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现状

1.照本宣科的教学理念。高校英语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出现了部分教师课堂上以阅读课件、教材为主的形式讲解教学内容,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听写某一个英文单词时,凭借个人的记忆力去理解单词;在背诵某一段英文段落时,凭借的自身的识记能力回忆段落内容;在书写某一英文短文时,凭借背诵作文模板能力来撰写文章。我们知道,思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理解英文的词、句、段落意思的前提下,用最佳途径理解与消化英文文本,形成个人的思维模式和判断能力。因此,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了机械式的学习方式,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和思辨能力。

2.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师开设课程的初衷,也是课程过程中的阶段性目标和总目标,而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应该是课程教学的总目标之一。大学英语教学不仅需要完成阶段性教学任务,完成每个章节课程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准确掌握某一章节的单词、语法以及句式,能掌握用英语进行口语和书面交际的能力,其核心内容则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水平的思辨能力。然而,当前一些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提及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目标,也没有将学生思辨能力作为课程考核目标和教学总目标之一,因此学生的英语实际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3.教材欠缺吸引力,教学方式落后。笔者查阅了部分大学英语教材发现,教材内容不能贴近学生生活,趣味性和全面性欠佳,大部分内容涉及文化、政治、科技和医学等题材,教材内容缺乏吸引力,难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过程中,教学方式以“知识输入”为主,学生并没有准确掌握教师讲授的知识要点,也没有做好“知识输入”的准备,教学过程乏味、枯燥,学生上课过程中容易出现分心、厌课、甚至逃课等现象。总之,只有使大学英语课堂新鲜有趣,教材具备吸引力和教学方式多样化,才能达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

4.考评设置不合理。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过程中,高校教师要善于应用“小组”形式来评定个人成绩、小组成绩。该评价方式容易出现组内学生“插科打诨”的情况,即成绩优秀的学生发挥其长处,成绩一般的学生无法取长补短。考评体系不合理是当前大学英语课程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最大的阻碍,教师要尽量让优秀的学生发挥其学习的优势,让劣者扬长避短,实现培养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初衷。学生在英语口语、阅读、写作等方面能力层次不齐,影响的不仅是其最终的期末成绩,更影响的是其未来发展之路。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大部分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生英语学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转变理念,给予学生课堂辩证思考、创新思维和质疑的机会,让学生提出新的思路,鼓励学生挑战权威,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习惯。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出具有一点难度的、需要发挥学生思维想象力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式、讨论式的方式来获取解决方案,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此外,教师应该认识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学生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不同角度理解和分析问题,让学生思维能力从东西方文化学习过程中得到互补。

2.改革教学模式。采用以内容依托式的教学模式,将大学英语课程的语言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学科的内容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的基础上,也促进了学生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通过设置素质拓展类课程,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也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例如,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外增加文化通识类、ESP专门用途类等课程,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专业背景知识情况选修。这类课程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其思辨能力。基于学科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和学科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采用具有认知难度的课堂活动能够推动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采用各学科内容学习材料,教师能让学生丰富和建构自身的认知体系,让大学英语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

3.科学设置考评体系。大学英语课程具有语言工具型和人文性的特征,不仅是一门语言类课程,也是一门拓展西方文化知识的人文教育课程。大学英语课程的考评体系不应只是考核学生听、说、读、写和译的能力,也应该重视学生英语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思想性,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写作能力考评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词汇使用的得体性、句型的流畅性和语法的准确性,也要看学生写作表达的思想观点,论述的逻辑性和清晰的分析能力等方面。口语考评不仅要看学生的口头表达是否准确,也要关注学生个人的观点、情感和思维方式。阅读考评方面,学生不仅要读懂篇章内容,也要会进行批判性的阅读,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加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心理过程,是一种进行独立性、批判性的决策和思考的能力。语言学家Cohen(1990)指出外语学习成功与否取决于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和能否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的能力。自主学习以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学习为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学习目标;(2)确立学习内容;(3)选取学习方法;(4)监控学习过程;(5)评价学习效果。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保障其思辨能力得到发展。目前,高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缺少积极主动性,学生学习没有计划性,更不会有效利用好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资源,让学生课外完成写作、听说等学习任务;也可选择一些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批判性的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也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习积极的创新思维,形成自身的价值判断和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王祥兵,刘晶.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12):92-98.

[2]杨松芳.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6).

[3]张雪,甄强.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8):68-70.

作者:梁鼎昌 李培隆 程晟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