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教学质量提升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以大学英语课程文化缺失、分层教学及混合式教学模式等为切入点分析了新商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对策,以其助力新商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华文化;分层教学

在新时代“一带一路”背景下,我们与其他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更加频繁,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全球化。国家在与其他地区的商贸往来中迫切需要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既熟悉商务知识,又精通英语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面对新时代的需求,作为新商科类高校,在如今的国际贸易交流中更要发挥“商”的优势。这给作为新商科类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课程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承担“内引外传”使命的同时,还应以校为本,突出专业特征,满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商科人才的需求。新商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调研、审视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通过科学、理性地深入分析,与时俱进,建立基于新商科的大学英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制定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策略,助力新商科大学英语教学的可持续性、长远发展,从而增强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国家培养所需人才。

1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普及应用,大部分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逐渐融入了信息化辅助教学方式(微信公众号、英语教学平台、微课、慕课,音视频多媒体、PPT等),同时,为了因材施教,部分高校英语实行分层教学。虽然以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学习方式,但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如下。

1.1中国传统文化缺失,课程思政被忽视

“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英语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载体肩负着架设与沿线国家沟通的桥梁,商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在突出“商”的同时还要承担向外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然而当今的教材注重的是英语国家语言文化内涵,选用的文本内容主要介绍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传播西方价值观。教师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关注的是语言知识的讲授和西方文化介绍,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长此以往导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象。00后的大学生刚刚走出高中这一象牙塔,缺乏人生阅历,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没有完全成熟,大学阶段是他们“三观”形成的关键期,稍有不慎就会偏离正确的人生航向。教学中适当加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为主的思政教育既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还能进一步增强其传递中国文化的实践能力。由于网络的迅猛发展,各种鱼龙混杂的文化充斥网络。许多学生受不健康的网络流行文化的冲击较大,又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一些自我约束力较差学生容易偏离人生理想,严重的可能违背道德、危害国家利益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想意识形态教育融和显得尤其重要,不仅可以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国热情、还能引领中国文化踏出国门走向全世界,让世界人民更全面了解中国,使“一带一路”向纵深发展,在世界面前树立国家形象。

1.2分层教学缺乏科学性,课程结构单一

目前,大部分高校为了贯彻因材施教原则,采用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调到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实施过程涉及众多环节,不可避免产生一些问题。首先,分层标准缺乏科学性。大部分学校是以学生的高考成绩作为分层的标准,分为A,B两个或A,B,C三个层次。这样分层存在一些弊端:高考成绩对有些同学而言存在偶然性;不同省份所用高考试卷不同,难易程度也有差异。大部分学校一次分层组班后,学生在学习英语期间,就会一直在同一个班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如B班或C班的学生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破罐子破摔。其次,只对学生分层,教材及教学资源没有分层,一般选用相同的教材,只是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多少的区别,没有考虑商科院校的特色及学生专业需求。同时,教学管理难度较大。分层教学是打乱原有的行政班级,以某个分院为单位按高考英语成绩分成不同的层次,这给日常教学管理带来很多问题。例如由于每个专业实训时间不同,这就给课堂教学带来挑战;就日常考勤而言,部分学生浑水摸鱼,以实训为借口无故旷课,影响教学秩序。

1.3“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贵州商学院从2018年9月在18级新生中开始实施“传统课堂面授+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使用的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线上学习用的是与该教材配套的U校园。实践证明,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其优势,确实提高了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但通过调研、访谈、问卷调查发现也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学生表示u校园的智能化太差,必须按它提供的顺序学习,不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浪费时间。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提供的网络学习任务过多,加重了他们的课业负担,网络学习只是被迫完成学习任务,未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疲于应付网络学习,自己并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自主学习能力也未真正提升。学生还表示许多教师提供的网络学习资料与他们的专业、需求无关。他们想多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以开阔国际视野;同时还希望增加与过级考试、考研、托福及雅思相关的资料。另外,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评价方式应改变以往的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方式,需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为了保证过程性评价的准确性,有效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每单元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及单元测试是网络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学多学生不适应也不重视这种评价方式,并且教师对过程性评价的监督力度不够。

2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2.1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及思政教育

首先,编写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学英语优秀教材以满足社会及学生的需求,从而推进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的传播。比如在教材中可以加入中华好诗词鉴赏、著名的名胜古迹介绍、各民族的节日、风俗展示、茶艺、杂技、各地戏曲、文艺等文化内容,加强学生对中华特色文化的了解。学生通过学习,领会、感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加自己的修养,成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者。教师通过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指引学生科学、理性看待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柏,明辨是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次,教师可以制作、搜集关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微课、慕课,音视频资料及阅读材料,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或微信公众号推送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使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最后,还可以增加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隐性课程。教师课后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英语社团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形,营造中西文化氛围,有助于学生通过活动感悟中西文化,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除了英语角,校园文化活动月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以中西方文化为主题的英语演讲,话剧表演等,学生在参与、分享中国传统优美文化中锻炼英语表达能力。

2.2优化课程结构,科学分层

新商科类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不但要巩固学生原有英语基础、满足商科专业特色,还要融入ESP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跨文化教育,思政教育等,实现语言的实用性和人文性的有机整合,体现大学英语课程的丰富内涵。(1)构建“基础课程+线上网络课程+ESP课程”的多元、立体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和学习语言基础知识;ESP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网络学习主要是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及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层次不同有针对性地选取和编写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编写教学大纲及计划、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力求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佳化。以贵州商学院的为例,A层的学生英语必修时间可设置为两个学期:可采用“基础课程(读写+视听说从第三册开始)+线上网络课程+专业ESP课程”的模式,大二学年选修ESP课程;B层的必修时间为三个学期:基础课为两个学期,学习读写与听说教程的第二册和第三册,第三学期学习专业ESP课程,第四学期选修ESP课程;C层基础课程开设时间为四学期,学习读写和听说教程第一册到带四册,从大三开设ESP选修课。(2)深度研究,科学分层。首先,编班采取学校统一甄选,学生自愿的原则,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入校后建议学校把英语分层教学纳入新生入学教育中,由大外部或外国语学院专门组织教师向新生进行宣讲,告知学生分层的目的、意义及每个层次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分层教学,以便做出恰当的选择。然后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分层考试笔试(试题包括听说读写译)和口语测试,这两者成绩加上高考成绩综合评定,成绩按从高到低前20%分入A班,中间50%编入B班,剩下的30%的同学分在C班,名单公布后,根据学生意愿,允许有小幅度的调整。英语成绩太差的学生可选修大学英语日语或德语。学习的过程中采用“滚动式”,学期期末考试或四六级考试后,B、C班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书面申请,通过学校组织的升级考试,综合学习表现,分别升入A或B班;A班成绩好的学生也可以申请提前修满英语学分;A班连续两学期成绩严重下降的学生降级到B班或C班。这种“可上可下”的管理模式使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的紧迫感,增加竞争意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3)优化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发展。只有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才能真正促进教学发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方面要与外研社联系,希望能进一步完善U校园的后台设计,使其真正实现智能化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在向学生推送学习资料前,应先调查分析学生的个人需求及专业需求,在大量的网络信息中筛选、提取对学生有意义的优质资源,通过有机整合,按专业、主体模块分类推送给不同专业,不同需求的学生。关于线上自主学习方面,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及时给予学生线上学习指导:帮助其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网络学习动机。最后,教师应加大对过程性评价优势的宣传,强化过程性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加强对学生学习评价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帮助学生改变原有观念,逐渐适应这一新模式。

3结语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大学英语改革任重而道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我们要在改革中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分层教学,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注重中华文化传统的传承,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基本教材课程+网络课程+ESP课程+实践技能”的立体式、个性化课程体系,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新商科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冉凡敏.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商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8):155-116.

[2]梁昆,王若梅.新媒体时代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6):132-135.

作者:孙淑梅 单位:贵州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