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和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
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10月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高职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因此,可以看出高职英语的重点是英语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目的是为了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目前,从英语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英语是最常用的国际通用语言,学好英语有助于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了解外面世界的先进科技与文化,从而培养出优秀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二、关于高职英语教学内容
掌握实用的交际英语,不光要学会认和说,更要听得懂,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这就要学会教的方法,营造学习交流的氛围。此外,针对一些专业,可以开设一些切合本专业的专业英语,即所谓的行业英语,如护理英语、旅游管理行业英语等等。最后,教会学生们掌握一些基本的读写能力,能够读懂简单的英语文章,会写基本的应用文,例如留言条、假条,填写简单的英文申请表等等。
三、关于提升高职英语教学方法
一是善于在交流互动中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情景类、角色扮演类的英语学习活动,强化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合作学习中共同提高。“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转自王坦2001:5)在互动交流过程中,教师既是英语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可以灵活应用唱歌、话剧、讲故事、做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手段,并采取分组合作、互帮互促的方式,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丰富灵活、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让每位学生产生更强的表现欲和完成好自身任务的责任感,自觉主动地思考分析问题,并会自觉模仿其他同学和老师的行为,自然而然地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二是努力培养学生们在英语学习过程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与动力。兴趣来源于思想的自觉,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英语的实际效用,让学生产生学习成就感,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在英语教学中,不要局限于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课桌前听,要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例如,精心选择一些与课堂内容相近的英文电影、好听的英文歌曲,开辟英语角等英语学习园地,营造英语交流的情景和氛围。三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需求是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越强烈,由此引起的学习行为强度也就越大。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所讲的知识学生不感兴趣,所教授的内容太难或者太过简单,学生不愿听、不想听,都说明教师对自己的学生不够了解,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没有找到学生想学、愿学的结合点和兴奋点。高职英语并不要求讲授过深的知识和枯燥的语法,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养成自学自用英语的习惯,提升实际交流的能力。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注重教材的选择、课件的制作、内容的安排、教学的形式,特别是课堂互动、气氛调动等诸多方面的细节,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实际需求。四要在英语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主人翁,自觉主动参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积极提出自己对于教学方式、内容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建议进行答疑和引导。在课堂上,教师要判断和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问题,时刻保持清醒、敏锐的头脑,讲的每一句话都要尽量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把功夫下在课外,补充提高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水平,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注重教学的细节,努力让每一堂课都成为精品。五要提高英语教学的硬环境。现在很多学校都已结合使用多媒体、在线精品课程、蓝墨云班课APP等“互联网+”教学的新模式进行教学,英语作为国际化的语言,更应当体现其国际化、现代化,这就需要在英语教学中使用更多的网络化教学手段。通过网络教学这一平台,让学生更方便地与老师交流,让教师更方便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增强师生的交流互动,从而达到提升英语应用水平的目的。综上所述,高职英语教学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进一步提升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着眼细节完善教的手段,着眼学生需求增效学的兴趣,让英语教学变得不再枯燥乏味,让学生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快,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浅谈高职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
[2]张迎雪.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报,2008,(2).
作者:刘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