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职业院校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归根到底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习惯,目前职业院校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存在学生缺少养成良好习惯的动力、家长缺乏培养良好习惯的意识、学校欠缺矫正不良习惯的魔力等问题,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保障家庭和谐和学校综合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在主题教育、班级卫生打扫、家庭琐事打理和专业实践训练中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职业院校;习惯养成教育;劳动教育;班级管理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劳动教育因国家政策的助推一度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1]。鉴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可以重点在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上进行探索。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教育之根本为立德树人,要实现这一根本任务就必须从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正所谓“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必要条件,根据调查,仅有13.4%的中职学生非常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23%的中职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仅有32.3%的中职学生家长会在工作之余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仅有13.4%的中职学生认为学校对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非常重视[2]。笔者在对职业院校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现状和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依据进行了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希望抛砖引玉,给广大教育者一些启发。
一、职业院校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分析
职业院校学生素质因为目前招生政策的原因,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透过这些问题的表象,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学生的成绩还是学生的日常表现,都是跟行为习惯有关的。目前职业学校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缺少养成良好习惯的动力
目前我们面对的职业学校学生,优秀的固然很多,但是也有很多学生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需要纠正,比如不按时完成作业、说脏话、迟到、浪费等。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职业院校学生形成各种不良习惯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学生自身内部动力不足,没有一个强烈的自我约束意识。有一些习惯学生本身知道不好,但是没有毅力去改正比如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学生自己甚至认识不到,比如尊重他人、勤俭节约。不良习惯并不是在短期内养成的,可能在小学、初中期间就已经形成,学生也已经习以为常,缺少改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的动力,并且经常是口头上答应改正,然后我行我素,屡教不改。
(二)家长缺乏培养良好习惯的意识
由于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娇生惯养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进入职业学校之前为了应试教育,很多家长盲目地追求成绩,淡化和放弃其他习惯的培养,家长缺乏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意识,家长没有成为孩子良好习惯的指导者和培养者。根据调查显示,有67.7%的中职学生表示,父母在工作之余不会关心自己的学习情况,有72.5%的中职学生表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会督促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一些“高分低能”学生的存在,一些“巨婴”的存在,一些“躺平青年”的存在,一些好逸恶劳学生的存在,从根源上来说,主要是家长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缺乏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意识,把孩子教育的一切希望寄托于学校,家长本身成为了一个局外人,成为了一个搬运工。
(三)学校欠缺矫正不良习惯的魔力
职业院校大多采取“三全育人”的措施,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改革,入学有《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每学期有系列的主题班会和教育活动,但是行为习惯的改变很难靠一些流于形式的工作实现,学校的这些常规德育工作没有这么巨大的“魔力”。所以对于学生由于不良习惯引起的一些严重问题,也没有有效的矫正办法。学校对于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软硬件设施建设还不到位,在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建设、教师培训中还需要加强培养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相关内容。
二、职业院校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老子说过:“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良好的习惯是“道”,学生今后的发展需要各种“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光靠学校里面学习的知识很难应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学生必须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这个“道”,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求得得心应手的“术”。
(二)家庭和谐发展的需要
孩子作为一个家庭的未来,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做得好,才能让一个家庭充满希望,亲子关系更和睦,由此带来家庭更和谐。如果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学生很容易跟家长或者同学产生冲突,做出一些严重的事情,甚至打架斗殴,盗窃行骗,敲诈勒索等,给家庭带来灾难性的打击。
(三)学校综合发展的需要
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接班人,职业院校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推进,是学校育人效果的直接体现,在帮助学生学有所成的同时,学校的各项工作也会得以顺利推进,学校的各项事业必然引来蓬勃发展。
三、职业院校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
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感情和归宿需求、社会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3]。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我们可以根据需求层次理论逐层推进,互相促进来提高养成的成效,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历,谈谈如何在主题班会教育中进行重点的思想理念的引导,在班级卫生打扫、家庭琐事打理、专业实践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一)在主题教育中培养学生
职业院校可以通过一系列主题教育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个人责任感,从思想层次提高学生对养成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的认识,只有从思想上解决了学生的问题,才能使学生从自身的问题出发,下定决心去改变不良习惯,努力养成好习惯。例如可以通过军训过程中强化文明礼仪教育,让“老师好”“您好”“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充满校园;通过体育节引导学生养成运动的习惯,科普运动常识,做好自我安全防护;通过一系列主题班会教育,引导学生卫生习惯、勤俭节约、懂得感恩、遵纪守法、认真学习等习惯。
(二)在班级卫生打扫中培养学生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典故告诉我们,凡事要从小事做起,修身、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4]。为了锻炼学生的卫生打扫习惯,可以改变学生班级卫生打扫的模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成为几个卫生打扫小组,每一组负责一周卫生打扫,以学生会检查作为第三方评价标准,每个小组必须在值日当周不扣分才能过关,否则持续打扫到合格为止,行为习惯好的组可能一次性过关,行为习惯不好的组往往需要努力很长时间,但是在这样一个努力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全程监督,全程指导,学生组员之间互相提醒,互相纠正。每次学生小组过关以后,都在班级内进行经验交流与评奖,让学生的自我实现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激发他们更大的能动性。通过这样的卫生劳动教育,一个学期以后笔者所带班级学生的卫生打扫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善,而且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三)在专业实践训练中培养学生
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结合本专业知识理解劳动的本质,在通过专业实训课、企业见习、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训练专业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劳动习惯,让学生在劳动中养成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职业素养。第一、职业院校可以把习惯养成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相融合,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就企业社会对学生的岗位需求渗透进去,进行有计划的引导和培养。第二、职业院校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特性,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习惯。比如笔者所带的班级为观光农业经营专业,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学业,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强对植物成长习性的了解,经系部支持我们成立了“晓花匠”社团,负责整个校区的花草树木的栽种和养护工作,这个活动的持续开展对社团成员的专业成长和劳动习惯养成也有非常大的帮助。职业院校需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营造劳动的氛围、创新劳动活动来重点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从而帮助学生成为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5]。
四、职业院校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反思
通过实践检验,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需要在以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下,结合全体教师、家长和学生自己的多方努力,才会有明显的进步。实践一年后笔者所带班级有以下变化:第一,学生行为习惯明显改善,可以看到学生的行为习惯明显改善,做家务成为了每天必修课,班级卫生打扫成为了轻松活,校园花草养护成为了快乐事,同学之间关系融洽,师生关系和谐,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班貌;第二,学生学习成就显著提升,随着学生的行为习惯逐渐改善以后,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课堂听课效率提高,课后作业完成及时,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也成为了自然而然的结果,在期末考试,多科目同年级第一,数学试卷2位学生满分;第三,学生和班级各项荣誉纷至沓来,班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成就显著提高,有学生获省技能大赛一等奖,有学生获市创业演讲一等奖,这些变化都是学生在养成良好习惯以后带来的福利。
作者:孟书霞 单位: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