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实训教学中职业养成教育实践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人们更加重视身体健康,这就需要大量具备康复技能和专业能力水平强、思想素质和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其推动了高职院校康复专业应运而生并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在高职康复专业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实训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实训课程体系不健全等都会影响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操作能力。因此,如何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已成为当前高职康复专业教学中职业养成教育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康复专业实训教学的重要性,针对高职院校康复专业实训教学发展现状,探索高职康复专业实训教学中职业养成教育的路径,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高职;康复专业;实训教学;职业养成教育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根本任务是消除患者身体功能、心理生理等方面的障碍,帮助其重建功能,使其能够回归社会[1]。近年来康复治疗行业的发展迅速,但我国的康复治疗技术依旧处于起步阶段,康复医学教育体系和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尚不完善。高职康复专业教学承担着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康复治疗技术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随着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高职康复专业教学也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其教学模式也不断优化和创新。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等实训教学模式的开展,能够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实用性、创新性和技能性,可以实现高职院校康复专业的人才培育目标,也能满足当下康复专业高技能人才紧缺的社会需要。
一、高职康复专业实训教学的重要性
(一)培养卓越人才
新时代“德才并进”的人才培养方案被广泛提倡,其中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已成为各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推动高职康复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创新康复专业实训教学模式,根据新时期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学校的发展方向以及企业、市场的人力资源需求,合理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计划,通过开展实训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康复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让其在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可以最大限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满足企业需求
在医养结合视角下,针对高职院校康复专业发展方向,开展校企双方合作育人模式,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教学资源,不断开发和优化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的项目教学,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的同步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康复企业岗位相匹配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效弥补纯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能够提高高职院校康复专业的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学互补,不断为国家和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康复治疗技术人才,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从而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的局面。
二、高职院校康复专业实训教学发展现状
(一)实训基地较少
康复专业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其在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主要依靠实训教学模式的开展来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尤其是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医养结合理念的推出,使得高职院校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中康复专业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并且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高职院校也开始重视实训教学的开展。但当前高职院校现有的康复专业实训基地数量较少,缺少一体化综合实训基地且实训基地内部建设不完善、功能不全面,大部分实训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换代,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康复临床实际应用,并且因实训基地条件限制导致大部分实训课程不能高效开展,也就无法有效提高康复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不能有效满足当前企业实际发展需要。
(二)教学模式滞后
实训基地的高效利用不仅在于实训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更在于其教学管理模式。实训基地中涉及的专业设施设备较多,尤其是康复专业的医用器材一定要妥善保管,否则会存在实训安全隐患;部分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资源有限,其自身缺乏专业的技能知识,更倾向于理论知识教学,并且受实训基地教学条件限制,使得有限的实训课程变为观摩和休息,不仅会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还会出现大量资源浪费现象;受应试教育影响,康复专业教学模式滞后,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尤其是医学类专业基础知识较多,又忽视实训课程的优化和创新,“填鸭式”教学使得康复专业人才培养一直处于低水平、浅层次现状,导致学生很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三)培养定位不准
当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现象严重,使得康复医学面临着群体多样化和多变化,不同的康复对象都存在不同的特点和表征,在康复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依旧采用传统评定诊断和康复治疗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充分适应新时期康复医学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实操对象大都是身边同学,而这种实训模拟教学很难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记忆程度和理解水平[2];校企合作是使用较为广泛的实训教学模式,但企业的主要目标是获得最大化利益,教师又缺乏实地考察和指导,就会导致学生实训过程中因不同企业岗位的操作标准不同,出现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不能促进高职院校康复专业教学的统一化、系统化和标准化发展。
三、高职院校康复专业实训教学中职业养成教育的路径
(一)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阶段,尤其是当前国际竞争日益加剧,为适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我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国家和政府要加强对高职院校开展康复专业的支持力度,积极牵头康复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并对其双方实行一定的补贴政策,如加大对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投资力度,帮助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实训教学设备的更新优化,从根本上保障康复专业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建立健全实训教学基地的管理方案,并对其实行分化管理,确保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实训基地的各项设施设备能够满足实训教学课程的开展,最大限度帮助学生获得真实体验,以此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二)加强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开展有利于实现高职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大校企双方的合作力度,根据康复治疗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和高职院校康复专业的学生发展前景,合理设置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兼顾医养结合理念,推行工学交替,切实提高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重视校企双方的信息交流,尤其是康复企业要将自身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及时传达到高职院校,然后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企业的康复设备,并安排高技能的康复人才进行一对一指导培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切实提高康复专业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努力做到定向招生、培养和输送,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
(三)做好专业教师团队建设
“双导师”制度的落实以及提高学生实际能力都离不开专业教师的引领,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采用多种培养形式加强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康复专业教师进行教学探讨,通过培训、进修等形式帮助教师根据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动进行总结反思,积累经验教训,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模式,安排优秀教师进入康复机构进行实地调研、培训和学习,或者安排专职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带教,采用专兼职教师同时备课的模式来对康复专业实训教学进行课程和内容的安排与调整,以帮助教师掌握专业的实践技能;聘请康复机构专业医师到校任教,对学生的实训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操作性指导,强化学生康复技能的培养[3]。
(四)科学设置人才目标定位
高职院校在进行康复专业实训过程中存在重技术、轻素养的现象,但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的基本教育目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实训教学过程中,要科学设置人才目标定位,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通过案例讨论、角色扮演、专题汇报等形式,采取“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的时间比例,做好康复专业不同阶段的实训教学活动安排;发挥校企双方教师的专业优势,强化学生的岗位能力,如临床康复、运动治疗、言语治疗等,并且要重视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掌握学生的情绪情感,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波动,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职业素养[4]。
(五)完善实训教学评价体系
紧扣康复专业教学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实训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确保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针对理论课程、实训课程、实践活动以及职业道德素养等多方面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综合考评,并且细化评价考核标准,减少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最大限度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确保康复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训教学的高效开展;教师要全程跟踪了解学生的实习整体情况,定期到岗进行考察,把握康复机构的整体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调整,充分发挥评价考核的导向作用,确保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快速完成自身双重角色的转换,规范自身行为,提高自身素质。综上所述,随着人口老龄化、亚健康人群的增长,推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规模的扩大,是当前高职院校康复教育的主要任务。只有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搭建真实临床学习平台,做好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科学设置人才目标定位以及完善实训教学评价体系,重点关注学生理论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满足当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为日后康复专业实训教学的规范化和系统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丽飞,张君.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提升的途径和方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1):178.
[2]贺菊芳,曹宇.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J].鄂州大学学报,2018,25(6):94-95.
[3]王小兵,黄为,陶萍.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职业素养教育实践与思考[J].职业技术,2017,16(11):18-21.
[4]郑瑾.高职院校康复医学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J].教育现代化,2017,4(38):127-128.
作者:陈娅欣 刘一迪 杨宇恒 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