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职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中职学生养成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是中职生德育的重要内容,是中职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表征。从中职生“打招呼”这一文明礼仪失范的主要表征、存在问题及原因出发,在标准制定、实践试行和效果分析等层面探讨中职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校本实践策略。
关键词:中职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校本实践
文明礼仪是指以建立和谐关系、良好社会风气为目的的礼仪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明礼仪和德育工作。教育部于2014、2016、2019年先后三次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文明礼仪、学习习惯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养成教育。作为一所苏北乡村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铜山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铜山中专校”)的学生多来自农村,文明礼仪方面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根据这一现状,近年来,铜山中专校从“打招呼、叠被子、放餐盘、上下楼梯、打扫卫生”等文明礼仪习惯培养入手,着重制定并实施了“微停、微笑、微颔、轻声”——“三微一轻”的文明礼仪规范标准,以期提升中职学生养成教育的质量。本文以中职生“打招呼”这一文明礼仪内容为例,着重从现状、问题及标准制定、实践试行和效果分析等层面探讨中职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校本实践策略。
一、中职生“打招呼”文明礼仪失范的主要表征
礼仪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渗透在中职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1]作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不会打招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害怕型
很多学生刚入校时不敢与人打招呼,尤其是害怕与老师打招呼。通常不敢与老师面对面,即使与老师正面相遇也低头匆匆而过。有的同学被老师叫到面前也一言不发,低着头、搓着手、揉着衣角是他们的下意识动作,更有甚者会直冒汗。中职学生害怕打招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抑郁质和粘液质的气质类型所致,见到陌生人就焦虑。有的是因为长期自卑形成了怯懦性格,很多时候连话都不敢讲。有的受家庭及邻里冷漠关系的影响,养成了不爱招呼人的习惯。有的是因为沉迷网络导致的对虚拟世界的依赖,他们可以在网络上与不认识的人滔滔不绝,但是面对真实的人或熟悉的人却无话可说。
(二)不会型
不会打招呼有两种情形。一是招呼别人在时机、场所、方式等方面不合时宜。在时机把握上,有的同学在别人交谈或者忙得手忙脚乱时硬打招呼,使对方无暇回应。在场所把握上,有的同学在厕所也机械地招呼“老师好”,其实此时无声胜有声,会意地一笑或者微微地点头就是打招呼了。在方式选择上,常常以不变应万变,其实要灵活运用语言的、神态的、体态的等多种方式。二是别人招呼自己时不知所措,有的忘记回应,有的答非所问。
(三)过度型
有的学生难以启齿,有的学生羞羞答答,有的学生大大咧咧,有的学生矫揉造作,这既有失风雅也会给人不庄重的感觉。[2]有的同学热衷与人打招呼,但是因招呼不得体使人感觉不舒服,或者与氛围格格不入显得极不和谐。
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中职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学界一般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从学校层面予以探讨。
(一)文明礼仪意识淡薄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困难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和水平不足以支持课程的学习,而是因为他们普遍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以及主动探索、反思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对学习非常漠然。[3]作为中职校党委书记,笔者一直关注学生德育和班级管理工作,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过程中,每天都在接触大量的中职学生和学生家长。笔者发现,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些言谈举止和日常行为,就是因为学生及家长们文明礼仪规范意识的淡薄。走进一些职业学校,发现很多学生在打招呼问题上表现得异常木然,缺少人际之间的那种亲近感。究其原因是学校没把打招呼当回事,认为打招呼既不像德育课那样有刚性要求,也不像文化课那样有硬性规定,更比不上学习真本领的专业技能课。因此,有的学校即使做了一些工作也仅仅是把打招呼当作一般的文明礼仪教育泛泛而谈。其实,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会打招呼是非常重要的素质。虽然没有必要上升到课程的高度,但是至少要把教会学生打招呼列入养成教育的范畴。
(二)校际之间各自为政
关于文明礼仪养成教育问题,学校不重视,也完全没有制定相关教学标准,打招呼更是如此,即使个别学校有规范也是各自为政。相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为了缩短学生到企业的适应期,减少企业对新员工的二次培训,打招呼的标准应该和行业、企业的规范相吻合。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第四大类“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又分为15个中类、93个小类和278个细类(职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的前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旅店服务员同属第三中类(住宿和餐饮服务人员)、第一小类(住宿服务人员),但是三个细类对工作人员打招呼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要瞄准职业岗位需求增强针对性。
(三)学生有“招”教师无“呼”
打招呼看似小事,实则关系学生素养和学校风气。学会打招呼,改善中职生文明礼仪失范的不良状况,可有效提高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推进打招呼养成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榜样作用发挥不够好。学生有“招”教师无“呼”。学生或出于自愿或迫于强制大多数会主动向教师问好,教师的回应通常有三种情形,一是礼貌回应,二是敷衍回应,三是没有回应。教师不回应是对学生打招呼最大的打击,也是学校推进养成教育的最大障碍。教师不回应学生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调查显示,98.6%的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或打招呼,而只有不到9%的老师主动跟学生问好或打招呼。
三、“三微一轻”文明礼仪“标准”的制定
礼仪的养成教育就是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5]“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良好文明礼仪的养成也要讲标准、有标准、用标准。铜山中专校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先后顺序,制定了具有铜山中专校特色的“微停、微笑、微颔、轻声”——“三微一轻”、三位一体的打招呼“标准”,这里的打招呼仅以中职学生在校内向教师或长辈口头问好为例。
(一)微停
显然,边走边打招呼是不礼貌的,更不要说一闪而过了。边走边打招呼有时会让对方弄不清是谁在向自己打招呼。当然,打招呼也不要煞有其事地停下来。“微停”有两层含义,一是相对于原来的行走节奏有所放缓,二是这里的“停”是个相对概念,不等于行进速度等于零,只是起到引起对方注意的作用。当然,“微停”还要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对于成对或者成群的学生遇到单个教师,或者一个学生遇到成队或者成群的教师,只要前面一个学生或者与前面的一个教师略作停顿即可,没有必要机械地逐一“停顿”。
(二)微笑
微笑是世界通用语言,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可以带来不可抗拒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脸部肌肉紧绷或愁眉苦脸是有悖打招呼初衷的,这样会让人敬而远之。打招呼时微笑传递的信息不一定是快乐,但是会让对方感受到愉悦。“微笑”有两层含义,一是要笑,二是不要大笑。当然“微笑”也不要刻意追求“露八颗牙”标准,只要自然得体就好。
(三)微颔
打招呼时昂首挺胸肯定是不协调的。打招呼多表现为语言的形式,还有的表现为动作,如握手、拍手、拍背、举手、注视、鞠躬、屈膝、微笑等,这些动作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消除敌意,从本质上来说,这是由人类的社会性所决定的。[6]以动作为主要方式打招呼时不要太夸张,作为语言的辅助动作则贵在协调。“微颔”既可以作为单独的打招呼方式,也可以作为语言打招呼的辅助动作。可以表达两层意思,一是表示关注,二是传递友好。“微颔”要求略微点头或者稍微弓腰,但是没有必要做类似90度的点头哈腰。
(四)轻声
打招呼时声音小了对方听不见,容易造成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起不到打招呼的效果,二是会误认为对方不在意自己。同样,打招呼时声音太大也容易造成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相对于小环境的宁静大声招呼就是噪音,二是使对方处于尴尬境地。单人打招呼时视对方年龄、与自己的距离、是否彼此注意等信息综合判断,总之能让对方听清楚即可。和群体打招呼时,声音可以稍大些,但是也绝对不要达到让群体中的每个人都听到的地步。打招呼的内容因对象、场合、时机不同而不同,打招呼的方式因语言、肢体、神态不同而不同,打招呼的效果因传递、接收、反应不同而不同。因此,“三微一轻”打招呼虽然称为“标准”,但是只是一个定性的标准、描述的标准、会意的标准,不是真正意义上量化的标准。操作时有一定的缓冲余地和发挥空间。
四、“三微一轻”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校本实践
一般来说,短时间内达成中职生养成教育的目标是非常困难的,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但是从“成人”“育人”角度来说,重视中职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从而改变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则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应有之义。为此,铜山中专校以“三微一轻”为标准,在中职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领域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中职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校本实践策略
抓学习使标准内化于心。在养成教育中要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知是行之始,心中无标准,行动无参照。为此,学校多管齐下抓标准认知。首先,利用黑板报、橱窗、横幅、网站、微信、QQ、广播等宣传阵地营造浓厚氛围,让“三微一轻”打招呼标准成为学生耳濡目染的显性标识。其次,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宣讲标准,让标准动起来活起来。第三,利用班级考评、督导、评奖评优等手段,促使学生把应知变成应会。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施策,“三微一轻”打招呼标准人人耳熟能详。抓落实使标准外化于形。怎样把静态的标准变成动态的过程,继而固化为习惯。第一,把打招呼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把课前师生相互问好、课后师生互道再见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第二,通过评选打招呼礼仪标兵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第三,学工处、督导室、团委和学生会等部门加大检查力度发挥考评激励作用。第四,通过产教融合引进企业文化,放大“微笑通行证”效应。第五,通过学生评教机制促进教师主动回应学生招呼。抓迁移使标准推而广之。习惯养成有融会贯通的特点,往往一个好习惯会加速其他好习惯的养成。由于学校试行了“三微一轻”打招呼标准,学生变得自信阳光,校风变得文明高雅。因此,在后来推行“五个一”上下楼梯靠右行标准、弯腰轻声放餐盘标准时就变得事半功倍了。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会迁移到学习习惯,有时连学生自己也难以置信他们居然不排斥“四不”作业标准和“六个一”晨读标准。尽管学生入学时文化成绩参差不齐,但是养成教育帮助他们实现了弯道超车。当前,我校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渐行渐好,养成教育像呼吸一样必须而自然。
(二)“三微一轻”文明礼仪实践效果分析
近年来,铜山中专校以生活教育为切入口,以标准化促进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规范化,以养成教育带动学校全面发展。目前,校内打招呼已蔚然成风。“三微一轻”打招呼标准试行后,学生打招呼彬彬有礼落落大方,教师回招呼谦谦有礼平和自然。打招呼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与打招呼相伴而行的是上下电梯时礼让教师,实训实习时尊敬师傅,社会实践时做文明使者。打招呼使家长倍感欣慰。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要让学生满意,要让厂长(企业家)满意,还要让家长满意。家长的满意度除了取决于学生升学高层次、就业高质量外,学生自身素质也是重要的影响因子。自从学校推行“三微一轻”打招呼标准后,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回到家里变得知书达理了,爱招呼人了,让家长在亲戚朋友邻居面前特别有面子。打招呼使学校声誉提升。得体的招呼使人如坐春风,许多用人单位领导对我校学生打招呼啧啧称赞。2018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职业学校学生管理30强、江苏省十佳中职学校共青团组织。2019年5月9日江苏省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我校200多名学生进行了叠被子、手工制作、礼仪表演等,向全省展示了养成教育成果。2020年1月4日江苏卫视教育频道以《铜山中专:“三原色”教育让学生终生受益——红黄蓝助力梦想起飞》为题对我校养成教育进行了专题报道。其中“红”意指党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黄”意指借鉴企业标准理念育人,“蓝”意指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对中职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校风,选择“打招呼”这一学生日常行为作为突破口,有利于引导学生将自己学到的文明礼仪知识和规范积极地贯彻到自己学习、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进而为能够更好地获得知识和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中职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但也应看到,养成教育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学校、家庭及全社会同时发力、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唐启见.中职生文明礼仪素养的调查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4.
[2]滕道明.以标准化推动职业学校管理规范化[J].江苏教育,2019(44).
[3]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陈瑞.尊重,从师生问好做起[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8(9).
[5]阮蕾蕾.礼仪教育之我见[J].科教文汇,2008(3).
[6]武延生.打招呼的方式及其进化起源[J].邢台学院学报,2014(4).
作者:滕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