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摘要:本文通过学生生源背景,分析中职生行为习惯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最终阐述职业教育在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职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少年,甚至对于国家的未来都是极其重要的[1]。

一、生源背景介绍

中职生生源主要是来自一部分未考上高中,另一部分想学习一门技术的学生。其中大部分学生整体素质不高,自身的行为习惯都欠佳,这些现象已经成为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校铁道运输与管理专业,班级总人数41人,男生22人,女生19人,其中住宿生29人,走读生12人。十四岁1人,十五岁1人,十六岁12人,十七岁21人,十八岁3人,十九岁4人,二十岁1人。因初中毕业没找到理想学校而工作一年的学生有3人。班级里近80%来自农村,4%为单亲家庭。这些学生,经过一年的素质养成,班级整体的生活及学习习惯有了明显进步。

二、中职生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

(一)言谈举止有时不文明,在校园里随地扔垃圾、吐痰,教室及楼道内大声说话,走路推搡。

(二)容易沾染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因为好奇去吸烟、赌博。

(三)学习习惯不好,不能做到上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上认真听讲。

(四)对于家长的关爱大多嫌烦,不能很好的体谅父母的用心良苦。

(五)不能正确使用手机,不论上课、下课还是睡觉,都会抱着手机不停刷,不但影响睡眠,最重要影响上课时的精神。

(六)穿着奇装异服,标新立异,模仿成人染发、化妆,穿漏肩装等[2]。

三、中职生行为习惯欠佳的原因分析

(一)自身原因分析

大部分中职生都是初中刚毕业,还有部分学生已经在社会上呆了一段时间,他们的年龄大多在十六七岁,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社会经验不丰富,心智不够成熟,处在情绪容易激动,自我意识膨胀的时期。这时候的学生大都逆反心理较重,喜欢和家长、老师反着干。尤其是一些初中上完工作一年后来上学的学生,因为接触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纪律观念差,个人主义及懒惰思想严重,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

(二)原生家庭因素分析

目前来上中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00后,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比较溺爱,凡是孩子能提出来的要求父母一并满足,父母的这一行为就会让孩子变的特别自我,在日常生活中无视他人的生活,整日沉浸在自我的虚拟世界里,从而忽视了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培养。另一方面00后孩子存在单亲家庭的现象比较多,而这一部分的父母要么重组家庭要么独带,因此给青少的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但是孩子们的心灵也需要找一个出口来诉说自己的情绪,因此就会沾染上很多的不良习惯,例如早恋、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现象。

四、培养中职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自我,塑造良好的人格

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不良行为认识不到位,理想缺失。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认清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主题班会课让学生互相写优缺点,可以从周围的同学评价里准确的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

(二)建立建全班级管理机制

学校按照学生的特点,制定《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违纪学生处理规定》等,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了对应的机制,可很好的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针对上课、下课玩手机的情况,可在教室里放置手机袋,学生上课前将手机放入袋中,下课取回。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

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言行,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当中,凝聚学校发展中的正能量。具体可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职业能力培养融合到每周一次的德育课、社会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中。

(四)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合作

教育学生不只是学校的责任,最重要的是家长和学校一起认识到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让家长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品质[3]。

五、结语

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对中职生毕业踏上实习岗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中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应该遵循中职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融入自己的爱心、耐心,多肯定和表扬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曾静.浅谈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班级的管理[J].教育与教师,2015(10).

[2]陈红,王雪芳.“5S”班级管理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

[3]吴朝菊.学校管理工作浅谈[J].教育与教师,2015(7).

作者:陈婷 陈思宇 岩蓉 单位:新疆工业经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