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然后指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提出了四条对策,即从课程入手培养;提高大学生文明礼仪的意识;通过实践,加深理解;加强文明礼仪知识的宣传。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思想品德;养成教育
由古至今,中国人特别重视礼仪文化。礼仪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被历代人所重视。文明礼仪代表着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代表着一个人的行为举止。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养成优良的品德、得体的举止,进行礼仪教育也是对中国礼仪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大学生养成优良的文明习惯。社会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培养,以及为培养大学生未来步入社会的人际相处打下良好的基础[1]。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不文明的行为普遍存在
在如今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中,大学生对于礼仪的忽视,导致了很多不文明行为的存在。在日常的教学中,一些高职院校大学生离开了以往的严格管制,在课堂上不听从教师的安排,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完全不能做到尊重师长。在日常的生活中,一些学生也存在着乱扔垃圾的行为,浪费严重,以及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这些都是不讲文明的表现。由此可见,大学生不守礼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薄弱
在高职学生群体中,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薄弱。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甚至不清楚文明礼仪的界限。一些大学生对不文明的现象习以为常。这也能够反映出部分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是很令人担忧的,所以,进行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至关重要。在高职院校开展礼仪行为养成教育,让所有高职学生在掌握扎实的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更加文明的举止给自己的未来加分[2]。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对策
(一)从课程入手培养
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需要配备专门的课程来进行教学。各类的高职院校要在人才培养计划中明确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课程比例,延长课程的时间,并组织教师团体研发适合本学校学生成长发展的专门的礼仪教育的课程。从课程入手,来培养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理论基础,在学习好理论之后,继续进行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从而全方位地培养大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3]。
(二)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
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需要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的意识。只有在提高大学生自身意识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也只有在正确意识的推动下,才能真正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意识会直接决定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采取怎样的行为,所以对于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对于意识的培养,学校在开展课程的同时,也要对大学生的意识现状进行调查,从问题的原因出发,寻求问题解决的办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要不断地去强调文明礼仪意识的重要性,让文明礼仪意识在学生的心中扎根,从而在根本上培养大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
(三)通过实践,加深理解
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需要通过实践,加深大学生对礼仪文化的理解。任何的理论和意识都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养成牢固的文明习惯。在大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的教育中,教师要多让学生进行具体地实践同时,观看不文明行为的短片,从中明白哪些是正确的行为,哪些是错误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教师经过大量的实践,帮助大学生养成正确的礼仪行为[4]。
(四)加强对文明礼仪知识的宣传
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需要加强文明礼仪知识的宣传。在高职院校中,各宣传部可以采用宣传册和宣传报的形式,来提高大学生对文明礼仪知识的理解,并养成正确的礼仪行为。除了这些方式,还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来对大学生的文明礼仪进行养成教育。通过比赛来激发学生对于文明礼仪知识的理解,重视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总之,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发展的项目。各高职院校要重视起来,并大力发展大学生文明礼仪培养课程,在出现的问题中寻找突破口。从各种的对策中选择最适宜本校的大学生文明礼仪发展培养方式,让所有的大学生都接受最优质的教育,培养最尖端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国英.论高职高专院校礼仪教育的路径[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4):44-47.
[2]黎莹.浅谈职业院校学生礼仪教育的培养[J].办公室业务,2016(23):31.
[3]庞建强.职校旅游专业礼仪教育探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10):194.
[4]王素芳.高职“基础”课实践教学之形象礼仪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市场,2016(19):207-208.
作者:韩泉 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