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养成教育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养成教育论文

青少年养成教育论文

1养成教育的内涵

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养成教育应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要界析养成教育的内涵,首先要从分析人的属性入手。人的属性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物性(自然属性)和理性(社会属性)。人的物性与生俱来,具体包括人的生物性和动物性;人的理性由文化、文明为载体而传承,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教育互动活动中逐渐养成。一个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物性正常发展与理性逐步提升的结合过程,人的理性在这一过程中居于主导和决定地位。人的理性一般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前者是指知识技能和伦理规范的认知与行为,即个体对社会意识、规则、价值标准的接受以及与之相吻合的个体行为表现;后者是指道德品行与人文精神,即个体对以上社会意识、规则、价值标准的认同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标准,同时将此标准外化为自己自觉、主动地行为表现。因此,工具理性的内核是求真,价值理性的内核是求善求美。其中,工具理性是基础,价值理性是导向。养成教育的责任就是在承认人的物性的基础上逐步提升人的理性。人的理性提升包含两个基本过程:一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是个性道德理性的形成。前者是后者的生活外化,对应人的理性属性中的工具理性,后者是前者的精神基础,对应人的理性属性中的价值理性。养成教育既要塑造个体的外化行为,培养个体的行为习惯;也要促使个体逐步认可道德规范、树立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前者注重对个体德行的生活养成,后者注重对个体德行的价值启蒙。这便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即养成教育包含外在养成和内在养成。当代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价值体系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德育的重心不应仅是单一的价值体系的传输,而是提升个体在遵循社会基本价值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价值自主选择的意识与能力。外在养成固然重要,然而内在养成因其着眼于对个体的价值启蒙而应成为养成教育的核心。由此,“养成教育”中的“成”应释作“生成”、“长成”,却非“约束成”、“规范成”;而“养”应释作“培养”、“修养”、“习得”。“养”是“成”的手段和途径,“成”是“养”的目的和结果。

2青少年养成教育的现状分析

养成教育之于德育的重要意义虽已成共识,但在对养成教育的内涵理解和实际操作中,尚明显存在问题。

2.1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受我国传统教育制度的思维惯性,社会逐渐形成了“以分数论成败”的人才评价标准。考试,这一原本作为衡量教育目的实现与否和实现程度的工具,却成为一切教育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结果导致教育目的的异化。与之相关的,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学生的学习行为结果上,并认为好的学习习惯是达成良好学习结果的充分必要条件,于是许多学校将养成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本该作为养成教育终极目标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养成教育的宝贵品质———“提升学生自我意识”却被忽略掉了。

2.2重视外在养成,忽视内在养成。

阅读全文

移民学生养成教育论文

一、加强移民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较差的行为习惯间接地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阻碍着学校的发展。

1.从学生实际来看:

一是生源年龄参差不齐,原籍所在地的基础教育条件差,学前教育不到位。二是学生方言较重,师生交流困难,给接受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增加了难度。三是移民学生流动性大,异动频繁,学额巩固难。

2.从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看:

一是移民群众文化程度偏低,认识观念、风俗习惯、生活习惯有差异。二是受到相对独立的居住环境和相对落后的家庭教育影响,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都比较差。三是移民群众大部分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家中子女又比较多,支持教育动力不足,投入教育的热情较低。

二、加强移民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做法

阅读全文

我国学校养成教育论文

一、养成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一)家庭组织的完善还没有完全跟上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出现了“力不从心”、“家里家外不同同时兼顾”的情状,出现了“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乃至亲戚朋友托管的现像,这一方面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孤寂感、情感上的遗弃感,在他们处于心理转折的关键时期,这种负面心理情绪会加重孩子的叛逆感,任性,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自私偏狭,难于与人交往,难适应集体生活等等。而作为爷爷奶奶的老一辈,对孙儿孙女有一种天然的顺依心理,也缺乏必要的矫正方法和技巧,对于孩子身上显露的不太好的习惯,如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等,不能及时的干预,年长日久,积习成弊。

(二)社会发展到的21世纪的今天,物质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

社会价值体系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对于这其中夹带的一些不健康因素,如果有关部门未加引导和管理,未成年学生在这些不健康因素面前,就会表现出迷茫、矛盾的心理状态,出现了放纵或自闭的两种极端行为,出现了享乐主义、不劳而获等心理,模仿成年人吸烟、打牌、喝酒、嚼槟榔,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

二、养成教育的对策

(一)呼吁全社会重视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给未成年人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阅读全文

人文素质养成教育论文

一、文理融合是教育的本质规律

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中国的教育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三皇五帝一直到清朝末年,可以称为人文阶段,这一时期很重视人文教育,以传统文化为主,简称以文为主的时代。到了19世纪末,中国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显露无疑。第二阶段,自科举废除至新中国成立初期(1905———1950年左右),是古今中外文理大融合的时代,简称文理融合时代。这是一个大师辈出、成群而来的时代。以西南联大为代表,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至今没有被超越。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基础可以说是西南联大那一代人打下的。第三阶段,自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末(1953———1990年左右),中国的教育模式是以理为主的时代,这是一个大发展但没有大创新的时代。第二、三阶段我们引进了西方的教育,特别是科学技术教育体系,引进、移植得非常成功,对改变中国的面貌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留下了重理轻文的遗憾。第四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1990—),这是一个回归文理融合时代,就是把前三阶段教育的缺失加以整合,把优点集中起来,形成一个科学和人文整合的新的教育阶段。纵观5000年的教育史,中国的教育模式走出了一个巨大的“之”字形,即经历了一个“正-反-合”的哲学过程。在科学史上,凡是做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没有一个不是文理兼通的人物,比如笛卡尔、牛顿、高斯、爱因斯坦、希尔伯特等,这些人都非常爱好文学,有的对诗歌、音乐都有极深的造诣,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具有极高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他们的创造性成果也都闪烁着美的光辉。所以,没有深厚的文化素质、人文底蕴是很难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爱因斯坦于1952年10月5日发表于《纽约时报》的文章阐述了他的教育观点:“只教授一门专业知识是不够得的。因为如此学者只会变成一台有用的机器,而非具备完整的人格。学者必须德才兼备,与美善为邻。徒有专业知识,只不过像一头训练有素的狗,而非仁人君子。学者必须了解人类的渴望、理想以及痛苦,这样才能在群体与社会当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这些宝贵经验,只能在与老师日夕亲炙时学到,并且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文理兼通的数学大师丘成桐教授在总结自己的《研学之乐》中说:“西方文艺复兴的一个重要反思就是复古,重新接受希腊文化真与美不可分割的观点。中国古代文学的美和感情是极为充沛的,古人的人文情怀厚如高山、深如大海。若今人能够回复古人的境界,在科学上创新当非难事。”

二、文理融合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在笔者教授的专业课中有人文训练的任务,包括二项内容:一是从专业课中体悟自然科学的真与美,二是从专业课中体悟人生宇宙的道理。每一章上完之后,在学生的课后作业中都有这样的训练。科学与人文本是一体两面,没有天然的分界。以物观物是科学,即人站在局外观察物质世界的组成、结构、特征和运动规律就是科学;以人观物就是人文,即人在局内观察物质世界对人的利害关系,或者人以超然的诗意欣赏、学习、效法物质世界的道就是人文。《老子》一书的全部智慧可以概括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说:“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圣贤智慧都是从自然世界中悟出来的,此乃人文训练的哲学依据。美国高等教育家弗莱克斯纳认为:“所谓人文学科,不仅是指传统的人文学科,还包括深奥的科学知识本身所固有的人文价值。”苏州科技学院宣传部部长宫向阳认为:“教师能够并善于将专业学科知识中蕴藏的价值理念、科学思维和人文精神通过教学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感同身受,构建其人生信念的科学理性的基石。”杨叔子院士在《素质教育: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思想一大硕果》一文中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内涵、意义和路径,路径之一就是“结合专业课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笔者的人文训练模式正是践行杨院士的素质教育理念———“在自然科学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合人文教育、德育教育和通识教育。”所以,在理工课程中培养人文素质不仅有理论依据,而且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人文训练的原则、方法和意义

以笔者主讲的生物化学和免疫学为例,人文训练的总原则是:要求学生从生物化学或者免疫学中提炼出一种概念、逻辑或规律,可以上升运用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入人的心灵、思想、伦理道德、精神境界、社会生活的层次。从生物化学或者免疫学中体悟自然科学的真与美,体悟人生宇宙的道理,净化心灵、提高精神境界,并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教学生做人的道理,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王德峰教授认为:“应当充分理解任何专业教育,只要是教育,其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活动。一切知识最深刻的基础总是思想和智慧。在这里,我们无疑可以看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一致性。”笔者总结了自己从教十余年来对教育的思考,特别是近四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建立了“知识、思维、人文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在自然科学课程中、在理工课堂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哲学来源于各门具体科学又高于具体科学,有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笔者认为,哲学就是关于思维拐弯的智慧之学,思维能拐弯就没有接受不了的新知识。中国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开始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在大学里继续学习,有良好的哲学基础,因此,用哲学辅助教学在实践上也是可行的。以讲授专业知识为主,辅以文史哲知识,文理结合、以文解理、以哲释理,把哲学的普遍性原理与具体知识相结合,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普遍性原理中加进具体丰富的个性知识材料,让学生形成有机的知识结构。总之,“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利用一切可用的手段和方法使教学过程丰富多彩、生动有趣,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从知识层面上升到思维层面,进入到人文哲学层次,使学生感觉专业知识是如此的具体形象,知识就是生活,知识离自己如此之近,和自己关系如此密切,学习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一种快乐和享受。从自然科学的某个具体专业知识点出发,切入到人文学科、价值领域,体悟自然科学的真与美,体悟宇宙的奥秘,体悟人生的智慧和道理。人文科学是理工课程的味精和维生素,不能缺少。专家认为,一个好老师还应该是一个调味大师,营养丰富的菜肴如果不是色香味俱全,也难以引诱食欲;同样的,有用的知识如果不能以生动、活泼、有趣形式传授,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因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者范黎波认为:“中国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仍然是考试和学分导向,而非能力与素质导向。一言以蔽之,学业、就业、立业是严重脱节的。学业起步时,学生找不到合适的以兴趣和能力为导向的启蒙老师;结业后,从事与自己大学专业不相符的行业,干非所学;从高等教育过程看,现在大学没有建立起学者、学生、企业家共享的知识平台,理论和实践是两张皮,有的理论甚至就是‘简单的实践问题复杂化’。更严重的是大学没有营造一个科学工程和人文艺术交流的平台,导致科学家、艺术家和文学家等各用自己的学术语言解释问题,科学家缺乏想象力、艺术家缺乏创造力,学生感受不到科学的魅力,得不到艺术的熏陶。”本教学模式摒弃闭卷考试、放弃学分导向,选择兴趣、能力、素质导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得到艺术的熏陶。

四、学生人文训练实践

阅读全文

高校师范生养成教育论文

一、高校师范生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

(一)从宏观层面而言:养成教育是师范院校教学教育事业的价值诉求

养成教育就其本质来说是塑造人格的教育[1]。加强师范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培养师范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体主义观念、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个性心理、高尚的品德行为、独立的学习生活能力,对于师范生的成长和整个社会良好氛围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就师范院校教学教育工作而言,师范生养成教育的价值诉求应是:使其不断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

(二)从微观层面而言:养成教育是师范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构成要素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习惯”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经常接触某种新情况而逐渐适应;二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行为、倾向。由此可以看出,习惯是“通过严格管理、行为训练、规范反馈等多种手段,促进师范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协调发展,最终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结果”[2]。因此从养成教育入手,从改变习惯到改变行为方式,重点培养师范生的学习、生活习惯,营造言行规范,诚实守信,注重修养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当代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校师范生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高校师范生养成教育的社会学分析

阅读全文

科学活动养成教育论文

一、恰当的策略运用,使养成教育有效的渗入其中

1.操作要求的提出,为行为习惯的培养奠定基础

在每次实验之前,我都会先明确规则要求,让幼儿只能选择猜想的材料进行实验,没有猜想记录的材料是不可以实验的,实验好后要及时记录结果,然后听到老师的铃鼓声后要马上拿着记录表回到座位上,同时在操作中,我也会注意细节方面行为习惯的渗透,比如我会提醒他们勾线笔用完了要把笔帽套好,然后放回篮子里,双面胶的纸头也要放在篮子里,不能随便乱扔,这些良好操作习惯的培养都是在一次一次实验中渗透进去的,点滴之水汇成江河,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将这些习惯变成自然。

2.充分的材料准备,为行为习惯的培养助力

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准备了充分的材料,比如筷子、铁丝、磁力棒、珠子都是每人一份放在篮子里,避免幼儿在操作中相互争吵。在每个桌子上我还为他们准备了两块抹布,如果勾线笔画错了,可以用抹布来擦,也可以用来擦手,这样可以保证幼儿的干净整洁,又能在操作中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3.自主开放的提问和猜想,为思维习惯的培养烘托氛围

在整个科学活动中,对于我出示的材料,哪些能帮助幼儿取出珠子我没有直接说明白,其实这些材料都有各自的用处,在第一次操作中我先让幼儿进行猜测,然后再对自己猜测的材料进行实验验证,通过自己的实验,幼儿就能得出结论,发现原来有些材料是可以取出珠子的,而有些材料单个使用就比较困难。这时我会提问幼儿:“那怎么办?该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因为出现了问题,遭遇了失败,幼儿才会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他们会说:“可以把几个材料一起用。”教师这样一个问题的提出,就把幼儿的思维引到了多种材料合作上,让幼儿尝试多种材料的组合实验,而其中每种材料都有不同的组合方式,这样又为幼儿的操作创设了开放自主的氛围,明确幼儿为主的教学理念,充分给予幼儿独立思考、探索的空间,进一步强化幼儿思维习惯的养成。

阅读全文

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论文

1、注重认知教育与养成教育有机结合

知识和品德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的融合构成了人的行为,提升和界定人行为规范,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知识即美德。王充所说:人有知学,则有力矣。因此,注重认知教育与养成教育,一定让小学生掌握丰富的道德知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教育实践表明,小学生不良品德行为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丰富的道德知识和正确的道德观念。缺乏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导致小学生良莠不分、美丑难辨、善恶不明,心理矛盾危机爆发,往往根据个人欲望或爱好行事,行为的盲目性极大,有意或无意做出了一些违背道德的事。例如:有的学生认为尊敬教师就是拍马屁、讨好老师,经常不尊敬老师;有的学生认为一些违反纪律、破坏纪律的行为是英雄行为,为了表现自己,经常违反纪律,出口骂人成了家常便饭,抬手打人看成是英雄气概、英勇无敌;有的学生认为恶作剧就是幽默,不分场合地点,有人就搞恶作剧;有的学生认为好吃好喝、贪图享受就是绅士、有气派,他们懒惰成性,跳吃讲穿。因此,必须充实丰富的道德知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是养成教育关键。构建科学的、系统的现代德育教育体系,加强德育教材建设,深入开展道德知识学习,上好每一节思想品德课,寓品德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让丰富的道德知识充实小学生的头脑,正确的道德观念根植于他们的心灵深处,扎根发芽。强化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真正实现小学生的道德判断从依赖性向独立性转化、从片面性向全面性转化、从评价别人向评价自己转化、从依据自我利益为评判标准向依据社会利益为评判标准转化。大力宣传,提高认识,监督指导,形成舆论导向。鼓励为主,惩罚为辅,让小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公正与偏见、道德与不道德,向榜样学习。

2、加强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养成教育最主要的内容是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进行小学的品德教育必须提高品德认识,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必须建立完善养成教育的规章制度。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进行养成教育有方向,学生行为有规范,教师执行有底气。制度的建立是小学生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如果没有合理的、得到彻底实行的制度,没有行为范围的合法界限,任何高明的语言都弥补不了这种缺陷:制度越严格,越明确,它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习惯的基础。一定严明校纪校规,完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让养成教育工作落地有声。强化行为规范训练,行为规范训练力争要求具体化、训练规范化、形式多样化、内容系列化、指导经常化、部署整体化。小学生行为训练的要求具体明确,让他们做得到、学得会、记得住;训练的形式多样化,使小学生让在愉悦的情绪中接受训练;训练有规有矩,符合一定的标准;训练的内容统一安排,体现不同年级学生的层次和坡度。教师时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和其他德育教育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注重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从原始的生活能力入手,从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生活习惯细微的行为方式开始训练,力争自律和他律相结合,不断提升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选择能力、调节能力和抵御不良影响的能力以及他们的自控能力、自理能力、劳动能力、交往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

3、突显社会公德教育在养成教育中的地位

养成教育中最基础的内容是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简单的、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的使命是保护人们的公共生活,防止影响和威胁人们公共生活的现象发生。遵守社会公德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应尽的义务,社会公德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促进社会进步。因此,一定教育小学生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和行为。正如《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要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好公民。教育小学生做一名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公民,注重言传身教,从教师做起,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一定以身作则,注意自我修养,言谈举止力争文明健康、真诚和谐、亲切得体大公无私;家长必须规范自己的行为,力争遵纪守法、讲究卫生、互廉互让、为善助人,堵绝黄,赌、毒,做孩子的表率。大力进行文明礼貌、助人为乐、遵守公共生活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场所卫生及保护环境、关心公益事业道德规范的宣传教育。学校制定小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语言、文明行为公约,塑造新世纪小学生良好文明的社会形象。

作者:刘春艳 工作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大榆树镇中心小学

阅读全文

幼儿自主能力视角下养成教育论文

一、养成教育理论的内涵

(一)国内外教育家对养成教育的探索

关于养成教育的思想产生由来已久,并且一贯为古今中外教育家所重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把行动、习惯、性格与命运联系在一起;教育家洛克也提出良好德行的练习和养成习惯的具体主张,其思想中的“绅士”教育是和习惯的养成密切相关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思想,陈鹤琴也认为,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其幼儿时期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期,应当特别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由此可见,养成教育成为培养人良好行为的一种重要理论和方式。

(二)陶行知关于养成教育理论的探讨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和核心,而养成教育又始终贯穿于其中。他指出:“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倘若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陶行知从更为广阔的范围论述了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陶行知认为,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他生活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养成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其目的就是教会幼儿做人。陶行知提出了关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的方法和原则,主要有以下六种:第一,养成教育宜在幼儿期就开始实行,要对幼儿进行及时的教育;第二,养成教育应该遵循“行—知—行”的原则,要使幼儿在实践中和游戏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养成教育需要为幼儿提供一种良好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以使幼儿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第四,养成教育需要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第五,养成教育注重加强和巩固良好行为的训练,以促进幼儿的自我管理;第六,养成教育离不开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合作,家园共育能发挥强大的教育合力的作用。另外,养成教育还具有系统性、阶段性、终身性、基础性、反复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通过严格的管理、规范的行为、长期的践行、外在的培养与自我的内化等多种教育手段,对幼儿的自主能力进行培养,从而提高幼儿的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

二、幼儿自主能力的涵义及其与养成教育理论的关系

(一)幼儿自主能力的涵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