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声乐课程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内容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声乐课程改革的目标为使学生成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较强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新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文章围绕如何搞好专业建设、提高课程改革的实践性这一主题,探索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技能课程改革方式,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成果四个方面阐述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改革的实践可能。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学前教育;声乐技能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的重要时期,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破除制约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目前,我国学龄儿童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繁荣态势,学前教育将面临新的需求高峰。作为中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重要的声乐技能课,是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后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课”①,同时,也是学生面对高考升学的重要基础性课程。传统声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的高考升学考试和目前幼儿园相应课程的教学需要,而且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校之前,普遍较少接受音乐的熏陶,很多人没有声乐及器乐基础,加之声乐学习专业术语较为抽象、不易理解,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因此,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实践性、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改革,是当务之急。笔者意图以提高课程改革的实践性为核心,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途径,激发职业艺术学校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歌唱潜能,使学生能由被动学唱变为主动积极演唱,成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较强的应用型人才。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一)根据学生自身声音条件因材施教
在学习声乐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嗓音条件、演唱方法、心理特征、艺术修养、综合素质和个性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并准确判断、分析每一名学生的歌唱条件,为其选择适合演唱的曲目和发声练习方法。“教师只有从自然声区起步,打好中声区基础,过好换声区关,从而发展高声区,最后达到统一声区。”②
1.自然声区、中声区
“自然声区、中声区是歌唱嗓音发展的基础,基础必须打得扎实。”③针对只存在自然声区、中声区,同时又有音准问题的学生,教师要从基础开始,帮助学生解决音准跑调问题。如可让学生多听多唱音阶或听琴模唱,逐步解决音准,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其练习的发声曲,再融入歌唱方法,将喉咙打开并运用气息做支撑,以中等强度音量去歌唱,使声音流畅、自如。针对歌唱声音小的学生,要先让其放松心情,在无任何心理压力的状态下放声歌唱。教师应走入学生内心,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从心里辅导开始,循序渐进。
2.高声区
学生在唱高声区时容易出现抬下巴,毫无方法地向上用力找高音、喊高音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高声区的发声和演唱教学时,从调整学生歌唱状态入手,讲解、告知学生唱高音时应向下用劲。“有力的声音通常是由咬字吐字的较强力度,较快速度和较强的气息流动共同造成的。”④教师还要多次示范,帮助学生调整歌唱姿态,笑肌抬起、收下巴、喉头不可随音高向上移,运用相对平稳的气息做支撑去打开声音通道,使声音坚实有力。
(二)根据学生毕业去向制定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毕业多为就业与升学两类去向。对于高考升学的学生,可以侧重培养学生的歌唱技能,以声乐演唱、表演技巧能力为主,以幼儿声乐教学能力为辅,并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高考演唱的曲目。对于就业方向的学生,要侧重培养其幼儿声乐教学的综合能力,以幼儿声乐教学能力为主,以声乐演唱、表演技巧能力为辅,多指导学生儿童歌曲弹唱的练习。
二、教学内容的拓展
教材不仅是教学内容的载体,而且是教学的重要依据。过去传统声乐教材中的声乐作品已不能完全激发学生歌唱、演唱的兴趣,教师应在传统声乐教学作品的基础上,加大实用性较强的声乐作品比例,可以是现今电视、广播中广为传唱的作品。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声音课程教学内容的拓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根据学生毕业去向,区分教学内容
1.高考升学的学生
对于高考升学类的学生,教师要侧重培养其歌唱技巧能力,以声乐演唱、表演技巧能力为主,以幼儿声乐教学能力为辅。如演唱《江河万古流》《醉了千古爱》《爱在天地间》等声乐作品。
2.就业方向学生
对于就业方向的学生,教师则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学前声乐教学综合能力,以幼儿声乐教学能力为主,以声乐演唱、表演技巧能力为辅。比如,演唱《茉莉花》《幸福在哪里》《牧童》等声乐作品。
(二)根据学生的特征,选择适应的歌曲
1.根据学生自身嗓音条件区分
嗓音圆润甜美、咬字吐字清晰的学生可选择适合民族风格的声乐作品继续学习,如《醉了千古爱》《天路》《在那东山顶上》等;嗓音浑厚、明亮,具有宽广音域的学生,可选择美声唱法的声乐作品进行学习,如《江河万古流》《我和我的祖国》《故乡的小路》等作品。
2.根据学生歌唱演唱的能力区分
对于歌唱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选择一些曲调平缓、音域较窄的歌曲进行教学,如《花非花》《大海啊故乡》《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对于具有一定歌唱基础的学生,教师可选择一些民族风格性较强或音域跨度大、情感表达丰富的歌曲教学。
3.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区分
低年级学生主要以初步建立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掌握基础的歌唱技能为主,可选择一些旋律平直、曲调平缓的歌曲进行教学,如《送别》《西风的话》《红河谷》等;而高年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发声和歌唱技巧,具有了一定的演唱水平,能够理解歌曲内涵,并在演唱时抒发情感和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体现歌唱技能技巧的歌曲进行教学,如《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我和我的祖国》《梧桐树》等。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声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体现教学方法的独特性、多样性。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中,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心理教学法、示范教学法、新媒体辅助法,坚持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以此体现中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技能课的特色。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歌唱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声乐作品内涵,并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就在于激发学生演唱的欲望以及体现出歌唱中的情感。
(二)心理教学法
“演员在舞台上演唱有演唱心理,同样声乐教学也有教和学的心理,作为声乐教师应该学习教学心理学。”⑥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内心,了解不同学生的差异。每个学生的嗓音条件、领悟能力都有不同,教师需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健康的歌唱心态,同时,要为学生提供表现歌唱才能的机会。教师可与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技能课的接受情况,全方位、多角度地授课,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三)示范教学法
示范教学法是“教师通过示范演唱,可以将自己的教学要求,声音的审美观有形地展现在学生面前”⑦。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教师运用示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发声技巧,理解正确的声音共鸣,领悟演唱声乐作品的要领。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将示范教学法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紧密结合,注重歌唱中的语言、咬字、发音,为学生演唱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新媒体辅助法
以数字技术、网络等新媒体为媒介,将课程录制成微课,进行线上传播,有助于使学生随时复习课堂上歌唱的内容,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方便辐射推广。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真正实现对歌曲演唱的表现由心而发、随情而动,进而提高声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教学成果展示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展示声乐课教学成果。首先,通过声乐技能课教学方法的探索创新,优化教学效果,构建更科学、更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歌唱曲目,建立适合不同年级学生演唱曲目的资料库,使声乐作品富有新颖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声乐技能课的兴趣,树立敢于歌唱、勇于演唱的自信。其次,以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为例,可通过学校技能大赛等实践教学成果,及实践基地教学等成果的展示,更新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育观念,使更多教师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升学率和就业质量,帮助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具有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最后,通过实践成果展示,总结经验,发表学术论文,提升研究成果,进一步指导和促进课程建设,并将其在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声乐技能课的教学实践中应用。通过教学研讨和论文等形式宣传和交流相关理论,使更多学生受益。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探索声乐技能课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在日后学习、工作中的演唱能力,为承担幼儿音乐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提高声乐技能课程改革的实践性,促进就业质量和高考升学率的提升。同时,在探索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声乐技能课改革的新模式过程中,相关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突出特色专业中基础技能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演唱水平,使学生成为课堂上和实践活动中真正的主体。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优化声乐技能课的教学效果,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幼儿声乐教学能力,使其成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较强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李光一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